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案鲁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 [温馨提示]

在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2.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3.整体性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协调一致。 (2)环境要素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思考启迪] 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在河流上、 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河道淤积抬高,从而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易发生洪涝灾害。

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 1.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1)作用:

①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 ②联系各圈层的桥梁和纽带。 (2)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能量交换:

①海洋与大气之间⎩

⎪⎨

⎪⎧

海洋输送热能给大气大气将动能传输给海洋

②势能的传输与交换⎩

⎪⎨

⎪⎧

气压升高,海面降低

气压降低,海面升高

2.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1)作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变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2)体现: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①生物圈和大气圈之间⎩⎪⎨⎪⎧

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制造 有机物,释放氧气

呼吸作用:从大气中吸收氧气,释放出 二氧化碳

③生物圈和水圈之间:植物释放水分

吸收水分 水圈

④其他形式的物质运动:地理环境中的水循环、碳循环等物质运动,往往跨越圈层界限,它既是圈层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

知识点一

| 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材料一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就是干旱,年降水量小于200 mm 。主要原因是距离海洋远,且有高山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不易到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材料二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黄土高原就属于森林草原区,在西周春秋时期,森林覆盖率达53%,当时河流大多比较清澈,枯水季节流量也较大。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放牧、农垦活动等加大,到宋代以后“郁郁葱葱,绿荫冉冉”的景观就消失了。到了明清以后,已经达到无地不耕的地步,且大量陡坡被开垦,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森林只零星地分布在偏僻的山区。(如图所示

)

(1)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在这种干旱环境下的植被、地貌、土壤以及河流的状况如何呢?体现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哪一个特征?

提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表现为气候特征:干旱;水文特征:多内流河、湖;地貌特征:多风蚀、风积地貌;植被特征:植被稀少,耐旱草原、荒漠为主;土壤特征: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体现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统一。

(2)材料二显示黄土高原地区的哪一自然要素发生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这一要素的变化对黄土高原地区带来什么影响?体现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哪一特征?

提示:植被要素发生了变化。原因:破坏林草植被,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砍伐森林等。

影响: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加剧

→⎩⎪⎨⎪⎧

水文变化:含沙量大,季节变化大

地貌变化:侵蚀沟谷,沟壑纵横土壤侵蚀: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植被退化:覆盖率下降,逐渐消失气候变化:蒸发加剧,趋于干旱

体现出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一、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应抓住其内涵和表现两方面的内容。 1.内涵

所谓内涵即其本质,它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通过四大循环,彼此间进行不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2.三个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改变。即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例如,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

(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区域。例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流地区的影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河含沙

量增加

黄河下游河段泥沙淤积严重黄河下游地

区洪涝灾害加重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不同表现(列表比较正常年份与厄尔尼诺年份)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此完成1~2题。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

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植被稀少,土壤瘠薄

2.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反映了( )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将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1.C 2.C 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风化、风蚀作用强烈,植被稀疏,土壤贫瘠。第2题,挖掘发菜、甘草,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地退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3.厄尔尼诺现象已为世人所关注。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种种灾难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 )

A.各自孤立存在和发展

B.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C.有一定联系但无制约作用

D.某一要素变化不会导致整个环境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