1 什么是面积 一等奖创新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什么是面积一等奖创新教案
融入思想加强实效提升核心素养
——《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维’的过渡,质的飞跃”。

由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转型。

长度、面积和体积是一组具有抽象性的度量概念。

而面积更富有强烈抽象性的知识,它是学生学习几何的转折点。

学生已经建立了周长的概念,周长对于学生认识面积具有负迁移。

基于此,本课重视打通经验的联系,让知识形成结构链条。

并由此上升到三维空间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打通一维到二维知识间的时空连线,从而使周长与面积等之间发生本质的联系,把面积的学得扎实。

“‘想’的渗透,效的凝聚”。

在本课中,深化对度量概念内涵特征的理解。

面积是一个量,既可以计算,也可以比较大小,有其独特的内涵特征,对于面积概念的教学,除了大量感知提炼其本质属性,还应该让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操作深化对其内涵特征的理解。

也更应在操作中渗透于“变中不变”、“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通过丰富的实践探究,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刻体悟面积的内涵特征,从而对面积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并加以提升孩子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9页~5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数学活动,理解面积的意义,会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掌握数、画图形面积的方法。

2、经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变中不变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比较图形面积的数学活动经验。

3、进一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素养和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面积的含义,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袋等。

【教学流程】
一、经验唤醒导入新课
1、长度比较
师:善于观察的孩子们,这是两支彩色笔,谁比较长呢?
2、周长比较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是在比较长度的长短,同学们认真比较一下这数学书封面和字典封面的周长,谁的周长比较长呢?
【设计意图:前经验是一种伏笔,更是一种传递。

在这个过程中由一维到二维的过渡像“呼吸般自然”,同时也是下面的抽象“二维”(面积)的教学作铺垫。


二、深度建构明晰概念
1、畅谈表面
2、认识表面
(1)找一找
师:孩子们,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每个物体都有它自己的面。

现在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其它物体的面并摸一摸它。

(2)摸一摸
师:那么黑板的表面在哪里?思维从动作开始,来吧,哪位同学来摸一摸。

(3)比一比
师:同学们,而这些表面的大小一样吗?
评:英雄所见略同,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由静到动,让学生在动态的活动中感知面积的大小变化,进一步体会了面积的第一层含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


3、封闭图形
(1)呈现图形
师:孩子们,走出生活,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图形。

(课件出示一组封闭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一个不封闭图形)
师:请大家想像一下你的手掌是一把神奇刷子,一起把这几个图形的封面刷出来。

(2)设疑比较
师:最后一个呢?为什么你不刷呢?
(3)概念揭示
师:那剩下的这些图形就叫封闭图形。

师:看来不仅物体表面有大有小,封闭图形也有大有小的。

那么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大小)
(4)完善概念
师:在数学上,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什么是面积。

(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面积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必须建立在对具体事例进行大量感知获取丰富表象的基础上。

引领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经历一次又一次面积的感知和面积大小的比较,不断获得对“面”的认识,强化脑海中对“面”的印象,从而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由“体验”到“思考”再到“表达”,是抽象“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的有效教学过程,也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方法。


6、探究比较
(1)直观观察
(2)多元方法
(3)动手操作(剪拼法摆图形数方格)
【设计意图:面积的教学,其核心是如何测量图形的大小,将面积的测量过程与长度的测量过程进行类比。

融合几种比较方法,最优化出数方格的方法,蕴涵了面积的有限可加性。

再次揭示“数学测量”的本质意义。


三、再辨再析深化内涵
1、图形数方格
2、线的练习
【设计意图:两个练习中,第一题在于“面积相等时,周长不等”;第二题在于“周长相等,面积不等”。

在比较中,两题均从而加深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渗透变中不变和无限的数学思想,提升孩子的数学学科素养。


四、总结收获联系延伸
1、畅谈收获
2、提升发展
3、总结拓展
【设计意图:知识是互通的,方法是直通的,思想是顺通的。

在这个过程中,精彩的再现源于教师的引导,更源于学生的提升,其中“思维导图”的适时再现,让课堂做到“课终趣未尽”,让学生的素养不断得到延伸。


教学反思:
《什么是面积》这一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面积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我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体入手,首先通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认识生活中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让学生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

然后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既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又使学生体会到计量面积最基本的方法,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具体反思如下:
比较成功的地方:
1.能联系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切实地理解面积的意义。

课堂我先引导学生比较数学书封面和语文书封面的大小、100元纸币和5元纸币的正面的大小、两片不同大小叶子表面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自然引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的面积,然后让学生找一找、摸一摸身边物体的面,并且比比它们面积的大小,不过可能是因为学生第一次进入录播教室,学生太拘束没有动手充分摸,接着出示四个图形,这样就由实物的面过渡到的平面图形,从而让学生明白封闭的图形也有大有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重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学生认识了面积的含义之后,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四个图形比较大小,其中圆形面积最大,三角形面积最小,这个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当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时不能直接观察时,启发学生思考比较的方法,为了让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课堂上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老师提供的工具进行比较,课
堂上有的小组将两个图形重叠后,对剩余部分进行比较;有的用小方片摆一摆、数一数;有的将两个图形放在方格纸上数格子,有的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再将多余部分剪下来拼在一起比较,学生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比较方法,然后小组代表讲解自己的想法,这不仅是解决了知识上的问题,更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快乐,同时享受到积极思考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最后老师展示个别同学用尺子测量图形的边线的做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通过测量边线的长短比的是周长而不是比较面积的大小。

这节课在以下几方面做得不足:
1.在前面讲解物体的表面时,选择的实物有局限性。

如可以拿一些圆柱、茶杯等物体,让学生摸摸它们的表面,学生再找身边物体的面的时候给的时间也不够,应让学生将找到的物体的面上来摸一摸,比一比给其他同学看,这样对于学生理解物体的表面会更透彻。

2.小组合作时,由于准备的学具有限,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有个别学生竟然出现用尺子测量图形的长宽,再利用长乘宽求出面积的做法,这是非常好的做法,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可我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没有让学生上台展示。

3.区别周长和面积时时间较长,另外教学语言上还是有不够精练的地方。

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都是值得我改进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