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奇葩说》节目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奇葩说》节目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话语分析理论的不断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已成为当前话
语功能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大型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自开播以来,收视率
一直颇高。
本文依据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此档节目中的语言和图像、声音等
非语言符号进行综合分析,探究不同的符号如何共同作用,既有主次之分,又相
辅相成,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建了节目的话语意义,从而更深刻地感
受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价值,继而丰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奇葩说》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纯语言文字已不能满足人们交流交际
的需要,多模态的话语特征日益凸显,以图像、声音、文字、色彩、动作等多种模态同时出现
的话语形态日渐增多。
①作为一档以“奇葩”为主要特色的辩论类节目,《奇葩说》不同于其他
辩论类节目的庄重、严肃的风格,其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缤纷多彩的舞台设计等无一不体现
着这档节目的新奇与活泼,在节目当中语言符号和声音、图像等各种意义符号相互协同,有机融
合为一个整体,共同构建了节目的话语功能。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手段和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和手段。
传统的语篇分析一般只
注重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分析,而忽略了对其他的一些非语言符号如图像、声音、颜色等的研究。
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
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多模态话语分析关注社会情境中多种模态资源的设计、制作和
分配(van Leeuwen 2008)以及各模态随着社会实践的进程而重新组合的过程(Iedema2003)。
Kress和Van Leeuween认为:“多模态语篇是一种融合了多种交流模态(如声音、文字、形
象等)来传递话语的语篇,意义通过不同的模态建构,并通过在一个交际过程中共现而得以体
现和表达。
”④多模态话语分析将符号学和话语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Van Dijk提出在面对面交流中、在看电影电视节目时,伴随着声音出现的非语言活动如手势、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对话
语意义及功能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Van Dijk1997:6)因此他认为随着现代社会多媒体交
流的普及,话语的视觉形式不可忽视,特别是对广告、电视节目的研究更需跨媒体、多模态的
探讨。
本文试图借鉴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来具体阐释《奇葩说》的话语功能及其表达效果。
三、多模态视角下的《奇葩说》分析
(一)语言符号
在电视辩论类节目中,语言仍然起着主导作用。
语言符号旨在将节目文本内容通过主持人
或嘉宾之口向观众传递以达到良好的节目效果。
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一个电视节
目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博得观众的眼球是有很大难度的。
郑远汉指出,风格是“对语言成分进行不同选择或处理的结果”。
⑧《奇葩说》不同于其他辩论类节目的严肃风格,而是将辩论内容与娱乐效果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辩论类节
目形式,使得语言符号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有力工具。
例如辩手肖骁言语毒舌幽默、范湉湉说
话犀利而不失风趣、欧阳超肢体动作丰富发言铿锵有力等等,这些语言风格都成为塑造和建构
这些“奇葩”们的生动符号。
此外,《奇葩说》的主持人、嘉宾以及各位辩手的语言一改学术类
的辩论话语,而是不拘一格,经常会用到很多网络流行语以及年轻群体中的流行语言,这些生
动活泼的语言都使得节目的特色更加鲜明,也因此吸引了很多观众。
(二)视听符号
1.画面视觉
舞台是一个电视节目是否吸人眼球的首要因素,主要由空间布景、道具等多种元素构成,
与舞台上的人物活动相得益彰。
在《奇葩说》中,整个舞台的布置都呈现一种类似幼儿园的风格:亮丽的颜色、绚丽璀璨的灯光、醒目的标语牌甚至摆放的桌椅的颜色以及各种有特色的道
具都是节目中的视觉符号。
除此之外,节目展示辩题的方式也较为特殊,即通过演员情景再现
或者动画视频播放的渠道,这使得整档节目的视觉表达更为直观和生动。
在辩手陈述观点的过
程当中,会时不时跳出其讲到的一些有意思的关键词和画面,使观众对其所陈述的内容有了更
为清晰和直观的理解。
2.人物造型
造型符号对于人物态度的表达、性格的传递具有直接有力的作用,色彩的搭配以及线条的
组合、服装款式的选择都不同程度地映射了人物本身的特质。
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流行,“奇葩”一词由原先形容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出众人物变为代指思想行为较为出格的人。
而《奇葩说》自
推出就旨在寻找华语世界中观点最独特、口才最出众的人。
⑨《奇葩说》中的节目主持人、导
师与选手所穿的衣服与我们平时所看到的节目主持人严肃正经的风格完全不同。
比如马东和蔡
康永、高晓松在一期节目录制的现场就身着苏格兰的格子裙,而每期参加节目的各个辩手所穿的衣服更是千奇百怪,如在“成为自己最讨厌的人是坏事吗?”这期节目中,辩手邱晨穿着一个写着大大的“丧”字的橙色上衣,这些造型符号无不体现“奇葩说”这档节目的“奇葩”特点,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同质化,成为《奇葩说》夺人眼球的重要法宝。
3.听觉符号
电视节目作为一个视听符号双结合的产物,节目中适时的音乐因素可以让辩手在阐述观点时更具有感染力,主持人也能够根据音乐的起落来把握节目节奏。
在“奇葩说”节目中,由于节目本身的开放性和娱乐性,不少辩手在陈述观点时会使用当前一些较为流行的网络流行语和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节目对于敏感词汇的处理十分巧妙,对于敏感的话语直接用“哔”的声音来代替原声,起到不言自喻的效果。
另外一个重要的声音符号是节目中不时穿插的画外音,如表示惊讶感叹时搞怪的一声“哇哦”、配合人物夸张动作时的各种声音等等,这些都以强烈的听觉冲击力对视觉符号起到了恰到好处的补充和渲染作用。
四、结语
以上笔者通过对《奇葩说》节目中的多种符号形式包括语言符号以及视觉、听觉等非语言符号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节目中,各模态共同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互相配合、听觉与视觉在话语功能上互相增效,在审美效果上互相增强,语言为主,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并重,模态的多样性以及各模态之间协同作用对节目话语功能产生了远远超越任一模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代树兰.多模态话语研究--电视访谈的多模态话语特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11.
[2]Van Leeuwen,T.Discourse and Practice:New Tools fo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3]Iedema,R.Multimodality,Resemioticization:Extending the Analysis of Discourse as a Multisemiotic Pratice [J].Visual Correction,2003,2(1).
[4]李站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析[J].外语研究,2003,(5):1-8.
[5]张德禄.多媒体、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外语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6]郑远汉.言语风格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7]王观燕.基于符号学原理浅析网络节目《奇葩说》[J].视听解读,2018,(12).
作者简介:周锦锦,女,西安外国语大学,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