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部编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17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涯、莺”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感情背。
3.情感与价值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出的情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学习拟人与描写巧妙结合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描写黄河、春天的古诗词。
教师:歌曲《嘀哩哩》。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板书设计】浪淘沙(其一)浪淘风簸 写实 直上银河 想象→气势雄伟江南春 江南美景 晴天 赞美烟雨楼台 雨天 感慨→写今怀古、 忧国忧民书湖阴先生壁 院里 茅檐 花木院外 一水 两山表达方法 描写 拟人→景美,人更美【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力求简约。
从整体而言,整堂课的教学循着“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的教学思路进行,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从局部而言,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没有过多的烦琐设问、条分缕析,而是在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中把对古诗的解读引向深入。
如在对诗意的解读中,我摒弃了传统古诗教学中字字求解、句句设问、逐句串讲的方式,采用的是突出重点、整体感悟的教学方式,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诗意的解读免于支离破碎。
[不足之处]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时,“增、换、调、补”没有落实到位,出现多数学生在理解诗句时,还是停留在按字解释的阶段,只有几个尖子生可以运用。
这个方法有一定的难度,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使用。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说课稿+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说课稿+教案本课采用“读、背、默、理解、体会、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教师可以先进行整体朗读,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进行词语解析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生字和句子的意思。
接着进行分段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结构和主旨。
最后进行诗歌赏析,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创设情境入诗境——想象画面解诗意——吟诵诗词品情感”的教学方法,注重图文结合,抓字眼、抓想象、抓吟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这种方法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以读为本”的理念,让朗读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感受古诗的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进而入情入境,在情感的熏陶下有所感悟。
在新课导入阶段,我们会以诗意的语言描述古诗内容,引入学生到古诗的情境中。
在初读课文阶段,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探究,自由地读古诗,标出生字,多读几遍不通顺的地方。
同时,我们会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诗句,检查生字认读、古诗朗读情况。
对于易读错、写错的字,我们会让学生交流识字写字方法,帮助他们识记、书写。
在研究《浪淘沙》时,我们会让学生分小组,按照积累的研究古诗的方法和步骤探究研究。
学生自主研究、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师相机指导。
根据汇报情况,我们会选择补充相关典故资料,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的想象。
在指导感情朗读和背诵阶段,我们会让同学们带着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满腔的爱一起朗诵,生熟读背诵。
在研究《江南春》时,我们会让学生自学古诗,理解诗意,小组为单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讨论诗意,交流总结。
根据学生的汇报,我们会选择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在指名读古诗和练节奏朗读阶段,我们会让学生划分节奏,练朗读。
最后,我要谈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本课的三首古诗都是写景古诗,表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人教部编版《古诗三首》第一课时六年级(上)精品教案
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自学《竹石》一课。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在有层次的品读中明诗意、悟诗情,理解托物言志写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借助资料,体会于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石灰吟》(板书课题)。
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这首古诗作者是(于谦)。
课前,老师为大家布置了一项预习任务,了解一下于谦。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了哪些关于于谦的知识?预设找两到三个同学来回答。
(二)感知理解1.初读那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己将古诗朗读三遍,注意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出节奏,第三遍理解诗的意义。
学生自由朗读找三名同学示范读教师和学生合作朗读2.理解通过以上多次阅读,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所吟咏的对象是(石灰)。
那课前,老师还有一个小任务是搜集石灰的相关知识。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搜集成果?预设:说出古代和现代石灰的炼制方法。
石灰的组成成分。
石灰的特点。
那结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谁能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于谦吟咏的事物就是石灰的呢?预设:千锤万凿、烈火、粉骨碎身、清白。
是呀,就是这些地方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吟咏的就是石灰。
那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同桌两个人说说诗的大意。
同桌自由交流。
那谁愿意尝试着来说一下:采自深山的石灰石经过一次次锤打,经过烈火无情的焚烧,但他把这都看成是平常的事。
(同学集体读前两句)哪怕是让他粉骨碎身也不怕,因为它要把清白留在人间。
(同学集体读后两句)3.感知这首诗句意比较容易理解,但有一点我比较疑惑,诗中很多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石灰是有人的思想和感情。
你在读读诗中哪些词句让你也有这样的感受。
自己默读一下,找一找画一画。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教案)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两篇精读课文《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两篇篇略读课文组成。
《浪淘沙》是一首借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诗人豪迈气概和奋发有为精神的诗篇;《江南春》为我们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书湖阴先生壁》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感情;《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运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青山不老》写的是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
有限的森林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保护环境的意识,造福后代、造福人类的精神,在茫茫青山中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三黑和土地》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塑造了三黑这一获得自己的土地而勤劳耕作,憧憬美好生活的农民形象,表达了翻身的农民的无比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充满希望的感情。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要求根据文中提供的素材确定主题与角色,阐述出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看法,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同时学会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习作《学写倡议书》能根据现实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学会用正确的格式书写倡议书。
《学习园地》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古诗词的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主要观点。
学会识别公交路线图,选出最佳方案。
积累中国文化常识中的内容:五行、五金、五谷、五音、五彩。
2.单元重点:(1)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我们知道在每篇课文中,作者为了表达中心意思或表达观点时往往会使用一些关键句,能突出表现文章的内涵。
这些关键句,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或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些关键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找到关键句,我们就容易提取关键词。
2024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新人教版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观点表达的清晰度和逻辑性,以及他们对小组讨论成果的贡献。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来评价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
4.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准确性和创新性,以及他们对作业中问题的理解和解答。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望洞庭》、《夜书所见》、《示儿》三首古诗,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古诗的内容和情感,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诗人的创作背景,引出《望洞庭》、《夜书所见》、《示儿》三首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评价方式:目前主要依赖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能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
3.改进措施
(1)提高课堂管理:通过制定课堂规则和奖惩制度,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丰富教学方法:采用更多的互动式和实践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
(3)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了考试成绩,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核心素养目标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诗词。
2.学习通过自读诗文,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验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
3.在整合阅读中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想象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景物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读中感悟,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导语激情播放祖国山水美景图片,用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之中。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1.自由读三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读后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评价读得是否正确,适时指导学生学会课文生字。
3.齐读三首古诗,读后思考:这三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4.交流读后收获。
(预设:刘禹锡和杜牧两位诗人都是唐代的,王安石是宋代的。
三首古诗都是写景的。
《浪淘沙》和《江南春》分别是写黄河和江南的,《书湖阴先生壁》写的是乡村的美景。
)三、对比品读,体察诗韵(一)学习《浪淘沙》和《江南春》1.过渡语引入。
(请大家认真读读这两首古诗,想想这古诗分别都描写了哪些事物?分别是怎样描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好了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
)2.品读《浪淘沙》和《江南春》,想想两首古诗都描写了哪些事物?分别是怎样的?3.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理解诗句意思。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4、体会诗中寄寓的情感。
都是美景,诗中所反映出来的诗人心情一样吗?课件补充出示两位诗人写下这两首诗的背景:(《浪淘沙》创作背景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
2020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浪淘沙》(其一)教案(1)
(2)小结:诗人发出感慨“如今黄河去,同上牵牛织女家。”
7.从中体会到诗人什么的情感。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8.理解“直”字
(浪漫情怀,豪迈风格)
9.指导读出豪迈之情,应该注意什么?(节奏稍加快)
文学成就: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被称为“诗豪”。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刘白”。
主要作品:《乌衣巷》《秋词》《陋室铭》等。
名言佳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探究新知】
三、初读古诗
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读准多音字及生字:曲(qū)。注意多音字“曲、簸”的发音。“曲”在这里表示弯弯曲曲,读第一声。“簸”有“bò”和“bǒ”两个读音,可提供字典义项,引导学生据词定音,即用作名词时读“bò”,如“簸箕”,用作动词时读“bǒ”,如“颠簸”,这首诗里用的即是动词义。
教学
内容
17.古诗三首 浪淘沙
第(1)课时
备课
日期
月日
课型
新授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会写“涯”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背诵《浪淘沙》(其一),默写《浪淘沙》(其一)。
3.能展开想象,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背诵《浪淘沙》(其一),默写《浪淘沙》(其一)。
(2)展示预习作业
3.结合“交流平台”讲解古诗的学习方法
(1)借助注释
六年级上册第6单元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教案
18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案班级:_______课时:_______课型:______一、学情分析本课编排了三首七言古诗,其中《浪淘沙(其一)》《江南春》是唐诗,《书湖阴先生壁》是宋诗。
学习古诗不仅要学习古诗的内容,还要挖掘诗中蕴含的哲理,以及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初步了解诗的意思,但对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无法把握。
教师需要重点指导。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目标生字,并着重讲解第一、二首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默写《浪淘沙(其一)》。
2.会写“涯、莺”2个生字,借助注释和插图感知古诗意境。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运用结合注释、插图等方法理解《浪淘沙(其一)》,自主学习《江南春》。
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熟读成诵,体会写法,领略诗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谈话分享:今天,我们要学习古诗《浪淘沙》(其一)。
在学古诗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同学们搜集到哪些关于黄河古往今来的图文资料以及名诗?2.图文并茂:教师展示黄河的图片,开展课堂讨论并引入到本次的古诗学习,板书诗题。
(二)学法导读1.学法提示: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们说一说学习古诗的方法。
(指名说)(1)抓题眼、解诗人。
(2)析诗意、知背景。
(3)引意境、导诗情。
(4)吟诗句、诵诗文。
2.朗读欣赏: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了解。
3.自主朗读: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朗读诗句,划出节奏。
(2)同桌互读,读出韵律。
(3)反复朗读,体悟诗情。
4.自主学习:抓题眼,解诗人。
(1)了解作者刘禹锡。
“浪淘沙”怎样理解?相互交流资料。
(2)借助注释、典故、查字典等方式说说诗意。
(3)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在空白处标上对诗句的批注。
5.走近诗人:刘禹锡。
(三)理解诗句1.词意解析:教师讲解前两句诗。
明确“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的意思。
2.随诗识字:涯;拓展识记方法和形近字辨析、组词等。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17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围绕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编排了《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三首古诗.《浪淘沙》把黄河的雄伟壮观、凶险与牛郎织女恬静的生活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寄托了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江南春》写江南春天的美丽画卷,寄托的却是对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庭院内、外的清幽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六年级学生自主朗读与理解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并能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体会诗句所描绘的美景和诗句结构的美.学习本课,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或者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悟作者描绘的景物特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背诵默写古诗.【知识与技能】1.会写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江南春》.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每首诗词的大意,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评读、悟读,并结合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诗词中所描绘的情景,了解古诗内容,感悟诗人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景物特点,激发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感情,积极主动积累诗句.重点1.会写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江南春》.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每首诗词的大意,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准备有助于理解诗句的图片——黄河、江南美景学生:搜集描写自然的古诗.2课时第一课时1.会写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江南春》.3.理解《浪淘沙》,体会黄河雄伟的气势.重点1.会写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难点理解《浪淘沙》,体会黄河雄伟的气势.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课件:少儿金曲《春晓》,学生倾听.2.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从我们牙牙学语开始,《春晓》《静夜思》就一直伴我们成长,今天,我请同学来背一背知道的古诗.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自由朗读《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三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簸、涯、莺”的写法.2.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课文,正音.(2)练读.(3)指名读,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三、学习《浪淘沙》1.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出示课件:刘禹锡图片,学生交流关于刘禹锡的资料.(2)解诗题,读诗题.(浪淘:波浪淘洗. 浪淘沙:唐代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2.师有感情地范读古诗,让学生听清节奏.生说出节奏,师再出示标明节奏的古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3.再读,理解诗意.(1)理解第一、二句.(事物的形状、状态.)借助简笔画理解.(2)理解第三、四句.(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颠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理解.4.品读,深化理解.(1)自由朗读第三、四句,想象牛郎织女家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以画出来,也可以用一段话写出来.(2)学生交流,展示.小结:黄河是雄伟壮观的,可在淘金者的眼里却是十分凶险的,每天他们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淘金.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优美,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3)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4)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豪迈.(5)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熟读成诵.四、拓展延伸浪淘沙(六)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五、布置作业1.背诵古诗.2.根据古诗发挥想象,自由编写故事.情节要合理,语言要生动.浪淘沙浪淘风簸直上银河(写实) (想象)气势雄伟豪迈浪漫。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教案
17.古诗三首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诗词。
2.学习通过自读诗文,结合课文插图和注释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体验诗词中所描绘的景象。
3.在整合阅读中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课件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导语激情播放祖国山水美景图片,用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之中。
(预设: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无边的草原……这些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多少优美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随着诗人的脚步,去看看黄河,去游览江南,去呼吸一下乡村田园的新鲜空气好吗?)【设计意图】:以美丽的祖国山水图和激情的语言创设出浓厚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诵读,初识诗文1.自由读三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读后借助课文注释,尝试着说说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读诗,其他同学评价读得是否正确,适时指导学生学会课文生字。
3.齐读三首古诗,读后思考:这三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之处?4.交流读后收获。
(预设:刘禹锡和杜牧两位诗人都是唐代的,王安石是宋代的。
三首古诗都是写景的。
《浪淘沙》和《江南春》分别是写黄河和江南的,《书湖阴先生壁》写的是乡村的美景。
)【设计意图】知人论诗、整体关注乃古诗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即将三首古诗和盘托出,在借助课文注释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聚焦古诗同异,这样的设计将同一主题古诗的学习进行有效地整合。
三、对比品读,体察诗韵(一)学习《浪淘沙》和《江南春》1.过渡语引入。
(请大家认真读读这两首古诗,想想这古诗分别都描写了哪些事物?分别是怎样描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好了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收获。
)2.品读《浪淘沙》和《江南春》,想想两首古诗都描写了哪些事物?分别是怎样的?(预设:《浪淘沙》描写了黄河的来处和去处,使我们看到了黄河的宏伟气势。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_人教(部编版)
17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涯、莺”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思。
4.入情入境地学习古诗,培养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古典诗词感受祖国大好河山。
【教学重难点】1.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浪淘沙(其一)【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
2.感受诗歌中描写的黄河的磅礴气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从我们刚上学开始,《春晓》《静夜思》就一直伴我们成长,现在,请同学们来背一首自己积累的古诗。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浪淘沙》(其一),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3.出示课件1: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
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
后复用,至礼部尚书。
《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
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
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
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至今广为传唱。
4.出示课件2:诗题解析。
浪淘沙:唐代曲名。
设计意图:通过在课上自由展现背诵积累的古诗能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令学生顺利走进学古诗的意境。
二、读通古诗。
1.出示课件3:《浪淘沙》(其一)。
学生读古诗,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2.同时学习生字“涯”,注意多音字“曲”是读一声。
三、理解古诗。
1.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天元区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教案与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江南春》。
2.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抓住“握紧、拼命和内心独白”指导朗读。(体会老渔夫勇敢、顽强、乐观的性格)教师板书“勇敢、顽强、乐观"
学生二:现在鱼游起来慢多了,钩丝慢慢的上升,鱼露出来了,水从它的身边往四下直涌.阳光下,他浑身明光耀眼,头、背都是深紫色的,镰刀片似的尾巴在水里出没,最长的像一根垒球棒,尖的像一张细长的脸。老人说:“它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呢。”现在他已经漂到了看不见陆地的海面上,跟大鱼搏斗,他觉得非常疲乏,希望大鱼睡去,自己也能够睡去,去梦见狮子。他高声地说:“鱼啊,要是你没累乏,那你可真奇怪透顶啦!”
2.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这首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思考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1.(出示课件)教师指导学生划分朗读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送青来.
2。深入理解诗句,感悟诗境。(课件出示)
(1)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
(2)本诗哪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全诗哪一句诗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哪一句诗表现了主人的品质高洁?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7《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总第课时17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备教师:修改教师:教学目标: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
难点: 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
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
(板书:浪淘沙)二、自主学习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2.自主学习:(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浪淘沙:②九曲:③浪淘:④直上银河:⑤牵牛织女:(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学习1.《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
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2.指名朗读古诗,学习生字“涯”。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浪淘沙:唐代曲名。
②九曲: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③浪淘:波浪淘洗。
④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
⑤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相会一次。
4.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
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
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17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浪淘沙》(人教部编版)
第17课《古诗三首》之《浪淘沙》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簸”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能力、方法培养目标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意境,感受黄河气势磅礴,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用词的生动传神。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读图片导入1.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黄河吗?有哪位同学近距离地感受过黄河的气势。
(学生交流自己眼中的黄河)课件出示黄河图片,初步感受黄河的气势磅礴。
2.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
揭示课题:《浪淘沙》二、初读古诗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课件出示)读古诗,正字音——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品意境,悟诗情。
2.初读古诗,初步感受诗的内容。
自读要求:(1)放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试着读出诗歌的节奏。
(2)边读边思考:刘禹锡笔下的黄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自读检查:(1)指名读古诗,正音,指导读好生字“簸”。
(2)出示诗歌的节奏,学生试着读,指导读。
(3)交流:诗人笔下的黄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气势磅礴、一去不返、弯弯曲曲、大浪滔天)4.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5.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17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簸、涯”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背诵《浪淘沙》。
3.能展开想象,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背诵《浪淘沙》。
2.能展开想象,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教学难点:能展开想象,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法教学准备:课件、壶口瀑布视频、音频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
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
【出示课件2】板书:浪淘沙(其一)2.了解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题材涉猎广泛,尤其以咏史诗为人称道。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读准多音字及生字:曲(qū),簸(bǒ)。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听录音读、教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读好古诗的节奏,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情1.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读读《浪淘沙》(其一),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1)指名回答,再齐读。
(2)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九曲——黄河弯;万里沙——黄河长、沙很多;浪淘风簸——波涛汹涌、惊涛骇浪。
)(3)理解诗意。
(4)看视频体会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5)再读古诗。
2.学习第三、四句。
课件出示:诗人由眼前气势雄伟的黄河想到了什么?朗读古诗,圈画出对应的词语吧!(1)齐读诗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围绕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编排了《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三首古诗。
《浪淘沙》把黄河的雄伟壮观、凶险与牛郎织女恬静的生活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寄托了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江南春》写江南春天的美丽画卷,寄托的却是对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
《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庭院内、外的清幽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六年级学生自主朗读与理解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并能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体会诗句所描绘的美景和诗句结构的美。
学习本课,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或者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悟作者描绘的景物特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背诵默写古诗。
【知识与技能】
1.会写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江南春》。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每首诗词的大意,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评读、悟读,并结合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诗词中所描绘的情景,了解古诗内容,感悟诗人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古诗,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景物特点,激发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感情,积极主动积累诗句。
重点
1.会写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江南春》。
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每首诗词的大意,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准备有助于理解诗句的图片——黄河、江南美景
学生:搜集描写自然的古诗。
2课时
第一课时
1.会写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默写《江南春》。
3.理解《浪淘沙》,体会黄河雄伟的气势。
重点
1.会写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难点
理解《浪淘沙》,体会黄河雄伟的气势。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少儿金曲《春晓》,学生倾听。
2.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从我们牙牙学语开始,《春晓》《静夜思》就一直伴我们成长,今天,我请同学来背一背知道的古诗。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自由朗读《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三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注意“簸、涯、莺”的写法。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练读。
(3)指名读,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三、学习《浪淘沙》
1.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课件:刘禹锡图片,学生交流关于刘禹锡的资料。
(2)解诗题,读诗题。
(浪淘:波浪淘洗。
浪淘沙:唐代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
2.师有感情地范读古诗,让学生听清节奏。
生说出节奏,师再出示标明节奏的古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3.再读,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二句。
(事物的形状、状态。
)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
)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颠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引导学生借助图片理
解。
4.品读,深化理解。
(1)自由朗读第三、四句,想象牛郎织女家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以画出来,也可以用一段话写出来。
(2)学生交流,展示。
小结:黄河是雄伟壮观的,可在淘金者的眼里却是十分凶险的,每天他们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淘金。
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优美,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3)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4)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豪迈。
(5)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熟读成诵。
四、拓展延伸
浪淘沙(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根据古诗发挥想象,自由编写故事。
情节要合理,语言要生动。
浪淘沙
浪淘风簸直上银河
(写实) (想象)
气势雄伟豪迈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