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第6讲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教案(适用全国)
高二生物:第六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教学设计)
( 生物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高二生物: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教学设计)Biolog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species,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of the evolutionary system at all levels of biology.高二生物: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教学设计)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第1节遗传信息学习目标:a、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遗传信息的了解,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生命的本质,逐步形成生命世界的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懂得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热爱生命的价值观。
b、知识要求:1、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2、dna的双螺旋结构3、生物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c、实验要求:1、核酸与蛋白质的分离方法2、核酸的化学鉴定d、过程能力与方法:培养自己向研究性学习转化,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培养自己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1.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发现之路中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2. dna的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原则)3. 基因的实质(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不同)学习难点:1、dna的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原则) 2、基因的实质(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不同)学习过程指导:知识精华:题例领悟:自我评价:1. 遗传物质dna在学习新课时,先复习旧知识(dna在哪里?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是和。
)再思考问题:遗传物质究竟是dna还是蛋白质,为什么?(用实验事实证明):s型肺炎球菌菌落特点是;而r型肺炎球菌菌落特点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说明:是遗传物质;2、dna的双螺旋结构在学习新课时,先复习旧知识:dna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它的化学成分是由一分子的()、一分子的()和一分子的()组成。
高中生物课件:《遗传信息的传递》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传递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1、DNA的复制与前述内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密切联系,以DNA的结构作为基础,还是后续内容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等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DNA复制的研究经历了几十年,许多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设,经过了多次修正和完善,较好地呈现出科学观点的可变性与科学知识的发展性,可以让学生体味科学观点的可修正性,较好地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
3、DNA的复制过程具有微观、抽象的特点,学生会感到较难理解,尤其关于DNA复制的特点,应属于本节课的难点。
如果仅用计算机模拟DNA复制的微观过程,展示后让学生讨论总结,就会使教学过程的呈现简单化,不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以本节课采用基于科学史经典实验的探究教学活动为课堂主线,采用假说---演绎法,让学生经历问题→假说→实验设计→实验分析的探究过程,深刻理解DNA复制的过程与特点,顺利突破难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得到假说演绎推理能力的提高,而大量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知识、能力、情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简述DNA复制的过程, 知道DNA复制过程的条件和特点。
说出DNA 复制在遗传上的意义。
2.能力目标: 动手实践探究DNA 的复制过程, 形成对假说——演绎法的进一步认识。
通过分组活动, 增强协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究DNA 的复制方式, 培养自主探索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
学生通过了解科学家半保留复制实验和DNA复制条件的实验, 体会科学实验的魅力。
了解相关生物科学前沿技术, 拓展视野, 关注生物科学进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DNA复制过程、半保留复制实验的分析教学难点: 半保留复制实验的分析, 假说演绎法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探究性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1、引课:播放侏罗纪公园片段,引出DNA,复习DNA结构的相关知识,提问DNA有什么功能?传递遗传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的复制实现的,提问:何为DNA复制?新产生的DNA分子是一个全新的DNA分子吗?(演绎推理)2、提出问题:DNA是以何种方式复制的材料1:沃森和克里克在发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那篇著名短文的结尾处写道:“在提出碱基特异性配对的看法后,我们立即又提出了遗传进行复制的一种可能机理。
高考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教案
第6讲遗传的分子基础1.下列关于DNA的结构与复制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R型菌与S型菌中控制有无荚膜性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3)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给小鼠,从死亡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S型菌。
( ×)(4)分别用含32P、35S及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得到被标记的噬菌体。
( ×)(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搅拌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开。
(×)(6)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每个碱基都连接一个脱氧核糖。
( ×)(7)DNA复制合成的子代DNA一条链中嘌呤和嘧啶的数量相等。
( ×)[解析]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证明了S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R型菌和S型菌都是原核生物,其基因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
(3)加热杀死的S型菌只能转化一部分R型活菌,另一部分R型活菌在小鼠体内也繁殖产生后代。
(4)噬菌体是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菌内才能繁殖,在培养基上无法生存。
(5)在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6)DNA双链的两端各有一个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
(7)DNA双链中嘌呤和嘧啶的数量相等,但DNA单链中嘌呤和嘧啶的数量不一定相等。
2.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由mRNA转录而来的。
( ×)(2)每种氨基酸都对应多个密码子,每个密码子都决定一种氨基酸。
( ×)(3)白化病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造成的。
( ×)(4)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能进行复制、转录,并翻译出蛋白质。
( √)(5)某些性状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有的基因可能影响多个性状。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信息的传递PPT教学课件
20
(教学提纲)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 章遗传 信息的 传递获 奖课件 (免费 下载)
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
真核生物核糖体:60S、40S 原核生物核糖体:50S、30S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翻译功能区:肽链合成的场所,占据了核糖体的2/3
mRNA结合位点 肽基tRNA和甲酰甲硫氨酸tRNA结合位点(P位点) 氨酰tRNA结合位点(A位点) 肽链延伸辅助因子EF-Tu和EF-G的结合位点,EF-Tu起着协助氨
mRNA5’端加帽 mRNA3’端加多聚腺苷酸(polyA) mRNA的剪接
(教学提纲)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 章遗传 信息的 传递获 奖课件 (免费 下载)
17
(教学提纲)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 章遗传 信息的 传递获 奖课件 (免费 下载)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翻译(translation):从DNA到蛋白质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中,贮存于DNA中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表达为mRNA中 的核苷酸序列信息,再从mRNA上的核苷酸到多肽链上 的氨基酸,遗传信息的传递好象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 言,因此将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称为翻译。
位、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 Avery (1944年)、Hershey和Chase (1952年)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
26
基因功能的研究
1908年,Garrod:one mutant gene-one metabolic block, Early evidence that enzymes are controlled by genes
酰tRNA进入核糖体的作用,而EF-G负责核糖体的转位反应 肽基转移酶活性位点,肽基转移酶负责在肽链合成中将位于P位
点的肽基tRNA的肽链转移到位于A位点的氨酰tRNA上 5SrRNA结合位点以及结合脱酰tRNA的E位点等
遗传信息的传递教案
遗传信息的传递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信息的概念及其传递过程。
2. 掌握DNA、RNA和蛋白质的关系。
3. 理解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4.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遗传信息的概念:遗传信息是指生物体内用于指导和控制生命活动的信息,主要存储在DNA分子中。
2. DNA、RNA和蛋白质的关系:DNA负责存储遗传信息,RNA负责传递遗传信息,蛋白质负责实现遗传信息的功能。
3. 遗传信息的复制:DNA在细胞分裂前进行复制,产生两条相同的DNA分子,确保遗传信息的传递。
4. 遗传信息的转录:RNA通过识别DNA上的基因序列,将其转化为RNA分子,实现遗传信息从DNA到RNA的传递。
5. 遗传信息的翻译:RNA与核糖体结合,通过tRNA将氨基酸按照mRNA上的密码子顺序合成蛋白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2. 教学难点:DNA双螺旋结构的理解,以及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碱基配对规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DNA、RNA和蛋白质的关系。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遗传信息传递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遗传信息传递的奥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遗传信息概念、DNA、RNA和蛋白质关系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示意图,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对遗传信息传递的理解深度。
六、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遗传疾病的案例,引起学生对遗传信息传递的关注。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DNA、RNA和蛋白质的基本概念。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DNA的双螺旋结构,以及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4.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5. 案例分析:分析遗传信息传递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教案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教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教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二册第6章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6.2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教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六章第3节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生物一、课题: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生物二、教材分析:在学习了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基础上,本节教学内容是基因工程与转基因生物,中心法则是指导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
教材首先以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为例,讲述及基因工程操作过程需要的3种工具,即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为讲述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同时也说明了基因工程诞生的科学背景,基因工程是在限制酶、DNA 连接酶和质粒的发现和应用的基础上诞生的,以此说明生命科学的发展推动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考虑到知识的可接受性,教材结合实际例子,对基因工程的工具、概念和操作步骤给予简明的介绍。
接着,较详细地阐述植物基因工程和动物基因工程培育成功的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以及基因工程的广泛应用和经济价值,鼓励学生今后去做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同时,分析了转基因生物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和应用现代生物技术。
课程标准规定本节内容的学习水平为B级,教材不仅体现了基因工程的一般知识体系,而且反映了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应用前景,用事实来引导学生领悟生物技术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基因工程的概念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理解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阅读基因工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研究成果,加深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和一般操作过程。
遗传信息的传递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的传递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验证DNA的复制过程。
4. 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介绍遗传信息、基因、DNA、RNA等基本概念。
2. DNA复制讲解DNA复制的原理、过程和条件。
演示DNA复制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复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3. 转录和翻译讲解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原理和条件。
演示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其中的关键步骤。
4. 实验:DNA的复制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验证DNA的复制过程。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DNA复制的条件和机制。
5. 复习和总结复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对遗传信息传递的深入探究欲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过程。
2. 演示法:演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3. 实验法:进行DNA复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引导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PPT、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实验材料:准备DNA复制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
3. 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显微镜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遗传信息传递的意义和过程。
2. 讲解:讲解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过程。
3. 演示:演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4. 实验:进行DNA复制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5. 总结:复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6. 拓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对遗传信息传递的深入探究欲望。
教学设计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优质课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基因结构和染色体构成的基本知识;3. 能够解释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4. 能够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影响;5.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基因结构和染色体构成的基本知识;3.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4.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和原理;2. 教学难点: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解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分析数据来理解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和原理;2.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动画、实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辅助讲解和示范。
五、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展示基因突变的图片和影响。
2. 引发学生的思考:你知道基因是如何传递的吗?第二步:概念讲解(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资料讲解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解释基因结构和染色体构成的基本概念。
第三步:DNA复制的实验演示(20分钟)1. 利用实验演示具体展示DNA复制的过程。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结果。
第四步:DNA转录和翻译的示范(20分钟)1. 通过动画和示范模型,讲解DNA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2. 引导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关系和意义。
第五步: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影响(15分钟)1. 讲解常见的基因突变原因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突变的重要性和危害性。
第六步:小组实验(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实验。
2.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第七步: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帮助学生总结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2. 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回答问题。
六、教学评价与作业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问答和讨论的质量。
生物教案: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生物教案: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一、引言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是生物学中关于遗传的重要概念。
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生物体可以将自身特征和特性传递给下一代。
而通过遗传信息的表达,则是指这些特征和特性在生物体中被实际展现出来的过程。
本文将从DNA复制、转录、翻译等方面探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二、DNA复制:基因遗传的保证DNA复制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保证基因遗传稳定性的关键步骤。
在DNA复制过程中,双螺旋结构被解开,DNA链被拆开,并分别与合成RNA链进行互补配对形成新的DNA双链。
每个新生成的DNA双链与原来的父母链完全相同,确保了基因序列在细胞分裂后能够精确地被保留下来。
三、转录:从DNA到RNA转录是指通过酶类催化作用,在细胞核内将某段基因序列转换为RNA信使分子(mRNA)序列的过程。
该过程由三个主要步骤组成:启动、延伸和终止。
转录的结果是生成了一个与DNA碱基配对的mRNA分子,而该mRNA分子将携带着遗传信息前往细胞质中进行进一步的翻译。
四、翻译:从RNA到蛋白质翻译是指在细胞质中,根据mRNA序列编码的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三个不同类型的RNA(tRNA、rRNA和mRNA)发挥重要作用。
tRNA通过酶类催化作用将氨基酸连接到正确的位置上,rRNA则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糖体,用于在具体位置上进行多肽链合成,最终形成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五、遗传信息表达中的调控遗传信息的表达不仅仅依赖于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这些基本过程,还受到调控机制的影响。
一些特殊区域被称为“启动子”能够调控基因转录始发点附近DNA序列到底要不要参与转录,并最终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还有一种名为“转录因子”的蛋白质,能够与启动子结合,进一步调控基因表达。
此外,还有一种名为“环境响应元素”的DNA序列,在生物受到特定的环境刺激后能够被激活或抑制,从而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
六、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在生物学中,遗传信息传递对于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至关重要。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重难点检测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重难点检测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过程中的相关计算][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重难点检测(5)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过程中的相关计算]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重难点检测(5)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下列关于细胞内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m个碱基、n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片段中,共含有(m-n)个氢键B.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的A+T/G+C肯定是相等的C.生活在火山口附近的细菌中的DNA分子中A/T碱基对的比例较低D. DNA分子通过半保留复制合成的两条新链的碱基完全相同2.假设32P、35S分别标记了一个噬菌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其中DNA由5 000 个碱基对组成,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
用这个噬菌体侵染不含标记元素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50 个子代噬菌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子代噬菌体中可能含有32P、35S B.该过程至少需要1×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C.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D.含32P与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24 3.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该DNA 分子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多次后共消耗游离的嘌呤类脱氧核苷酸1500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中共有腺嘌呤60个,复制多次后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B.若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也小于1 C.若一条链中A:T:G:C=1:2:3:4,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4:3:2:1 D.该DNA分子经复制后产生了16个DNA分子4.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一个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经n次复制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m个②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G+C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C都占该单链碱基总数的M% ③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均有一半有32P标记④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在31P中培养基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32P标记的占A.0项B.1项C.2项D.3项5.某DNA分子共有1 200对碱基,其中A+T占46%,其中一条链中G和T分别占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 中G所占比例和其翻译产物中含氨基酸的数目最多分别是( ) A.32% 400个B.32% 200个C.18% 200个D.22% 400个6.测定某mRNA分子中尿嘧啶有26%,腺嘌呤有18%,以这个mRNA反转录合成的DNA 分子中,鸟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比例分别是( ) A.18%、26% B.28%、22% C.26%、18% D.44%、8% 7.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高中生物 第6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教案(1) 浙科版必修2
第6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10,8+2)1.本章核心概念(1)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其分子结构为由众多脱氧核苷酸排列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DNA 分子可通过半保留复制使遗传信息能代代准确相传。
(2) DNA上携带着遗传信息(基因)先转录成RNA,以RNA为摸板指导蛋质的合成,即遗传信息以蛋白质的形式得到表达。
(3)科学家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设计改造目标生物的遗传信息,以获得具有需要性状的目标生物,为人类服务。
2. 学习过程(1)突出科学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他们巧妙的设计实验,运用不同的实验组合、同位素示踪方法,令人信服地揭示了遗传物质是DNA以及DNA的半保留复制特性,揭示了遗传密码。
科学家除了有精辟的思路外,他们有着极强的动手能力,试想当年Watson和Crick如果不能动手制作双螺旋模型的话,DNA的分子结构又如何能阐明呢?(2)通过动手搭建DNA的模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而形象生动,改变死记硬背的习惯,牢固掌握基本知识。
(3)从基因的作用以及生物适应角度辩证分析“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这个涉及公众生活的问题,培养科学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3.教育价值(1)在学习科学家的思路、设计、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充分理解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以及遗传信息在复制、传递、表达等方面的规律。
(2)从基因水平上认识生命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生命观。
(3)在理解基因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认为改造一些生物的遗传特点,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以此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
4 修改说明根据专家意见将基因工程内容与实际例子结合,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应用。
考虑到内容的连续性,在学习基因以及表达后,紧接着基因工程内容的介绍,有助于教学活动,因此,将转基因技术部分内容仍放在本章,与课程标准中有所不同。
5修改纲要第1节遗传信息(3,2+1)关键问题:为什么说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1.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人类探索遗传信息的科学史)2.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实验6.1 DNA模型的搭建实验6.2 DNA粗提取和物理性状的观察(选做)3.遗传信息蕴藏在核苷酸排列顺序中发现之路 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第2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4,3+0)关键问题:遗传信息如何决定生物性状的1. DNA复制使遗传信息代代相传阅读与思考 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2. 遗传信息的转录发现之路遗传密码的发现:遗传密码表3. 遗传信息的翻译——蛋白质的合成阅读与思考中心法则及其发展想一想做一做探究DNA改变会对蛋白质的组成发生怎样的影响第3节转基因技术(2,2+0)关键问题基因工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1 基因工程2 基本过程的基本过程(以某一转基因食品的实例说明)3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农作物和制药的实例说明)阅读与思考转基因食品安全吗?发现之路基因治疗本章提要参考网址。
高中生物专题讲义《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学员编号: 年 级:高二 课 时 数:1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生物 学科教师: 课程主题: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 对遗传物质的认识;2、 D NA 的复制,转录,翻译以及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教学内容生长素调节作用的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受害或死亡,如除草剂的使用。
知识点一:遗传物质【知识梳理】 一、遗传信息 1、DNA 是遗传物质 (1)遗传物质的条件: ①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②能够精确地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③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性状;知识精讲内容回顾④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实验证明:(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侵染过程: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①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进行侵染细菌实验,发现细菌内无放射性;②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进行侵染细菌实验,发现细菌内有放射性,子代噬菌体也有放射性。
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DNA能自我复制,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注意: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DNA元素来源)(2)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肺炎双球菌类型:S型菌----有荚膜菌,具致病性; R型菌----无荚膜菌,无致病性;实验过程: a. 活S型菌→小鼠死亡;b. 活R型菌→小鼠不死;c. 死S型菌→小鼠不死;d. 死S型菌+活R型菌→小鼠死亡;f. 从死S型菌中提取蛋白质、RNA、多糖、脂质、DNA等物质+活R型菌,只有加入DNA的可以使活的R型菌转变成活的S型菌。
(实验更具科学性时应再加一组:DNA+DNA水解酶+活的R型菌)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RNA、多糖、脂质等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2、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1)DNA的化学组成:①基本单体:1脱氧核苷酸 = 1脱氧核糖 + 1磷酸 + 1含氮碱基,含氮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四种;②平面结构: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分子聚合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长链。
2019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教案(适用全国)
第1讲遗传的分子基础第Ⅰ课时基础自查——学生为主体·抓牢主干,以不变应万变点点落实(一)探索生物的遗传物质[一过基础]1.肺炎双球菌和噬菌体的比较2.掌握两个经典实验遵循的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3.理清体外转化、噬菌体侵染实验的五个问题(1)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从变异类型看属于基因重组。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两次用到大肠杆菌:第一次是利用大肠杆菌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第二次是将带标记元素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进行混合培养,观察同位素的去向。
(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子代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4)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5)“二看法”判断子代噬菌体的标记情况[二过易错](1)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2018·全国卷Ⅱ,T5B)(×)(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是由美国科学家艾弗里等完成的(2018·全国卷Ⅲ,T1C改编)(√)(3)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2017·江苏卷,T2B)(×)(4)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2017·全国卷Ⅱ,T2B)(×)(5)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5·江苏卷,T4C)(√)(6)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均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013·全国卷Ⅱ,T5改编)(×)(7)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8)分别用含32P、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可得到被标记的噬菌体(×)(9)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0)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三过小题]1.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许多科学家投身于遗传物质的研究之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格里菲思、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06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教学案(含解析)1
专题06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上,其次对遗传基本定律实验的科学方法、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判断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
2.从考查角度上看,以遗传学实验为背景,以图表作为信息载体,结合两大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基因突变等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3.从命题趋势上看,预计2017年,仍然集中在遗传实验设计和两大基本定律的变式应用上,多以非选择题形式进行命题。
一、孟德尔遗传实验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①选材恰当: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且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②研究方法由简到繁:先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分离定律,再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
③科学地运用数学统计原理:使用数学统计的方法研究生物遗传,把遗传的研究由以往的描述推进到了定量分析。
④严密地使用了假说—演绎法。
(2)孟德尔实验的操作程序: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2.性状显隐性及基因型的鉴定(1)性状显隐性判断:②杂交法:具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所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显性,未表现出的那个亲本性状为隐性(此法最好在自交法基础上,先确认双方为纯合子前提下进行)。
(2)显性性状基因型鉴定:①测交法(更适于动物):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3.相关概念辨析(1)自交和自由交配: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即AA×AA、Aa×Aa、aa×aa;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即AA×AA、Aa×Aa、aa×aa、AA×aa、AA♀×Aa♂、AA♂×Aa♀等随机组合。
(2)相同基因、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如右图中A-a、B-b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AaBb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在发生交叉互换情况下,其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但比例不是9∶3∶3∶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教案2浙科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教案2浙科版必修2总体设计指导思想本节课突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将科学研究的过程(发现问题一一提出假设一一推导结论一一实验验证一一得出结论)作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以求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工作的能力和方法。
一、教材分析1、教材中的地位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是遗传学的基本理论。
这一课时,在联系DNA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的功能。
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知识得理解和巩固,对于学生深刻认识遗传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 DNA的复制”又是后面变异部分的基础,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生物进化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重点难点DNA复制过程完成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对DNA复制过程的研究,蕴含着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教育;DNA M制的过程具有微观、动态、连续、抽象的特点。
因此,对DNA复制的过程的探讨既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有了DNA双螺旋结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本课时将要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的本质,属于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知识。
高中学生的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完善。
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
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由于本课时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学生们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外,还通过启发式教学,设置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目标1、记住DNA M制的概念2、简述DNA M制的过程,并分析、归纳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
高中生物 第二册 第6章 遗传住处的传递和表达 6.1 遗传信息学案(3)沪科版
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第1节遗传信息学习目标:1、阅读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认识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事实,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感悟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2、理解DNA分子的化学组成、碱基配对原则。
3、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4、知道DNA与基因的关系,懂得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的重要价值。
学习重点:1. 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明(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发现之路中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2.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尤其是其双螺旋结构(包括碱基配对原则)3. 基因的实质(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不同)学习难点:1、DNA的双螺旋结构2、DNA和基因的关系,基因的实质(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不同)知识精要:1、DNA具备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1)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储有大量遗传信息;(2)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这可以通过两个经典实验来证明:(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蛋白质虽然结构复杂,但不能自我复制,分子结构也不稳定,所以蛋白质不可能是遗传物质。
2、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每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以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形成多核苷酸链.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碱基配对相连接,互相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形成双螺旋结构.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某些不含DNA的病毒中,遗传物质是RNA。
3、基因是携带遗传信息,并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每个基因由成百上千对脱氧核苷酸组成。
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不同。
生物体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等生物性状由蛋白质决定,而蛋白质的合成是由基因指导和控制的。
学习过程指导:1.遗传物质DNA:在学习新课时,先复习旧知识(DNA在哪里?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是和。
高中生物 第二册 第六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复习学案
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知识结构:DNA、RNA的化学成分遗传物质的研究简史遗传物质的特征DNA是噬菌体的结构遗传物质DNA是同位素标记法遗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是传实验证明遗传物质遗信肺炎双求菌的转化实验传息化学成分信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息DNA的结构碱基互补原则的平面结构、空间结构传实验:DNA分子模型的搭建递DNA分子的多样性和蕴藏在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基因表遗传信息达过程方式DNA的复制模板DNA的复条件原料(游离脱氧核苷酸)制和蛋白酶质的合成能量意义信使RNA遗传信息转录条件过程蛋白质的合成遗传密码(密码子)转运RNA遗传信息翻译部位(核糖体)过程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基因工程获取目的基因基因工程与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转基因生物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转基因生物产品的安全性第一节遗传信息一、DNA是遗传物质1.遗传物质的研究简史:1869年瑞士米歇尔:证实核酸存在于细胞核德国化学家孚尔根:证明DNA在细胞核的染色质里1928年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S 型细菌中有种物质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1944年美国埃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证明DNA的双螺旋结构2.遗传物质的特点:储存数量巨大的遗传信息;能够精确地自我复制且传递给后代;化学性质比较稳定.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核酸)(2)同位素跟踪实验:(P.39 图6—3)侵染细菌细胞外有35S35S标记噬噬菌体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菌体蛋白质细胞内没有35S侵染细菌细胞外没有32P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32P标记噬噬菌体DNA进入细菌菌体DNA 细胞内有32P(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P.40 图6—4)吸附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4.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R型活细菌注射小鼠体内小鼠成活S型活细菌注射小鼠体内小鼠死亡结论:加热杀死S型细菌注射小鼠体内小鼠成活S型细菌体内的某种物质使R型活细菌注射小鼠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小鼠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加热杀死S型细菌出S型活细菌蛋白质+ S型活细菌杀死的分离DNA + S型活细菌转化S型结论:S型细菌多糖+ S型活细菌活细菌DNA是遗传物质多脂+ S型活细菌5.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但由于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生物没有DNA,只有RNA,所以这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二、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磷酸1.DNA分子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A、T、G、C)2.元素组成:C、H、O、N、P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平行排列、方向相反)3.DNA的平面结构外围-—主链(磷酸、脱氧核糖间隔排列)分子结构内部——碱基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G与C)空间结构双螺旋结构●DNA结构特性:①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②特异性、特定的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③稳定性、DNA分子的基本骨架不变,碱基配对不变●注意:DNA分子中(双链)①嘌呤/ 嘧啶= 1 (如果,嘌呤/ 嘧啶≠1,则DNA分子为单链)②A + T + G + C = 1(100%)③碱基与碱基之间是氢键连接,A与T之间有2个氢键,G与C之间有3个氢键。
高中生物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第6课时DNA贮存遗传信息(Ⅱ)教学案北师大版必修2(new)
第6课时DNA贮存遗传信息(Ⅱ)[目标导读] 1.通过实验,学会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方法。
2。
结合教材图文,概述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3.阐明RNA的分子结构,比较DNA分子和RNA分子结构的异同。
[重难点击] 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2.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特点。
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要想探明DNA的功能、了解DNA的结构特性,必须首先把DNA分子从细胞中分离出来。
阅读教材P23~P24,完善下面的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过程并思考:1.材料用具香蕉或菜花;氯化钠或食盐,餐具洗涤液或洗衣粉(皂)液;95%的乙醇或普通白酒(酒精浓度为60%),生理盐水,二苯胺试剂;天平,研钵,量筒,纱布,烧杯,试管,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试管夹.2.实验原理(1)洗涤液中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碱,它们可使细胞膜破裂,蛋白质变性,使蛋白质与DNA 分离开来。
(2)DNA能溶于氯化钠溶液中,但不溶于酒精,加入酒精可以使DNA从溶液中析出。
(3)DNA+二苯胺错误!蓝色(DNA鉴定)3.实验步骤(1)研碎细胞(细胞释放DNA):将30 g香蕉切碎,放入研钵中,加入2 g 氯化钠研磨直至成半流体状。
(2)蛋白质与DNA分离:向研钵中加入10 mL蒸馏水或凉开水搅拌,然后加入10 mL洗涤剂,轻轻搅拌。
(3)过滤、析出DNA:将混合液用两层纱布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预冷的10 mL乙醇溶液,静置,即可产生絮状的DNA.(4)获取DNA: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生理盐水,将DNA挑至其中一支试管中,轻轻搅拌使其溶解。
(5)鉴定DNA: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 mL的二苯胺,混匀后,放入沸水中加热5 min。
(6)观察现象:待试管冷却后观察并比较两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4.实验结果加入DNA的试管变蓝色,未加入DNA的试管不变蓝色。
5.思考(1)实验中为什么要把实验材料充分切碎?洗涤液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充分切碎是为了使研磨充分.洗涤液中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碱,它们可使细胞膜破裂,蛋白质变性,使蛋白质与DNA分离开.(2)实验中为什么总是强调要轻轻搅拌,轻轻混匀?答案以免破坏DNA分子。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导学案
专题: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学习目标】1.对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深化理解。
准确把握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2.对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迁移应用。
主要掌握RNA的有关内容。
3.对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相关计算。
【合作探究】考点一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深化理解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2、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对比DNA复制转录翻译时间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I前的间期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中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少部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主要在细胞核中,少部分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原料20种氨基酸模板DNA的两条链DNA的一条链mRNA碱基配对AT、TA、GC、CG AU、UA、CG、GC 能量ATP酶多种酶合成方向子链(DNA链)的5’→3’mRNA的5’→3’产物子代DNA特点边解旋边转录一条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3.翻译过程的三种模型图解读甲A.模型甲中一个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位点形成个tRNA结合位点,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的方向是。
真核细胞是先转录后翻译。
B.模型乙反映出mRNA与核糖体存在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模型丙是原核细胞内发生的_________ 过程,特点是_____________,与真核细胞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核细胞的基因中无内含子,转录形成的mRNA不需要加工即可作为翻译的模板。
4.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5.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跟踪训练1】22(2023潍坊). 下图为果蝇DNA的电镜照片,图中箭头所指的泡状结构叫做DNA复制泡,是DNA上正在复制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讲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考试要求] 1.DNA分子的复制(b/b)。
2.活动:探究DNA的复制过程(c/c)。
3.DNA的功能(a/a)。
4.DNA与RNA的异同(b/b)。
5.转录、翻译的概念和过程(b/b)。
6.遗传密码(b/b)。
7.中心法则(b/b)。
8.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b)。
9.基因的概念(b/b)。
考点1DNA复制方式的探究1.最初时科学家对于DNA的复制方式有三种假设: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弥散复制,如图甲。
为了探究DNA复制的方式,1958年,科学家设计了DNA 合成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先将大肠杆菌放入以15NH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使其DNA都被同位素15N标记,然后将上述大肠杆菌转至以14NH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每隔20 min(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 4取样一次,收集并提取不同世代大肠杆菌的DNA,做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结果如图乙。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图乙世代1的DNA离心结果,可以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B.若DNA进行全保留复制,则世代1的DNA离心结果与图乙世代2的DNA离心结果相同C.若DNA进行弥散复制,每一世代的DNA超速离心后,均出现在离心管的同一位置,但位置逐代上移D.根据图乙的离心结果,可推测世代4的DNA离心结果是1/16中带、15/16轻带解析通过图乙世代1的DNA离心结果,可以排除全保留复制,可能是半保留复制,也可能是弥散复制,A错误;若DNA进行全保留复制,则世代1的DNA 离心结果应该是1/2重带、1/2轻带,与图乙世代2的DNA离心结果不相同,B 错误;若DNA进行弥散复制,每一世代的DN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超速离心后,应出现在离心管的同一位置,但每一世代的DNA相对分子质量逐代变小,离心后位置逐代上移接近轻带,但不会达到轻带位置,C正确;根据图乙的离心结果,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所以世代4的DNA离心结果是1/8中带、7/8轻带。
答案 C2.(2018·浙江4月选考)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
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B.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C.b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5N—14N—DNAD.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解析a管中的DNA离心后全部分布在离心管的下部,说明这些DNA分子相对质量最大,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5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
答案 B考点2DNA分子复制过程及相关计算3.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D.复制后,每个新DNA分子中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解析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只是破坏氢键,破坏了空间结构,没有水解成脱氧核苷酸;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边解旋边复制,并且是半保留复制。
答案 D4.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
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解析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连续复制4次得到16个DNA分子,其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分子有两个,占1/8,A正确;16个DNA分子中每个DNA分子都含有14N,B错误;DNA分子中胞嘧啶有60个,则该DNA分子中含有腺嘌呤(200-60×2)/2=40,则复制过程需要的腺嘌呤数为(24-1)×40=600,C正确。
答案 B(1)DNA复制过程需注意的问题①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而不是两条链完全解开后再进行复制。
②DNA复制的条件:模板(DNA的两条链)、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酶(DNA 聚合酶、解旋酶)、能量(ATP)。
(2)DNA分子复制中的相关计算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其结果分析如下:①DNA分子数a.子代DNA分子数=2n个;b.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2个;c.不含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2n-2)个。
②脱氧核苷酸链数a.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2n+1条;b.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2条;c.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2n+1-2)条。
③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a.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b.第n次复制所需该脱氧核苷酸数=2n个DNA分子中该脱氧核苷酸数-2n-1个DNA分子中该脱氧核苷酸数=2n·m-m·2n-1=m·(2n-2n-1)=m·2n-1。
考点3转录5.下图为真核生物核内转录过程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A.①为编码链B.DNA在甲处刚刚由解旋状态恢复双螺旋C.合成的RNA分子比DNA分子短D.RNA将在细胞质加工为mRNA解析据图分析,②和③形成杂合的RNA-DNA双链,其中②为模板链,③为RNA,①为非模板链(编码链),A正确;根据图示,转录的方向应该是自左向右,DNA在甲处已经转录完成,由解旋状态恢复为双螺旋结构,B正确;RNA 分子是以DNA上的基因区段为模板转录而来的,所以合成的RNA分子比DNA 分子短,C正确;RNA在细胞核中加工为成熟的mRNA,D错误。
答案 D(1)转录的条件:模板(DNA上基因区段的一条链)、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酶(RNA聚合酶)、能量(ATP)。
(2)转录的产物是RNA,不仅仅有mRNA,还包含tRNA和rRNA。
(3)转录需RNA聚合酶的催化,RNA聚合酶识别的位点是DNA上的启动部位,它可以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连到已经形成的RNA链上,同时RNA聚合酶还有将DNA双螺旋解开的作用。
(4)转录时不是沿着整条DNA进行,而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其中进行转录的那条链为模板链,不转录的那条链为编码链。
(5)在真核生物中,细胞核内转录而来的RNA产物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然后转移到细胞质中,用于蛋白质合成。
考点4翻译6.下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起始密码子对应氨基酸是甲硫氨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硫氨酸处于图中a的位置B.密码子位于结构③上C.②上碱基改变可能改变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D.结构①沿着②向右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脱落解析图中①②③分别为核糖体、mRNA和tRNA,根据图示,翻译的方向应该是自左向右,即核糖体沿mRNA向右移动,直到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脱落。
密码子位于结构②mRNA上,B错误。
答案 B7.(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如图为某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②链与③链间存在碱基T与A的配对,而③链与④链间不存在这样的碱基配对方式B.DNA中③链称模板链,也叫编码链C.⑤和⑥由不同核糖体合成,因而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序列D.该细胞中DNA与周围核糖体直接接触,并通过RNA传递信息解析图中②链为编码链,③链为模板链,④链为转录的产物RNA,转录过程存在碱基T与A的配对;⑤和⑥是以同一个mRNA为模板合成的肽链,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
D答案(1)翻译的条件:模板(mRNA)、原料(20种氨基酸)、酶、能量、核糖体、tRNA。
(2)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mRNA不移动,氨基酸相继加到延伸中的多肽链上,核糖体移动方向的判断依据是多肽链的长短。
(3)翻译起点:起始密码子决定的是甲硫氨酸或缬氨酸。
翻译终点:识别到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翻译停止。
(4)多肽链合成时,在一个mRNA分子上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合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而不是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翻译效率。
(5)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比较(6)原核生物不存在核膜屏障,细胞中DNA与周围核糖体直接接触,边转录边翻译;真核生物的核基因是先转录后翻译。
考点5遗传信息的表达8.(2018·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洋葱根尖细胞遗传信息转录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DNA可转录出多个不同类型的RNAB.以完全解开螺旋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C.转录终止时成熟的RNA从模板链上脱离下来D.可发生在该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解析一个DNA分子上可有多个基因,因此可转录产生多个不同类型的RNA,A正确;转录时,边解旋、边转录、边复旋,B错误;在真核生物中,细胞核内转录而来的RNA产物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C错误;洋葱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D错误。
答案 A9.(2018·浙江“超级全能生”联考)如图表示发生在大肠杆菌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及表达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三个过程的方向均是从左向右进行的B.a 、b 过程所需的原料均有四种,且其中三种是相同的C.三个过程中均发生碱基互补配对,且配对方式完全相同D.c 过程所需的模板直接来自b 过程,且这两个过程可同时进行解析 图中a 、b 、c 分别表示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
图中转录的方向是从右向左;DNA 复制所需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转录所需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DNA 复制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 —T 、T -A 、G —C 、C —G ,转录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 —U 、T -A 、G —C 、C —G ,翻译过程碱基配对方式为A —U 、U -A 、G —C 、C —G ;原核细胞内边转录边翻译。
答案D真核细胞中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异同考点6 结合中心法则与基因考查科学思维能力10.如图a 、b 、c 表示物质,1、2、3表示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 2噬菌体中可发生2过程B.基因就存在于图中a 物质C.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含有b 物质D.过程1、2、3可发生在任何真核生物细胞中解析 图中a 、b 、c 分别表示DNA 、RNA 、蛋白质,1、2、3分别表示转录、逆转录、翻译。
T 2噬菌体是DNA 病毒,不存在逆转录过程,A 错误;基因可能是一段DNA ,也可能是一段RNA ,B 错误;DNA 病毒不存在RNA ,C 正确;正常细胞中不存在逆转录过程,逆转录过程是部分RNA 病毒特有的,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