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七年级(下)期末
数学试卷
1.下列四个手机APP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3)4=a7
B. (−2a2b)3=−6a6b3
C. (2a+b)2=4a2+b2
D. a8÷a2=a6
3.如图,l1//l2,如果∠1=76°,那么∠2的度数为()
A. 14°
B. 76°
C. 84°
D. 10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袋中有形状、大小、质地完全一样的5个红球和1个白球,从中随机抽出1个
球,一定是红球
B. 天气预报“明天降水概率10%”,是指明天有10%的时间会下雨
C. 某地发行一种福利彩票,中奖概率是千分之一.那么,买这种彩票1000张,一
定会中奖
D. 连续掷一枚均匀硬币,若5次都是正面朝上,则第6次仍然可能正面朝上
5.下列乘法公式运用正确的是()
A. (a+b)(b−a)=a2−b2
B. (m+1)(m−1)=m2−1
C. (2x−1)2=2x2+4x−1
D. (a+1)2=a2+1
6.如图,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D=CF,∠F=
∠ACB,再补充下列一个条件,不能证明△ABC≌△DEF的
是()
A. BC=EF
B. AB//DE
C. ∠B=∠E
D. AB=DE
7.设等腰△的一边长为5,另一边长为10,则其周长为()
A. 15
B. 20
C. 25
D. 20或25
8.如图,在△ABC中,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相交
于点D,连接BD,边AC的长为12cm,边BC的长为
7cm,则△BCD的周长为()
A. 18cm
B. 19cm
C. 20cm
D. 21cm
9.如图,现有若干个边长相等的小等边三角形组成的图形,
其中已经涂黑了3个小三角形(阴影部分表示),在空白的三
角形中只涂黑一个小三角形,使整个图案成轴对称图形的
概率是()
A. 1
9
B. 2
9
C. 1
3
D. 4
9
10.公式L=L0+KP表示当重力为P时的物体作用在弹簧上时弹簧的长度,L0代表弹
簧的初始长度,用厘米(cm)表示,K表示单位重力物体作用在弹簧上时弹簧拉伸的长度,用厘米(cm)表示.下面给出的四个公式中,表明这是一个短而硬的弹簧的是()
A. L=10+0.5P
B. L=10+5P
C. L=80+0.5P
D. L=80+5P
11.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x2+6x+m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常数项m=______ .
1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______.
13.如图,将直尺与30°角的三角尺叠放在一起,若∠1=40°,则∠2=______ .
14.如图,在△ABC中,点D是BC边的中点,点E是AC边的中
点,连接AD,DE,若S阴影=1,则S△ABC=______ .
15.计算:
(1)(−2)3+(2020+π)0−|−3|;
(2)(−3a2)3−4a2⋅a4+5a9÷a3.
16.先化简,再求值:(2a+b)(2a−b)−3(a+b)2+4b2,其中a=2,b=−1.
17.已知∠α,线段m,n,求作:△ABC,使得∠A=∠α,AB=m,
AC=n.(要求:用直尺和圆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
写作法及证明,必须作答)
18.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不断普及让很多人感受到了它的好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对环境的保护,如图是某型号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充满电后,蓄电池剩余电量y(千瓦时)与已行驶路程x(千米)之间关系的图象.
(1)图中点A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2)当0≤x≤150时,行驶1千米的平均耗电量多少?
(3)求行驶多少千米时,剩余电量降至15千瓦时.
19.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AB=CD,
CE//BF,CE=BF,求证:AE//DF.
20.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是BC,AC上的点,且BD=CE,连
接AD,DE,若∠ADE=∠B.求证:AD=DE.(每行都要写理由)
21.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有颜色不同,形状相同的小球,其中红球有10个,黑球有8
个,现随机从中摸出一个,则摸到黑球的概率为______ .
22.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为a,b,且满足|a−4|+(b−5)2=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
的周长为______ .
23.如图所示,AD、CE、BF是△ABC的三条高,AB=6,BC=5,AD=4,则CE=______.
24.如图,在△ABC中,∠C=90°,∠B=30°,以点A为
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
MN的长为半径画弧,
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
2
两弧交于P,连接AP并延长交BC于点D,已知CD=5,
则DB=______ .
25.四边形ABCD中,∠BAD=125°,∠B=∠D=90°,在BC、
CD上分别找一点M、N,当三角形AMN周长最小时,∠MAN
的度数为______.
26.如图,△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点A,D,E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E.
(1)求证:AD=BE;
(2)求∠AEB的度数.
27.如图1,点P、Q分别是等边△ABC边AB、BC上的动点(端点除外),点P从顶点A、
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运动速度相同,连接AQ、CP交于点M.
(1)求证:△ABQ≌△CAP;
(2)当点P、Q分别在AB、BC边上运动时,∠QMC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
(3)如图2,若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直线AQ、CP
交点为M,则∠QMC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28.如图1,已知△ABC和△DE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为它们的公共直角顶点,D、
E分别在BC、AC边上,点F是AD的中点,连接CF.
(1)求证:△ACD≌△BCE;
(2)判断BE与CF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把△DEC绕点C顺时针旋转α角(0<α<90°),即∠BCD=∠ACE=α,
点F是AD的中点,其他条件不变,判断BE与CF的关系是否不变?若不变,请说明理由;若要变,请求出相应的正确结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2.【答案】D
【解析】解:(a3)4=a12,故选项A不合题意;
(−2a2b)3=8a6b3,故选项B不合题意;
(2a+b)2=4a2+4ab+b2,故选项C不合题意;
a8÷a2=a6,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别根据幂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法则,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逐一判断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熟练掌握幂的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如图,
∵l1//l2,
∴∠1=∠AOB=76°.
∵∠2与∠AOB是对顶角,
∴∠2=∠AOB=76°.
故选:B.
如图,欲求∠2,可求∠AOB.因为l1//l2,所以∠1=∠AOB=76°.
本题主要考查对顶角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对顶角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概率的意义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概率的意义,熟知一般地,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答】
解:A、袋中有形状、大小、质地完全一样的5个红球和1个白球,从中随机抽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的概率是5
,故本选项错误;
6
B、天气预报“明天降水概率10%”,是指明天有10%的概率会下雨,故本选项错误;
C、某地发行一种福利彩票,中奖率是千分之一,那么,买这种彩票1000张,可能会中奖,故本选项错误;
D、连续掷一枚均匀硬币,若5次都是正面朝上,则第六次仍然可能正面朝上,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解:A、(a+b)(b−a)=b2−a2,原计算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m+1)(m−1)=m2−1,原计算正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2x−1)2=4x2−4x+1,原计算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a+1)2=a2+2a+1,原计算错误,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
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D=CF,
∴AC=DF,
∵∠F=∠ACB,
∴当添加BC=EF时,可根据”SAS“判断△ABC≌△DEF;
当添加∠A=∠EDF(或AB//DE)时,可根据”ASA“判断△ABC≌△DEF;
当添加∠B=∠E时,可根据”AAS“判断△ABC≌△DEF.
故选:D.
利用AD=CF得到AC=DF,加上∠F=∠ACB,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中,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若已知两边对应相等,则找它们的夹角或第三边;若已知两角对应相等,则必须再找一组对边对应相等,且要是两角的夹边,若已知一边一角,则找另一组角,或找这个角的另一组对应邻边.
7.【答案】C
【解析】解:分两种情况:
当腰为5时,5+5=10,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
当腰为10时,5+10>10,所以能构成三角形,周长是:10+10+5=25.
故选:C.
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和10,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相交于点D,
∴DA=DB,
∴△BCD的周长=BC+CD+DB=BC+CD+DA=BC+AC,
∵AC=12cm,BC=7cm,
∴△BCD的周长=BC+AC=12+7=19(cm),
故选:B.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B,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得到答案.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如图所示:
在空白的三角形中只涂黑一个小三角
形,使整个图案成轴对称图形的情况有
2个,
则概率是2
,
9
故选:B.
首先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确定小三角形的位置,再由概率公式可得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图形设计图案,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概念和概率公式.
10.【答案】A
【解析】解:∵10<80,0.5<5,
∴A和B中,L0=10,表示弹簧短;A和C中,K=0.5,表示弹簧硬,
∴A选项表示这是一个短而硬的弹簧.
故选:A.
A和B中,L0=10,表示弹簧短;A和C中,K=0.5,表示弹簧硬,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比较L0和K的值,找出短而硬的弹簧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9
【解析】解:∵6x=2×3⋅x,
∴m=32=9.
故答案为:9.
先根据乘积二倍项确定出这两个数是3和x,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平方项列式求解即可.
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根据乘积二倍项确定出这两个数是求解的关键.
12.【答案】80°
【解析】【试题解析】
解:∵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
∴180°−50°×2=80°,
∴顶角为80°.
故答案为80°.
本题给出了一个底角为50°,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另一底角的大小,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可求顶角的大小.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找出角之间的关系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求角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80°
【解析】解:如图,
由题意得,∠3=60°,
∵∠1=40°,
∴∠4=180°−60°−40°=80°,
∵AB//CD,
∴∠4=∠2=80°,
故答案为:80°.
根据平角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平角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4
【解析】解:∵点E是AC边的中点,
∴S△ADC=2S△ADE,
=1,
∵S
阴影
∴S△ADC=2S
=2,
阴影
∵点D是BC边的中点,
∴S△ABC=2S△ADC=4,
故答案为:4.
根据点E是AC边的中点,得到S△ADC=2S△ADE,根据点D是BC边的中点,得到S△ABC= 2S△ADC=4,于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中线,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5.【答案】解:(1)原式=−8+1−3
=−10;
(2)原式=−27a6−4a6+5a6
=−26a6.
【解析】(1)原式利用乘方的意义,零指数幂法则,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计算即可求出值;
(2)原式利用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则计算,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实数的运算,以及零指数幂,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6.【答案】解:原式=4a2−b2−3(a2+2ab+b2)+4b2
=4a2−b2−3a2−6ab−3b2+4b2
=a2−6ab,
当a=2,b=−1时,原式=22−6×2×(−1)=4+12=16.
【解析】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a与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及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17.【答案】解:如图,△ABC即为所求.
【解析】利用直尺和圆规根据∠A=∠α,AB=m,AC=n即可作出△ABC.
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用直尺和圆规准确作出△ABC.
18.【答案】解:(1)由图象可知,A点表示充满电后行驶150千米时,剩余电量为35千瓦时;
(2)当0≤x≤150时,行驶1千米的平均耗电量是=60−35
150=1
6
千瓦时;
(3)35−15
1
2
=40(千米),150+40=190(千米).
答:当汽车已行驶190千米时,蓄电池的剩余电量为15千瓦时.
【解析】(1)由图象可知,蓄电池剩余电量为35千瓦时时汽车已行驶了150千米,进而解答即可;
(2)当0≤x≤150时,用蓄电池消耗的电量除以行驶路程,就是行驶1千米的平均耗电量;
(3)计算35千瓦减到15千瓦行驶的路程再加150千米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图象,利用图象得出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
19.【答案】证明:∵CE//BF,
∴∠ACE=∠DBF,
∵AE=CD,
∴AB+BC=CD+BC,
即AC=DB,
在△AEC和△DFB中
{EC=FB
∠ACE=∠DBF AC=DB
∴△AEC≌△DFB(SAS),
∴∠A=∠D,
∴AE//DF.
【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CE=∠DBF,求出AC=D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AEC≌△DF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即可.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20.【答案】证明:∵AB=AC,(已知)
∴∠B=∠C.(等边对等角)
∵∠ADC=∠B+∠BAD,(三角形外角定理)
∠ADC=∠ADE+∠CDE.(角的运算)
且∠ADE=∠B,(已知)
∴∠BAD=∠CDE.(等量代换)在△ABD和△DCE中,
{∠BAD=∠CDE ∠B=∠C
BD=CE
,
∴△ABD≌△DCE(AAS).
∴AD=D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解析】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得出∠B=∠C,由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及已知可证明∠BAD=∠CDE,继而可证明△ABD≌△DCE(A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关键.
21.【答案】4
9
【解析】解:∵不透明的袋子中装红球有10个,黑球有8个,
∴现从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摸出的小球是黑色的概率为8
10+8=4
9
.
故答案为:4
9
.
用黑球的个数除以总球的个数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考查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
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m
n
.
22.【答案】13或14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a−4=0,b−5=0,
解得a=4,b=5,
①4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4、5,
∵4+4=8>5,
∴能组成三角形,周长=4+4+5=13,
②4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5、5,
能组成三角形,周长=4+5+5=14,
所以,三角形的周长为13或14.
故答案为:13或14.
首先依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a,b的值,然后得到三角形的三边长,接下来,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验证,最后求得三角形的周长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验证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10
3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S△ABC=1
2×AB×CE=1
2
×BC×AD,
所以CE=BC×AD
AB =5×4
6
=10
3
.
故答案为10
3
.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1
2×AB×CE=1
2
×BC×AD,然后把AB=6,BC=5,AD=4
代入可求出CE的长.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与高线乘积的一半,即S△=1
2
×底×高.
24.【答案】10
【解析】解:在△ABC中,∠C=90°,∠B=30°,
∴∠CAB=60°,
又∵AD是∠BAC的平分线,
∴∠CAD=∠BAD=1
2
∠CAB=30°,
∴AD=B2CD=10,
故答案为:10.
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以推知∠CAD=∠BAD=30°,根据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是∠BAC的平分线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70°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称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利用对称作辅助线是解决最短的关键.
延长AB到A′使得BA′=AB,延长AD到A″使得DA″=AD,连接A′A″与BC、CD分别交于点M、N,此时△AMN周长最小,推出∠AMN+∠ANM=2(∠A′+∠A″),进而得出∠MAN的度数.
【解答】
解:延长AB到A′使得BA′=AB,延长AD到A″使得DA″=AD,连接A′A″与BC、CD分别交于点M、N.
∵∠ABC=∠ADC=90°,
∴A、A′关于BC对称,A、A″关于CD对称,
此时△AMN的周长最小,
∵BA=BA′,MB⊥AB,
∴MA=MA′,同理:NA=NA″,
∴∠A′=∠MAB,∠A″=∠NAD,
∵∠AMN=∠A′+∠MAB=2∠A′,∠ANM=∠A″+∠NAD=2∠A″,
∴∠AMN+∠ANM=2(∠A′+∠A″),
∵∠BAD=125°,
∴∠A′+∠A″=180°−∠BAD=55°,
∴∠AMN+∠ANM=2×55°=110°.
∴∠MAN=180°−110°=70°,
故答案为:70°
26.【答案】(1)证明:∵△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AC=BC,CD=CE,∠ACD+∠CDB=∠BCE+∠CDB=90°,
∴∠ACD=∠BCE.
在△ACD和△BCE中,
{AC=BC
∠ACD=∠BCE CD=CE
,
∴△ACD≌△BCE(SAS),
∴AD=BE.
(2)解:由(1)可知∠CEB=∠CDA=180°−∠CDE=180°−45°=135°,
又∵∠CED=45°,
∴∠AEB=∠CEB−∠CED=135°−45°=90°.
【解析】(1)证明△ACD≌△BCE即可得AD=BE;
(2)利用(1)中结论可得∠CEB=∠CDA=180°−∠CDE=180°−45°=135°,又
∠CED=45°,从而∠AEB=∠CEB−∠CED可求.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7.【答案】(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Q=∠CAP,AB=CA,
又∵点P、Q运动速度相同,
∴AP=BQ,
在△ABQ与△CAP中,
∵{AB=CA
∠ABQ=∠CAP AP=BQ
,
∴△ABQ≌△CAP(SAS);
(2)解:点P、Q在运动的过程中,∠QMC不变.
理由:∵△ABQ≌△CAP,
∴∠BAQ=∠ACP,
∵∠QMC=∠ACP+∠MAC,
∴∠QMC=∠BAQ+∠MAC=∠BAC=60°
(3)解:点P、Q在运动到终点后继续在射线AB、BC上运动时,∠QMC不变.理由:∵△ABQ≌△CAP,
∴∠BAQ=∠ACP,
∵∠QMC=∠BAQ+∠APM,
∴∠QMC=∠ACP+∠APM=180°−∠PAC=180°−60°=120°.
【解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利用SAS证明△ABQ≌△CAP;
(2)由△ABQ≌△CA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Q=∠ACP,从而得到∠QMC=60°;
(3)由△ABQ≌△CA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Q=∠ACP,从而得到∠QMC= 120°.
此题是一个综合性题目,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
28.【答案】(1)证明:∵△ABC和△DE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C=AC,CD=CE,∠ACB=∠ECD=90°,
在△ACD和△BCE中,
{AC=BC
∠ACD=∠BCE CD=CE
,
∴△ACD≌△BCE(SAS).
(2)解:结论:BE=2CF,BE⊥CF.∵△BCE≌△ACD,
∴BE=AD,∠EBC=∠DAC,
∵F为线段AD的中点,
∴CF=AF=DF=1
2 AD
∴BE=2CF,
∵AF=CF,
∴∠DAC=∠FCA,
∵∠BCF+∠ACF=90°,
∴∠BCF+∠EBC=90°,
即BE⊥CF.
(3)解:旋转一个锐角后,(2)中的关系依然成立.
理由:如图2,延长CF到M,使FM=FC,连接AM,DM,又AF=DF,
∴四边形AMDC为平行四边形
∴AM=CD=CE,∠MAC=180°−∠ACD,
∠BCE=∠BCA+∠DCE−∠ACD=180°−∠ACD,即∠MAC=∠BCE,
在△MAC和△ECB中,
{AC=BC
∠MAC=∠BCE AM=CE
,
∴△MAC≌△ECB(SAS),
∴CM=BE,∠ACM=∠CBE,
∴BE=CM=2CF,
∴∠CBE+∠BCM=∠ACM+∠BCM=90°,
即BE⊥CF.
【解析】(1)根据SAS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
(2)由△ADC≌△BEC,可证得BE=AD,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证明BE=2CF,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F=DF,可证明∠FCD=∠ADC,可证得∠EBC+∠FCD=90°,可证明结论;
(3)延长CF到M,使FM=FC,连接AM,DM,可证明四边形ACDM为平行四边形,进一步可证明△MAC≌△ECB,则可得MC=BE,可证得BE=2CF,再结合∠ACB=90°,可证明BE⊥CF.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涉及知识点有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在(1)中注意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
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在(2)中构造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知识点较多,但是
思路清晰,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