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知识框架思维导图(整理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2
2
|→
a |= (x2-x1)2+(y2-y1)2
概念
模
线性运算
加、减、数乘
几何意义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 1 ⃗1 + 2 ⃗2 ,⃗1 、⃗2 不共线
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
→
几何意义
数量积
⃗ ∙ ⃗⃗ =|⃗||⃗⃗|cosθ
→
→
a·b
b 在→
a 方向上的投影为|→
b |cos=——
2
离心率: = = √1 ± () .
21±co源自 抛物线 2 = 2的焦半径公式:|| = 0 + =
关于点(a,b)对称 点(2a-x ,2b-y )
点(x1,y1) ───────→
1
1
中心对称
关于点(a,b)对称 曲线 f (2a-x,2b-y)=0
曲线 f (x,y)=0 ───────→
概念
表示
通项公式、递推公式
=1 +
(−1)
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性质的类比
列表法
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
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
性质
an≠0,q≠0
数列
图象法
na1,q=1
n
Sn=a1(1-q )
,q≠1
1-q
常见递推类型及方法
an=a1+(n-1)d
an=am+(n-m)d
an=a1qn 1
弦长公式
|| = 2√2 − 2 .
相离、外切 = + 、相交、内切 = − 、包含.( ≥ ))
曲线与方程
轨迹方程的求法: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
椭圆
定义及标准方程
圆锥曲线
双曲线
性质
抛物线
范围、对称性、顶点、焦点、长轴(实轴)
、短轴(虚
轴)
、渐近线(双曲线)
、准线(只要求抛物线)
-
an=amqn m
an+am=ap+ar
anam=apar
-
前 n 项积(an>0)
Tn= (a1an)n
前 n 项和
判定
=
(1 + )
2
①an+1-an=f (n)
累加法、化常数列
an + 1
=f (n)
an
累乘法、化常数列
②
q
构造等比数列{an+
}
p-1
③an+1=pan+q
④pan+1an=an-an+1
→
投影
|a|
→
→
a·b
设→
a 与→
b 夹角,则 cos=——
→ →
夹角公式
| a |·| b |
共线(平行)
→
a ∥→
b →
b =→
a x1y2-x2y1=0
垂直
→
a ⊥→
b →
a ·→
b =0 x1x2+y1y2=0
共线与垂直
⃗⃗⃗⃗⃗⃗ .
1.三角形中线的向量表示:∆中边的中点为 ⇔ ⃗⃗⃗⃗⃗⃗
与 的关系
1 ,
= 1,
= {
− −1 , ≥ 2.
构造等差数列
an+1 p an
= · +1 转为③
qn q qn-1
⑤an + 1=pan+qn
化为
公式法: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倒序相加法
常见求和方法
裂项求和法:
1. (2
−
1
1
= −
| Ax0+By0+C |
点到线的距离:d=
圆的标准方程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两圆的位置关系
| C1-C2 |
,平行线间距离:d=
A2+B2
阿波罗尼斯圆:满足|| = ||( ≠ 1)的点的轨迹
圆的一般方程
圆的方程
A2+B2
相离
<0,或 d>r
相切
=0,或 d=r
相交
>0,或 d<r
2 : 2 + 2 + 2 = 0.
点斜式:y-y0=k(x-x0)
注意:截距可正、
可负,也可为 0.
2 −1
注意各种形式的转化和运用范围.
x y
截距式: + =1
a b
两直线的交点
距离
一般式:Ax+By+C=0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 2 | = √(1 − 2 )2 + (1 − 2 )2 .
垂线,它们围成的矩形
面积=|z|
1 : = 1 + 1 .
2 : = 2 + 2 .
A1A2+B1B2=0
平行:1 = 2 ,1 ≠ 2
垂直:1 ∙ 2 = −1
斜截式:y=kx+b
y-y1 x-x1
=
y2-y1 x2-x1
直线方程的形式
两点式:
2 −1
1 : 1 + 1 + 1 = 0.
2、证明单调性:作差(商)、导数法;3、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奇偶性
具有奇偶性的函数,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奇函数()在 x=0 处有定义→f (0)=0;偶函数 f (x)=f (|x|)
周期性
f (x+T)=f (T);对称性与周期性的“知二求一”
函数
性质
图象法
使解析式有意义或有实际意义
定义域
三要素
应用题
z=(x-a)(y-b):构造面积
不等式
和定值,积最大;积定值,和最小
应用时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
最值问题
基本不等式:
a+b
ab≤
2
a+b
2ab
≤ ab≤
≤
2
a+b
变形
a2+b2
2
|| − || ≤ | ± | ≤ || + ||
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2 + 2 )( 2 + 2 )≥ ( + )2 , = 时等号成立
柯西不等式
第四部分
位置关系
截距
解析几何
斜率公式、倾斜角的变化与斜率的变化: = tan , =
倾斜角和斜率
重合
A1B2-A2B1=0,C1B2-C2B1=0
平行
A1B2-A2B1=0,C1B2-C2B1≠0
相交
A1B2-A2B1≠0
垂直
直线的方程
z 的几何意义:
过可行域内一点(, )
向直线 = , = 作
cos
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和角、差角公式,辅助角公式(sin ± cos)
二倍角公式,降幂公式(cos2 α =
1+cos2α
2
, sin2 α =
1−cos2α
2
定义域
三角函数的
图象与性质
正弦函数 y=sin x
=
奇偶性
余弦函数 y=cos x
单调性
周期性
正切函数 y=tan x
对称性
y=Asin(x+)+b
化简、求值、
证明(恒等变形)
)
值域
图象
对称轴(正切函数除外)经过函数图象
的最高(或低)点且垂直 x 轴的直线,
对称中心是正余弦函数图象的零点,正
切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0)(k∈Z).
最值
2
①图象可由正弦曲线经过平移、伸缩得到,但要注意先平移后伸缩与先伸缩后平移不同;
复合函数
函数与方程
2
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双勾函数、三角函
数有界性、数形结合、单调性、导数.
基本初等函数
分段函数
, )
零点
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二次及三次方程根的分布
建立函数模型
平移变换: = () → = ( ± ), = () → = () ± ,, > 0
函数图象
及其变换
对称变换: = () → = −(), = () → = (−), = () → = −(−)
翻折变换: = () → = |()|, = () → = (||)
伸缩变换: = () → = (), = () → = ()
3
点与面
点在平面内,或点在平面外
4
球: = 3
3
相交
只有一个公共点
共面直线
平行
线与线
异面直线
平行
空间点、
线、面的
位置关系
没有公共点
没有公共点
直线在平面外
导数的概念
几何意义、物理意义
求导公式
① ′ = 0,②( )′ = −1 ,③(sin )′ = cos ,④(cos )′ = − sin ,
1
1
⑤( )′ = ,⑥( )′ = ln ,⑦(ln )′ = ,⑧(log )′ =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正棱柱、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
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棱台
空间几何体
台体
棱锥
锥体
直观图: = 2√2′
圆台
侧面积、表面积
三棱锥、四面体、正四面体
体积
圆锥
球
外接球球心的定位
柱体: = ℎ
1
锥体: = ℎ
3
点与线
点在直线上,或点在直线外
1
台体: = ( + ′ + √ ′ )ℎ
2.
3.
分组求和法
2
=
1
−
−1)(2+1 −1)
2 −1
+1
1 1
1
= (
2 (+2)2
(−1) ∙4
4 2
(2−1)(2+1)
1
2+1 −1
− (+2)2 )
= (−1) (
1
2−1
+
错位相加法: = ( + )−1 → = ( + ) −
集合
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 − 2.(,)
运算:交集( ∩ )、并集( ∪ )、补集( )
映射
数轴、Venn 图、函数图象
: → :一对一,或多对一
定义
列表法
表示
对应关系
值域
求解析式:换元法、代入法、凑配法、构造方程组法
注意应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单调性
1、函数在某个区间递增(或减)与单调区间是某个区间的含义不同;
+ ⃗⃗⃗⃗⃗⃗
= 2
两个常用小结论
⃗⃗⃗⃗⃗⃗⃗⃗1 ,
⃗⃗⃗⃗⃗⃗⃗⃗2不共线,若
⃗⃗⃗⃗⃗⃗ =
⃗⃗⃗⃗⃗⃗⃗⃗1 + (1 − )
⃗⃗⃗⃗⃗⃗⃗⃗2 ,则1 ,,2 三点共线.
2.已知
第三部分
数列与不等式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增减性、周期性
解析法:an=f (n)
求导法则
①[() ± g()]′ = ′() ± g′();②[() ∙ g()]′ = ′()g() + ()g′();
导数的运算法则
导数
ln
()
③[
g()
]′ =
′()g()−()g′()
g2 ()
;④复合函数 = ( + )的导数: ′ = ′ ∙ ′
1
2+1
).
比较法
不等式的性质
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
一元二次不等式
三个二次的关系
z 的几何意义:
z 是直线 ax+by-z=0
在 x 轴上截距的 a 倍,
在 y 轴上截距的 b 倍.
z=ax+by:构造截距
可行域
y-b
:构造斜率
x-a
z=
简单的线性规划
目标函数
z= (x-a)2+(y-b)2:构造距离
②图象也可以用五点作图法;③用整体代换求单调区间(注意的符号)
;
(2k+1)-2
k-
2
④最小正周期 T=
;⑤对称轴 x=
,对称中心为(
,b)(k∈Z);
||
2
⑥若 y=Asin(x+)具有奇偶性,则 = 或 = + (二者必居其一).
2
正弦定理:
sin
=
sin
高考数学知识框架思维导图
第一部分
概念
集合、映射、函数、导数及微积分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性质
含有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是2 ,真子
集个数是2 − 1,非空子集个数为2 − 1,
集合的分类
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集合的表示
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集合间的关系
子集、相等、真子集:⊆ , ⊇ , = , ⫋,⫌
切线方程: − (0 ) = ′(0 )( − 0 )
导数的正负与单调性的关系
单调性
导数的应用
极值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最值
三次函数的性质、图象与应用
定积分与微积分
微积分基本定理:∫ () d = ()| = () − ()
定积分与图形的计算
第二部分
角的概念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解析法
对称性
1、f (a+x)=f (b-x),对称轴为 =
+
2
+
2、f (a+x)+f (b-x)=c,对称中心为(
最值
2
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双勾函数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
抽象函数
赋值法、典型的函数模型
函数的应用
图象、性质
和应用
分段探究,整体考察
对称性问题
y1+y2
2
A·x1+x
+B·
+C=0
2
2
y2-y1 A
x2-x1·(-B)=-1
点(x1,y1)与点(x2,y2)关于
直线 Ax+By+C=0 对称
轴对称
特殊对称轴
x±y+C=0
第五部分
棱柱
柱体
直接代入法
立体几何
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步骤:1.选一个视图扩充
成几何体;2.对照三视图删点补点,再连线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三角函数
1
弧长公式 = 、扇形面积公式 =
弧度制:π = 180°
2
π
0 < < 时,sin < < tan
三角函数线
2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sin2 + cos2 = 1, sin =tanα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公式的变形、逆用、
“1”的替换
=
sin
= 2
解三角形,解的个数的讨论
余弦定理:2 = 2 + 2 − 2cos
解三角形
面积
实际应用
a+b+c
1
1
S△= ah= absinC= p(p-a)(p-b)(p-c)(其中 p=
)
2
2
2
1
1
= = ( + + ) = |2 1 − 1 2 |
2
2
|→
a |= (x2-x1)2+(y2-y1)2
概念
模
线性运算
加、减、数乘
几何意义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 1 ⃗1 + 2 ⃗2 ,⃗1 、⃗2 不共线
坐标表示
平面向量
→
几何意义
数量积
⃗ ∙ ⃗⃗ =|⃗||⃗⃗|cosθ
→
→
a·b
b 在→
a 方向上的投影为|→
b |cos=——
2
离心率: = = √1 ± () .
21±co源自 抛物线 2 = 2的焦半径公式:|| = 0 + =
关于点(a,b)对称 点(2a-x ,2b-y )
点(x1,y1) ───────→
1
1
中心对称
关于点(a,b)对称 曲线 f (2a-x,2b-y)=0
曲线 f (x,y)=0 ───────→
概念
表示
通项公式、递推公式
=1 +
(−1)
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性质的类比
列表法
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
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
性质
an≠0,q≠0
数列
图象法
na1,q=1
n
Sn=a1(1-q )
,q≠1
1-q
常见递推类型及方法
an=a1+(n-1)d
an=am+(n-m)d
an=a1qn 1
弦长公式
|| = 2√2 − 2 .
相离、外切 = + 、相交、内切 = − 、包含.( ≥ ))
曲线与方程
轨迹方程的求法: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
椭圆
定义及标准方程
圆锥曲线
双曲线
性质
抛物线
范围、对称性、顶点、焦点、长轴(实轴)
、短轴(虚
轴)
、渐近线(双曲线)
、准线(只要求抛物线)
-
an=amqn m
an+am=ap+ar
anam=apar
-
前 n 项积(an>0)
Tn= (a1an)n
前 n 项和
判定
=
(1 + )
2
①an+1-an=f (n)
累加法、化常数列
an + 1
=f (n)
an
累乘法、化常数列
②
q
构造等比数列{an+
}
p-1
③an+1=pan+q
④pan+1an=an-an+1
→
投影
|a|
→
→
a·b
设→
a 与→
b 夹角,则 cos=——
→ →
夹角公式
| a |·| b |
共线(平行)
→
a ∥→
b →
b =→
a x1y2-x2y1=0
垂直
→
a ⊥→
b →
a ·→
b =0 x1x2+y1y2=0
共线与垂直
⃗⃗⃗⃗⃗⃗ .
1.三角形中线的向量表示:∆中边的中点为 ⇔ ⃗⃗⃗⃗⃗⃗
与 的关系
1 ,
= 1,
= {
− −1 , ≥ 2.
构造等差数列
an+1 p an
= · +1 转为③
qn q qn-1
⑤an + 1=pan+qn
化为
公式法:应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倒序相加法
常见求和方法
裂项求和法:
1. (2
−
1
1
= −
| Ax0+By0+C |
点到线的距离:d=
圆的标准方程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两圆的位置关系
| C1-C2 |
,平行线间距离:d=
A2+B2
阿波罗尼斯圆:满足|| = ||( ≠ 1)的点的轨迹
圆的一般方程
圆的方程
A2+B2
相离
<0,或 d>r
相切
=0,或 d=r
相交
>0,或 d<r
2 : 2 + 2 + 2 = 0.
点斜式:y-y0=k(x-x0)
注意:截距可正、
可负,也可为 0.
2 −1
注意各种形式的转化和运用范围.
x y
截距式: + =1
a b
两直线的交点
距离
一般式:Ax+By+C=0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 2 | = √(1 − 2 )2 + (1 − 2 )2 .
垂线,它们围成的矩形
面积=|z|
1 : = 1 + 1 .
2 : = 2 + 2 .
A1A2+B1B2=0
平行:1 = 2 ,1 ≠ 2
垂直:1 ∙ 2 = −1
斜截式:y=kx+b
y-y1 x-x1
=
y2-y1 x2-x1
直线方程的形式
两点式:
2 −1
1 : 1 + 1 + 1 = 0.
2、证明单调性:作差(商)、导数法;3、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奇偶性
具有奇偶性的函数,其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奇函数()在 x=0 处有定义→f (0)=0;偶函数 f (x)=f (|x|)
周期性
f (x+T)=f (T);对称性与周期性的“知二求一”
函数
性质
图象法
使解析式有意义或有实际意义
定义域
三要素
应用题
z=(x-a)(y-b):构造面积
不等式
和定值,积最大;积定值,和最小
应用时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
最值问题
基本不等式:
a+b
ab≤
2
a+b
2ab
≤ ab≤
≤
2
a+b
变形
a2+b2
2
|| − || ≤ | ± | ≤ || + ||
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2 + 2 )( 2 + 2 )≥ ( + )2 , = 时等号成立
柯西不等式
第四部分
位置关系
截距
解析几何
斜率公式、倾斜角的变化与斜率的变化: = tan , =
倾斜角和斜率
重合
A1B2-A2B1=0,C1B2-C2B1=0
平行
A1B2-A2B1=0,C1B2-C2B1≠0
相交
A1B2-A2B1≠0
垂直
直线的方程
z 的几何意义:
过可行域内一点(, )
向直线 = , = 作
cos
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和角、差角公式,辅助角公式(sin ± cos)
二倍角公式,降幂公式(cos2 α =
1+cos2α
2
, sin2 α =
1−cos2α
2
定义域
三角函数的
图象与性质
正弦函数 y=sin x
=
奇偶性
余弦函数 y=cos x
单调性
周期性
正切函数 y=tan x
对称性
y=Asin(x+)+b
化简、求值、
证明(恒等变形)
)
值域
图象
对称轴(正切函数除外)经过函数图象
的最高(或低)点且垂直 x 轴的直线,
对称中心是正余弦函数图象的零点,正
切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0)(k∈Z).
最值
2
①图象可由正弦曲线经过平移、伸缩得到,但要注意先平移后伸缩与先伸缩后平移不同;
复合函数
函数与方程
2
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双勾函数、三角函
数有界性、数形结合、单调性、导数.
基本初等函数
分段函数
, )
零点
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二次及三次方程根的分布
建立函数模型
平移变换: = () → = ( ± ), = () → = () ± ,, > 0
函数图象
及其变换
对称变换: = () → = −(), = () → = (−), = () → = −(−)
翻折变换: = () → = |()|, = () → = (||)
伸缩变换: = () → = (), = () → = ()
3
点与面
点在平面内,或点在平面外
4
球: = 3
3
相交
只有一个公共点
共面直线
平行
线与线
异面直线
平行
空间点、
线、面的
位置关系
没有公共点
没有公共点
直线在平面外
导数的概念
几何意义、物理意义
求导公式
① ′ = 0,②( )′ = −1 ,③(sin )′ = cos ,④(cos )′ = − sin ,
1
1
⑤( )′ = ,⑥( )′ = ln ,⑦(ln )′ = ,⑧(log )′ =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正棱柱、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
三视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棱台
空间几何体
台体
棱锥
锥体
直观图: = 2√2′
圆台
侧面积、表面积
三棱锥、四面体、正四面体
体积
圆锥
球
外接球球心的定位
柱体: = ℎ
1
锥体: = ℎ
3
点与线
点在直线上,或点在直线外
1
台体: = ( + ′ + √ ′ )ℎ
2.
3.
分组求和法
2
=
1
−
−1)(2+1 −1)
2 −1
+1
1 1
1
= (
2 (+2)2
(−1) ∙4
4 2
(2−1)(2+1)
1
2+1 −1
− (+2)2 )
= (−1) (
1
2−1
+
错位相加法: = ( + )−1 → = ( + ) −
集合
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 − 2.(,)
运算:交集( ∩ )、并集( ∪ )、补集( )
映射
数轴、Venn 图、函数图象
: → :一对一,或多对一
定义
列表法
表示
对应关系
值域
求解析式:换元法、代入法、凑配法、构造方程组法
注意应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值域
单调性
1、函数在某个区间递增(或减)与单调区间是某个区间的含义不同;
+ ⃗⃗⃗⃗⃗⃗
= 2
两个常用小结论
⃗⃗⃗⃗⃗⃗⃗⃗1 ,
⃗⃗⃗⃗⃗⃗⃗⃗2不共线,若
⃗⃗⃗⃗⃗⃗ =
⃗⃗⃗⃗⃗⃗⃗⃗1 + (1 − )
⃗⃗⃗⃗⃗⃗⃗⃗2 ,则1 ,,2 三点共线.
2.已知
第三部分
数列与不等式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增减性、周期性
解析法:an=f (n)
求导法则
①[() ± g()]′ = ′() ± g′();②[() ∙ g()]′ = ′()g() + ()g′();
导数的运算法则
导数
ln
()
③[
g()
]′ =
′()g()−()g′()
g2 ()
;④复合函数 = ( + )的导数: ′ = ′ ∙ ′
1
2+1
).
比较法
不等式的性质
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
一元二次不等式
三个二次的关系
z 的几何意义:
z 是直线 ax+by-z=0
在 x 轴上截距的 a 倍,
在 y 轴上截距的 b 倍.
z=ax+by:构造截距
可行域
y-b
:构造斜率
x-a
z=
简单的线性规划
目标函数
z= (x-a)2+(y-b)2:构造距离
②图象也可以用五点作图法;③用整体代换求单调区间(注意的符号)
;
(2k+1)-2
k-
2
④最小正周期 T=
;⑤对称轴 x=
,对称中心为(
,b)(k∈Z);
||
2
⑥若 y=Asin(x+)具有奇偶性,则 = 或 = + (二者必居其一).
2
正弦定理:
sin
=
sin
高考数学知识框架思维导图
第一部分
概念
集合、映射、函数、导数及微积分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性质
含有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是2 ,真子
集个数是2 − 1,非空子集个数为2 − 1,
集合的分类
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集合的表示
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集合间的关系
子集、相等、真子集:⊆ , ⊇ , = , ⫋,⫌
切线方程: − (0 ) = ′(0 )( − 0 )
导数的正负与单调性的关系
单调性
导数的应用
极值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最值
三次函数的性质、图象与应用
定积分与微积分
微积分基本定理:∫ () d = ()| = () − ()
定积分与图形的计算
第二部分
角的概念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解析法
对称性
1、f (a+x)=f (b-x),对称轴为 =
+
2
+
2、f (a+x)+f (b-x)=c,对称中心为(
最值
2
一次、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双勾函数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
抽象函数
赋值法、典型的函数模型
函数的应用
图象、性质
和应用
分段探究,整体考察
对称性问题
y1+y2
2
A·x1+x
+B·
+C=0
2
2
y2-y1 A
x2-x1·(-B)=-1
点(x1,y1)与点(x2,y2)关于
直线 Ax+By+C=0 对称
轴对称
特殊对称轴
x±y+C=0
第五部分
棱柱
柱体
直接代入法
立体几何
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步骤:1.选一个视图扩充
成几何体;2.对照三视图删点补点,再连线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三角函数
1
弧长公式 = 、扇形面积公式 =
弧度制:π = 180°
2
π
0 < < 时,sin < < tan
三角函数线
2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sin2 + cos2 = 1, sin =tanα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公式的变形、逆用、
“1”的替换
=
sin
= 2
解三角形,解的个数的讨论
余弦定理:2 = 2 + 2 − 2cos
解三角形
面积
实际应用
a+b+c
1
1
S△= ah= absinC= p(p-a)(p-b)(p-c)(其中 p=
)
2
2
2
1
1
= = ( + + ) = |2 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