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运动图像和三类典型问题(讲)--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网络构建】
专题1.3 运动图像及三类典型问题
【网络构建】
考点一运动图象的理解
1.运动学图象主要有x-t、v-t、a-t图象,应用图象解题时主要看图象中的“轴”“线”“斜率”“点”“面积”“截距”
2.
法加以迁移,通过物理情境遵循的规律,从图象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根据相应的物理规律或物理公式解答相关问题.处理图象问题可参考如下操作流程:
3.x-t图象、v-t图象、a-t图象是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性质的
x-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静止,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v-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a-t图象中,若图线平行于横轴,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图线与横轴重合,则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4.关于运动图象的三点提醒
(1)x t图象、v t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中各点的坐标值x、v与t一一对应.
(2)x t图象、v 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
(3)无论是x t图象还是v t图象,所描述的运动都是直线运动.
(一)t
x 图像的理解
位移图象的基本性质
(1)横坐标代表时刻,而纵坐标代表物体所在的位置,纵坐标不变即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2)位移图象描述的是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质点通过的位移等于x的变化量Δx.
考点二追及与相遇问题
1.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
(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
(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追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 A=v B时,x A+x0<x B,则能追上;若v A=v B时,x A+x0=x B,则恰好不相撞;若v A=v B时,x A+x0>x B,则不能追上.
(2)数学判别式法:设相遇时间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两个解,说明可以相遇两次;若Δ=0,说明刚好追上或相遇;若Δ<0,说明追不上或不能相遇.
3.注意三类追及相遇情况
(1)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判断是运动中被追上还是停止运动后被追上.
(2)若追赶者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一定要判断是在加速过程中追上还是匀速过程中追上.
(3)判断是否追尾,是比较后面减速运动的物体与前面物体的速度相等的位置关系,而不是比较减速到0时的位置关系.
4.解题思路
分析物体运动过程→
画运动
示意图
→
找两物体
位移关系
→
列位移
方程
(2)解题技巧
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
①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它们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考点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三种常见运动的规律分析
(1)速度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等大反向。
(2)时间对称:上升和下降过程经过同一段高度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相等。
(3)能量的对称性: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动能、重力势能及机械能分别相等。
如图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A、B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如图所示,则:
(4)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多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性。
高频考点一运动图象的理解
x 图像的理解
(一)t
例1、(多选)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由此可知
质点在0~4 s内()
A.先沿x轴正方向运动,后沿x轴负方向运动B.一直做匀变速运动
C.t=2 s时速度一定最大D.速率为5 m/s的时刻有两个
【答案】CD
【解析】从图中可知正向位移减小,故质点一直朝着负方向运动,A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故斜率先增大后减小,说明质点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即质点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做变速运动,但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t=2 s时,斜率最大,速度最大,B错误,C正确;因为斜率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平均速度为5 m/s,故增大过程中有一时刻速度为5 m/s,减小过程中有一时刻速度为5 m/s,共有两个时刻速度大小为5 m/s,D正确.
【变式训练】】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条顶点坐标为(0,10)的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
B.在0~5 s内,a、b两个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C.物体c的速度越来越大
D.物体a的加速度为0.4 m/s2
【答案】D
【解析】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b和c为直线,斜率恒定,故b、c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斜率正负不同,
即速度正负不同,即方向不同,A 、C 错误;a 的斜率为正,即速度为正,b 的斜率为负,即速度为负,所以两者反向运动,故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B 正确;因为a 是一条抛物线,即满足x =x 0+kt 2,类比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x =1
2at 2可知物体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抛物线经过(0,
10)点和(5,20)点,故x =10+0.4t 2,所以1
2
a =0.4,解得a =0.8 m/s 2,D 错误.
高频考点二 (二)t v 图像的理解
例2、跳伞运动员从高空悬停的直升机跳下,运动员沿竖直方向运动,其v t 图象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在0~10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10 m/s
B .从15 s 末开始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
C .10 s 末运动员的速度方向改变
D .10~15 s 内运动员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 【答案】 D
【解析】 0~10 s 内,若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平均速度为v =v 0+v 2=0+20
2 m/s =10 m/s.根据图象的“面
积”等于位移可知,运动员的位移大于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所以由公式v =x
t 得知:0~10 s 内的平均速度大
于匀加速运动的平均速度10 m/s ,故A 错误.由图知,15 s 末开始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由图看出,运动员的速度一直沿正向,速度方向没有改变,故C 错误.10~15 s 图象的斜率减小,则其加速度减小,故10~15 s 运动员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故D 正确.
【变式训练】2017年8月28日,第十三届全运会跳水比赛在天津奥体中心游泳跳水馆进行,重庆选手施廷懋以总成绩409.20分获得跳水女子三米板冠军.某次比赛从施廷懋离开跳板开始计时,在t 2时刻施廷懋以速度v 2入水,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t 2时间内,施廷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B .在t 1~t 3时间内,施廷懋先沿正方向运动再沿负方向运动
C .在0~t 2时间内,施廷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1+v 2
2
D .在t 2~t 3时间内,施廷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2
2
【答案】C
【解析】v -t 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在0~t 2时间内,施廷懋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A 错误;运动方向由速度的正负决定,横轴下方速度为负值,施廷懋沿负方向运动,横轴上方速度为正值,施廷懋沿正方向运动,在t 1~t 3时间内,施廷懋一直沿正方向运动,B 错误;0~t 2时间内,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知,施廷懋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1+v 2
2
,C 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初速度和末
速度的平均值,而加速度变化时,平均速度大小应用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解.若在t 2~t 3时间内,施廷懋做匀减速运动,则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 2
2,根据v -t 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t 2~t 3时间内施
廷懋的实际位移小于她在这段时间内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故在t 2~t 3时间内,施廷懋的平均速度小于v 2
2,
D 错误.
高频考点三 t a 图像的理解
a -t 图象面积代表速度变化量
例3、一辆摩托车在t =0时刻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a -t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已知信息,可知( )
A .摩托车的最大动能
B .摩托车在30 s 末的速度大小
C .在0~30 s 的时间内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
D .10 s 末摩托车开始反向运动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摩托车在0~10 s 内做匀加速运动,在10~30 s 内做减速运动,故10 s 末速度最大,动能最大,由v =at 可求出最大速度,但摩托车的质量未知,故不能求出最大动能,A 错误;根据a -t 图线与t 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求出30 s 内速度的变化量,由于初速度为0,则可求出摩托车在30 s 末的速度大小,B 正确;在10~30 s 内牵引力是变力,由于不能求出牵引力,故不能求出牵引力对摩托车做的功,C 错误;由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可知,30 s 内速度变化量为零,所以摩托车一直沿同一方向运动,D 错误.
【变式训练】一质点由静止开始按如图所示的规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质点在2t 0的时间内始终沿正方向运动,且在2t 0时距离出发点最远
B .质点做往复运动,且在2t 0时回到出发点
C .质点在t 02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a 0t 0
4 D .质点在2t 0时的速度最大,且最大的速度为a 0t 0
【答案】A
【解析】质点在0~t 02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增大的加速运动,在t 0
2~t 0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减小的加速运动,
在t 0~3t 02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增大的减速运动,在3t 0
2~2t 0时间内做加速度均匀减小的减速运动,根据对称
性,在2t 0时刻速度刚好减到零,所以在2t 0时质点离出发点最远,在t 0时刻速度最大,故A 正确,B 、C 错误;根据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可知最大速度为1
2
a 0t 0,故D 错误.
高频考点四
t t
x
-图像的理解 例4、一质点沿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x
t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 m/s
B .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 2
C .质点在1 s 末速度为2 m/s
D .质点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为2 m 【答案】C
【解析】由图得x t =1+12t ,即x =t +12t 2,根据x =v 0t +12at 2,对比可得v 0=1 m/s ,12a =1
2 m/s 2,解得a =1 m/s 2,
质点的加速度不变,说明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 m/s ,加速度为1 m/s 2,A 、B 错误;质点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在1 s 末速度为v =v 0+at =(1+1×1) m/s =2 m/s ,C 正确.质点在第1 s 内的位移大小x =(1+12) m =3
2
m ,D 错误. 【变式训练】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 =0时刻开始,物体的x
t -t 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
的交点分别为0.5 m/s 和-1 s ,由此可知( )
A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
D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 m/s 【答案】AC
【解析】选AC.图线的斜率为0.5 m/s 2、纵截距为0.5 m/s.由位移公式x =v 0t +1
2
at 2两边除以对应运动时间t
为x t =v 0+1
2at ,可得纵截距的物理意义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斜率的物理意义为物体加速度的一半a 2
1.所以物体做初速度为v 0=0.5 m/s ,加速度大小为a =1 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频考点五 x a -图像的理解
例5、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加速度a 与位移x 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A .物体最终静止
B .物体的最大速度为2ax 0
C .物体的最大速度为3ax 0
D .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3
2
ax 0 【答案】C
【解析】物体运动过程中任取一小段,对这一小段v 2-v 20=2a Δx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将表达式对位移累加,可得v 2等于速度a 与位移x 关系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2倍,则v 2=2(a 0x 0+1
2a 0x 0),解得物体
的最大速度v =3a 0x 0,故C 项正确.
高频考点六 2v x 图像的理解
例6、如图甲,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m =2 kg 的物块静置于x 轴上的某位置(图
中未画出),从t =0时刻开始,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x 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乙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平 方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t =4 s 时物块的速率为2 m/s
B .加速度大小为1 m/s 2
C .t =4 s 时物块位于x =4 m 处
D .在0.4 s 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6 m 【答案】A
【解析】由x -x 0=v 2
2a ,结合图象可知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0.5 m/s 2,初位置x 0=-2 m ,t =4
s 时物块的速率为v =at =0.5×4 m/s =2 m/s ,A 正确,B 错误;由x -x 0=1
2at 2,得t =4 s 时物块位于x =2 m
处,C 错误;由x =12at 2,在0.4 s 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x =1
2
×0.5×0.42 m =0.04 m ,D 错误. 【变式训练】为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现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如图所示是动力车整个刹车过程中位移与速度平方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力车的初速度为20 m/s
B .刹车过程动力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
C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10 s
D .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过6 s ,动力车的位移为30 m 【答案】AB
【解析】.根据v 2-v 20=2ax 得x =12a v 2-12a v 20,结合图象有12a =-110 s 2/m ,-1
2a v 20=40 m ,解得a =-5 m/s 2,v 0=20 m/s ,选项A 、B 正确;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t =
v 0
-a
=4 s ,选项C 错误;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过6 s ,动力车的位移等于其在前4 s 内的位移,x 4=v 0+0
2
t =40 m ,选项D 错误.
高频考点七 追及与相遇问题
例7、汽车以20 m /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 /s 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 内与开始刹车后6 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
A. 1①1 B .1①3 C .3①4 D .4①3 【答案】C
【解析】:汽车从刹车到静止所用时间t 0=v 0a =4s ,故刹车后2s 为:x 1=v 0t 1+1
2at 21=30m 刹车后6s 内汽车
的位移:x 2=v 0t 0+12at 20=40m ,故x 1x 2=3
4。
故A 、B 、D 错误,C 正确. 【变式训练】自驾游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旅游方式,在人烟稀少的公路上行驶,司机会经常遇到动物经过公路的情形.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正在以v =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公路上冲出几只小动物,司机马上刹车,假设刹车过程是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 2,小动物与汽车距离约为55 m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匀减速6 s 末的速度为-4 m/s
B .汽车一定撞上小动物
C .汽车第二秒初的速度为16 m/s
D .汽车最后一秒的位移为4 m 【答案】C
【解析】:.由题可知初速度为v =20 m/s ,加速度为a =-4 m/s 2,设经过t 0时间停止运动,则根据速度与
时间关系可知:t 0=0-v a =5 s ,可知汽车6 s 末的速度为0,故A 错误;由题可知,汽车刹车的距离为x =0+v
2·t
=50 m<55 m ,即汽车没有撞上小动物,故B 错误;汽车第二秒初的速度即为刹车第一秒末的速度,根据速度与时间关系可知:v 1=v +at 1=20 m/s +(-4 m/s 2×1 s)=16 m/s ,故C 正确;根据逆向思维可知,汽车最后
一秒的位移为x ′=12at ′2=1
2
×4×12 m =2 m ,故D 错误.
高频考点八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例8、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2
,当第二
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
A .gt 2 B.38gt 2 C.34gt 2 D.1
4
gt 2
【答案】D
【解析】第二个物体在第一个物体下落t 2后开始下落,此时第一个物体下落的高度h 1=12g (t 2)2=gt 28.根据h =
1
2
gt 2
,知第一个物体和第二个物体下落的总高度分别为12gt 2、gt 28,两物体未下落时相距3gt 2
8
,所以当第二个物
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Δh =3gt 28-gt 28=gt 2
4
,故D 正确,A 、B 、C 错误.
【变式训练】如图,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前4 s 的位移为1.6 m ,随后4 s 的位移为零,那么物体的加速度多大?
【答案】0.1 m/s 2
【解析】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由题意知加速度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物体前4 s 是减速运动,位移为1.6 m ,所以有
x =v 0t 0-12at 20
, 代入数据1.6=v 0×4-12
a ×42 随后4 s 的位移为零,则物体滑到最高点所用总时间为
t =4 s +42
s =6 s , 所以初速度v 0=at =a ×6
由以上两式得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 =0.1 m/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