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散步》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散步》知识点
第一篇:部编版《散步》知识点
6.《散步》
莫怀戚
一、作者
莫怀戚,1951年出生,重庆人。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有《散步》《诗礼人家》等。

二、课文内容。

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身后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三、结构图解。

思考: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A、散步的人有:我母亲妻子儿子
B、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C、散步的季节是:初春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思考:文中哪些地方写了景?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请用:“初春之景是美丽的,美在___”句式品赏。

概括课文中每个人物的特点。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我:孝顺善良,关爱母亲
我的母亲:慈爱亲切,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我的妻子:温柔贤惠
我的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
找出过渡段落,并概括。

过渡:我们一家四口在这样美丽的初春田野上散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可是一个小小的分歧却让我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

思考:在面对分歧时,我的决定是什么?
为什么我会感到责任的重大?
我决定走大路。

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

母亲、妻子、儿子都听我的,我的决定直接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之重大。

(这其中表达式我对母亲、妻子、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

)怎样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

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小孩,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紧紧连接
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

老人、小孩组成当前典型的小家庭,而整个世界正是一个个小家庭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

有什么不同?有何作用?
写作技巧一
开门见山,直接叙事。

写作技巧二
抓住细节,刻画人物。

写作技巧三
结尾点题,升华主题。

写作技巧四
巧借景物,烘托主题。

写作技巧五
巧妙穿插,交代内容。

作用:让时空更集中
对称美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课堂小结
亲情有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亲情是一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

愿我们每个家庭都从散步这样的小事做起,建设美好的生活,创造温馨的家园。

第二篇: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散步》知识点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散步》知识点
一、字词
信服xìn fú:相信,佩服嫩nân芽:初生而柔弱的芽苗。

分歧fēn qí:差别;不相一致的地方。

取决qǔ juã:由某人、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

拆散chāi sàn:使家庭、集体的成员,或者成套的东西分散。

委屈wěi qū: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让人心里难过;
二、文学常识
《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等。

莫怀戚先生于2014年7月27日15时45分因病在家中不幸去世,享年63岁。

三、课内阅读
1.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答:(1)当然好了,不用换。

因为通过散步这个司空见惯的日常情景的描写,体现了家庭的温情,亲情,尊老爱幼的和谐的家庭氛围。

(2)那就起“责任”,因为文章还有一个主题,中年人承担着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在支撑家庭的同时,又肩负着社会建设的重任,这是家庭和社会赋予中年人的使命,也是他们必须背负的责任。

这是从文章主题角度确定的题目。

2.“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上有老,小有小,中间的你和妻子,承载着整个家庭,而这个家庭就是你们小小的世界。

粼粼lín lín:形容水流的清澈或水、石的明净。

一霎时shà shí:极短的时间,片刻,一会儿。

各得其所gâ dã qí suǒ:原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个都得适当的安排。

熬áo:忍受,艰苦支持。

3.找出课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结合上下文仔细品味,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

作者先写大地,大小不
一、浓淡不均匀的“新绿”随意分布着;再写空中,“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嫩芽代表了春天里新生命的萌发;最后写田里“起着水泡”,表明生命的复苏或诞生。

这些景物描写,都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

感受这些景物之美,感受春天的美好,也是一家人“散步”的目的。

(2)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几句景物描写,勾画出一幅典型的田园风景,清新而明丽。

这些风景是从母亲的眼里“望”出来的,意味深长。

这是她改变主意
的部分原因:她听从了孙儿的选择,因为“小路有意思”。

4.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式的句子,如例句所示。

请再画出两处这样的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示例: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答:例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通过对比叙述,表明年老的母亲非常信服我,就像“我”小时候信服她一样。

这句话表明,随着母子年龄的变化,依赖感、责任心也发生了转化。

例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话出自“小家伙”之口,充满情趣,童稚可爱。

他领悟到了一家四口人自然形成的两组相同的亲子关系,一前一后颇为“对称”。

这也为下文走路发生分歧后,“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因此难以选择埋下了伏笔。

例3: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这句话照应上文,分别说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在对称式表达和对比中,突出了中年人责任的重大以及亲情的美好。

第三篇:《散步》《秋天的怀念》知识点集锦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集锦
第一课《散步》
1、作者简介
莫怀戚(qī),重庆人,当代作家,他的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得“四川文学”奖。

2、《散步》生字词
信服、嫩芽、分歧、取决、拆散、委屈、粼粼、一霎时、各得其所、取决
3、《散步》词语解释
①熬:忍受(病痛或艰苦生活等)。

②信服:相信并佩服。

③分歧:(思想或意见等)不一致,有差别。

④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⑤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⑥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⑦一霎时:指极短的时间。

4、第一处景物描写: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5、第一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通过对南方初春景色的描绘,渲染了和谐、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的愉悦心情。

6、第二处景物描写: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7、第二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通过对小路美景的描绘,勾画了一幅清新明丽的田园风景图。

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展示了母亲善解人意的性格。

8、《散步》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

它们的作用是:句式整齐、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写出了一家人的和谐、温馨。

9、《散步》中心思想
文章通过描写一家人散步的小事,描绘出一家人浓浓的亲情,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10、《散步》人物形象特点
我: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
母亲: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
妻子:贤惠、孝顺、有家庭责任感
儿子:调皮、活泼可爱、聪明、听话
第二课《秋天的怀念》
1、作者简介
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2、《秋天的怀念》生字词
瘫痪、暴怒、沉寂、捶打、憔悴、央求、神色、敏感、诀别、淡雅、侍弄、深沉、烂漫、喜出望外、絮絮叨叨、泼泼洒洒、翻来覆去、豌豆
3、《秋天的怀念》词语解释
①暴怒无常:形容人很容易发怒,而且没有规律。

②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

③央求:恳切的请求。

④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事而特别高兴。

⑤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⑥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⑦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4、第一处景物描写:
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5、第一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形象地写出了树叶飘落的动态。

以动衬静,突出了“我”的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

6、第二处景物描写: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7、第二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向坚强明朗的转变。

8、叠词的表达效果
①悄悄地:描写母亲来去时小心翼翼的动作,其中包含了无限的宽容和忍耐,让“我”尽情发泄心中的痛苦。

②偷偷地:表现了母亲不忍心打扰我,又怕我发泄时伤了自己,耐心等待我安静下来的心理和神态。

③红红地:含蓄地表明母亲刚刚哭过,面对儿子的不幸,她更痛苦,又无处诉说。

④好好儿活:口语化表达,朴实真切,千万牵挂与不舍,尽在不言中。

9、《秋天的怀念》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的怀念和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作者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10、母亲的性格特点:坚韧、顽强
第四篇: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案散步
散步
精彩开篇词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朝露,一只递给晚霞;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过去,一只递给未来;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早春,一只递给金秋;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孩子,一只递给老人。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

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温馨的亲情。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读准下面这些加点字的读音。

散步(sàn)
熬(áo)
咕咕(gū)
分歧(qí)
霎时(shà)
粼粼(lín)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作者简介
莫怀戚,1951年生,重庆人。

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

著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长篇小说《经典关
系》《透支时代》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把握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的语气和平稳的语调,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并思考下列问题。

1.散步的地点在哪?哪个季节?哪些人物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
【交流点拨】散步的地点是:田野;散步的季节是:初春;散步的人物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散步的过程发生了分歧。

2.分歧是怎样产生的?
【交流点拨】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3.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交流点拨】“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走大路。

母亲固然听儿子的,但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更爱孙子,“变了主意”走小路。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4.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研讨中对每个人物作简要的分析并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注意品评,读出感情。

【交流点拨】(1)可以说每个人做得都好,因为“我”:孝顺善良;母亲:慈爱亲切;妻子:温柔贤惠;儿子:聪明乖巧。

(2)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的大小,他们之间好像构成了一个循环的关系链,那是因为有亲情。

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出这种永恒的情感,阐释了一个重大主题——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

5.在解决分歧时“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交流点拨】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

文章告诉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

所以“我”感到中年人的责任重大。

6.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对于“我”和妻子来说,背起来应该很轻松,可为什么我们都走得很慢很仔细?
【交流点拨】“我们”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小孩的爱护。

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7.这是怎样的一家人?
【交流点拨】互敬互爱、温馨幸福、融洽和谐、尊老爱幼。

(二)深层探究
1.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交流点拨】这句话表达了文章主旨。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

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

因为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

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2.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交流点拨】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

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

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一处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出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即:对家庭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和重视。

3.作者选取“散步”这个生活的一角,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逐步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和睦、互敬互爱的关系。

那么作者是怎样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出深意的呢?
【交流点拨】通过散步,体现美好的家庭生活,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小时候是一个乖孩子,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老了,而我已到中年,母亲很尊重我。

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

“我的母亲老了……她总是听我的。

”母亲老了,尊重我的选择;儿子还小,
习惯听我的话;妻子呢?在外面往往听从我的意见。

一家人互敬互爱,非常和谐。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祖孙三代的感情。

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

大路平坦,方便老人,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尊敬。

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小路崎岖,孩子感兴趣。

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改变了主意,反映了老母亲对孙子的爱护。

(三)语言品析
1.写景的句子
(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交流点拨】这段文字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表现出勃勃的生机,同时也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心情。

(2)她的眼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交流点拨】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2.传情的句子(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师生适时点评)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交流点拨】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

“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

由此可以明白,表现什么样的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交流点拨】比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3.对称的句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交流点拨】(1)有的浓,有的淡。

(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3)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4)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5)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6)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7)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作用:语言精美,两两对称,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4.含义深刻的语句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交流点拨】“我”是家庭主脑,如果处理不好母亲、儿子两者间的“分歧”,会影响家庭和谐。

“我”把这种“分歧”的处理看得很重,可见“我”对家庭的重大责任感,表达了“我”对母亲、儿子两人浓浓的亲情。

【小结】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美点,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美”的感觉、表达“美”的感受、增强“美”的判断、注重“美”的咀嚼,以此帮助学生养成一种阅读习惯,拓宽学生观察课文的角度与视点。

同时指导学生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这样的语言,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要的只是一份朴实自然,一份真情的流露。

(四)写作技巧
本文采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有怎样的作用?
【交流点拨】生甲:以小见大,小题大做,大词小用。

文章以平常事来探讨家庭伦理中的大原则,中年人在家庭中的作用,由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行为到原则,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几处大
词小用更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的匠心。

生乙: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

母亲不愿散步却让“我”劝出来了,大小路的分歧及其解决——“我”决定走大路,母亲却改变了主意。

亲情、伦理、人性的亮丽之光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得熠熠生辉。

生丙:语言平易朴实却生动活泼,内涵丰富,音韵铿锵。

全文无生僻华丽的词语,更无令人费解的句子。

不少句子充满着生活的情趣,表现了家庭的幸福和温馨,不少句子言微意远,意在言外,含义丰富。

句式的整齐与错杂,语意的对称和反衬,似乎都是信手拈来,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

四、板书设计
开篇点题:写一家人一同在田野上散步
散步
散步路上
环境情趣
化解分歧——表现亲情
五、拓展延伸
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和同学们分享。

【交流】把遥控器交给爷爷奶奶;主动将台调到戏曲节目频道。

第五篇:部编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部编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节:食物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2、糖类:面包、食堂、馒头、米饭。

功能: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

蛋白质:鸡蛋、蛋糕、鱼、牛奶。

功能: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脂肪:肥肉、核桃、油。

功能:是人体贮存能源的物质,也是人体的间接能源。

水和无机盐:水果,蔬菜
功能: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无机盐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

维生素:水果、肝,牛奶
功能: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

3、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是人体所需要的。

4、维生素种类
食物来源
缺乏症
维生素A
瘦肉、肝、胡萝卜、牛奶
夜盲症、干眼病、皮肤粗糙
维生素B1
糙米、瘦肉、麦麸
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维生素C
山楂、橘子、枣、辣椒
皮下和牙龈易出血、严重时患坏血病、维生素D
肝、牛奶
儿童易患佝偻病;成人易患骨质疏松(也可能是缺钙)
5、手术之后的病人和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原因即蛋白质的功能)
6、脂肪的热价最高,释放的能量最多。

其次是糖类和蛋白质。

7、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其比例是3:4:3。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
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2、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带下划线的为具有消化功能的消化器官)
3、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4、消化道以外的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

5、消化的概念: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的过程,叫做消化。

6、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7、在口腔中的消化方式有两种,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同时进行的。

(物理性消化:没有改变物质的本质,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化学性消化:产生新的物质。

一般情况有消化酶参与的均为化学性消化)
8、37度为酶最适宜的温度,使酶的活性发挥到最好。

9、消化系统
10、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将蛋白质初步分解为多肽。

11、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滴(物理性消化)。

胆囊储存胆汁,胆囊发生病变或者有炎症时,少吃或不吃脂肪较多的食物。

12、胰腺是最重要的消化腺,含的消化酶的种类最多。

13、小肠是最重要的消化器官,能将食物最终消化。

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小肠含的消化液种类最多,有肠液、胰液、胆汁)。

14、大肠是粪便形成的场所。

第三节: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1、吸收的概念: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

2、口腔和食道基本没有吸收能力。

3、胃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所以喝酒会伤胃。

4、小肠是最重要的吸收器官,能吸收它消化的最终产物(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小肠里消化液种类最多,包括肠液胰液和胆汁。

5、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需要消化能直接被吸收。

6、消化速度由慢到快为:水、淀粉、蛋白质、脂肪。

所以吃油腻的东西不容易饿。

7、小肠的结构
8、小肠结构与他的吸收功能有关的是:有很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壁薄;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