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研究报告及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生自主管理与发展研究
结题报告
蓬安县诸家初级中学
[主研人员]勇唐亚军荣辉熊曙光乔均
[关键词] 初中生自主管理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1、实行自主管理,是唤醒对教育中“人性”的埋没高度重视与反正。
在我们的教育管理中常常形成无“人”的现象,全面发展的教育转化为片面地追求文化知识;最应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成为技能的演练场;管理者只重视任务的完成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忽视了人的情感需要。
于是我们看到了多不应看了多不应看到的现象:学生的道德滑坡,责任感淡化,以自我为中心,精神空虚等。
2、实行自主管理,是改变学生自主能力差提升情商的有效途径。
我校是一所地处僻远的农村初中,多年来,学校致力于对学生的有序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兄弟学校的肯定。
但冷静地分析,我们发现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由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大
多仍停留在刚性地管理,柔性管理不足,即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不够,因此在不少学生中有时会出现“老师前后不一”、“校外不一”的现象,影响了学校工作成效的巩固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近年来,我们摸索着以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核心培养目标,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培养途径,进一步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保证了每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成,学校真正实现了主动涵式发展。
这是我们申报本课题的原因,也是课题创造性所在、价值所在。
3、实行自主管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素质教育以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在素质教育中,德育工作占有重要地位,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和动力以及保证的作用。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按照培养“四有”新人的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积累了多宝贵的经验,但是,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差距,德育的实效性不高。
4、实行自主管理,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正当的个人观、自强自立的主人观、艰苦创业观等被重新提上了日程。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为自己的教育负责,教育学生做好在未来生活的准备。
二、课题的界定
“自主”在字典中的解释是:自己做主,不受他人支配。
“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与引导下,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与学习面事务的管理模式。
而自主管理能力是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容,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特别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
它包括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面。
自主性:学生根据客观条件需要支配自己的活动以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和权力。
主动性:学生在认识实践活动中对客体的积极主动地反映。
创造性:学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具有探索新知、追求新的生活式和新的活动成果的在需求和意向以及无限发展的创造潜能。
自主发展。
自主发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主动学习、化和主动发展,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当然学生的发展,不仅是指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而且还包括个性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三、理论依据
1、主体教育论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把符合社会和学生健康发展要求的
教育影响,逐步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主体能力。
自主管理要求学生把班级目标转化为个体目标,以主人翁态度参与集体管理,从而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集体与个体共同发展。
2、动机激发论
动机激发论旨在创设一种每个人对达成集体目标作出努力的公开承诺的情境,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关系相互作用,建立起积极的彼此依赖关系。
自主管理通过共同的班级目标、管理任务分工、角色分配与轮换、集体奖励等式实现,使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对班级的贡献是班级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从而牢牢树立“荣辱与共”、“人人为人,我为人人”的共同意识。
3、集体教育论
集体教育论的倡导者认为:集体教育的根本特点是将学生从原来的“班级消费者”转变为“公益劳动者”,每个学生在班级中从旁观者、消费者变为参与集体共同的工作,起到了公益的作用和加强凝聚力量的作用。
每个人在班级承担一项任务,不管能力大小,但都能为班级作出独特的贡献,通过集体教育来发展学生。
由此可见我们的自主管理模式与集体教育原理是一致的,它也是我们的理论论据之一。
4、促进发展论
维果茨基、皮亚杰等促进发展论的倡导者认为:学生认
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得以促进的。
维果茨基曾指出:“在儿童的发展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两次登台:第一次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作为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儿童的部思维式、作为部心理机能。
”在“最近发展区”概念中,他强调教育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之中,同时也体现在与能力较强的同学的合作之中,作为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结合的学生自主管理,通过学生部的急诊、磋商、讨论、协调等式,达成某个问题的共同意见与解决办法,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社会关系渊源。
四、研究目标
1、通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初步探索出实施自我管理的运行机制,形成自我管理的培养思路及具体做法。
2、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能力对于创新品质、健全人格与健康的个性作用。
3、建立固化的学生自主管理的评价体系。
五、研究法
本课题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但又涉及到学校工作的面面,容较多,实践性较强,研究的法也是多样化的,主要采用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法。
六、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1年11月——2012年2月)
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研究案和实验班级,召开有关会议。
调查学生原有自主管理面的情况,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档案、素质发展档案。
对学生进行渐进教育,即行为习惯发展性养成教育。
培养一支有能力有威信的学生骨干队伍,这支队伍将全部由学生选拔、学生培养、学生任命、学生评价。
实行德育评价工程、制定班级德育工作规程和考核评比细则,科学地规学生的行为。
(2012年3月——2013年5月)第二阶段——实践阶段。
构建系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初步总结出自主性管理的经验和法,并有效地组织学生评估、检测。
及时做实验研究总结对比,积极撰写有关实验论文或中期总结报告。
强调“以德立身,以学修身”,“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
开展“四学活动”。
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开展一系列特色活动,如艺术节、手抄报展评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13年5月—6月)
通过统计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面总结经验,为今后全面实施自我管理工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撰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或实验工作总结,帮助学生做好总结与评价工作。
迎接课题组的鉴定验收。
七、研究的措施与策略
(一)转变教师观念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构建“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第一要件是转变班主任、任课教师的传统观念,大胆放手,切实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因此,主要从以下三个面实施。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更新教育观念,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在实验过程中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定期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有关的理论和文章。
并及时发放资料、组织听专家报告等式,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门培训,对提高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2、精心营造教师“自主”式的人文环境、积极创设和谐的校园工作氛围、坚持不懈地加强师德师能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学校发展的整体水平。
3、抓激励机制的完善,不断提高教师的创造力。
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看,一所学校如果无法不断满足教师各种层次的需求,教师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就不可能充分持久地发挥。
为此,我们在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上下功夫,给教师提供公平竞争、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学校通过目标激励,精神激励等式,凝聚教师的合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认识自我
在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的前提
下,强化学生自身主体意识。
纠正的典型如: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把成绩看得很重,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业中,一心争取将来考一所好学校,没有时间顾及、认识自主管理。
还有些学生是只要管好自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
因此,教师注重了培养自主管理的动机。
1、抓好外部诱因,引发自主管理动机
运用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奖励激励等手段,把自主管理渗透到各科教学、班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多层次、全位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动机,使学生置身于自主管理的客观环境中,进行多角度的自我观察和分析,获得不同的心理体验,产生一种参与管理的需要。
2、整合努力目标,激发自主管理动机
我们认为,教育改革的任务是追求德育的三种境界,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故此,在操作上,我们强化了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初级境界,行为规养成教育。
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式和健康的生活式;主要从三个认真,三个文明,三个延伸入手。
第二种境界:中级境界,动力教育。
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顽强拼搏的自主精神。
第三种境界:高级境界,价值观、理想教育。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初一年级开展养成教育为主线:以规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基础。
我们把《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
校本化为三个认真(认真自习、认真倾听、认真作业)、三个文明(语言文明、服饰文明、行为文明)、三个延伸(延伸到八小时以外,延伸到社区家庭,延伸到薄弱班级课堂)。
加强对三个认真、三个文明的考评,实现三个认真、三个文明具体化、可操作、能落实、确保三个认真、三个文明向纵深推进。
(2)初二年级开展动力教育为主线:我们把目标管理为动力教育基本起点,用目标引领学生自主发展;我们把责任教育、感恩教育作为动力教育基本过程,让学生学会承担,学会感恩;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保证,让学生会自我调节。
(3)初三年级以价值观教育作为最高境界,用正确的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解决好信仰问题;加强理想前途教育,解决好为谁学习,为谁活着的问题;加强是非观念教育,明确善恶、美丑、对错,解决好爱情观、网络观、生命观、法制观、道德观的问题;推动学习式、生活式、思维式转变,引导学生健康地生活、高效地学习、创新地思维。
关注行为偏差生、心理偏差生、道德偏差生、学业临界生、学科缺腿生等五类学生的发展。
班主任根据学校目标再制定一学期班级目标,引导学生把、学校、年级组、班级的教育目标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自主管理的努力目标。
3、引导自我认识,增强自主管理动机
“人生真谛在于认识自己”,自我认识是主体对自身的反省或认识,即主体我对客体我的认识。
学生常常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构成自我的一切面,包括自我的机体及活动状态,自我的地位力量、价值需求、权力、义务、责任等都是自我认识的对象。
通过自我认识,一面使学生及时获悉自己的管理情况,及时反馈管理的有效性;另一面使学生自信心,自我优越感,自我平衡感。
(三)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1、“善引导”——引导学生学会自警、自诫、自励,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1)在走廊、教室挂上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形成无声的提示,强化自律意识。
学校制订总体道德规及各年级的道德规(见上)及目标。
总体德育规:《诸家中学班主任一日常规》《诸家中学班主任考核条例》《诸家中学班集体考核条例》《诸家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诸家中学学生奖惩条例》《诸家中学“五讲五不”规条例》《诸家中学班集体建设验收考核条例》。
(2)创设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每个班级设立诸如宣传栏、读书角、艺术角等班级文化设施,为学生了解课外知识、拓展知识面、展示学生风采提
供了“窗口”。
如可设立以反映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为容的“宣传栏”展示学生的书画作品等;以展示学生的风采、特长为主的“竞赛榜”中设立“优秀作业栏”、“荣誉栏”;还有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规的“规章栏”、班级公约栏等。
这些文化性物质环境的创设所起到的“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产物和外显表现。
随着班级和个人的成长、变化,逐渐地会被学生视为自己学校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产生认同感,成为师生团结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精神动力。
(3)各班级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教育活动,创造浓烈自主的氛围;各类主题班会(感恩教育、法制、行为规、文明礼仪等)、元旦文艺会演等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
2、“重活动”——走出传统的“灌输”型教育模式,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培养自主。
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以体验促化,以精神升华促进道德自我的发展与完善。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班集体创建活动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
(1)班会课特色化。
以往的班会课是班主任的“一言堂”“训斥课”,现在的班会课已经成立学生的一道“精美可口
的饭菜”。
班会课中截取10分钟由学生自主组织,对10分钟班会进行承包制,专人负责,全员参与,形成特色。
(2)班团(队)会自主化
主题班会活动也作了相应的改变,尽可能让多一些学生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准备和组织中来。
班主任提前将活动的时间、主题、围告诉大家,让同学们自己去收集材料,自己去设计案,自己去分工准备,班主任则是同学们的顾问和教练。
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对活动的主题、容、形式、主持等进行评议,促使下次活动搞得更好。
3、“扬特长”——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开设阅读课、开发手工劳技、绘画兴趣小组等校本课程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科目或综合实践活动,从中培养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才能,冶活泼向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接受挑战的心理素质,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
(四)运用机制激励学生提升自主能力
1、充分运用班集体的群体激励力量。
开展了“行为规先进班”、“优秀班集体”等评比活动,强化了集体的荣誉感,激活了班集体以及学生个体的自主性。
2、充分运用个体的。
更注重挖掘学生身边的先进榜样。
每月进行“学习之星”“运动之星”“管理之星”等评选活动通过校园的广播对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及班级闪光点进行报
道,营造出来的“学习先进模,赶超先进模”的浓烈气氛,让多学生在慕别人荣誉的同时也默默地给自己定下了具体的奋斗目标,从而促进了自主能力的形成。
(五)创设环境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力
1、营造激励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
在学校和教师的管理观念上,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扬学生的个性为目的,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培养能力和发展自我。
在学校的环境营建面,从硬件设施、人文氛围到文化建设都能让学生受到感染,让他们在每时每刻的熏中唤起自主管理的意识。
2、创设体现学生自主管理的工作环境。
让学生根据学校、年级组的整体目标分头制定明确的班级奋斗目标,利用适当的班级目标激励所有的成员,引导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地制定班级远、中、近的努力目标以及小组、个人目标;要在丰富、完善班级的各种组织的同时,实行动态变化的班级角色分配制,使每个同学都得到锻炼,包括那些平时处于易被人忽视的中间状态的学生。
因为各种组织的丰富性,可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作用的岗位,不至于被埋没了才能。
(1)让学生自订班规或班级公约。
各班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每一位同学直接、的参与下制定集体生活的规则,让学生用自己制订的制度来约束
自己,不断培养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的能力以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
(2)试行“班委竞选制”、“班干部轮值制”,明确班干部职责,还学生管理的权利。
通过自荐和他人举荐相结合的式产生候选人,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后,再由全班同学投票产生班委会,班委会通过班干部轮值制度对班级实施管理。
“班委竞选制”、“班干部轮值制”的实行,一面增强了学生的集体班级的凝聚力,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另一面,从机制上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发展主体意识、提高服务能力的舞台,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做人、学会自我管理发展”。
(见附件一)
落实值日班长检查制。
由班委成员负责班级事务检查,形成“每日制度化”管理(出勤、卫生、两操、行为规)。
重点对教室环境加强督查,认真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对责任心不强或忘记值日的同学进行扣分,并对造成在班级考核中失分的同学进行扣分。
反之,每个岗位每进行加分。
3、实行“学生品德行为规考核制”。
在班主任指导下,由班委具体实施对全班每个同学的品德行为规考核工作。
班干部根据分工对每个同学的学习、纪律、卫生、文体活动等面表现进行考、月考、学期考评、学年考评。
班干部接受同
学和班主任的考评。
4、让学生自己设计班级教育活动案。
班级活动案、主题主管会的案都让学生自己来设计,从而从根本上打破以往班级的组织、实施和总结,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能让学生说的道理就让学生说,能让学生做的事就让学生做,使之在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受到教育和锻炼。
(六)构建促进学生自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评价体系及机制
以往我们的评价体系,往往是教师一锤定音,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因为教师的评价,往往带有成人化的要求倾向,往往容易求全责备,当然也不篮球学生自我管理约束、自主评价、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目标管理的评价中,我们尝试着以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
评价中,以“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随时自动调整发展中的不足,从而和谐主动的发展。
通过这几步走,步步深入,学生主体唤醒到形成到加强,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自己的精神世界,时时刻刻做自己生命航船的主人。
1、建立学生自我评价机制
我们组织他们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要求学生坚持写《学生成长手册》记录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反思自己
的言行,每一次小总结,其中期末组织评比。
逐步提高他们自我观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在自我反省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及时进行行为矫正,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在夜夜的基础上制定了《学生自我评价表》。
(见附件二)
2、构建他人评价机制
强化班级作用“量化评比”的法,分“五篇”(纪律篇、卫生篇、仪表篇、行为规、学习篇),每篇中再分成有关细则,按20分进行评估,加分减分,小组同学们说了算,最后看看谁表现最好,得分最高。
班委根据每个学生的总积分,由高到低排列名次,记录在案,以备解决班级评比“三好生”、“积极分子”,发展团员等问题。
这样,学生人人心服口服,个个心情舒畅,从而更加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决心和信心,确保自我管理机制的顺利运行。
3、建立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形成的督导机制
建立起层级管理责任制的督导机制:校长直接负责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发挥组织功能。
通过建立和落实各项管理和评价制度,运用检查、指导、总结、交流等手段,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八、课题的成效
(一)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提高,行为规自觉性增强,普遍达到良好,学生在自主管理的同时,
得到了自我的发展。
学生各类各级获奖20多项。
(见附件)(二)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在实践中,教师们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育教学全过程,让德育在每节课中都有渗透,体现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中。
2、形成了较为浓厚的研讨氛围。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很多,但是全体教师,特别是课题组成员没有“等”、“靠”思想,而是主动学习教育理论,搜集和处理有关资料信息,集思广益,开动脑筋,大胆实践,探讨研究,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教学和研究能力,发表了(含获奖)一批质量较高的论文,促进了教师个人的成长。
(教师论文、个人发展见附件)
(三)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等面的发展
在这两年中,学校集体获奖近10次(见附件)。
九、研究反思
1、在研究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触到,要使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真正地化为学生的意志,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是因为: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环境、活动与学生自身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环境、活动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只有通过学生身心这个部因素才能起作用。
2、教师的科研水平仍需提高。
我们是在边学边干,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