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物流经济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代物流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物流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各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物流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产业已经发展成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

本文从宏观角度,对现代物流业在中国的新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关键词:物流;现代物流;物流经济;电子物流;第三方物流市场
一、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不足
1.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现状
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大国,长期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物流产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其主要表现在于:
首先,物流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近年来,我国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机场、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大力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至2000 年末,我国运输线路中,铁路营运里程 6.8 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40 万公里,内河千吨级以上航道7855 公里,沿海港口万吨以上泊位646 个,民航机场129 个,航线1120 条,里程151 万公里,管道运输 2.5 万公里。

货运量总计135亿吨,货物周转量总计43359 亿吨公里。

与此同时,各地以交通部45 个公路主枢纽为中心,加快进行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其中上海西北物流园区、深圳平湖物流基地、沈阳公路主枢纽等已投入使用。

其次,物流技术设备市场活跃。

我国的集装箱生产能力和国际市场份额都已居世界首位。

各种物流设备制造企业及附属配件制造企业达3000 多家,一些企业如昆明船舶设备集团公司等积极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提高技术水平,已可以独立制造自动化仓库、搬运机器人等产品。

由于我国在物流基础设施以及烟草、家电、IT 等制造企业和连锁商业企业的物流系统建设中对先进物流技术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大,物流技术设备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个物流中心或自动化仓库的建设项目经常有国内外多家企业参与竞标。

第三,第三方物流方兴未艾。

根据中国仓储协会进行的第三次物流市场调查分析:有57%的生产企业和38%的商业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满意度在逐渐提高。

企业目前的物流需求以物流运作为主,更强调物流总代理的形式,需要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市内配送服务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同时物流过程管理、物流决策、数据采集等信息服务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第四,物流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在信息通讯方面,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
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公里,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元干线传输网络;四大骨干网络的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连通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从而使EDI、ERP、MRP、GPS 等一些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得以应用。

由于建立物流信息系统是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的基础,我国的物流软件市场正稳步增长,杰合伟业、快步易捷等一批新兴的物流软件企业正在成长,跨国IT 企业如IBM、CA等也努力开拓我国物流软件市场。

第五,工商企业致力于物流合理化。

近年来,不少工商企业认识到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抓紧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促进企业物流合理化。

神州数码、华联超市、国美电器等企业都已经建立或正在筹建自己的物流体系。

特别是青岛海尔集团,在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流程再造的基础之上,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平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体系,使企业的运营效益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资金周转达到一年15 次,呆滞物资降低73.8%,仓库面积减少了50%,库存占用资金减少了67%,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中国物流示范基地。

二、中国发展现代物流业制约因素分析
制约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因素有多方面,其中体制因素、管理因素、人才因素堪称为主要因素。

1.体制因素
我国现在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物流市场。

因为所有的物流资源都分散在各个部门,有许多资源都是政府直接管理的,比如交通、邮政,很多资源是分散的,我们物流中横向的联系都被纵向的管理体制切割了。

包括企业的“大而全,小而全”体制也没完全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阻碍了物流发展。

第一,各种运输方式的多头管理和相互分割,在设施建设上缺少统一规划,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多式联运。

同时,干线运输系统与城市物流系统之间也没有做到合理的衔接。

基础设施不足,技术装备落后。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了不少,修建了许多高速公路,铁路也几次大提速,但由于各地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加,使得交通运输用于物流服务仍不能满足需求,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第二,由于行业和地方保护的存在,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系统运作困难重重,物流企业运营许可的审批程序十分复杂,异地运输常常会遭遇罚款和扣留,过路费高达运输成本的20%,这些都会对物流成本和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第三,管理分散,社会服务水平低。

由于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缺乏统一规划,地方保护势力依然强大,重复建设加剧,甚至在同一地方,出现了大家一哄而上搞物流的现象。

加之市场机制还不健全,我国物流企业处于小、少、散、弱的局面,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

2.管理因素
现在我们的管理太粗放,主要体现如下:
首先,企业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服务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其次,装备水平仍然较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地衔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影响了运输工具的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以及仓储设施的空间利用率。

第三,对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不够。

就现状来看,虽然信息化建设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对电子商务存在疑惑,不敢大胆地应用电子商务模式,因而物流网络系统包括基础设施网络、企业服务网络、信息网络等建设落后,缺乏在区域及全国开展物流的电子商务化服务的条件,物流的电子商务化是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

第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要求与物流标准化进程缓慢相矛盾。

现有技术标准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制约了物流协调运作,突出表现在托盘、包装、信息技术等通用设备与技术上面。

其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滞后于经济及物流业的发展,物流标准化的市场基础比较薄弱,直接影响到物流标准化的实施。

三、美、日现代物流经济发展的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出现所导致的本土化生产、全球采购、全球消费趋势的加强,美、日发展现代物流的经验能给我们的提供许多启示。

电子物流的兴起,物流管理信息化。

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物流(E-Logistics)的兴起。

企业通过互联网加强了企业内部、企业与供
应商、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相互协调,相互合作。

消费者可以直接在网上获取有关产品或服务信息,实现网上购物。

这种网上的”直通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需求信息,实现基于顾客订货的生产模式和物流服务。

可以说电子物流将是21 世纪物流发展的大趋势。

物流企业将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物流活动国际化。

21 世纪是一个物流全球化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十分激烈。

要满足全球化或区域化的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必须扩大形成规模效益。

规模的扩大可以是企业合并,也可以是企业间的合作与联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流园区的建设。

物流园区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日本是最早建立物流园区的国家,至今已建立120个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平均占地约74万平方米。

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

二是物流企业的兼并与合作。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大型物流企业跨越国境,展开并购,大力拓展国际物流市场,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世界上各行业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购,必然带动国际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而物流全球化的发展走势,又必然推动和促进各国物流企业的联合和并购活动。

物流服务的优质化、社会化和全球化。

随着消费多样化、生产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和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服务的优质化是物流今后发展的重要趋势。

5个亮点“Right”的服务,即把好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以适当的数量,合适的价格提供给客户将成为物流企业优质服务的共同标准。

物流成本己不再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唯一标准,人们更多的是注重物流服务的质量。

社会化突出表现为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中心的迅猛发展。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复杂,生产经营对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众多工商企业倾向于采用资源外取的方式,将本企业不擅长的物流环节交由专业物流公司,或者在企业内部设立相对独立的物流专业部门,而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自己真正的优势领域。

物流服务的全球化是今后发展的又一重要趋势,目前许多大型制造部门正在朝着“扩展企业”的方向发展。

这种所谓的“扩展企业”基本上包括了把全球供应链条上所有的服务商统一起来,并利用最新的计算机体系加以控制。

同时,制造业已经实行“定做”服务理论,并不断加速其活动的全球化,对全球供应连锁服务业提出了一次性销售(即”一票到底”的直销)的需求。

这种服务要求极其灵活机动的供应链,这也迫使物流服务商几乎采取了“一切为客户服务”的解决办法。

四、我国现代物流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现代物流经济认识的对策
第一,宏观方面:国民经济重要的经济部门和现阶段需大力培植的新经济增长点。

经过20 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在向“经济大国”迈进的过程中,我国正在成为“物流大国”。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产业的差距相当巨大,2000 年,我国全社会支出的流通费用达17880 亿元,约占GDP 的20%,而发达国家仅为10%左右。

发展现代物流业,对其他相关产业和国民经济将起到带动作用。

现代物流从纵向看,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以及为以上各个环节提供装备和配套服务的诸多领域,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从横向看,物流服务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带动效应。

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将会带动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投资;将会带动机械、电子、信息、通讯、互联网络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将会推动流通领域的现代化,提升消费服务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显然,现代物流经济是国民经济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中观方面: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流通业的基础。

流通是现代经济的火车头,市场经济是以消费需求决定和带动生产的,如何满足即期的消费需求,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创造未来的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能够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

社会化大流通,就是围绕市场消费需求所进行的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流通带动生产,小流通带动小生产,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现代流通带动现代生产。

现代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血脉和神经,是各种生产要素集结、整合与聚变的载体,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

运用高新技术建立和发展现代化大流通体系,可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运行的效率。

毫无疑问,现代流通业以现代物流业为基础,就能把亿万人民的分散需求,通过现代流通体系,汇集成为巨大的需求,就能带动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和通过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把价廉物美的商品销售到消费者手中。

第三,微观方面:现代物流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现代物流经济的形成是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随着企业改革和市场竞争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性。

全球500 强企业中上百家企业把物流配送交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降低了供应链成本,增加了盈利,提高了管理效率,从而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现代物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企业资本周转,企业有限的资金产生更大的乘数效应。

据报道,“2000 年我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为 1.62 次,建立现代物流体系的日本制造企业的流动资金年平均周转15-18 次。

一些知名的跨国连锁企业,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已达到20—30 次”。

2000 年底,我国库存商品沉淀的资金高达 4 万亿元,占当年GDP 近50%,目前国际公认的库
存商品与GDP 的比例,发达国家一般不超过1%,发展中国家也不过5%。

我国仅汽车空驶率就高达37%,相当于150 万辆载重汽车来回空跑。

一件商品从生产者出来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十几次的搬动、装卸,长时间的储存、保管,因此造成的全国物资损耗约在3000 亿元以上。

美国、日本等国家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比例已达30%以上。

而在我国的工业企业中,把原材料物流交给第三方物流的占18%,把销售物流交给第三方的仅占16%。

最后,电子商务的兴起客观上要求建立现代物流经济。

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要求物流能够适应电子商务具有的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为电子商务提供配套的物流服务。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严新.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现代物流标准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 12:23-25.
[2]汪本强,江可申.又一次社会大工-浅谈物流经济出现[J].物流科技,2003 , 4 :78-80.
[3]汤世强,吕运福.我国现代物流配送发展研究[J].徐州建筑技术学院学报,2003,6 :65-67.
[4]刘妍.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第三方物流经济意义分析[J].价值工程,2003 , 1 :45-47.
[5]陆宏平.关于我国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思考[J].新物流,2003, 26:8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