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万以内的数教材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

教材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数的认识”教学十分重要的一段,也是学生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本单元之前,学生接触的都是比较小的数,这就限制了他们对自然环境、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认识。在本单元,学生将学习新的计数知识,用较大的数描述、交流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里的事件与现象,他们的数感会有明显的发展。

我国的计数,习惯把数位分成个级、万级、亿级,每一级都是四个数位,每一级上的数都是万以内的数。读、写多位数一般都分解成两个或三个万以内数在不同数级上进行读、写。从这点来说,本单元对以后教学多位数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学生在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认识万以内的数,是一次较大的跨越:他们需要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千”和“万”以及相应的数位,需要学会读数和写数的基本方法以及数中间或末尾有0时的读写规则,需要依据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需要从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得出求近似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数的认识教学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之一。一方面,我国的计数习惯是分级计数,万以内的数是第一级(个级),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数位顺序,以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这也是进一步认识多位数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万以内数的顺序、组成,数的读写方法,大小比较方法等都是整数认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由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了解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经历观察、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的两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课时安排:12课时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内容分析:

1、《千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认识的教学,在借助直观模型数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1000的含义,认识计数单位“千”,沟通个级四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教材从体育馆情境图引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例1三幅图涵盖学生今后要认识的个级里面所有的计数单位,教材借助直观模型让学生初步感知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在数较大数的过程中体会以百为单位去数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一个一个计数、十个十个计数小正方体,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中感受,进而引出计数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拓展到还可以一千一千地数。借助模型建立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概念,从而认识计数单位“千”,进而发现十进制关系。

由于学生对“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认识需要较长的过程,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体会这种十进关系,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知道“百”

和“千”是计数单位。这种单位概念的建立不是教师说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逐步体验而形成的。因此,教学活动设计中,既要回顾一个一个、十个十个数数的环节,更要扩展为一百一百数数的环节。借助实物,让学生说出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可以加深学生对计数单位“一”和“十”的认识。从数感能力的培养来看,本节课表现为直觉,对“数”的现实意义的敏感,感受1000以内事物的多少,有一定估计意识。千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编排了3个例题。例1借助计数器学习千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体现了知识抽象、概括的过程,借助这个直观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位值制,发展学生的数感。例3是教学千以内数比较大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位值制,发展学生的数感。“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拓展,既承接了一年级时百以内数的认识,又为接下来万以内数及大数的认识打下基础。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先通过学生熟悉的背景材料向学生介绍三峡大坝的长,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是学习万以上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从例题看,提供和创设更多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感受一万的大小和万以内数的特征。例题先出示小木块的直观图片,请学生观察,说一说图上有多少个小木块,是怎么发现的。然后试着在计数器上画一画(拨一拨),再读一读、写一写、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最后填一填数的组成。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建立自信心,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进一步教学中间、末尾有零的万以内数的读写法。由于数的读写都是建立在对数位意义的正确理解之上的,读法和写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材将四位数的读写安排在同一例题中同时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

读数写数互相促进。由于有了前面知识的基础,本课时应在提供情境后放手让学生交流,自己得出方法。

三、教学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不要盲目培养孩子的数感,而忽略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建立与培养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数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成分,所谓“数感”,实际上是指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有些老师觉得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认为学生已经有了100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中数的组成、计数关系等就不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而忽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比如有的老师整堂课都在让学生估数,认为这样能培养学生的数感,而把计数单位、数的组成等作为练习让学生自己完成。

那么如何把“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落到实处呢?教学中还是要从计数单位、数的组成等各个方面全面认识1000以内的数。首先让学生通过数数,从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到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再一百一百的数,10个百是一千,认识记数单位个、十、百、千,同时渗透相邻记数单位之间十进的关系。接下来借助计数器来数数,由于学生对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往往弄不清楚下一个数到底是几十、几百,借助计数器能很好的帮助学生解决这个数数的难点。然后再让学生口头数数。再接下来通过计数器拨数结合数位表教学写数和数的组成,最后通过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巩固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同时结合估算,培养学生的数感。

2、要加强对学生容易犯错的问题的指导

应当说对于该年龄段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说,用口头一千、一千的从一千数到一万是没有困难的,然而这只表明学生的认知背景中有了这一模糊的知识点,并不表明学生对一万以内比一千大的数已经形成了概念。为了让学生正确的对于万以内数的正确“建构”,教师应让学生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从而通过上述活动的经历体验感受,使学生清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大小、数位、位值及其关系,懂得数的组成与分解。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分两种情况,借助两种家用电器的价格进行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数位相同的数比较大小,要根据数位上的数的意义进行比较,教学的时候,老师要加强对容易犯错误的两个数的大小比较的指导,如:2859和2895,3010和3100等这样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指导,另外,可提供有现实意义的材料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在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时候,可以不抽象比较数的大小的抽象的法则,但可以让学生知道,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通过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的意义进行比较。在教学较大数的估计的时候要,先确定一个数,在看较大书里面有几个这样的数,就可以很快估计出这个大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