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2讲 动能定理-2025高三总复习 物理(新高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动能定理
[课标要求]1.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2.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考点一动能定理的理解
1.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动能。

(2)公式:E k=1
2
m v2,国际制单位:焦耳(J)。

1J=1N·m=1kg·m2/s2。

(3)动能是标量、状态量。

2.动能定理
(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E k2-E k1=1
2m v22-1
2
m v21=ΔE k。

(3)物理意义:合力做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自主训练1动能的理解
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答案:B
解析:动能E k=1
2
m v2,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C错误;速度v=at,可得E k=1
2
ma2t2,与经
历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A错误;根据v2=2ax,可得E k=max,与位移成正比,B正确;动
量p=m v,可得E k=p2
2m,与动量的平方成正比,D错误。

自主训练2动能定理的理解
(多选)(2023·陕西宝鸡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若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的动能一定保持不变B.若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则物体的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C.若运动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则该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D.若运动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则该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答案:AD
解析: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由动能定理可知,物体动能不变,故A正确;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物体运动状态一定变化,则该物体一定做变速运动,如果合外力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垂直,则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动能不变,故B错误;如果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垂直,则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动能不变,如匀速圆周运动,故C错误;若运动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一定做功,即合外力一定不为零,故D正确。

故选AD。

自主训练3动能定理的简单应用
(2023·新课标卷)无风时,雨滴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在地面附近会以恒定的速率竖直下落。

一质量为m的雨滴在地面附近以速率v下落高度h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0B.mgh
C.1
2m v2-mgh D.1
2
m v2+mgh
答案:B
解析:在地面附近雨滴做匀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得mgh-W f=0,故雨滴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mgh。

故选B。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
1.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动能定理表达式中“=”的意义是一种因果关系在数值上相等的符号。

2.动能定理中的“力”指的是物体受到的所有力,既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也包括电场力、磁场力和其他力,功则为合力所做的总功。

考点二动能定理的应用
1.应用动能定理的解题流程
2.动能定理的优越性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解题时,涉及到的有关物理量比较多,对运动过程的细节也要仔细研究。

(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只需考虑外力做的总功及初、末状态的动能,并且可以把不同的运动过程合并为一个全过程来处理。

学生用书
第109页
(3)一般情况下,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解决的问题,用动能定理也可以求解,并且更为简捷。

(多选)(2023·湖南高考)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轨道ABC 由直线段AB 和圆
弧段BC 组成,两段相切于B 点,AB 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BC 段圆心为O ,最高点为C 、A 与C 的高度差等于圆弧轨道的直径2R 。

小球从A 点以初速度v 0冲上轨道,能沿轨道运动恰好到达C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从
B 到
C 的过程中,对轨道的压力逐渐增大B .小球从A 到C 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C .小球的初速度v 0=2gR
D .若小球初速度v 0增大,小球有可能从B 点脱离轨道答案:AD
解析:由题知,小球能沿轨道运动恰好到达C 点,则小球在C 点的速度v C =0,则小球从
B 到
C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R (1-cos α)=0-12m v 2
,F N =mg cos α-m v 2R
,联立有
F N =3mg cos α-2mg ,则从B 到C 的过程中α由θ减小到0,则cos α逐渐增大,故F N 逐渐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从B 到C 的过程中,对轨道的压力逐渐增大,A 正确;由于A 到
B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逐渐减小,则A到B的过程中重力的功率为P=-mg v sinθ,则A 到B的过程中小球重力的功率始终减小,B错误;从A到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2R
=1
2
m v2C-1
2
m v20,解得v0=4gR,C错误;小球在B点恰好脱离轨道有mg cosθ=m
v2B
R
,则
v B=gR cosθ,则若小球初速度v0增大,小球在B点的速度有可能为gR cosθ,故小球有可能从B点脱离轨道,D正确。

故选AD。

易错警示
应用动能定理的三点注意
1.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2.当物体的运动包含多个不同过程时,可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求解;也可以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解。

3.动能定理是标量式,解题时不能分解动能。

对点练1.(2022·全国甲卷)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局部示意图如图所示。

运动员从a处由静止自由滑下,到b处起跳,c点为a、b之间的最低点,a、c两处的高度差为h。

要求运动员经过c点时对滑雪板的压力不大于自身所受重力的k倍,运动过程中将运动员视为质点并忽略所有阻力,则c点处这一段圆弧雪道的半径不应小于()
A.h
k+1B.h
k
C.2h
k D.2h
k-1
答案:D
解析:运动员从a到c根据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1
2
m v2c,在c点有F N c-mg
=m v2c
R c
,F N c≤kmg,联立有R c≥
2h
k-1,D正确。

对点练2.(2021·河北高考)一半径为R的圆柱体水平固定,横截面如图所示。

长度为πR、不可伸长的轻细绳,一端固定在圆柱体最高点P处,另一端系一个小球。

小球位于P点右侧同一水平高度的Q点时,绳刚好拉直。

将小球从Q点由静止释放,当与圆柱体未接触部分的细绳竖直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A .(2+π)gR
B .2πgR
C .2(1+π)gR
D .2gR
答案:A
解析:当与圆柱体未接触部分的细绳竖直时,小球下落的高度为h =πR -π
2R +R =π+22R ,小
球下落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1
2m v 2,联立以上两式解得v =(2+π)gR ,A 正确,
B 、
C 、
D 错误。

对点练3.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等高,质量为m 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 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2mg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质点自P 滑到Q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A .14mgR
B .13mgR
C .12
mgR
D .π4
mgR
答案:C
解析:在Q 点,质点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所以有F N -mg =m v 2
R ,F N =F N ′=2mg ,联立解得v =gR ,下滑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R +
W f =12m v 2,解得W f =-12mgR ,所以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1
2
mgR ,C 正确。

考点三
应用动能定理处理多过程问题
1.分阶段应用动能定理
(1)若题目需要求某一中间物理量,应分阶段应用动能定理。

(2)物体在多个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弹力、摩擦力等力若发生了变化,力在各个过程中做功情况也不同,不宜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以研究其中一个或几个分过程,结合动能定理,各个击破。

学生用书
第110页
2.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1)当物体运动过程包含几个不同的物理过程,又不需要研究过程的中间状态时,可以把几个运动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巧妙运用动能定理来研究,从而避开每个运动过程的具体细节,大大简化运算。

(2)全过程列式时要注意
①重力、弹簧弹力做功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与路径无关。

②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做功的数值等于力的大小与路程的乘积。

考向1
单向运动的多过程问题
(2023·湖北高考)如图为某游戏装置原理示意图。

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半圆形竖直挡板,
其半径为2R 、内表面光滑,挡板的两端A 、B 在桌面边缘,B 与半径为R 的固定光滑圆弧轨道CDE ︵
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过C 点的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

小物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由A 点切入挡板内侧,从B 点飞出桌面后,在C 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CDE ︵内侧,并恰好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D 。

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忽略空气阻力,小物块可视为质点。

求:
(1)小物块到达D 点的速度大小;(2)B 和D 两点的高度差;(3)小物块在A 点的初速度大小。

答案:(1)gR
(2)0
(3)3gR
解析:(1)由题知小物块恰好能到达轨道的最高点D ,则在D 点有m v 2
D R
=mg
解得v D =gR 。

(2)由题知小物块从C 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CDE ︵内侧,则在C 点有cos60°=
v B
v C 小物块从C 到D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 (R +R cos60°)=12m v 2D -1
2
m v 2
C
则小物块从B 到D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BD =12m v 2D -1
2m v 2
B 联立解得v B =gR ,H BD =0。

(3)小物块从A 到B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S =12m v 2B -1
2m v 2A ,S =π·2R
解得v A =3gR 。

对点练.(多选)(2021·全国甲卷)一质量为m 的物体自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动。

该物体开始滑动时的动能为E k ,向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减小为零,此后物体向下滑动,到达斜面底端时动能为E
k 5。

已知sin α=0.6,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则(
)
A .物体向上滑动的距离为
E k 2mg
B .物体向下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g 5
C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0.5
D .物体向上滑动所用的时间比向下滑动的时间长答案:BC
解析:物体从斜面底端回到斜面底端,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 ·2l cos α=E
k 5-E k ,物体从斜面
底端到斜面顶端,根据动能定理有-mgl sin α-μmgl cos α=0-E k ,整理得l =
E k
mg
,μ=0.5,A 错误,C 正确;物体向下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 下=mg sin α-μmg cos α,解得a 下=g
5,B 正确;物体向上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 上=mg sin α+μmg cos α,解得a 上
=g ,故a 上>a 下,由于上滑过程中的末速度为零,下滑过程中的初速度为零,且走过相同的位移,根据位移公式x =1
2at 2,则可得出t 上<t 下,D 错误。

考向2
往复运动的多过程问题
1.往复运动问题:在有些问题中物体的运动过程具有重复性、往返性,而在这一过程中,描述运动的物理量多数是变化的,而且重复的次数又往往是无限的或难以确定的。

2.解题策略:此类问题多涉及滑动摩擦力或其他阻力做功,其做功的特点是与路程有关,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将非常繁琐,甚至无法解出,由于动能定理只涉及物体的初、末状态,所以用动能定理分析这类问题可使解题过程简化。

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一粗糙斜面AB ,BCD 部分是一个光滑的圆弧面,C 为圆弧的
最低点,AB 正好是圆弧在B 点的切线,圆心O 与A 、D 点在同一高度,θ=37°,圆弧面的半径R =3.6m ,一滑块质量m =5kg 与AB 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将滑块从A 点由静
止释放(sin37°=0.6,cos37°=0.8,g取10m/s2)。

求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
学生用书第111页
(1)滑块在AB段上运动的总路程;
(2)在滑块运动过程中,C点受到的压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1)8m(2)102N70N
解析:(1)由题意可知斜面A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则知mg sinθ>μmg cosθ,故滑块最终不会停留在斜面上,由于滑块在AB段受摩擦力作用,则滑块做往复运动的高度将越来越低,最终以B点为最高点在光滑的圆弧面上做往复运动。

设滑块在AB段上运动的总路程为s,
滑块在AB段上所受摩擦力大小F f=μF N=μmg cosθ,
从A点出发到最终以B点为最高点做往复运动,
由动能定理得mgR cosθ-F f s=0,解得s=8m。

(2)滑块第一次过C点时,速度最大,设为v1,此时滑块所受轨道支持力最大,设为F max,从A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F f l AB=1
2
m v21-0,
斜面AB的长度l AB=R
tanθ,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ax-mg=m v21 R

解得F max=102N。

滑块以B为最高点做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过C点时速度最小,设为v2,此时滑块所受轨道支持力最小,设为F min,从B到C,
由动能定理得mgR(1-cosθ)=1
2
m v22-0,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in-mg=m v22 R

解得F min=70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C点受到的压力最大值为102N,最小值为70N。

对点练.如图所示,固定斜面的倾角为θ,质量为m的滑块从距挡板P的距离为x0处以初速
度v 0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 ,则滑块经过的总路程是()
A
x 0tan B
x 0tan C
x 0tan
D
答案:A
解析:滑块最终要停在斜面底部,设滑块经过的总路程为x ,对滑块运动的全程应用动能定理得mgx 0sin θ-μmgx cos θ=0-12m v 20,解得
x
x 0tan
选项A 正确。

几种典型图像中图线所围“面积”和图线斜率的含义
应用1.[W -x 图像的综合]
(多选)(2023·新课标卷)一质量为1kg 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沿x 轴运动,出发点为x 轴零点,拉力做的功W 与物体坐标x 的关系如图所示。

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x =1m 时,拉力的功率为6W
B .在x =4m 时,物体的动能为2J
C .从x =0运动到x =2m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8J
D .从x =0运动到x =4m 的过程中,物体的动量最大为2kg·m/s
答案:BC
解析:由于拉力在水平方向,则拉力做的功为W =Fx ,可看出W -x 图像的斜率表示拉力F 。

在物体运动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W -μmgx =1
2m v 2,则x =1m 时物体的速度为v 1=2m/s ,
x =1m 时拉力为F =
ΔW
Δx
=6N ,则此时拉力的功率P =F v 1=12W ,x =4m 时物体的动能为E k =2J ,A 错误,B 正确;从x =0运动到x =2m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f =μmgx =8J ,C 正确;根据W -x 图像可知在0~2m 的过程中F 1=6N ,2~4m 的过程中F 2=3N ,由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恒为F f =4N ,则物体在x =2m 处速度最大,且根据选项A 、B 的分析可知此时的速度v 2=22m/s ,则从x =0运动到x =4m 的过程中,物体的动量最大为p =m v 2=22kg·m/s ,D 错误。

故选BC 。

应用2.[E k -x 图像的综合](2022·江苏高考)某滑雪赛道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圆弧滑道起跳。

将运动员视为质点,不计摩擦力及空气阻力,此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E k 与水平位移x 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设斜面倾角为θ,不计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由题意可知运动员在沿斜面下滑过程中根据
动能定理有E k =mgx tan θ,即E
k x =mg tan θ,下滑过程中,开始阶段倾角θ不变,即E k -x 图像
为一条直线;经过圆弧轨道过程中,θ先减小后增大,即图像斜率先减小后增大。

故A 正确。

学生用书
第112页
应用3.[E k -t 图像的综合]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动能E k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虚线为图像上P 点的切线,切线与t 轴交点的坐标t 1是(
)
A .0.60
B .0.70
C .0.75
D .0.80
答案:C
解析:物体在拉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根据动能定理得Fx =E k ,根据运动学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有x =12at 2=F 2m t 2,代入后得E k =Fx =F 22m t 2,把P 点坐标代入后得出E k =4
3t 2(J),
求导得k =d E k d t =43×2t (J/s)=4
3×2×1.5(J/s)=4(J/s),即k =3J -01.5s -t 1
=4J/s ,则t 1=0.75s ,故选C 。

应用4.[E k -θ图像的综合]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小滑块在高度为h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恒定,以水平地面为参考平面。

则滑块滑至斜面底端时的动能E k 随斜面倾角θ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由题知小滑块在高度为h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则对于小滑块下滑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mgh -μmgh tan θ=E k (tan θ≥μ),故当θ=π
2时,E k =mgh ;随着θ减小,tan θ逐渐减小,物
块滑到斜面底端的动能逐渐减小;当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有mg sin θ≤μmg cos θ,解得μ≥tan θ,此后继续减小θ,物块都不再下滑,则此后小滑块的动能一直为零。

故A 正确。

课时测评26
动能定理
对应学生
用书P400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选择题1~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多选)(2024·河南商丘模拟)如图甲为乘客乘坐观光电梯的情景,可以简化成图乙所示,电梯质量为M ,乘客的质量为m 。

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电梯的速度由v 1增大到v 2时,上升高度为H ,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乘客,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W =12m v 22-1
2m v 21,其中W 为支持力做的功
B .对乘客,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W -mgH =12m v 22-1
2m v 21,其中W 为支持力做的功
C .对电梯,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W 合=0,其中W 合为合力做的功
D .对电梯,其所受的合力做功为12M v 22-1
2
M v 2
1
答案:BD
解析:电梯上升的过程中,对乘客做功的有重力mg 、支持力F N ,这两个力的总功(即合力做
的功)才等于乘客动能的增量,即W 合=W -mgH =12m v 22-1
2m v 21,其中W 为支持力做的功,
A 错误,
B 正确;对电梯,无论有几个力对它做功,由动能定理可知,其合力做的功一定等于其动能的增量,即12M v 22-1
2
M v 21,C 错误,D 正确。

2.(2024·湖南怀化模拟)北京冬奥会高台滑雪场地示意图如图所示。

一运动员(含装备)的质量为m ,从助滑坡上A 点由静止沿坡(曲线轨道)下滑,经最低点B 从坡的末端C 起跳,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着陆于着陆坡上的D 点。

已知A 、C 的高度差为h 1,C 、D 的高度差为h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不能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在
B 点处于失重状态B .运动员起跳时的速率v
C >2gh 1
C .运动员着陆前瞬间的动能E k
D =mg (h 1+h 2)D .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 >2h 2
g
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运动员在B 点满足F N -mg =m v 2
B R
,所以F N >mg ,即运动员在B 点处于超重
状态,A 错误;从A 到C ,由动能定理得mgh 1-W f =1
2
v 2C ,所以v C <
2gh 1,B 错误;从
A 到D 满足mg (h 1+h 2)-W f ′=E k D ,所以E k D <mg (h 1+h 2),C 错误;因为运动员在C 点起跳时,速度方向斜向上,即做斜抛运动,且存在空气阻力,故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t >2h 2
g
,D 正确。

3.(2021·湖北高考)如图(a)所示,一物块以一定初速度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滑,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大小f 恒定,物块动能E k 与运动路程s 的关系如图(b)所示。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 2,物块质量m 和所受摩擦力大小f 分别为(
)
A .m =0.7kg ,f =0.5N
B .m =0.7kg ,f =1.0N
C .m =0.8kg ,f =0.5N
D .m =0.8kg ,f =1.0N 答案:A
解析:0~10m 内物块上滑,由动能定理得-mg sin 30°·s -fs =E k -E k0,整理得E k =E k0-(mg sin 30°+f )s ,结合0~10m 内的图像得,斜率的绝对值|k |=mg sin 30°+f =4N ,10~20m 内物块下滑,由动能定理得(mg sin 30°-f )(s -s 1)=E k ,整理得E k =(mg sin 30°-f )s -
(mg sin 30°-f )s 1,结合10~20m 内的图像得,斜率k ′=mg sin·30°-f =3N ,联立解得f =
0.5N ,m =0.7kg ,故选A 。

4.如图所示,一物体由固定斜面上的A 点以初速度v 0下滑到底端B ,它与挡板发生无动能损失的碰撞后又滑回到A 点,其速度恰好为零。

设A 、B 两点高度差为h ,重力加速度为g ,则它与挡板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A .
2gh +
v 2
04
B .2gh
C .
2gh +
v 2
02
D .2gh +v 2
答案:C
解析:设整个滑动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 f (此力大小不变,下滑时方向沿斜面向上,上滑时方向沿斜面向下),斜面长为s ,则对物体由A →B →A 的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2F f s =0-1
2m v 20。

同理,对物体由A 到B 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设物体与挡板碰前瞬间速度为v ,
则mgh -F f s =12m v 2-1
2
m v 20,解得v =
2gh +v 2
02
,C 正确。

5.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

距地面高度h 在3m 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 k 随h 的变化如图所示。

重力加速度取10m/s 2。

该物体的质量为()
A .2kg
B .1.5kg
C .1kg
D .0.5kg
答案:C
解析:方法一:特殊值法
画出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

设该外力的大小为F ,据动能定理知,A →B (上升过程):-(mg +F )h =E k B -E k A ,B →A (下落过程):(mg -F )h =E k A ′-E k B ′,整理以上两式并代入数据得物体的质量m =1kg ,选项C 正确。

方法二:写表达式根据斜率求解
上升过程:-(mg +F )h =E k -E k0,则E k =-(mg +F )h +E k0,下落过程:(mg -F )h +E k ′=E k0′,则E k ′=-(mg -F )h +E k0′,结合题图可知mg +F =72-363-0N =12N ,mg -F =48-24
3-0N =8N ,
联立可得m =1kg ,选项C 正确。

6.(多选)跳台滑雪是一项深受勇敢者喜爱的滑雪运动。

图甲为某跳台滑雪运动员从跳台a (长度可忽略不计)处沿水平方向飞出、经2s 在斜坡b 处着陆的示意图,图乙为运动员从a 到b 飞行时的动能E k 随飞行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像。

不计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坡的倾角为30°
B .运动员在a 处的速度大小为10m/s
C .运动员运动到b 处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1.2×104W
D .运动员在1s 末时离坡面的距离最大答案:BCD
解析:根据题图乙可得12m v 20=3×103J ,1
2m [v 20+(gt )2]=15×103J ,联立解得m =60kg ,v 0
=10m/s ,B 正确;t =2s 时,运动员落在斜坡上,斜坡的倾角满足tan α=12gt 2
v 0t =1,解得α=45°,A 错误;t =2s 时,运动员运动到b 处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 =mg v y =mg 2t =1.2×104W ,C 正确;运动员离坡面距离最远时,速度方向与坡面平行,有tan α=gt ′
v 0=1,解得t ′=1s ,D
正确。

7.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37°,物体1放在斜面紧靠挡板处,物体1和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质轻绳跨过光滑轻质的小定滑轮,绳一端固定在物体1上,另一端固定在物体2上,斜面上方的轻绳与斜面平行,物体2下端固定一长度为h 的轻绳,轻绳下端拴在小物体3上,物体1、2、3的质量之比为4∶1∶5,开始时用手托住小物体3,小物体3到地面的高度也为h ,此时各段轻绳刚好拉紧,已知物体触地后立即停止运动、不再反弹,重力加速度为g =10m/s 2,sin 37°=0.6,物体3从静止突然放手后,物体1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为(
)
A .3h
B .37h
C .2h
D .43
h
答案:D
解析:设物体1、2、3的质量分别为4m 、m 、5m ,对物体1,开始向上滑动时,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摩擦力的合力F =4mg sin 37°+4μmg cos 37°,方向沿绳向下,设物体3触地时刻的速度为v 1,因物体1、2、3在同一条绳上,从开始放手到物体3触地的过程,对系统应用动能定理有6mgh -Fh =1
2×10m v 21-0,物体3触地以后立刻停止运动,设物体2触地之
前物体1停止运动,且在物体3触地以后运动的距离为s ,再次应用动能定理有mgs -Fs =0
-12×5m v 21,解得s =13h ,全过程Δx =h +s =4
3
h ,A 、B 、C 错误,D 正确。

8.如图所示,ABCD 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 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 相切的圆弧,BC 水平,其长度d =0.50m ,盆边缘的高度为h =0.30m 。

在A 处放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并让其由静止下滑。

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 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

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止的地点到B 的距离为()
A .0.50m
B .0.25m
C .0.10m
D .0
答案:D
解析:小物块从A 点出发到最后停下来,设小物块在BC 面上运动的总路程为s ,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有mgh -μmgs =0,所以小物块在BC 面上运动的总路程为s =h μ=0.30.1m =3m ,
而d =0.5m ,刚好3个来回,所以最终停在B 点,即到B 点的距离为0,故选D 。

9.(多选)(2023·江苏省启东中学模拟)如图所示,直杆AB 与水平面成α角固定,在杆上套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杆底端B 点处有一弹性挡板,杆与板面垂直,滑块与挡板碰撞后将以原速率返回。

现将滑块拉到A 点由静止释放,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恰好能上升到AB 的中点,设重力加速度为g ,由此可以确定(
)
A .滑块下滑和上滑过程加速度大小a 1、a 2
B .滑块第1次与挡板碰撞前的速度v 1
C .滑块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D .滑块第k 次与挡板碰撞到第k +1次与挡板碰撞的时间间隔Δt
答案:AC
解析:设AB 长为L ,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 sin α·0.5L -μmg cos α(L +0.5L )=0,解得μ=
sin α
3cos α
,故C 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下滑过程mg sin α-μmg cos α=ma 1,上滑过程mg sin α+μmg cos α=ma 2,解得a 1=g sin α-μg cos α,a 2=g sin α+μg cos α,所以可求得滑块
下滑和上滑过程加速度的大小a1、a2,故A正确;由于A、B间的距离未知,尽管求出加速度,但不能求出滑块到达挡板时的时间以及与挡板碰撞前的速度,故B、D错误。

10.如图所示,两倾角均为θ的光滑斜面对接后固定在水平地面上,O点为斜面的最低点。

一个小物块从右侧斜面上高为H处由静止滑下,在两个斜面上做往复运动。

小物块每次通过O 点时都会有动能损失,损失的动能为小物块每次到达O点时动能的5%。

小物块从开始下滑到停止的过程中运动的总路程为()
A.49H
sinθB.39H
sinθ
C.29H
sinθD.20H
sinθ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小物块第一次到达O点由动能定理可得mgH=E k,此时小物块所走路程s1

H
sinθ,第一次通过O点后动能E k1
=95%E k=95%mgH,此时利用动能定理知小物块上升高
度H1=95%H,第二次到达O点所走的路程s2=2H1
sinθ=95%
2H
sinθ,同理第二次离开O点到第
三次到达O点所走路程s3=(95%)22H
sinθ,…,故小物块所走的总路程s总=s1+s2+…s n=H
sinθ
+95%
2H
sinθ+(95%)
2
2H
sinθ+…(95%)
n-1
2H
sinθ,n无穷大时,可得s总=
39H
sinθ
(等比数列求和),故
B正确。

11.(10分)(2024·河北张家口模拟)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光滑固定斜面AB与长L BC=2m的粗糙水平面BC用一小段光滑圆弧(长度不计,未画出)平滑连接,半径R=1.5m 的光滑圆弧轨道CD与水平面相切于C点,OD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θ=37°。

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斜面上距B点L0=2m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点。

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

(1)求小滑块与粗糙水平面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改变小滑块从斜面上开始释放的位置,使小滑块能够通过D点,求小滑块的释放位置与B 点的最小距离。

答案:(1)0.6(2)6.75m
解析:(1)小滑块恰好运动到C点,由动能定理得mgL0sin37°-μmgL BC=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