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高职院校班主任激励机制研究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高校教师精神需要的激励举措
、
精 神 需 要 的 含 义 与 分 层
在学生 的培养过程 中 , 可以 以身作则 , 不管是思想 , 还是工作 态度 ,
生 活态度 和学 习态度 都可 以给学生好 的榜样 。因此 , 满足 高校 教 师 的精神需要 , 激发其榜样作用 , 为培养更多人格健全 的优 秀的学 生做榜样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高校教师精神需要的激励举 曲
蘑 忍 雹
( 西安航 空职业技 术 学院
【 摘 要】 教 师的精 神 需要 是其 成长 和发 展 的要 求 , 能调 动教 师积 极 性
和 主动性 。精神 需要 的满足 可 以激发教 师 的使 命 感 , 职业 感和榜 样 感。 因此高校 在注 重教 师物质 需要 的基础 上更要 关注其 精神 需要 。要 充 分
任感 和使命感 。
注教师 的精神需求 , 正确引导教师 的精 神需求 ,激励教 师为我 国
教育事业发挥 自己的才能 , 以更好地促 进高校教 育水 平的提高。
一
3 、 激发教师 的榜 样感 。教师对 于人 才 的培 养起 着 重要 的 作
用, 其 自身价值 的实现和荣 誉感 的满足 , 会激发 教师 的榜样 效应 ,
神需要也就不相 同。
2 、 教 师 的 精 神 需 要 。教 师 的 精 神 需 要 不 仅具 有 一 般 人 的普 遍
1 、 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 。高校教师文化素质较高 、 自尊心强 , 获得信 任和尊重 是教师较高 层次 的需要 , 其职业 特点决定 了他们
的价值观 , 教师在工作 和教学科研 中得到别人 的尊重 与认 可是远 远胜 于其所得 到的物质利益 。管理者在尊重教 师个性发 展 的同时 也应该 引导教师正确 的价值观 , 将个人需要与社会责任相联 系 , 在 尊重个 人成长 的同时也要求 教师关注学校 的发展 , 更好地 实现个
需要层次理论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中的应用探析
需要层次理论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中的应用探析【摘要】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作为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主要环节,其完善程度关系到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本文以需要层次理论为视角,探析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有效建构。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中图分类号】g64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01一、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理论思想马斯洛将人的各种复杂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层层推进,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到一定程度后,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变得迫切,高层次的需要在激励人的行为过程中发挥作用逐步上升为主导地位。
1、生理需要:是人生存所必需的因素,包括衣食住行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生理需要处于最低层次,是最基本的也是不可缺少的。
2、安全需要:主要表现在人们希望自己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措施,在失业、疾病、受到伤害的时候有稳妥地保障等方面。
简言之就是人们希望尽可能降低生活、工作风险因素的需要。
3、社会需要:也称为爱和归属的需要,被爱和被组织接纳的需要。
人作为“社会人”渴望爱情、亲情和友情,渴望爱与被爱,需要一个相互信任、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网,希望归属于某一组织,并与组织成员一起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
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内部尊重因素如:自尊、自信和成就;外部尊重因素如:地位、认可和关注。
5、自我实现的需要:指的是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个人能力不断提高的需要。
加强自身修炼,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个人的长处,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全面发展。
二、需要层次理论对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建构的启发(一)充分满足高校教师合理物质需要是建构有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基础。
首先,制订合理的薪酬制度。
教师的工资一般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基本工资的制订要保证维持教师及家庭基本生活费用;教师的绩效工资一般包括课时费、科研奖励等项目,这部分工资要与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工作业绩挂钩,不能只看重教师的资历、职务和职位,而忽视了其实际工作绩效,否则,高校薪酬制度在最大限度的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方面就会出现功能乏力。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完善高校辅导员激励机制新探
. 叶敏 l ‘
T h e S c i e n c e Ed u c ti o n Ar t i c l e C o l l e c t s
T o t aO c t o b e r 2 0 1 3 ( B )
A New A p pr oa c h t o t he I m pr o ve me nt o f t he I nc e n iv t e
Me c h a n i s m o f Co H e g e Co un s e l o r s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Ma s l o w’ S Hi e r a r c h y o f Ne e d s Th e o r y/ / L i S i x u e , Ch e n Hu i Ab s t r a c t Ma s l o w’ S h i e r a r c h y o f n e e d s t h e o r y h o l d s t h a t ,t h e n e e d s o f p e o p l e , f r o m l o w t o h i 【 g h i n t u r n , a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p h y s i o — l o g i c a l n e e d s ,s a f e t y n e e d s ,e mo t i o n a l n e e d s , e s t e e m n e e d s a n d
现实意义 。
2马斯 洛 需 要 层次 理 论与 辅 导 员 需 求 的 若 干 契 合
…
t l l i s t h e o y r a n d t h e p r a c t i c l a n e e d s o f c o l l e g e c o u n s e l o r s . wh i c h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大专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探索
蔡 晓来 C i ioa; 绍模 XaSh o a Xa li 夏 i a mo
( 勤 工 程 学 院研 究 生 管 理 大 队 , 庆 4 0 6 后 重 0 01 ) ( p rme t f a u t n g me tIsi t fL gsia n ie rn C o g ig4 0 6, hn ) De at n d aeMa a e n ,n t ue o o it lE gn eig, h n qn 0 01 C ia o Gr t c 摘 要 :首 先 基 于 马斯 洛 的 需 求 层 次 理论 , 大 专 院校 教 师 进 行 了需 求 分 析 。 他 们 分 为 助教 与 讲 师 、 副教 授 以及 杰 出专 对 将 正
家 三层 , 提 出 了相 应 的 需 求假 设 模 型 ; 次 , 合教 师 需 求假 设模 型 . 述 了教 师 绩 效 考核 机 制 的 建立 . 给 出 了一 个示 例 ; 并 其 结 论 并 最 后 , 合 教 师 岗位 目标 和 教 师 绩效 考核 机 制 。 奖 惩激 励 机 制 的建 立 进 行 了探 讨 综 对 、
逐 级 向上 发 展 到 高 级 的需 求 :而 当一 组 需 求 得 到 满 足 时 . 组 需 求 不 再 成 为激 励 因 素 了 他 将 人 的需 求 分 为 这
.
中 图分 类 号 :2 2 9 ;2 4 3 1 7 -21 4 ・ 7 7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4 12 0 )6 0 3 — 4 10 — 3I(0 8 0 — 0理 论 简 介
亚伯拉 罕. 马斯 洛 ( baa M s w) 14 年 A rh m H・ al 在 9 3 o 所 著 的《 类 动 机 的理 论 》 人 中提 出 了需 求 层 次 理论 … 他 。 认 为 . 类 的需 求 具 有 不 同 的层 次 . 低 级 的 需 求 开 始 人 从
探析基于马斯洛需求论的高校人才激励机制
明度不够 . 使得激励效果不明显 从 马斯洛需 求论 的角度分析 . 激励 措施执行不 到位 . 激励 的各个 环节不透 明.特别是关 系到 人才切 身
利益 的大 事件 , 如学术 成果奖 励 、 职称评 聘 、
关键词: 马斯洛需求论 高校 人才 激励
4 0 2 1 6 0 )
别是 高层次人才需 要通过对其 精神层面 的激 励, 挖 掘其潜力 和创 造力 . 帮 助他们实现更 大
的个人价值 ( 三) 激励措施缺乏执行力
探 析 基 于 马斯 洛 需 求论 的 高校 人 才 激励 机 制
( 四) 尊重需要 尊重 需 要 分 为 自我 的 尊重 和 他 人 的尊 重。 自 我尊 重包括 对获得信心 、 能力 、 本领 、 独 立和 自由等的愿望 :他人 的尊重包括 获得其 他人对 自己的承认 、 接受 、 威望 、 地位 、 名誉和 赏识等的愿望。尊重需要得到满足 . 可 以使人 的价值得 到社 会和他人 的认 可 .增强 自身 的 自信和前进的动力
高校的发展 , 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
一
价值 . 完成与 自己的能力相 称的一切事情 . 最 终 实现个人 的理想和抱 负 自我实现需 要是
自身追求精神享 受的集 中体 现 .它是人 最高 层 次的需要 . 一般人很难 到达这个层次需要 二 马斯洛 需求论视角下的高校人才激励 现状 马斯 洛需求论认 为每个人 都有这五 种需
是 由美 国心理 学家亚 伯拉罕 . 马斯 洛于 1 9 4 3 年在《 人类 激励理论》 一书 中提 出的。该理论
激励机制 . 完善人事制度 . 满足人才 的各种需 要. 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和服务人才
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价值及其应用
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价值及其应用【摘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力,提升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需求层次论能够为班级管理带来积极影响。
应用需求层次论促进班级管理的发展,使班级管理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
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引入并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
通过理解并满足学生的需求,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和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论、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价值、应用、学生需求、内在动力、凝聚力、团队合作、教育目标、积极影响、促进、发展、总结。
1. 引言1.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简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是心理学家Abraham Maslow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心理需求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更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
这些需求层次按照一定的层级排列,越往上的需求层次越是高级和复杂。
首先是生理需求,包括食物、水、睡眠等基本生存需求;其次是安全需求,包括对安全的渴望和需求;再者是社交需求,指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交流的需求;然后是尊重需求,包括尊重他人和被他人尊重的需要;最后是自我实现需求,即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领域,尤其是在班级管理方面。
通过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层次,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励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这种理论在高职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尤为重要,可以有效提升班级凝聚力和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通过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求,班级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1.2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背景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班级管理一直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职教育的不断完善,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已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激励
美 国著名 心理 学 家亚伯 拉 罕 ・ 马斯 洛 1 4 9 3年 在
及报酬 , 以满足兼职教师的需求 。 难
《 人才 动机理 论》 一文 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需
要层次理论 的产生有两个基本前提 :一是人类 的行为 是 由动机引起 的, 动机起源于人 的需要 ; 二是人有 基本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激励
胡 方 霞
( 重庆 工商职 业学 院 教学督 导室 , 庆 4 0 5 ) 重 002
摘要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 需要 ” 的视角 阐明了人行为的源泉和原动力 。根据马斯洛 的需要层次理论 . 当 前部分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还存 在低 层次需要未得到应 有的满足 , 对学校 的归属感较弱 , 会的认 可度不 高 , 社 自我
需要 。
关键 词 : 马斯 洛 ; 需要层次理论 ; 兼职教师 ; 高职 院校 ; 激励
中图 分类 号 : 5 1 G 4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6 8 (0 10 — 0 2 0 10 — 32 2 1 )6 0 2 — 4
方面具有突 出作用 ,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 的重视 。因 此, 探索如何调动兼 职教 师积极性和主动性 , 建设一支
稳定 的兼 职教师 队伍对 于建设 高职院校师 资 队伍 。 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高职院校 教育 目标具有重要意 义。 要层次理论作 为一种 内容性激励理论 , 高职院 需 在 校兼职教师 的激励 机制构 建方 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
技能水平 的兼职教师讲授 的机制”从 2 0 。 0 7年开始 。 按
实现的需要难 以得到满足等一 系列 问题。因此 , 高职 院校要充 分发挥兼职教师 的积极作用 , 就要满足其在不 同阶 段 的不 同层次 的需要 。 具体 的激励措施 包括 : 建立合理 的薪酬制度 , 满足兼职教师 的低层次需要 : 心理契约 , 建立
浅谈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员工激励机制
浅谈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员工激励机制(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近几年来,人力资源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当作一种成本,而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越来越被各组织重视。
激励作为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组织运用。
所谓激励,就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将有意识的外部刺激转化为被管理者的直接动机和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的过程。
激励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使员工安心和积极地工作,还能使员工认同和接受本组织的目标和价值观,对组织产生强烈归属感的作用。
在众多的激励理论中,美国著名犹太裔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43 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Need-hierarchy theory)对于各组织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进组织的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人格的重要理论,也是解释动机的重要理论,其提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
马斯洛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每个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将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三个方面:1.他把人类多种多样的需要,按照它们上下间的依存程度,概括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构成了人类的需要体系。
其中底部的四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称为缺乏型需要,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要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适。
顶部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可称之为成长型需要,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2.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结构不仅有层次性,而且还具有递升性、主导性、差异性和例外性。
3.他提出了自我实现者具有的特征,主要包括具有一种领会自己,他人和自然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现实有较强的感受能力,并能够和现实建立和谐的关系,能不断的欣赏新生活,能够独立自主,不受文化和环境的束缚,富有创造能力,具有一种民主性的性格结构,具有惊人的不可思议的经验——顶峰经验,相信永恒和神圣的东西等14 种特征。
如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指导班主任工作
如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指导班主任工作高校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学生群体的组成亦是形形色色。
在面对各类学生群体时,如何将班主任工作做到游刃有余,工作艺术尤为关键。
其中,如何引导与帮助学生,维持班级和谐稳定,使得学生顺利毕业并能实现自我价值,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的,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这即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
笔者认为,在班主任开展具体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进行理论指导。
一、生理需求生理上的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吃饭、穿衣、性欲、住宅、医疗等等。
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体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
生理需求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
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学生在学校的吃、穿、住、用、医等,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也是最低层次的需要。
学生以学为生,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后,学习才能无后顾之忧,才会有可能去追求学习以外的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班主任应该明白,如果学生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奔波忙碌,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
因此我们尤其要关注贫困生群体,作为班主任,则要格外关注如何减轻其生活负担,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否则,他们将会面临学习难、毕业难、就业难等一系列多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旦蔓延,也会成为影响班级和谐稳定的因素,班主任也将整天为此焦头烂额。
所以要注重第一层次需求的解决,这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二、安全需求安全的需求包括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
安全需求比生理需求要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谈企业的激励机制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谈企业的激励机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一种描述人类需求的框架。
根据他的理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
这种理论对于理解和设计企业的激励机制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首先,基本的生理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住所、睡眠等。
在设计企业的激励机制时,必须确保员工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
这意味着提供适当的工资和福利,确保员工有足够的收入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其次,安全需求是人类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后追求的需求。
这包括对身体和职业的安全感,如健康保险、工伤保险和安全的工作环境等。
企业的激励机制应该确保员工获得适当的保障,使他们感到安全和稳定。
第三,社交需求是指人们追求社交受认可和归属感的需求。
在企业中,激励机制可以通过鼓励团队合作和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来满足这种需求。
例如,企业可以提供团队建设活动和社交聚会,鼓励员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第四,尊重需求是人们追求被他人尊重、接受和重视的需求,也称为尊重和被认可的需求。
激励机制可以通过为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培训和个人发展计划来满足这一需求。
此外,还可以通过奖励和表彰员工的出色表现来强化他们的尊重感。
最后,自我实现需求是马斯洛认为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
这是指人们追求实现自己潜力、发展自身能力和追求自我价值的需求。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发展机会的工作任务,鼓励员工参与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活动,以满足这一需求。
除了以上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还有一些其他的激励方法可以与这些层次相关。
例如,奖励制度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工作表现,使他们感到满足了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和福利政策可以满足员工的个人需求,增强他们的满足感。
总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企业设计激励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理解员工的需求,并通过激励措施满足这些需求,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动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教 育理 论
基于 “ 需要层 次理论”的高职 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
孙艳丽 高 静 (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河北石家庄 0 0 0 50 0)
摘要 :教 师的激励 机制是 对教师 资源开发 的一个重要 手段 ,如 何从教师的需求 出发 ,建立科 学有效的教 师激励机 制,是 高职 院校教 师人 力资源开发 与管理 的重要 内容。通过借 助 美国心理 学家马斯 洛 (baa H. s w 需要层 次理论 。根据教师的工作需要 特点,分析 A rhm Ma o ) l 高职 院校教 师激励 机制 中存在 的问题 ,并提 出具有 针对性 的激励对 策 。有助于提 高高职 院校教师激励的效果。 关键词 :需要层 次理论 ;激励机制 ; 满教师 的需求 的成 长 环境 。
二 、 当前 高职 院校 教师激 励机 制 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
目前 , 高职 院校 教 师 人 才 流 失 的现 象 并 非少 数 。有 些 高 职 院校 , 由于 学术 气氛 不浓 ,设备 条件 不好 ,科 研水 平不 高 ,在 吸 引 人才方 面 具有 劣势 ;而 在 内部 管理 体制 改革 上起 步较 晚 ,没 有 加 强教师 激励 管 理 ,教师 待遇 得 不到较 大 幅度 提高 ,因此 教师 的 流 出 比例 较 大 。除 了显性 流 失外 ,还 不 同程度 上存 在 隐性流 失 的 高职 教育 是我 国高 等 教育 的一 个有 机 组成 部分 ,各 高职 院校 现象 。表 现 在 : “ 在曹 营 心在汉 ”,一 些有 真才 实学 、动 手 能 人 作为 高职 教育 的重 要办 学机 构 , 目前 正承 载着 为社 会直 接培 养 高 力 比较 强的 教师 ,把 本职 工 作放在 第二 位 ,主 要精 力投 入第 二职 素质 高质 量 的应用 型技 术 人才 的重 任 。而 教师 ,作 为人 才培 养 的 业 ;还有 ~种 表现 为 : 因校 内工作 条件 差 ,生 活待 遇低 等实 际 问 主体 ,高职 教 育事 业 的 中坚力 量 ,工作 业绩 直接 关 系到 学校 人才 题 ,一些 教师 准 备或 正在 联 系调动 ,没 有把 主 要精 力放 在教 学科 培 养 的质 量 。如何 充分 利用 科 学 的激励 手段 或措 施 ,发 挥他 们 的 研 上 , 出现 “ 人虽 未走 心 己动 ”的局面 。凡 此 种种 ,都 或多 或少 资源优 势 ,全 面提 升教 师 队伍 的整 体素 质 , 已成 为 高职 院校 教师 地 表 明 了这些 教师 对所 处 成长 环境 的排 斥和 抵 触 ,这与 当前 高职 人力 资源 开发 与管 理 的重要 内容 。而正 确 了解高 职 教师 的需 要 , 院校教 师激 励机 制 中存 在 的不科 学合 理 的因素有 关 。 则是探 索构建 合理 的高 职教 师激励 机制 的 必要前 提 。 ( )人力 资源 管理观 念落 后 一 许 多高 职 院 校 仍 然把 师 资管 理 纳 入 传 统 的 “ 事管 理 ”范 人 马斯 洛 需要层 次理论 和 高职 院校教 师 的需要 分析 需 要层 次理 论 由美 国心 理学 家 马斯 洛 (b aa . M so ) 畴 ,没 有 从现 代人 力 资源 管理 的角 度看 待教 师激 励机 制 建设 的意 Ar hm H a lw 提 出 ,他认 为 ,个 体成 长发 展 的 内在力 量是 动机 。 而动机 是 由多 义 。观 念上 的滞后 表现 在行 为 上则 是重 管理 、轻 服 务,重 使用 , 种 不 同性质 的需 要 所组 成 ,各种 需要 之 间 ,有先 后顺 序 与高低 层 轻 培训 ,重 短 期利 益 、轻长 远 考虑 ,高 职 院校不 改变 人事 观念 , 次 之分 ;每 一层 次 的需 要与 满足 ,将 决 定个 体人 格 发展 的境 界或 就 不能 建立 完善 的教师 激励 机制 。 程 度 。他将 人 的需 要 由低到 高分 为 五种类 型 :生 理 需要 ,指对 食 ( )忽 略教 师不 同 的需求层 次 ,激励 形式 单一 二 物 、水 、居 住场 所 、睡 眠等 身体 方 面的 需要 ;安 全需 要 ,主 要针 高 校 知 识 分 子 云集 ,激 励 机 制 必 须 考 虑他 们 的需 求 特 点 。 对 身体 安全 和经 济 安全 的需 要 , 以避 免 身心 受到伤 害 ; 归属 和爱 事 实上 ,高 校 教师 的高 知识 性使 其 具有 强烈 的尊 重需 要和 成就 需 的 需要 ,包 括情 感 、归属 、被接 纳 、友谊 等 需要 ;尊 重 的需要 , 要 。知 识分 子虽 然和 常 人一 样 需要物 质 的激励 ,但更 高层 次 的精 包 括 内在 的尊 重 ,如 自尊 心 、 自主 权 、 成 就 感等 需要 , 以及 外 神 满足 不 能 忽视 ,对他 们 来 讲 ,高层 次 需 要 多于 低层 次 需 要, 精 在 的尊重 ,地位 、认 同 、受重 视 等需 要 ; 自我 实现 的需要 ,包 括 神 需要 多于 物质 需 要 ,社会 需要 多于 生活 需要 ,即追 求更 多的 是 个人 成 长、发 挥 个人潜 能、 实现个 人理 想 的 需要 ,这是 人 类最 高 事业 的 成功 和价 值 的实现 ,相 对 于高 校 教师所 处 的学校 ,高校 教 层次 的需 要 ,是一 种追 求 个人 能力 极 限 的内驱 力 。 以上 五种 需 要 师更 忠诚 于 自身的研 究领 域 。 中 ,生理 需要 和 安全 需要 是较 低层 次 的需 要 ;社会 需要 、尊 重 需 高 等职 业 学 院 的激 励 通 常 是 以津 贴 、 奖金 作 为 主 要 手 段 , 要和 自我实 现需 要是较 高层 次 的需要 。 物质 激励 已普遍 受到 重视 。 教师薪 酬包 括 货 币性薪 酬或 非货 币性 高职 院校 教 师 作 为 知 识 型 工作 者 ,其 职 业 特 点 是 分 析 这 一 薪 酬 ,但 是在 当前大 多数 高职 院校 中,行 政管 理者 通常 将 货 币性 特 殊 群体 需要 层次 主要 的出发 点 。借鉴 马斯 洛 需要 层次 论对 个 人 薪酬 为万 能法 宝 ,非 货 币性薪 酬 的重 要性 常常 被忽 视 ,激 发教师 需要 层 次 的 划 分 ,可 将 高 职 院 校 教 师 需 要 的特 点 做 如 下 归 纳 : 工 作积 极 性 的其他 激励 方 式还 很欠 缺 ,不 同的 人力 资本 有 不同层 ( )高 职 院校 教 师 的 生存 需 要 。生 存 需 要 是 人 类 最 基 本 的 需 次 的需求 被广 泛忽 视 。而 目前 多数 高校 的 激励 单纯 以奖 金作 为手 1 要 ,如 衣食 、住房 、工 资 、工 作条 件等 方面 的 需要 。这 类需 要通 段 ,忽视 了不 同的人 力资 本有 不 同层次 的 需求 。教 师或 科研 人 员 常 要通 过金 钱 来满足 ,所 以也 可 以称为 “ 质 需要 ” 。因此 , 制 精 神上 的某种 需求 得 不到 满足 , 然挫 伤其 积极 性, 物 必 同时滋 长 了追 定 合理 的薪 酬 方案 和多 样化 的福 利 形式 是高 职 院校激 励 机制 中 首 逐 金钱 的不 正之风 。 先 要考 虑 的 问题 。 ( )高职 院校 教师 的关 系需 要 。关 系 需 要对 2 与 高校 教 师物 质激 励相 对 不足 相 比,高 校 的精神 激励 方式 更 应 着 马 斯 洛理 论 中 的归 属 和 爱 的 需要 及 尊 重 需 要 , 具 体 指 与 同 显 匮乏 ,当教 师满 足 了物质 层 面的 需求 时如 果没 有 其他方 式 的激 事 、上 下级 和 睦相 处 ,建立 友谊 和 融洽 的关 系 。中 国 自古 以来就 励 相配 合 ,最 终还 是会 使 教师缺 乏 满足 感与 动 力。 因此 ,高校 对 有尊师重教的传统,高职 院校教师具有先天形成的敏锐的自我意 教 师必 须采 取物 质 激励 和精 神激 励 并存 的激 励方 式 , 以达 到最 佳 识 ,乐 为人 师 的优 良禀 性 , 具 有强 烈 的 自尊 心 、 自信心 和 自强 效 果 。 心 。因 此 , 自尊 和荣 誉 的需 要 ,对教 师来 说 具有特 别 的关 切性 。 ’ ( ) 三 考核 标准 不合 理 ( )高职 院校 教师 的创 造发 展 需要 。高职 院校 教 师从 事 的 是传 3 高 职 院 校 建 立 的评 价 考 核 体 系 还 有 很 多 不 科学 不 完 善 的 地 递人 类文 明的工 作 ,高职 院校 教 师作 为知 识 型员 工 的典型 代表 , 方 。许 多 学校 现 行 的 年 度 考 核 缺 乏量 化 硬 指 标 ,考 核 结 果 设 优 其对 成长 发 展 的需要 尤 为强 烈 。伴 随 科学 技术 的迅 速 发展 , 高职 秀 、 良好 、合 格 、不 合 格 , 规 定优 秀 率 上 限 , 没有 多大 的 可 比 院校 教师 必 须要 求 自己始 终站 在 科技 的前 沿 ,学科 结 构 的不 断调 性 。尤 其是 优秀 的评 定 ,存 在着 要 么照顾 个 人晋 升高 聘 ,要么 大 整 ,高 等教育 的不 断 改革 ,对 高校 教师 的教学 水平 也不 断 的提 出 家轮 流 坐庄 的现 象 ,不 能反 映 出真实 的成 绩 ,失 去 了应有 的激励 新 的要求 。这 就促 使 高校 教师 在 已经 具备 较完 整 的知识 结 构 的前 价值 。对 教 师教 学 、科研 等 业绩 的考 核 同样也 缺乏 科 学性 、有 效 提 下不 断更 新 知 识 , 提 高 自己 的科 研 和 教 学水 平 。在 这 种 情 况 性 。考 核是人 力 资源 管 理当 中一 个重 要 的环节 ,是 一 个客观 的过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高职院校班主任激励机制研究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高职院校班主任激励机制研究文/许 翔摘 要:班主任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中的重要力量。
如何引入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建设优秀的高职院校班主任队伍,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班主任队伍持续健康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创新型的“三高一创”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 班主任培养 激励机制 评价考核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16~21岁人生成长的关系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思想还不够成熟,行为习惯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班主任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日常班级管理这项重要工作,肩负着学生思想教育、学业指导、职业指导、心理辅导、班干部培养、后进生转化等职能,可以说,班主任是名副其实的“总管”,学生的吃喝拉撒都要班主任任劳任怨地付出。
而职业院校班主任的思想认知、能力水平、心理素质、知识修养等是否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否能够有效的管理班级,是否能够真正的因材施教,这些问题都不能忽视或一成不变。
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科学运用班主任激励机制,对促进班主任队伍持续健康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创新型的“三高一创”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班主任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人类为实现自我奋斗目标,必须要有一种持续的内在刺激,也就是动机,这种动机会逐步转化成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行为。
激励过程主要由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构成。
其中,激励的核心是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是激励的目的,需要是动机的起点和基础,外部刺激是激励的条件。
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对人的激励。
1.需要需要是指人们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上对客观事物的某种要求。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形成了一个从低层次需要向高层次需要逐步发展的过程。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教师激励路径研究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教师激励路径研究1.本文概述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师激励问题一直是教育管理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学质量和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教育质量。
探索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对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教师激励路径,为教育管理者提供科学的激励策略和方法。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每个层次的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动机。
本文首先回顾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研究,然后分析了不同需求层次教师的特点和激励因素。
通过实证研究,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基于教师需求层次设计激励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教师工作绩效和职业发展的潜在影响。
最后,本研究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教师激励策略,旨在帮助教育管理者更好地了解教师的内部需求,制定更有效的激励政策,促进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文献综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以来,一直是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这一理论由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详细描述了人类从基本到高级的五个需求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些要求按优先级顺序递增,并且必须在满足前一级别要求的基础上满足每一级别的要求。
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与教师动机相关的研究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应用于教育管理和教师激励的实践中。
这些研究表明,教师激励不仅与个人工作热情和职业发展有关,而且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学生成长。
通过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
一些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教师需求的层次和优先级可能会发生变化。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完善组织激励机制的启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完善组织激励机制的启示引言在组织中,激励机制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用于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提高员工的绩效表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是由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一个经典理论。
该理论将人类需求划分为从基本生理需求到高级自我实现需求的五个层次。
本文将讨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完善组织激励机制的启示。
1. 生理需求层次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是生理需求,例如食物、水和睡眠等。
这一层次的需求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生存和健康。
在激励机制中,组织应该确保员工的基本工资和福利能够满足其生活需求,以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质量。
2. 安全需求层次安全需求是指人们对身体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需求。
在组织中,为了满足员工的安全需求,组织应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并建立健全的职业安全体系,例如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装备,确保员工的工作安全。
3. 社交需求层次社交需求是指人们对归属感、友谊和爱的需求。
在组织中,为了满足员工的社交需求,组织可以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员工互动平台等方式,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4. 尊重需求层次尊重需求是指人们对自尊和他人尊重的需求。
在组织中,为了满足员工的尊重需求,组织应该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让员工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的价值。
此外,组织还应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和激励制度,以激发员工追求更高职位和成就的动力。
5. 自我实现需求层次自我实现需求是指人们对个人成长和实现个人潜力的需求。
在组织中,为了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求,组织应该提供发展和学习的机会,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另外,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参与创新和创造,给予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以实现个人潜力的发展。
结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完善组织激励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设计激励机制时,组织应该考虑到员工在不同层次上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满足这些需求。
最新-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高职教师激励管理策略 精品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高职教师激励管理策略1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是1943年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其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将人的需求划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马斯洛经过多方研究,认为人的需求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渐提升的。
当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就需要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能够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需求层次中的基础;社交需求是处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具有较高层次的需求,属于是价值需求。
需求是激励人产生积极态度的基础,当人对某种东西产生渴望的时候,就会产生主观意识的紧张感,在某种程度上就需要以恰当的激励方式作为催化剂,激发人的内在驱动力,使人通过行动来满足目标,使得某种需求得以实现。
2对高职教师实施激励管理的必要性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需求包括工作环境、薪酬待遇以及领导关系程度;关系需求包括学校管理制度、人事环境和参与决策等等;价值需求包括晋升机会、参与培训机会和尊重程度等等。
根据高职院校教师需求的不同,可以将教师划分为不同需求类型的教师。
对于不同需求层次的教师实施激励管理,就要对于教师的不同需求进行分析。
一对不同需求层次的教师对于要素的需求程度分析基础需求层次的教师对于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极为关注,同时会对学校的人际关系比较重视,并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够获得职称晋升机会。
关系需求层次的教师比较关注基础需求元素,在此基础上对于学校的管理制度会提出较高的要求。
价值需求层次的教师在满足基础需求的同时,更为关注工作成就、社会荣誉和学校的发展等等。
可见,不同需求层次的教师所关注的倾向性分别为基层需求层次关心薪酬待遇,这是生存之本;关系需求层次的教师较为注重人际关系而对职务晋升并不关注;价值需求层次的教师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职称晋升,而对培训学习并不关注。
二不同需求层次的教师对需求要素的满意度不同需求层次的教师对需求要素的满意度也会存在着不同。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激励管理中的应用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激励管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切入点,阐明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激励管理的途径和方法,针对青年教师的优势需要进行有效激励,根据实际满足青年教师的基本生存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年教师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需求。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激励管理一、简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阐述人的需要从低到高有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认为同时实现这五种需要的人是少数,但是激励可以作为促进这些需要实现的重要方式。
同时马斯洛提出以下观点:一是低层次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满足后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包括最终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层次越高,满足的可能性越小,即是自我实现最难满足;二是同时存在的多种需要中一定有一种需要占据主要地位,成为主导需要,称其为优势需要;三是尚未满足的需要才具有激励的力量;四是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会增强激励力量。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如何激励人的工作积极性有启发作用,以需要层次理论作为指导依据,运用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激励管理中。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需要特点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素质技能性人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双师”素质,要求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磨练,需要一定的成长发展的空间和时间,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职业成熟状态,大概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
本文把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定义为走上工作岗位直到30周岁以前,在高职青年教师教学与实践经验成熟的过程中,高职青年教师的需要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多样性,青年教师的需要最丰富、最多样化,具有明显的复合型、多重性的特点;二是,尝试性,青年教师对很多事物有好奇感,渴望去尝试,试图用各种方法去实现自己的所思所想;三是,矛盾性,青年教师由于自身社会生活经验的不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满足需要的手段、方法和能力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使青年教师需要的发展呈现尖锐的矛盾性;四是,易变性,青年教师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社会的认识还不够稳定,人生需求变化不定,青年教师会随着心理的成熟和阅历的丰富来克服这种易变性。
关于需要层次理论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中的应用探析论文
关于需要层次理论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中的应用探析论文论文关键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启示与建议论文摘要:自20世纪以来,管理中的激励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在西方理论界引发了持续不断的研究热潮,经历了一次次的飞跃,其中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Maslow)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使人们逐步扩大视角,认识到激励因素的多样性。
直到今天,这一理论对于实际激励管理工作依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心理学认为,人的需求产生动机.动机推动和引导人的行为,从这一观点出发,迎合人的需求,可以引导和调动人的积极性。
然而马斯洛给我们指出的需求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同时这些复杂的因素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从低到高逐步推进。
低层次的需要一般属于初级的生理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属丁种社会性需要,当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到一定程度后,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变得迫切。
一、需要层次理论对于高校教师激励的几点启示1.切实满足教师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的需要是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在基本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教师才会有精力、有条件专心于本职丁作,人们接受一份下作最底线也必定是可以解决其生存生活问题的,生理需要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就不会全心投人工作.更谈不上任何效率,由此可见,满足教师的生理需要是不可避免和不容忽视的。
2.提高教师的安全期望安全期望主要表现在工作稳定向、下作条件和劳动保障等方面。
作为高校教师,从最初下作到后来取得学生和领导的认可,再到其科研取得成果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知识积淀,一位优秀的高校教师需要一个在工作中的成长过程,工作木身的特点就决定了下作需要相刘稳定性。
但这并不是赞成现阶段高校教师用人制度中的固定模式,“只进不出,只下不下”只会限制师资队伍的“优胜劣汰”,不利于教师队伍的成长,因此这里所讲的工作稳定的前提是指针对于那些在教学和科研下作中有潜力的教师;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配置方便、快捷的.先进办公设施;除此之外,教师的安全感更多地来自于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下的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探索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下的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探索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开始兴起。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激励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有必要探索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本文将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进行分析与探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些需求层次存在着一定的优先级和关联性。
理论认为,一个人只有在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民办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教师激励机制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由于民办高校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教师的薪酬待遇往往无法与公办高校相比。
其次,由于学校资源和声誉的限制,民办高校教师的晋升通道相对较窄,缺乏职业晋升的机会。
此外,民办高校教师往往面临着学生数量较少、课堂环境较差等问题,导致教学条件不理想。
利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教师激励机制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探索一种适合民办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
首先,学校可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确保教师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其次,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发展,提供晋升通道和提升工作地位的机会,满足教师的尊重需求。
此外,学校还可以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资源,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满足教师的自我实现需求。
效果评估与改进为了评估教师激励机制的效果,学校可以进行定期的调查和评估,了解教师对激励机制的满意度和工作质量的变化。
根据评估结果,学校可以对激励机制进行适时的改进。
例如,如果发现薪酬待遇仍然是一个问题,学校可以再次进行调整,提高薪酬水平。
如果发现教师对职业发展的需求较高,学校可以加大培训和发展的力度,提供更多的晋升通道。
结论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设计出一种适合民办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与教师激励策略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与教师激励策略(之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与教师激励策略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亚伯拉罕·马斯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
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有译为《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
他把人的需求分为五种: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社交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另外两种需求——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未列入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1、生理需求:是人们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求,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首要的强大动力。
包括: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等。
2、安全需求:安全需求比生理需求高一级,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求。
包括:人身安全、家庭安全、健康保障、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等。
3、社交需求(亦称爱与归属的需求):包括:友情、爱情、性亲密等。
4、尊重需求: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
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包括:信心、成就、自我尊重、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等。
5、自我实现需求:它是人性本质的终极目的,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
包括需求:道德、创造性、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等。
各种需求层次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和特点:各层需求之间不但有高低之分,而且有前后顺序之别;只有低一层需求获得满足之后,高一层的需求才会产生。
五种需求可以分为两级,较低的前三层属于低一级的需求,被称为基本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后两层属于高级需求,被称为成长需求,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高职院校班主任激励机制研究文/许 翔摘 要:班主任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中的重要力量。
如何引入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建设优秀的高职院校班主任队伍,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班主任队伍持续健康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创新型的“三高一创”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 班主任培养 激励机制 评价考核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16~21岁人生成长的关系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思想还不够成熟,行为习惯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班主任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日常班级管理这项重要工作,肩负着学生思想教育、学业指导、职业指导、心理辅导、班干部培养、后进生转化等职能,可以说,班主任是名副其实的“总管”,学生的吃喝拉撒都要班主任任劳任怨地付出。
而职业院校班主任的思想认知、能力水平、心理素质、知识修养等是否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否能够有效的管理班级,是否能够真正的因材施教,这些问题都不能忽视或一成不变。
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科学运用班主任激励机制,对促进班主任队伍持续健康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创新型的“三高一创”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班主任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人类为实现自我奋斗目标,必须要有一种持续的内在刺激,也就是动机,这种动机会逐步转化成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行为。
激励过程主要由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构成。
其中,激励的核心是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是激励的目的,需要是动机的起点和基础,外部刺激是激励的条件。
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对人的激励。
1.需要需要是指人们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上对客观事物的某种要求。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形成了一个从低层次需要向高层次需要逐步发展的过程。
马斯洛认为,当人的低层次需要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
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代表了人的最佳状态。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对于高职院校班主任来说,生活和工作相对稳定,其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感已经得到了满足,剩下的主要是要解决班主任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2.动机动机是指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源泉和始发点,当需要具有明确和特定的目标时,才能转化为动机。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任何行为都是动机驱使的,动机是以需要为基础的。
当人们产生某种需要一时又不能得到满足,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焦虑和紧张,即激励。
这种焦虑和紧张就会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即动机。
人们有了动机之后,就要选择和寻找满足需要的目标,进而产生实现目标的行为。
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焦虑和紧张就会消除,即激励状态解除。
但随后会产生新的需要,由此新一轮满足的动机和行为产生了,这种反复的过程就是激励过程。
将激励这个心理学概念用于高职院校班主任管理,也就是充分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作用。
3.行为行为是指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为实现某种目标所采取的外表行动,是一个整体的行动过程。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是指客观存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文化、地区差异等。
内在因素主要是指人的各种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在这里主要是指各种心理因素,如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动机、认识、情感、性格、兴趣等。
而对人类行为具有直接支配意义的,则是人的需要和动机。
同样,高职院校在班主任管理中,有必要对班主36OCCUPATION2019 0637OCCUPATION2019 06任进行一定的心理和行为训练,针对性地开展班主任队伍培训,提升班主任的思想认识水平和工作业务能力,确保班主任工作优质高效地进行。
4.目标目标是指人们对活动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是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形态,也是活动的预期目的,为活动指明方向。
目标必须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根据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维克多·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人们在工作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是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
其中,效价是指一个人对某项工作及其结果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程度的评价,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的评价;期望值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这项工作可能性的估计,即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的估计。
如果一个目标对班主任要产生激发作用的话,这个目标必须是可接受的,是可以完成的。
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班主任遵循教育理念,确立自己的工作目标,分阶段实施自己的教育过程,因材施教,直至达成目标。
二、高职院校班主任激励机制的工作理念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作为现实的具体的人,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二者的统一体。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人的本质的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人的社会属性,受社会性制约,具有鲜明的社会色彩。
更为重要的是,人是有意识的,具有精神属性。
“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强调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
在高职院校班主任激励机制的诸要素中,人是最关键、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因素。
在班主任激励机制评价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评价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和特点,正确认识和评价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和潜力,不断健全和完善班主任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尊重和认同班主任的劳动成果和创造精神,促进班主任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提升,提升高职院校整体德育工作水平。
2.坚持客观公正的理念客观公正是民主法制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社会发展离不开客观与公正。
同样,高职院校班主任激励机制也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理念,防止因个人主观因素的作用而使评价工作“因人而异”,进而影响到评价的公正和公信。
高职院校班主任激励机制的目的就是对班主任工作状况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表彰班主任工作的先进个人和典型经验,尊重班主任的劳动成果和工作成绩,提升班主任整体团队素质和班级管理实效,激励班主任工作自我认知和有序发展。
换个角度说,班主任激励机制不能替代班主任工作,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激励机制的运用,了解实情,掌握现状,对症下药,有序发展。
因此,班主任激励机制必须排除主观臆断或个人感情的倾向,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3.坚持民主参与的理念坚持民主参与的理念,就是要求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尊重班主任的主人翁地位,培养高职院校班主任的民主意识,让班主任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开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在班主任激励机制运用过程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民主参与的理念,这是由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特点决定的。
班主任激励机制的主体是班主任,激励机制只有被班主任认可和接受,才能发挥应有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高职院校班主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机制才能收到实效。
4.坚持持续发展的理念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等相协调,保证人类社会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社会发展是持续不断的,而不是断断续续的;是长远的,而不是短暂的。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不像课程教学一样立竿见影,也不像其他工作一样显而易见。
有一句老俗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德育工作就要有一种“慢火炖汤”心态(工作理念),要讲炖汤步骤(客观规律),要注重操作技巧(工作方法),要控制火候(工作策略),方能炖出美味佳肴。
班主任激励机制的本身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推动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处理好行政职能部门与班主任、激励目标与方法、激励评价与反馈等之间的关系,以激励促总结反思、以激励促团队建设、以激励促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班主任激励机制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院校班主任激励机制的工作设想1.尊重人性,从内因关注班主任合理需要(1)生理需要。
这个层级的需要是最原始、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反映在生活中就是食物、穿衣、住宅、医疗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大动力,是高职院校班主任生活工作的最基本保障。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工资奖金和班主任津贴普遍不高,班主任津贴主要由“基本津贴+考核津贴+其他津贴”三部分组成,薪酬总额不是很高,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吸引力,尤其是对在当地没有住房的刚入职教师来说,生活成本很大。
有的高职院校因为教师编制不够而招聘聘用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他们的收入还会更低。
由于这些原因,有的教师入职没几年就辞职脱离了教师行业,有的忙于家教,有的专业技术教师忙于社会企业兼职等等,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要想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加入教师队伍,推进师资队伍有序稳定发展,必须要落实相关政策,如大学生从教优惠政策、工资奖金待遇、聘用制教师晋级进编政策等,提升教师岗位的吸引力,这也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基础保障。
(2)安全需要。
这个层次的需要一般是在满足生理需要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远离痛苦和恐惧,需要有规律地生活以感到世界是井然有序的,人们就开始注意自身安全和稳定方面的需要。
这个需要主要体现在人身安全、健康保障、劳动保护、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养老等方面。
对高职院校班主任而言,安全需要主要表现为职业安全稳定、职称晋级、工资提升、医疗保险、退休福利以及聘用制教师晋升空间等。
更多关注安全需要的教师,在评估班主任岗位工作时,把它看作是在满足生理需要之后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保障。
高职院校可以在管理中着重利用这方面需要,完善规章制度、健全职业保障、提升福利待遇等,维持班主任队伍的稳定。
(3)爱与归属需要。
爱与归属需要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要,这个层次的需要就是在人们精神方面了。
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爱与归属需要就会突现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人们就开始渴望友谊和爱,希望得到社会和团体的认可。
爱与归属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班主任团队合作,自身也会情绪低落,对工作产生不满情绪,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高职院校必须意识到,当爱与归属需要成为主要的激励源时,班主任工作就会被教师视为寻找和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机会,班主任与班主任之间、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之间的社交往来机会就会受到重视,班主任也会找到班主任工作的职业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