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的标准格式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刊论⽂的标准格式要求
相关推荐
期刊论⽂的标准格式要求
导语:期刊论⽂对格式要求往往⽐较严格,对于常常只注重论⽂内容不注意形式的作者们来说,标准期刊论⽂的格式要求直接影响编辑的审稿印象和成功通过与否,显得格外的重要。
以下是⼩编精⼼整理的作⽂,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标准期刊论⽂的标准格式为
1、题⽬
中⽂题名⼀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章应附英⽂题名。
2、作者及其⼯作单位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采⽤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
姓⽒的全部字母均⼤写,复姓应连写。
名字的⾸字母⼤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
例:LIXiang-yu(李翔宇)
⽂章应标明所有作者的⼯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
整个数据项⽤圆括号括起。
英⽂⽂章和英⽂摘要中的作者⼯作单位还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
3、摘要:
是⽂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
字数少可⼏⼗字,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的题名、提要和正⽂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的中⼼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排
在“提要”的左下⽅。
⼆、正⽂
1、引⾔:引⾔⼜称前⾔、序⾔和导⾔,⽤在论⽂的开头。
引⾔⼀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的和意义,并指出论⽂写作的范围。
引⾔要短⼩精悍、紧扣主题。
2、论⽂正⽂:正⽂是论⽂的主体,正⽂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法与步骤;
d、结论。
三、参考⽂献
1、标准期刊论⽂格式要求有专著(M),论⽂集(C),报纸⽂集(N),期刊⽂章(J),学位论⽂(D),报告(R),标准(S),专利(P),其他未说明⽂章(Z)。
a.参考⽂献如为专著,项⽬包括:作者姓名.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b.参考⽂献如为期刊,项⽬包括:作者姓名.版本.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c.参考⽂献如为电⼦⽂献,项⽬包括:作者姓名.电⼦⽂献题名.⽂献出处或⽹址,发表或更新⽇期。
四、作者信息
1、作者信息置于中⽂标题下⽅。
所有作者的姓名列于第⼀⾏,⽤逗号隔开。
姓名采⽤楷体,居中,加粗,单倍⾏距。
2、姓名下⽅放置作者的单位信息(中⽂),单位信息采⽤宋体,居中,单倍⾏距。
如果有多名作者并且单位不同,可以将不同的单位分多⾏编排,并⽤阿拉伯数字进⾏标注。
3、单位信息下⽅是作者的Email。
Email信息采⽤TimesNewRoman字体,居中,8磅,单倍⾏距。
如果论⽂提供多个作者的Email,可以⽤分号隔开,并⽤阿拉伯数字进⾏标注。
注意事项
以上经验中所介绍格式为期刊论⽂中的主要格式,但涉及到具体⽐如字号等问题,各期刊有所不同要求。
期刊论⽂的范⽂1
[摘要]⽹络技术的发展及其⼴泛应⽤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各⾏各业,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尤其突出。
以Internet为基础的互联⽹为买卖双⽅直接沟通产销信息提供了最廉价的⼯具, 也成为企业之间进⾏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最佳⽅式。
在⽹络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在组织形式、流通模式、流通渠道以及营销⽅式等⽅⾯都在进⾏着创新。
[关键词]⽹络技术国际贸易创新⽅式
⼀、国际贸易组织形式的创新――虚拟企业
以互联⽹为基础的电⼦商务对企业传统的组织形式带来了很⼤的冲击,打破了传统职能部门依赖于分⼯与协作完成整个⼯作的过程。
除了市场部或销售部与客户直接打交道外,在互联⽹时代,企业的其他部门也可以通过电⼦商务⽹络与客户频繁接触,从⽽改变了过去间接接触客户的状况。
企业组织信息传递的⽅式也由单向的“⼀对多式”向双向的“多对多式”转换。
“⼀对多式”单向为主的信息传递⽅式形成了“⾦字塔”式的垂直型组织结构。
⽽“多对多式”的信息传递⽅式,将垂直的阶层结构演变为⽔平结构形式,这是世纪企业组织结构的新变化,即⽹络化的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结构表现为两⼤特点:第⼀, 电⼦商务构造了企业的内部⽹、数据库, 所有部门和其他各⽅都可以通过⽹络直接快捷地交流,管理⼈员之间相互沟通的机会⼤⼤增加,组织结构逐步倾向于⽹络化结构;第⼆, 电⼦商务使中间管理⼈员获得更多的直接信息,提⾼了他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
⽹络化组织结构的典型代表是虚拟企业。
这种企业打破了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界限,把现有资源优化组合成为⼀种没有围墙、超越时空约束、利⽤电⼦⼿段联系、统⼀指挥的经营实体。
虚拟企业可以是⼀个企业的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也可以是⼀个企业的某⼀种要素或⼏种要素与其他企业系统中某⼀种或⼏种要素的重新组合。
虚拟企业⼀改我们习惯了的刚性组织结构,通过柔性化的⽹络将具有相关能⼒的相关资源联系起来,组成跨职能的团队,使资源的配置真正实现最优化。
虚拟企业以⾼屋建领的⽅式站在企业之上,专注于产品的⽣产、销售及供应,摆脱了传统企业内部事务如⼈事、⾏政、财务、福利等的烦扰。
虚拟企业能紧抓瞬间即逝的市场机遇,将原本分散的技术资源、⼈⼒资源和管理资源快速有效集成。
⼆、国际贸易流通模式的创新――ECR
在互联⽹时代,消费者⾃主意识增强,对新产品的期望越来越⾼,个性化需求的特点明显。
为适应这⼀变化,⼀种新的贸易流通模式出现,并得到推⼴,这就是消费者有效反应(EfficientConsumetResponse)以下简称ECR。
根据ECR欧洲执⾏董事会的定义,“ECR是⼀种通过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各⾃经济活动的整合,以最低的成本, 最快、最好地实现消费者需求的流通模式”。
ECR促进了贸易过程的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和信息创新。
这种创新的意义深远,被西⽅经济学家称之为第⼆次产业⾰命。
⽬前, ECR模式在欧洲、美国、⽇本等国《国际贸易问题》年第期家和我国的台湾地区都得到了⼴泛推⼴。
如何将ECR模式有效推⼴⾄国际经贸领域,是摆在我们⾯前的⼀个重要课题。
因为实施ECR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分明显:欧洲推⼴ECR流通模式,直接效益是每年节省费⽤270亿美元,平均零售成本降低5.7%,其中运营和库存成本分别下降4.8%和0.9%。
与传统流通模式相⽐较,ECR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传统模式中,整个流通过程被⼈为地划分成若⼲个封闭的⼩环,各⼩环之间存在节点。
这在我国对外贸易的传统模式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1.重视采⽤新技术和新⽅法
ECR系统采⽤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制造商与销售商之间开发了⼀种利⽤计算机技术的⾃动订货系统(CAO)。
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出⼝交货周期长、商品保鲜度低、破损率偏⾼,特别是⾯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各种⼿段,利⽤是⼀个很好的突破⼝。
2.建⽴稳定的伙伴关系
在传统的商品供应体制上,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联系不甚紧密即或相互间较为紧密,发⽣的每⼀次定货都有很⼤的随机性。
这就造成⽣产与销售之间商品流动的极不稳定性,增加了商品的交易成本。
⽽ECR系统却克服了这些缺点在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之间建⽴起⼀个连续的、闭合式的供应体系,使他们结成了相对稳定的伙伴关系,克服了商业交易中的勾⼼⽃⾓,实现了共存共荣,是⼀种新型的产销同盟和产销合作形式。
3.实现了⾮⽂书化
ECR系统充分利⽤了信息处理技术,使产购销各环节的信息传递实现了⾮⽂书化。
⽆论是企业内部的传票处理,还是企业之间的订货单、价格变更、出⼚、装般通知等⽂书都通过计算机间的数字交换进⾏⾃动处理。
由于全⾯采⽤了电⼦数据交换,可以根据出⼚明细⾃动处理⼈库,从⽽使时间近似为零。
这对于迅速补充商品,提⾼预测精度,⼤幅度降低成本起到了很⼤作⽤。
三、国际贸易的渠道创新――电⼦中间商
传统贸易的流通渠道主要包括批发企业,零售企业等中间组织,这些组织都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并由专门的销售⼈员从事商品经贸论坛的买卖⼯作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制。
⽽随着⽹络技术的盛⾏,利⽤⽆国界、⽆区域界限的来销售商品并提供信息服务中介功能的新型中间商,即电⼦中间商,成为互联⽹时代贸易流通渠道的新⽣产物。
1.电⼦中间商的特点
与传统中间商⼀样,电⼦中间商起着连接⽣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作⽤,同样帮助消费者进⾏购买决策并满⾜其需求,帮助⽣产者掌握产品销售情况,降低⽣产者与消费者交流的成本费⽤。
但与传统中间商相⽐较,电⼦中间商的特点也很明显:
(1)虚拟交换。
传统中间商参与交易活动,需要承担物质、信息、资⾦等交换活动,⽽且这些交换活动与交易同时发⽣。
⽽电⼦中间商作为交易的⼀种媒体,它主要提供信息交换场所,在为⽣产者提供⼤量产品和服务信息的同时,为⽣产者传递产品服务信息和需求购买信息,具体的物质、资⾦等实体交易活动则由⽣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进⾏,因此交易中间的信息交换与实体交换是分离的,属于虚拟交换。
(2)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现在西⽅国家出现了⼀种被称之为“信息代理⼈”的电⼦中间商,它实际上是代理消费者处理消费信息的⽹站,由消费者签约授权帮助其代理私⼈资料, 并通过分析以上掌握消费者的消费风格、⽣活⽅式、购买习惯和购买时机等信息,同时提供极⼤化的服务内容,以供应消费者所需的消费信息。
显然,新型的电⼦中间商将不再只是提供通路,⽽更多的是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3)交易效率⾼。
通过传统中间商达成⽣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往往通过两次以上的转⼿,从⽽造成⽣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缺乏直接沟通⽽电⼦中间商提供的信息交换可以帮助消除⽣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有交易意愿的前提下才可能实现和完成具体的实体交换,从⽽有效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效交换和破坏性交换,最⼤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提⾼交易效率和质量。
2.电⼦中间商的优势
电⼦中间商包括⽬录服务、搜索服务、虚拟商业街、⽹上出版、电⼦⽀付、虚拟市场和虚拟商店等形式。
下⾯以虚拟商店为例,说明电⼦中间商的优势。
(1)成本低廉。
虚拟商店不需要店⾯、摆放货品、服务⼈员等, 它通过设置五彩斑斓的⽹页在⽹络上向全世界的顾客推销⾃⼰的商品和服务。
在电⼦空间上开办⼀家虚拟商店,其成本主要是建⽴站点的费⽤,加上⽹络使⽤费,⽐普通店铺经常性的⽀出,如昂贵的店⾯租⾦、⽔电费、营业税及⼈⼯费⽤等低廉许多倍。
⽽且, 虚拟商店可以在接到顾客订单后,再向⽣产⼚家订货,⽽⽆须将商品陈列出来供顾客选择。
这种“零存货”的管理⽅式,也⼤⼤降低了流通费⽤。
(2)全天候经营。
由于虚拟商店不需雇⽤经营服务⼈员,⽹络随时向顾客开放,这样突破了普通店铺对于消费者购买的时间限制,⽅便了消费者购买。
⽽且通过⽹络服务,也可摆脱因员⼯疲倦或缺乏训练⽽引起顾客反感带来的⿇烦。
(3)⾯对⾼收⼈、⾼教育⽔平的消费者。
许多研究表明,或⼀些商⽤线上服务的使⽤者多为⾼收⼈、⾼教育⽔平、从事专业性或经理级⼯作的群体。
(4)⽆国界的经营。
国际⽹络⽆远近之分,只要拥有电脑并连上⽹络,即可随时到电⼦空间的商店⾥遨游。
这种⽅式可以使⼩企业变⼤、本⼟公司变为全球公司。
对于国内资本额不⾼、⽆太多⾏销预算的中⼩企业⽽⾔,尤其具有吸引⼒。
参考⽂献:
[1]张成东罗琼:浅析现代物流与电⼦商务和谐发展的对策[J]. ⽹络财富, 2010, (01)
[2]许冬梅刘建⽴:科学发展观视阈内的企业⽂化创新研究[J]. 煤炭技术, 2010, (02)
[3]彭秋玲智艳芝:电⼦商务模式下的物流管理[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12)
[4]葛新李全:电⼦商务环境下运营型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J]. 经营与管理, 2010, (01)
期刊论⽂的范⽂2
1、发表论⽂的重要性
不同的⼈发表论⽂的作⽤也不同:
(1)评职称(晋升职称):研究⽣毕业需要;教师、医护⼈员、科研院所的⼈员、企业员⼯等晋升⾼⼀级的职称时,发表期刊论⽂是作为⼀项必须的参考指标。
(2)申报基⾦、课题:教育、科技、卫⽣系统每年申报的国家⾃然科学基⾦项⽬、其它各种基⾦项⽬、各种研究课题时,发表论⽂是作为基⾦或课题完成的⼀种研究成果的结论性展⽰。
(3)世界性基础领域的研究,⽐如在医学、数字、物理、化学、⽣命科学等领域开展的基础性研究,公开发表论⽂是对最新科技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法的⼀种展⽰和报道。
以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等。
(4)提升⾃⾝竞争⼒:本科⽣和研究⽣在校期间发表具有⼀定⽔准的论⽂,有助于提升个⼈学术素养,进⼊社会,也可能会有更⾼的起点。
2、发布论⽂的流程
(1)确定⾃⼰的研究课题,验证其写作价值,如果具有⼀定价值,就着⼿开始筹备论⽂,第⼀次发表论⽂,可以多向前辈请教,多查阅⼀些资料⽂献,在前⼈的基础上寻找突破⼝,选题⽴意要新颖实⽤,不要为了写论⽂⽽写论⽂。
(2)论⽂经过多次修改完善以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准备发表论⽂,发表论⽂第⼀步就是要选择对应的期刊,如果稿件投向不合适的期刊可能会遭遇退稿和不公正评判。
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
在知⽹或其他数据库中检索本篇论⽂相关领域的期刊,查看期刊级别以及刊物号等,确保其为正规期刊,然后阅读其刊登发表过的论⽂,看⾃⼰的论⽂是否适合在这些期刊上发表,从中挑出2—3个期刊作为备选,进⼀步了解这些刊物的审稿周期、投稿费⽤、投稿要求等,从中选出将要投稿的1个期刊,联系期刊编辑将⾃⼰的稿件投递过去,然后等待审稿⼈员的回复。
3、发表论⽂的要点
作者投稿之前,⼀定要先了解所投期刊的⼤致情况,做到有的放⽮,符合规范等。
还应注意以下⼏个主要问题:
(1)⼀稿多投问题。
⼀稿多投是违反学术道德的,但⼜没有明确的界定。
绝⼤多数期刊都要求作者申明不⼀稿多投。
如果投稿⼈觉得不能接受,他可以选择不在这个期刊投稿,但是如果投稿⼈同意了,那他就要实践⾃⼰的承诺,这是基本诚信问题。
刚写⽂章的作者,投稿时会同时投向很多期刊,e—mail抄送栏⾥密密⿇⿇的e—mail地址,编辑最忌⼀稿多投,看到这种投稿情况,基本不会采纳。
每⼀种刊物都有鲜明的办刊特⾊,⼀篇稿件不可能“放之四海皆可⽤”。
关于投稿,把⼀篇论⽂的中⽂版、英⽂版分别投向国内刊物和国外刊物,即使有所改动,但是编辑⼀般都具备专业背景,⼀旦发觉,即可以论⽂缺乏创新性的理由⽽退稿。
随着科技与⽹络的不断发展,⼀稿多投现象将会得到遏制。
(2)电⼦投稿需要注意的问题。
稿件以附件形式发送,不要直接粘贴在“内容”⾥。
下载⿇烦,且原⽂格式也⽆法显现;稿件中⼀定要写清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编等个⼈信息,便于编辑部联系,以及稿件刊⽤之后邮寄样刊。
作者联系信息很重要,如果作者不留联系⽅式,将有可能耽误稿件及时发表。
邮件名称避免只写“投稿”⼆字,最好直接写明⽂章标题、所投栏⽬。
也就是把⽂章标题作为信件名称,写在“收信⼈”下⾯的“主题”栏内。
编辑检索时⼀⽬了然。
投稿后,作者都⾮常希望能尽快得到回复,编辑部⼤部分情况下是没有时间⼀⼀回复的。
除⾮这个稿⼦需要修改,需要跟作者交流。
如果不需要修改,⼀般会在稿⼦审定后通知作者,或发⽤稿通知,这是投稿的基本常识。
(3)注意写好参考⽂献。
参考⽂献是为研究、撰写或编辑论着⽽引⽤的有关图书资料。
在学术论⽂后列出参考⽂献的⽬的:①反映出真实的科学依据;②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的观点或成果;③对前⼈的科学成果表⽰尊重,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资料出处,便于检索。
“参考⽂献写得好不好,是编辑决定是否接受投稿的重要衡量标准之⼀。
”参考⽂献选择的准则是:代表性、相关性、重要性和实时性。
实时性是指要掌握研究动态,最近的⽂献也要列出。
从作者的投稿来看,参考⽂献符合要求的寥寥⽆⼏,⼤部分作者所列参考⽂献都不符合规范,或者标点符号不规范,或者少项⽬,甚⾄纯粹是为了凑参考⽂献条数,以显⽰⽂章的科学性。
但是,有经验的编辑⼀眼即可看穿作者的意图,反⽽不利于⽂章的录⽤。
(4)要学会跟编辑交流。
编辑离开了作者,那么编辑⽔准再⾼也没办法展现;作者离开了编辑,那么⽂章写得再好也只能⾃娱⾃乐。
所以,编辑要尊重作者的劳动,作者也要理解编辑的⾟苦。
经常发表⽂章的作者,⼤都很善于跟编辑交流,他们在投稿前后,会给编辑打电话,交流沟通。
投稿落选,作者不必⾃怨⾃艾进⽽怀疑⾃⼰的写作⽔平,也没有必要责怪编辑,
打电话或发电⼦邮件“兴师问罪”。
稿件没有被采⽤,原因是多⽅⾯的,每个编辑部⼀般都会对⽂章进⾏专家审稿,所以,建议作者多跟编辑沟通,询问审稿意见,“有则改之,⽆则加勉”。
这样也有利于作者对⽂章的修改,以及今后的论⽂写作,提⾼论⽂的科研⽔平,加⼤论⽂的被录⽤率。
任何刊物都会考虑⾃⼰的信誉,真正有⽣命⼒的刊物在⽤稿上⼀定会坚持认稿不认⼈的原则,只要稿件对路、时机合适,质量属于上乘之作,任何编辑部都没有舍优求次的道理。
期刊论⽂的范⽂3
摘要:随着近年来财政预算体系改⾰、零余额账户的推出、银⾏账户的清理、国库集中⽀付制度、公务卡强制结算等制度的实⾏,⼀个单位同时执⾏基本建设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逐渐凸显两种会计制度双轨制的⽭盾与冲突。
笔者试着从两种制度双轨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基本建设;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轨
历年来,事业单位建设项⽬核算通常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各单位均单独设置基本建设财务账套,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明细会计科⽬的设置与核算。
2014年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基本建设项⽬纳⼊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但依然保留基本建设账套的独⽴核算,以双轨制维持现有的两种会计制度的模式。
随着近年来财政预算体系改⾰、零余额账户的推出、银⾏账户的清理、国库集中⽀付制度、公务卡强制结算等制度的实⾏,⼀个单位同时执⾏基本建设会计制度与⾏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逐渐产⽣了⼀些⽭盾和问题,且⽇益凸显两种会计制度双轨制的⽭盾与冲突。
⼀、基本建设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双轨制下的问题
(⼀)关于银⾏账户
在实⾏国库集中⽀付制度后,事业单位下拨的财政性资⾦统⼀纳⼊单位指定的银⾏开设的单⼀零余额账户中,因此,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基建项⽬必须要与单位⼤帐套合并使⽤,进⾏统⼀的收⼊与⽀出、基本建设项⽬投资的核算。
⽬前,事业单位⼀般建设资⾦纳⼊单位财务部门统⼀管理,专账核算,按规定程序批准使⽤。
国库零余额额度下达后根据项⽬进⾏分解,归集到各⾃项⽬的预算额度中,按规定实⾏国库集中⽀付,与单位财务账分开独⽴核算。
由于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账套没有独⽴的财政零余额账户,基本户的银⾏账户也因根据规定进⾏银⾏账户被清理销户。
单位的基建资⾦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另⼀部分来源于事业单位⾃筹,但是,基本建设账套的银⾏基本户已经不存在,其⾃筹资⾦只在单位⼤账套进⾏会计科⽬的形式核算,资⾦并没有真正拨付,但是在基建账中,这部分资⾦⼜作为事业单位的⾃筹拨款计⼊资⾦来源中,导致⼀定程度的“账账不符”。
此外,公务卡强制结算制度实⾏后,基本建设项⽬实施过程中的⼀些⽤公务卡结算的费⽤结算,需要单位⼤账户进⾏挂账、还款冲销的结算,同时,也须在基本建设账套同步反映,造成财务⼯作的重复劳动。
(⼆)关于会计核算
基本建设账套与所财务账套各⾃独⽴,在基本建设账套内根据实际承担的建设项⽬分别单独核算,按规定将决算情况合并纳⼊单位账簿和相关财务报表。
基本建设设置独⽴账套,会计核算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会计科⽬均按《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核算,并根据项⽬特点及财务管理要求,⾃定义部分末级明细科⽬细化核算。
《⾏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会计等式为资⾦来源=资⾦占⽤。
基本建设账套核算的同时,需将财务事项在单位的⼤账套⾥同步反映。
事实上,建设单位基本建设账套的资⾦来源=资⾦占⽤这⼀会计等式核算的会计内容与⾏政事业单位账套内建设项⽬会计核算的科⽬并不匹配,需要⼿⼯调整合并后才能填报。
另外,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项⽬经常有⾃筹资⾦,其资⾦的核算⼀般通过“结转⾃筹基建”这⼀科⽬进⾏列⽀,然后再转⼊基建账,但是这样的核算⽅法势必造成资⾦的重复性列⽀,具体的会计操作中,这样的会计核算⽅式也经常会使财务⼈员产⽣困惑,容易导致账务混淆。
(三)关于会计报表
由于《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会计等式与企业、事业单位不同,会计报表的格式也不⼀样,《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会计报表有:资⾦平衡表、基建投资表、待摊投资表、基建借款情况表、投资包⼲情况表。
2014年起,财政部将基本建设会计报表调整为固定资产投资报表,保留了资⾦平衡表,另外设置了投资项⽬表、资产基本情况表、项⽬统计分析表。
单位编制财务决算报表时,也必须将基本建设账套合并纳⼊⼀并反映。
由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会计科⽬与会计报表的对应性不够强,即便合并账也会给会计报表的填报造成很⼤困惑,⽆法真正将基建项⽬的会计信息与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实时反映,不利于对事业单位的预算执⾏情况进⾏全⾯的、完整的、科学的、合理的分析。
(四)关于财务内控
良好的财务内控制度,能够有效约束单位的主要经济⾏为和关键岗位⼈员,确保项⽬执⾏和管理⾏为在良性轨道上良好的运⾏。
根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规则》(2016年财政部第81号令)及单位内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各单位基本都实⾏了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资⾦⽀付严格按照合同制、监理制管理,单位内部严格实⾏逐级审核审批制度。
由于基本建设账套与单位本级财务账套的相对分离,其财务内控相应实施不同的内控制度和规程。
这种情况下,单位的内控可能会出现思路不清晰、⽬标不集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不相容岗位的设置、关键控制点的具体⽬标、项⽬执⾏过程中的财务决策等环节。
基本建设项⽬财务内控的设计,在层次上⼀样涵盖单位领导班⼦、管理部门及其他业务部门、甚⾄单位全体职⼯。
在流程上应渗透到决策、执⾏、监督等各个环节。
⽽选准关键控制点是规范内控制度的核⼼,只有抓住关键控制点,才能有效避免内控真空。
⼆、基本建设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轨的必要性
(⼀)取消基本建设独⽴账套,合并⾄单位法⼈账套
⽬前,基建会计核算采⽤独⽴账套核算,会计科⽬也是单独设计,会计恒等式为资⾦占⽤=资⾦来源,相对于其他会计制度有较⼤的区别,对会计⼈员⼯作“兼容性”有更⾼要求。
新修订的⾏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均要求基建并账,避免基建
账“游离⼤账”。
但频繁的并账⼯作,造成了重复的⼯作,多次并账也容易造成核算上的差错。
此外,根据财政国库⽀付制度,⽀付额度统⼀按项⽬预算下达,但按照现⾏银⾏账户管理要求,涉及⾃筹资⾦的基建项⽬,其⾃筹资⾦是在单位基本结算账户,⽆法拨付转到基本建设银⾏账户(原基建银⾏账户已撤销),容易造成项⽬资⾦管理与财务核算交叉混淆,不易统⼀管理。
因此,建议撤销基建项⽬独⽴账套核算制度,统⼀合并⾄单位账套内实⾏专项核算,专款专⽤。
既满⾜了基建项⽬独⽴核算的要求,⼜实现了法⼈账套对单位财务收⽀和预决算执⾏情况的整体反映,还减少了合并基建账带来的财务重复⼯作,提⾼了管理效率与质量。
(⼆)对相关会计报表进⾏优化合并
⽬前,事业单位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年末需要填报与基本建设项⽬相关的报表为《部门决算表》、《固定资产投资报表》,两套报表相互交叉,数据重复统计部分较多,差异在于统计⼝径。
《固定资产投资报表》由以前的《基本建设项⽬投资决算报表》修订调整⽽来,总共4张表,分别为资⾦平衡表(01表)、投资项⽬表(02表)、资产基本情况表(03表)、项⽬统计分析表(04表),其中资⾦平衡表与以前的基本建设项⽬投资决算报表⼝径⼀致,但投资项⽬表与资产基本情况表为近年来调整报表统计⼝径后新增填报的。
笔者认为,该套报表与《部门决算表》统计内容基本重叠,尤其投资项⽬表,将基本建设项⽬固定资产投资和所财务账形成的固定资产混在⼀起,⽆实质意义。
另外,资产基本情况表与部门决算的资产情况表统计内容基本⼀致,但统计⼝径不同,只需细化部门决算的资产情况表即可。
因此,建议将《固定资产投资报表》合并到部门决算表中,并将《固定资产投资报表》除资产情况表外的单表各⾃单独反映。
主要参考⽂献
[1]《基本建设财务规则》,中华⼈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81号令,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