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六年级《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学情分析:
经过六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初步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理清条理,写出课文的提纲,但这之中也需要老师给以适当的引导。
学生基本都能通过理解重点语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思绪万千,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场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琅琅上口。
教学目标:
1.了解本首诗歌主要内容,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2.根据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及画面展现的特点朗诵诗歌,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节奏,并注意引导学生对韵脚“ang”的认识,从诗歌的压韵中感受诗歌的节奏;
3.感觉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朗读训练,通过读来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阅读《七律·长征》和《飞夺泸定桥》等文章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请同学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四川有哪些重要的古迹或风景名胜私下安排学
生,让学生在事后有成就感。
2教师导入:刚才**同学和我们说了不少真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们心向往之。
大四川还有一处古迹为人们所熟知,这就是同学们在四年级曾接触过的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内,横跨大渡河。
大渡河河谷宽阔,河水浩荡,气势磅礴,欲争脱群山的束缚,以气吞山河之势,奔流而去。
桥面临江水之上十几米,桥下江水咆哮如雷,莫说从铁索桥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不寒而栗。
可是就在这样的天险之地,却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由于泸定桥由十三根铁索组成,所以又称为铁索桥。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顾工的现代诗《我站在铁索桥上》,看看,当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又为什么会这样浮想联翩呢?
3学生自读诗歌
自由读,初读的目的是读通读顺,扫清障碍
4教师范读,做到脱稿,让学生不看课本,尽量用语言将学生带入情境
5学生个人读,学生互评最后齐读
6说说读了之后,你读出了哪些内容,知道诗歌写了什么。
(一句话说,不一定要概括)
注意表达:我读出了。
/我看出了。
/我知道了什么。
(是为培养学生发言或回答的模式)(教师点头即可,不要深究)(二)精读课文、理解体会
1、第一节
(1)站在铁索桥上,作者有什么感觉?
“桥身在轻轻地摇晃”,为什么会摇晃?能感觉到一种害怕和艰险。
要怎么读?读起来要轻,语气太重仿佛要把桥震塌,也更险了。
画面是宁静的就是读出这种宁静。
(2)此外,作者还看到了什么?这种景象写出了铁索桥的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头上云雾、脚下白浪”体会泸定桥的艰险。
高,险,(从飘字,从摇晃可以看出)
这一节总的写什么?写站在铁索桥上所看到的景物。
齐读第一节。
2第二节
(1)过渡语:铁索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桥,因为它地势险要,具有一夫当当万夫莫开的重要作用,所以也成为兵家争夺之地。
我们的红军也在此用自己的胆识和智慧写下了重要的一笔,现在我们看第二节,读一读,想想当作者站在铁索桥上时,又想到了哪些人与事呢?
你了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吗?简要地讲给大家听。
(尽可能由学生来补充)35年敌军对红军进行疯狂地围剿,敌人的援军正赶往川藏交通的咽喉之地----泸定桥,红军必须在敌军的授军到来之前抢占泸定桥,他们冒者对岸射来的弹雨,攀桥栏,踏铁索,边前进,边铺板,冲进了对岸漫天大火的桥头堡。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在敌人增援部队到达之前,占领了卢定城。
(2)《飞夺泸定桥》中详细记叙了红军飞与夺的过程,本文也写了这件事,但用语却非常凝练,一字一词一样展现红军的英雄行为,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是英雄?这一节表现出他们什么精神?
①什么叫“强渡”?为什么要“强渡”?
②学生可以抓住课文中的“攀着铁索、冒着弹雨、冲破火网”来谈。
"攀"的艰难险阻,"冒"的无所畏惧,"冲"的毫不退缩
小结: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的激烈战斗场面,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读这一节诗,读出豪迈,雄壮的气势。
3第三节
(1)过渡:英雄的鲜血没有白流,当年红军们战斗的地方今天变成了什么样子?让我们学习第三小节。
(2)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此地,大家看可以用什么词呢?美丽
(3)从哪些地方看出现在这里很美丽?
(对比的写法,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那可是书声琅琅,孩童的脸庞娇艳得像是朝阳;满树的梨花,洁白似雪;鲜花撒地,蝶飞燕舞,再也没有厮杀和炮鸣,再也没有流血和牺牲,只有美丽与和谐。
(4)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结合第三节。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小结第三节:作者抚看今朝,烈士们当年战斗的地方成为今天鲜花盛开的地方。
充满激情希望地读这一节。
4第四小节
(1)想到这些,作者心潮汹涌激荡。
“汹涌激荡”在这里什么意思?
(2)内心激动,便想放声歌唱,想想作者要高声歌唱,他可能歌唱什么?
(歌唱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
)
小结:这一节反复吟诵,寓情于景,进而直抒胸臆,高歌英雄的行为英雄的大地。
朗诵此节。
(三)小结全文,加以巩固。
和学生一起,教师用揭示语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前面我们把整首诗作了较深入的阅读,现在再回顾一下全诗。
全诗共分为。
节,第一节作者写站在铁索桥上所看到的景物:头上的云雾、脚下的白浪,感受到了铁索桥的艰险与美丽,同时思绪起伏,浮想联翩;所以在第二节作者很自然地想到了曾在发生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
追忆起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的激烈战斗场面;当作者再次回到现实时,却看到了现在一幅幅祥和美丽的画面,这就是第三节中所写的,作者抚看今朝,感受此地鲜花盛开的美丽;最后一节,作者情难自抑,心潮汹涌激荡,并放声歌唱,情感达到高潮。
(四)再次朗读全文,试背诵。
五、讨论写法:
这首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把遗迹的过去和今天联系起来)
六、找找压"ang"的尾字,体会诗歌节奏。
课后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回答课后问题。
3、有兴趣的同学,学唱《我站在铁索桥上》。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到想到对比抒情
桥身摇晃红军强渡楼房成课堂心潮汹涌激荡
头上云雾攀着铁索梨花开放
脚下白浪冲破火网鲜花撒地上高声歌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背诵,拓展学生的学习。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练习背诵: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练习背诵:
1、回顾课文:
2、(1)作者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他心情怎样?
3、(2)为什么作者的心潮汹涌激荡?
4、练习背诵:
5、(1)有感情朗读擂台赛。
6、(2)练习背诵全文。
7、背诵挑战。
二、拓展练习:(一)阅读《长征组歌》第六乐章《飞渡大渡河》,回答后面的问题
飞渡大渡河
萧华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显,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流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1)谈谈你对下面两个词语的理解。
(2)峭耸:兼程:
(3)上面这首歌词的中心句是:
(4)这首诗主要赞扬红军战士,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5)歌的前四句“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对表达中心起什么作用?
(6)读了这首诗,你想说点什么?
三小练笔:
(7)学习了课文,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什么?先在小组内相互说说,然后写在练笔本上。
(8)课后作业:搜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诗歌,读读。
反思:
教师的激情一定能点燃学生的激情,在我的激情带动下,教学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