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选修2-1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选修2-1知识点
a αa∩α=A a∥α
面平行。
符号表示:
符号
表示:
a
β
b
β
a
∩b =
P
β∥
α
a
∥α
b 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
(1)用定义;(2)判定定理;(3
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2.3 —2.2.4直线与平面、
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
简记为:线面平行
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a ∥α
a β a∥b
α∩β= b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的那么它们的交线平
符号表示:α∥β
α∩γ= a a ∥b
β∩γ= b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
A
梭 l β
B
α
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梯形中位线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
.
直线与直线平行−−−→←−−−
判定性质
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
性质
平面与平面平
2.证明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垂
直,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
直线与直线垂直−−−→←−−−判定性质
直线与平面垂直−−−→←−−−
判定性质
平
面与平面垂直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 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角的取值范围是(2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即tan k α=。
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
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 注意: 一条直线l 的倾斜角α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 不一定存在.
当[)
90,0∈α时,0≥k ; 当()
180,90∈α时,0<k ; 当
90=α时,k 不存在。
②过两点P 1 (x 1,y 1), P 2 (x 2,y 2),x 1≠x 2的直线斜
率公式:)(2
11
2
1
2x x x
x y
y
k ≠--= 注意:当2
1
x x =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3)直线方程
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 ○特殊的方程如: 倾斜角0°,倾斜角 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
(4)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5)两条直线的交点
0:1
1
1
1
=++C y B x A l 0:2
222=++C y B x A l 相交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
⎧=++=++0
2221
11C y B x A C y B x A 的一组解。
方程组无解2
1
//l l ⇔ ; 方程组有无数解⇔
l l 设1122
(,),A x y B x y ,(),则
点()0
0,y x P 到直线两平行线为1
l :01
=++C By Ax ,2
l :0
2
=++C
By Ax ,则1
l 与
2
l x ,y 对应项系数应相
等。
(9)平行直线与垂直直线设法:
1、圆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
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半径。
1
0==b a 时,圆心在原点的圆的方程为:2
2
2
r y x =+。
点(,)M x y 2
2
2
()()x a y b r -+-=置关系如何判断?
(2)一般方程02
2=++++F Ey Dx y x 当042
2>-+F E D ⎪⎭
⎫ ⎝
⎛--2,2E D ,
半径为F E D r 42
12
2
-+=
当0422=-+F E D 时,表示一个点;
当042
2
<-+F E D 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
需三个独立条件,若用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a ,b ,r ;若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 ,E ,F ;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圆心,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断):
直线0:=++C By Ax l ()()2
22:r b y a x C =-+-,圆心()b a C ,到l 的距离2
2B A C Bb Aa d +++=
,
0d r >⇔⇔∆<相离;
0d r =⇔⇔∆=相切; 0d r <⇔⇔∆>相交。
还可利用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方程组22
00
Ax By C x y Dx Ey F ++=++++=⎧⎨⎩求解,通过解的个数来判断。
注:(1)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 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
②k 存在,设点斜式方
程,用圆心到直线距离=半径,求k ,得方程 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 2,
(差),与圆心距(d )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设圆()()2
2
12
11:r b y a x C =-+-,()()2
22
222:R b y a x C =-+-
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 )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当r R d +>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 当r R d +=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公切线三条;
当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公切线;
一条公切线;当时,两圆内含,无公切线;当0=d 时,为同心圆。
判断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也可以通过联立方程组
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
圆的辅助线一般为连圆心与切线或者连圆心与弦中点。
5、中点坐标公式
6、两圆相交则连心线垂直平分相交弦
7、线圆相交,计算弦长,常用勾股定理:弦长一半、半径、弦心距。
8、光线反射问题:入射点的“像”在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反射点的“像”在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
4.3.1空间直角坐标系
O M
M'
R
P
Q
1、点M 对应有序实数组),,(z y x ,x 、y 、z 分别是P 、Q 、R 在x 、y 、z 轴上的坐标
2、有序实数组),,(z y x ,对应着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
3、空间中任意点M 的坐标都可以用有序实数组),,(z y x 来表示,该数组叫做点M 在此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记M ),,(z y x ,x 叫做点M 的横坐
标,y 叫做点M 的纵坐标,
z 叫做点M 的竖坐标。
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空间中任意一点),,(1111z y x P 到点),,
(2
222z y x P 之间的距离公式
选修2-1
第一章:命题与逻辑结构 1、
2.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
它们的真假性
没有关系.
3、若
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4、(1)当p 、q 都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有一个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2)当p 、q 有一个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两个都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3)对一个命题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
若p 是真命题,则p ⌝必是假命题;若p 是假命题,则p ⌝必是真命题. 5、(1)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记作“x ∀∈M ,()p x ”.
全称命题
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
是特称命题。
(2)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使()p x 成立”
,记作“x ∃∈M ,()p x ”. 特称命题
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
是全称命题。
第二章:圆锥曲线
1、求曲线的方程(点的轨迹方程)的步骤:建、设、限、代、化 ①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②设动点(),M
x y 及其他的点;③找出满足限制条件的等式;④将点的坐标
代入等式;⑤化简方程,并验证(查漏除杂)。
2、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
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12222MF MF a a c +=>
3、椭圆的几何性质:
7、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
8、过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且交抛物线于A、B两点的线段AB,称为“通径”,即2p
AB=.9、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22
y px
=
()0
p>
22
y px
=-
()0
p>
22
x py
=
()0
p>
22
x py
=-
()0
p>
图形
顶点()
0,0
对称轴x轴y轴
焦点,0
2
p
F
⎛⎫
⎪
⎝⎭
,0
2
p
F
⎛⎫
-
⎪
⎝⎭
0,
2
p
F
⎛⎫
⎪
⎝⎭
0,
2
p
F
⎛⎫
-
⎪
⎝⎭
准线方程
2
p
x=-
2
p
x=
2
p
y=-
2
p
y=
离心率1
e=
范围 0x ≥
0x ≤
0y ≥ 0y ≤
焦半径
02
p F x P =+
02
p
F x P =-+
02
p F y P =+
02p F y P =-+
第三章:空间向量
1、空间向量的概念:
2、空间向量的加法和减法:
()1向量的加法,它遵循三角形法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2向量的减法,它遵循三角形法
则.
3、向量的数乘运算.当0λ
>时,a λ与a 方向相同;当0λ<时,a λ与a 方向相反;
当0λ=时,a λ为零向量,记为0. a λ的长度是a 的长度的λ倍.
4、λ,μ为实数,a ,b 是向量,则分配律:()
a b a b λλλ+=+;结合律:()()a a λμλμ=.
5、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称为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
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共线.
6、向量共线充要条件:对向量a ,()0b
b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a b λ=.
7、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向量称为共面向量.
8、向量共面定理:点P 在平面C AB 内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x ,y ,使x y C AP =AB +A ; 或
对空间任一定点O ,有x y C O P
=O A +A B +A ;
或若四点P ,A ,B ,C 共面,则()1x y z C x y z OP =OA+OB+O ++=. 9、向量a ,b 的夹角(起点相同),记作,a b 〈〉.两个向量夹角的取值范围是:[],0,a b π〈〉∈. 10、a ,b 的数量积,cos ,a b a b a b ⋅=〈〉.零向量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为0.
11、a b ⋅等于a 的长度
a 与
b 在a 的方向上的投影cos ,b a b 〈〉的乘积.
12、若a ,b 为非零向量,e 为单位向量,则有
()1cos ,e a a e a a e ⋅=⋅=〈〉;
()20a b a b ⊥⇔⋅=;()3()
()
a b a b a b a b a b ⎧⎪⋅=⎨
-⎪⎩
与同向与反向,2
a a a
⋅=,
a a a
=⋅;
()4cos ,a b a b a b
⋅〈〉=
;
()
5a b a b
⋅≤.
13运算律
()1a b b a ⋅=⋅;()2()()()a b a b a b λλλ⋅=⋅=⋅;()3()a b c a c b c +⋅=⋅+⋅.
14、空间向量基本定理:若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则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实数组{},,x y z ,
使得
p xa yb zc =++.
{},,a b c 称为空间的一个基底,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15、设()111,,a
x y z =,()222,,b x y z =,则()1()121212,,a b x x y y z z +=+++.
()2()121212,,a b x x y y z z -=---. ()3()111,,a x y z λλλλ=. ()4121212a b x x y y z z ⋅=++.
()5若a 、b 为非零向量,则12121200a b a b x x y y
z z ⊥⇔⋅=⇔++=. ()6若0b ≠,则121212//,,a b a b x x y y z z λλλλ⇔=⇔===.
()
721a a a x =⋅=+
()821
cos ,a b a b a b
x ⋅〈〉=
=
+.
()9()111,,x y z A ,()222,,x y z B =,则(d x AB =
AB =
16、若空间不重合两条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a ,b , 则////a b
a b ⇔⇔()a b R λλ=∈, 0a b a b a b ⊥⇔⊥⇔⋅=.
17、若直线a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且a α⊄, 则////a a α
α⇔0a n a n ⇔⊥⇔⋅=, //a a a n a n ααλ⊥⇔⊥⇔⇔=.
18、若空间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为a ,b , 则////a b α
β⇔⇔a b λ=, 0a b a b αβ⊥⇔⊥⇔⋅=.
19、用向量法求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公式;点面距离公式。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