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实验法是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一类是心理学的理论领域,包括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等。
另一类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包括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与犯罪心理学等。
[简答]测验法在心理学中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的研究,有何注意事项?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使用测验法,通过被试在测试工具上的行为表现,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
第二,用来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关系。
第三,通过对不同的人进行相同的测验,可以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测验法中所用的心理量表,或称心理测验,其测验的内容必须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编制程序有严格的科学规定和参数指标。
除编制过程外,在测验的实施、计分和解释过程中,也都有统一的标准必须遵循。
[简答]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哪些变量?第一,自变量。
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第二,因变量,即反应变量。
它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第三,控制变量。
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为了避免这些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设法予以控制。
总之,采用实验法研究个体行为时,主要目的是在控制情景下考察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简答]什么是调查法?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
问卷法是指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问卷法可以同时收集许多人的同类问题的资料,比较节省人力物力。
这种方法的问题是:问卷的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谈话法是指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
谈话法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掌握。
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
[论述]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各有什么特点。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实验法有两种,自然实验与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即现场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
两种实验方法各有其优点和缺点。
自然实验条件下,由于被试始终处于自然状态中,不会产生很强的紧张心理,因此,得到的资料比较切合实际。
但是,自然实验中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由实验室实验来加以验证和补充。
实验室实验由于对实验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可以获得较精确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发现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
但是,由于实验者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境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处在这种情境中,意识到自己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生物节律指动物和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它们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日节律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它的主要
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也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
研究发现,在完全与外部时间线索隔离的条件下,人依然能够显示出日节律。
然而,有趣的是在这种隔离的情况下,周期改为25小时。
催眠诱导是催眠师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
心理促动药物是指在使用后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而使个体的感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化。
[简答]在正常条件下人类意识的几种状态:(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在这个状态里,人在行为的过程中,能够觉知到自己正在做这件事情,并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控。
这些都是意识的第一状态。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有时人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
如骑自行车的人,它还是按照一定目的去完成任务,只不过意识的参与成分相对较少,变自动化了。
应该说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是意识的第二种状态。
(3)白日梦状态。
是意识的第三种状态。
白日梦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它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白日梦不是真正做梦,而是意识处于一种迷糊状态。
(4)睡眠状态。
意识的第四个状态就是睡眠状态。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在睡眠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简答]人的不同注意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按照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努力的参与程度上的差异,可以将注意分成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三种:(1)不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3)随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出现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简答]人的梦境表现出哪些主要特征?(1)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人们很少梦到公共事务。
(2)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是梦的第二个特征。
(3)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影响梦的内容。
总的说,梦总是由某种刺激引起一些神经细胞活动的结果,只不过它不被清醒地觉察,也不能控制而已。
[简答]催眠的原理: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的高低。
人的受暗示性的高低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1)个体对催眠的态度以及对催眠者的信任感。
如果个体相信催眠的可行,又信赖催眠者,他就会主动与催眠者合作,容易接受暗示,反之就很难接受暗示,古语讲的“心诚则灵”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2)个体的身心条件与个性特点也影响着其受暗示性的高低。
有三种人最容易接受暗示:平常喜欢沉思幻想的人;容易集中精神而不容易分心的人;对催眠好奇,想获得新鲜经验的人。
[简答]催眠状态下人的心理表现出哪些主要特征?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状态,与睡眠状态不同。
在进入催眠状态后;人的意识活动并未停止,只是变得恍惚不能自主,其心理活动一般有:(1)感觉麻痹:在催眠状态下,人的感觉麻痹,有的可以接受手术治疗而不感到疼痛。
(2)感觉扭曲和幻觉:在催眠状态下的人可能出现幻听和幻视现象。
(3)解除抑制:一般情况下,那些依据社会准则不能做的事情是受到抑制的,人们不可能让被试去做。
但是在催眠状态下,抑制被解除,他就可能根据催眠者的指示去做,如当众脱衣等。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催眠者的暗示不仅指导着被试当时的心理活动,还可以影响到事后的行为。
最常见的是告诉被试他将不记得当时发生的一切,从而造成清醒后对催眠状态的记忆缺失。
[简答]催眠的理论:现在心理学已经接受催眠的存在,把它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现象。
但是这种现象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
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种理论:(1)催眠是角色扮演。
巴伯尔和斯潘诺斯等人提出了角色扮演理论,认为催眠产生于被试在催眠者的诱导下高度合作地扮演了另外一个角色,并且指出,是被试对角色的期望和情境因素,引导他们以高度合作的态度做出了某些动作。
(2)催眠是意识的分离。
斯坦福大学教授希尔加德提出催眠的意识分离理论,认为催眠将心理过程分离为两个同时进行活动的层面。
第一个层面为接受暗示以后所经历的意识活动,性质可能是扭曲的;第二个层面是被掩蔽的,当时难
于觉察的意识经验,但其性质是比较真实的,希尔加德称之为“隐蔽观察者”。
正是隐蔽观察者的存在,所以,人在催眠状态下也不会完全接受暗示而失去自我。
[论述]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注意不等同于意识。
一般说来,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注意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制,决定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而什么东西不可以,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才能被个体所觉察,进而产生意识。
(2)注意和意识又是密不可分的。
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人的注意集中在对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的认识比较清晰和深刻。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本身要求很少的注意,相应的意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这时你对反映的对象没有清晰的了解,是注意被分配到其他方向的结果。
在白日梦状态,人的意识内容不断地变化,实际在这些内容上所分配到的注意极少,心理紧张性也很低,因此,它才不断变化,不会停留在一个问题上。
至于睡眠状态,我们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下,可以讲,这个时候,注意已经基本停止了活动,只有受到很强的刺激,才会引起你的注意,到这个时候,你也就是醒来了,转入了觉醒状态,或说有意识的状态。
[论述]人的整个睡眠过程: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脑电波有不同的形态变化。
第一个阶段为过渡期,个体感到困倦、意识进入朦胧状态,通常持续l一7分钟。
这个阶段脑电波为α波,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
第二个阶段为轻睡期,这时出现频率更慢的θ波。
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以δ波为主。
它的频率很慢,但振幅极大,梦游、梦呓和尿床等现象多在此时出现。
第五个阶段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个阶段存在一个特殊的现象,即快速眼动,呼吸和心跳变得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并且很难唤醒。
快速睡眠结束后,再循环到θ波的轻睡期,如此循环往复,一般一个晚上要经过4~6次这样的循环。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指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超感知觉是指通过不同于正常人类感觉器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
心理物理学是指研究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关系的科学。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指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韦伯定律是指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规律。
这一规律最早由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称为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指出,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个固定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
费希纳定律是指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在韦伯定律基础上提出的描述刺激量与心理经验之间关系的规律。
费希纳指出,由于最小可觉察量是对刺激量的一个最小变化的觉察量,那么就可以用它作为测量知觉经验变化的单位。
当刺激量越大时,产生一个最小可觉察量所需要的变化量越大,也可以解释为在物理量不断增加时,心理量的变化逐渐减慢。
当物理量增大时,为了感知到同样的差异,需要更大的刺激变化。
明适应又称光适应。
指由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种之后逐渐看清物体。
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明适应。
暗适应是指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
视觉色素的漂白是指人眼接受光线后,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内的一种光化学物质——视黄醛完全脱离视蛋白,发生漂白过程。
三原色理论由杨和黑尔姆兹提出,也称杨一黑理论。
他们认为,任何颜色都能由三种波长的纯光混合而产生。
人具有三种不同形态的锥体细胞,它们分别对红、绿、蓝三种原色最为敏感。
以不同比例混合这三种颜色,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颜色。
这种理论已有很多证据,但对视觉现象不能做出很好的解释。
视觉现象分为正后像与负后像。
当光刺激终止对感受器官的作用后,它所引起的视觉并不立即消失,它会出现一个短暂的驻留,称为正后像;在注
视任何一种颜色后,都会在白色背景上看到一个与它相反的颜色出现,这种现象称为负后像。
拮抗由黑林提出。
他认为人眼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单元是成对组织的,有红、绿、黄、蓝四种原色,加上黑与白共成三对,在光波影响下起作用。
每一对的两个要素如红与绿、黄与蓝,其作用相反,具有拈抗作用,表现是当其中一个停止作用后,另一个就激活。
拍童是指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不大,频率也很接近,则会听到以两个声音频率的差数为频率的声音起伏现象,叫做拍音。
声音的掩蔽是指两个声音同时到达耳朵相混合时,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声音的掩蔽。
知堂是指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与解释。
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情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的知觉)。
(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晕轮效应指人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也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社会刻板效应指人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社会刻板效应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人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偏差。
听觉理论中的位置学说:位置学说也称行波学说,是由生理学家贝克西提出的。
他发现是位于基底膜上的不同部位的毛细胞对不同的特定频率发生最大反应,基底膜上接近卵圆窗部位的毛细胞反应高频声音,越是远端部分的毛细胞越对于频率低的声音发生反应,并且把该频率的信号传给听神经。
听神经中每个神经细胞都对一个特定的频率最敏感,因此通过听神经中不同神经细胞的激活,人就听到了不同音高的声音。
位置学说能够解释大多数声音的听觉现象,但对低频声音,是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毛细胞的。
因此对于声音如何编码还不能做出圆满的解释。
[简答]听觉理论中的频率匹配学说:频率匹配学说是一种解释音高产生机制的学说。
频率匹配学说认为,在极低频的声音作用下,整个基底膜被激活,而不只是它的特定部位。
对于1000赫兹以上的中度音高的声音,不只是由单独一个神经细胞,而是由一组神经细胞组合起来构成与之相匹配的频率,也就是说,神经细胞分成数组,各自以轮班的方式发射神经冲动,不同的组分别对声波压力产生神经冲动,各组同步发放,产生对高频声波的识别功能,称为频率匹配学说,也称排发说。
[简答]深度知觉是如何产生的?深度知觉也称距离知觉,它使人们能够把二维的视网像解释为三维的世界,以认识事物的真面貌。
深度知觉是由一定线索引起的。
深度知觉线索来自两个方面:(1)来自刺激方面的深度线索。
视觉刺激中最常使用的深度线索有:大小、视野中的高度、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等。
(2)来自视觉线索器官本身的深度线索。
这方面的线索主要包括水晶体的曲度调节、视轴幅合、双眼视差等。
[简答]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哪些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
社会知觉的对象是有意识的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而人们对这些对象的知觉又是通过一些特殊的介质进行的。
无论是知觉的主体还是知觉的对象,都会掩饰自己的内在动机,所以,人们的社会知觉判断常常可能是不准确的。
(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
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
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
当个体能够预测他人可能做出的行为时,他自己便可以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因此相互间的期望会影响彼此的知觉。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带面的策略,所以,
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
另外,人在不断地变化,人与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获得对人的知觉要比对物的知觉更为困难。
[论述]社会知觉是怎样形成的?社会知觉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
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整合信息过程。
(1)信息的搜集和选择过程:在社会情境中,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很多的,比如,他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声调,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群体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群体气氛等。
社会信息的搜集与选择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比如,刺激的物理强度,刺激的差异,刺激的重复出现和运动特征,认知者的需要、兴趣、动机、认知风格,以及刺激的情境等。
认知者搜集到许多信息后,还要对其加以选择。
这一过程往往也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个体根据先前经验决定哪些信息是有关的。
(2)信息的整合过程:完成了信息的搜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
社会知觉过程中的信息整合方式因其独特性,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包括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效应等。
①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②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③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④社会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人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偏差。
[论述]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首先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
知觉的整体性的组织反映出一定的规则,对此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指出人所知觉到的是整个事物。
对整体的知觉不等于并且大于个别感觉的总和。
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被普遍接受,也称格式塔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条规律:①接近性;
②相似性;③连续性;④封闭性;⑤良好图形。
(2)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事物时,首先要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
这种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对象具有一定意义,并且轮廓清晰,似乎突出在背景之上,而作为背景的部分则轮廓模糊。
知觉对象的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一般说来,强度较大、色彩鲜明、具有活动性的客体容易成为被选择的对象,客体本身组合规律如简明性、对称性和规律性也使它们容易被选择为图形。
注意选择性的规律,也就是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规律。
(3)知觉的理解性。
在对当前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饵,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理解性。
这表明知觉已经有了初步的概括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们对对象的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与颜色恒常性。
[论述]为什么在昏暗条件下看一个细小的物体,余视比正视的效果更好?在视网膜上有两种主要的感光细胞,一种是锥体细胞,它专门反应光的波长(也就是颜色),对光的强度反应很差。
这种感觉细胞主要分布在网膜的中心,称作中央窝或黄斑的一点上。
另一种感光细胞叫棒体细胞,只对光的强度起反应,对微弱光线敏感,但不能分辨颜色。
离开网膜的中心向网膜的边缘扩展,锥体细胞逐渐减少,棒体细胞逐渐增多。
在昏暗条件下要看一个细小的物体,余视比正视的效果更好,是因为余视时物像落在离开网膜的中心的部位,这些部位棒体细胞较多,这种细胞对微弱光线敏感,所以知觉较为清晰。
正视时物像落在网膜的中心,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