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阅读第二讲:三种特殊叙事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小说阅读第二讲:三种特殊叙事视角
【编者按】2022年高考落下帷幕,2023年高考蓄势待发,公号从即日起推出“2023高考备考突破”专题,近期将推出小说阅读相关专题,今天是小说阅读第二期。
导引
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
传统的叙事角度研究一般根据叙述人称来划分:第一人称叙述是叙述者作为故事中人物从内在角度讲故事的叙述方式,第三人称是叙述者以旁观者的口吻从外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此外还有第二人称,即以“你”为故事中心人物的这样一种特殊叙述方式。
法国的兹韦坦·托多洛夫把叙述视角分为三种形态,热奈特则用“聚焦”这个概念来分析不同的叙述视角。
他讲聚焦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类型。
下面着重介绍三个特殊的叙事视角:儿童视角、动物视角、女性视角。
一儿童视角
儿童视角是“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的叙事角度”这样一种有意味的叙事策略。
它通过从儿童到成人再到儿童的角色置换,以儿童的另一种眼光去观察和打量陌生的成人生活空间,从而打造出一个非常别致的世界,展现不易被成人所体察的原生态的生命情境和生存世界的他种面貌。
儿童视角的运用,通过孩子另一种眼光的观察和透视,表现与儿童感知发生联系的那部分现实生活景观,易于揭示成人所难以体察到的生存世界的可能面貌。
相对于成人视角,儿童视角在观察、描摹事物,讲述和理解事件时表露出儿童所特有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
因此,儿童视角是一种叙事策略,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述方式,其“儿童”一词的外延要大于通常所说的“儿童”,它侧重于叙事中
感觉过程的心理特征,在特定的叙事文本中凸显更多的是它的叙事学功能。
代表作品:儿童视角的这种叙事效果使之一度成为中国现代作家所青睐和热衷的创作技巧选择,从鲁迅的《怀旧》、《孔乙己》到萧乾的《篱下》、萧红的《小城三月》、《呼兰河传》等小说,都涉及到了儿童视角的命题。
儿童视角作用
儿童视角要求小说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
之所以要用儿童视角,是因为儿童视角有着许多成人视角无法达到的优越。
总结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纯洁的心灵和简单的阅历使得叙事内容更加客观真实;
(2)儿童贫乏的词汇和特有的语句使得叙事语言更加平易亲切;
(3)儿童丰富的想象和无知的状态使得叙事效果更加“陌生化”。
(4)儿童的好奇心推动情节的发展;
(5)儿童视听下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6)用儿童天真善良的天性对比成人世界的丑恶,审视人性,凸显主题,直扣人心。
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方法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
作品从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使“童年”更加生动,充满童趣。
另一方面,作家又偶尔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使作家笔下所写的文字含义更清晰更深刻,更富思想性和哲理性。
二动物视角
到了中国当代小说家笔下,动物形象才开始得到认真对待,动物们也开始显现出独特的性情。
像宗璞笔下的小狗鲁鲁,王凤麟笔下的猎狗贝蒂,郑义笔下的牧羊犬黑虎,王星泉笔下的白马飞飞,邓一光笔下的孽犬阿格龙,郭雪波笔下的草原狼和银狐,姜戎笔下的狼王和小狼等,都各具个性,异彩纷呈。
这些动物形象对填补中国文学形象世界的空白无疑具有十足意义,它们使得原本仅有人的身影和足迹的文学世界,也起伏着动物活跃的呼吸,洋溢着动物温暖的气息,从而
更显出这个世界的跌宕多姿和生机勃勃。
动物视角的作用:
(1)以动物的眼光看世界,给读者一种崭新的体验,更有情趣;更客观冷静真实;
(2)动物展示出的心理活动,往往与人的心理活动交替进行,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
(3)动物非人类,可见生活中的事物被漠视的程度之严重,引人深思;
(4)突出了作者要真正表达的主题思想(比如能使人意识到动物生命的内在价值、建立生态意识)。
三女性视角
所谓“女性视角”,是指以女性的心理角度看问题的方式,与本文时间相差不远的杨沫的《青春之歌》也是这样,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来讲述林道静的成长历程。
它关注女性角色心理历程的转换过程,以人道的情怀关注人自身的生命价值,并用女性化的笔触展现出来。
女性视角的作用:(1)以女性敏锐的观察力,情感更加细腻,引人入胜。
(2)以其母性情感笔触,表达对弱者的同情,怜悯的情怀。
或以女性口吻表达对强权的反抗,对自由的渴望。
(3)塑造了xxx女性形象,以其xxx的心理,展示心路历程,推动情节的发展。
(摘自“秦楚语文”,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