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合集下载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采购:设备管理首先涉及到设备的采购。

在采购设备时,企业需要考虑设备的质量、性能、价格、以及服务支持等方面的因素。

此外,还需要对设备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以确保能够获得高质量的设备和服务。

2. 设备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制定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保养和维修。

这样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设备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设备更新换代也是设备管理的一部分。

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关注设备的更新换代情况,及时进行设备更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设备报废处理:设备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老化、损坏或不再适用的情况。

设备管理还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及时的报废处理,以避免对生产环境和员工造成影响。

总的来说,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和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设备管理能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企业需要重视设备管理,并建立一支专业的设备管理团队,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环境。

设备管理是企业运营和生产中的关键要素,它涉及到管理企业的设备和资产,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最大化地利用设备资源。

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将继续探讨一些重要的方面。

5. 设备数据管理:设备管理还包括对设备数据的管理。

企业需要建立设备档案,对设备进行标识、分类、编号、并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维修记录、维护计划等相关信息。

通过设备数据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并进行处理,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

6. 设备保险和风险管理:在设备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考虑设备的保险以及风险管理。

设备保险可以在设备发生意外损坏或故障时提供经济补偿,降低企业的损失。

同时,风险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需要对设备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以降低损失并确保生产能够正常进行。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从采购、使用、维护、更新直至报废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的管理。

以下是关于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1.设备采购设备采购是设备管理的起始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之一。

在采购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效率、成本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购买的设备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并具备合理的投资回报。

在采购过程中,还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确保购买的设备具备优良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2.设备使用设备使用是设备管理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在使用设备时,需要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因使用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或事故。

同时,还需要对设备进行合理的维护和保养,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维修成本。

3.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保养、润滑等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避免设备出现突发故障。

同时,合理的维护也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4.设备更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生产需求的不断提高,有时需要对设备进行更新。

在设备更新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效率、可靠性等多个方面,以确保更新的设备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并具备合理的投资回报。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环保性和节能性,以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要求。

5.设备报废当设备已经达到报废条件时,需要对设备进行报废处理。

在报废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再利用价值、对环境的影响等多个方面,以选择最合理的报废方式。

同时,还需要对报废的设备进行清理和销毁,以确保不会对企业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设备管理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需要从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更新直至报废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考虑。

通过对设备的科学管理,可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如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等,以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设备管理基础理论知识

设备管理基础理论知识

设备管理基础理论知识1. 设备生命周期管理:设备管理需要关注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更新、报废等各个阶段。

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生命周期管理能够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设备维护和更换的成本。

2. 设备管理的优化思路:设备管理包括对设备的使用方式、维护方式、更新方式等方面的优化。

通过对设备管理进行优化,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设备管理的风险管理:设备管理需要关注设备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包括设备失效、设备安全、设备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风险。

通过对风险的认识和分析,可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4. 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现代设备管理已经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5. 设备管理的绩效评价:设备管理需要建立适当的绩效评价体系,根据设备管理的目标和指标对设备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和优化设备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总之,设备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是设备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只有深刻理解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实施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企业的设备管理成本。

设备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深入了解这些理论知识对于设备管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在设备管理工作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6. 设备管理的规划:设备管理的规划需要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设备管理规划。

规划要求对当前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未来设备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调研,最终确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规划。

7. 设备管理的组织:设备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组织体系,明确设备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合理的组织体系可以确保设备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有效地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

设备管理常用知识总结

设备管理常用知识总结

一、关于设备故障知识1、故障的含义故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丧失或降低其规定的功能及不能继续运行的现象。

2、故障的类型故障可以不同角度分:1)临时性故障2)永久性故障按故障发生的时间分有以下几种:1)早发性故障2)突发性故障3)渐进性故障4)复合型故障按故障表现形式分有:1)功能故障2)潜在故障按故障产生的原因分有:1)人为故障2)自然故障按故障造成的后果分有:1)致命故障2)严重故障3)一般故障4)轻度故障故障通常采取几种分类法复合并用,如突发性的局部故障;磨损性的危险故障等,由此看出故障的复杂性、严重性和起因等情况。

3、故障的特点1)多样性2)层次性3)多因素和相关性4)延时性5)不确定性6)修复性4、故障管理故障管理是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其目的在于早期发现故障征兆,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维修。

故障管理的程序和内容包括:1)设备加工工艺和技术培训相结合。

2)制定严禁的设备管理制度和预防性维护制度。

3)熟悉机械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工作性能。

4)配置先进的检查、检测和监测设备,对重要设备和零部件进行实时监测,定期分析,准确掌握设备故障的信息和征兆。

5)根据故障现象和信息及征兆,进行认真科学地分析,确定故障原因、类型、采取最佳的维修策略和维修方案,及时维修过程进行记录。

提供后期统计和借鉴。

6)对常发生或多次重复出现的故障的部位或零件,要重点监测,必要时对其进行系统技术改造。

影响故障产生的主要因素1)制造和修理因素对故障的影响a 零件材料的选择b 零件加工质量c 装配质量2)使用因素对故障的影响a 工作负荷b 工作环境c 设备保养和操作技术二、设备管理的11个指标在企业里,用于度量设备管理好坏的指标很多。

例如设备的完好率,设备的可用率,设备综合效率,设备完全有效生产率,设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平均修理时间,设备备件库存周转率,备件资金率,维修费用率,检修质量一次合格率,返修率等等。

不同的指标用于度量不同的管理方向。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及拓展1. 介绍设备管理是一个关键的技术领域,涵盖了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设备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根据需要进行升级、修理或更换。

本文将介绍设备管理的基础知识,并探讨一些拓展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设备管理的技术。

2.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2.1 设备管理概述设备管理是指对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和其他相关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设备管理涉及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在硬件方面,设备管理包括对计算机主机、外部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以及其他与计算机系统相关的设备进行监控、配置、维修和更换。

在软件方面,设备管理涉及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相关应用程序的安装、配置和更新。

2.2 设备管理的重要性设备管理在企业和组织中非常重要。

良好的设备管理可以帮助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设备管理还可以有效地控制设备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并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

对于网络设备的管理还可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 设备管理的流程设备管理的流程包括设备的选购、部署、配置、监控、维护和更换。

在设备的选购阶段,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预算和性能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

在设备的部署阶段,需要进行设备的安装、配置和测试。

在设备的配置阶段,需要对设备进行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装和配置。

在设备的监控阶段,需要对设备的性能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设备的维护阶段,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设备的更换阶段,需要根据设备的寿命和性能变化进行更换和升级。

2.4 设备管理的工具设备管理需要使用一些工具来帮助实现管理和监控。

其中常用的工具包括设备管理软件、网络管理软件、远程管理工具、故障排除工具和维修工具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设备管理员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设备,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3. 设备管理的拓展3.1 设备管理与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并实现这些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流和控制。

企业设备管理基本知识

企业设备管理基本知识

企业设备管理基本知识-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目的和意义1.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依据国家的法规法规及企业的制度,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措施,对企业设备进行管理。

做到全面规划、合理配置、择优选型、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改造和更新,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以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能效高和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目的。

①做好企业设备的综合规划。

对企业在用和需用设备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平衡,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购置、分配、调整、修理、改造、更新等综合性计划。

②根据技术进步、经济合理原则,为企业提供(制造、购置、租赁等)最优的技术装备。

③制定和推行先进的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以较低的费用保证设备处于最佳技术状态,提高设备完好率和设备利用率。

④认真学习、研究,掌握设备物质运动的技术规律,如磨损规律、故障规律等。

运用先进的监控、检测、维修手段和方法,灵活有效地采取各种维修方式和措施,搞好设备维修。

保证设备的精度、性能达到标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⑤根据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改造老产品,发展新产品和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改善环境等要求,有步骤地进行设备的改造和更新。

在设备大检修时,也应该把设备检修和设备改造结合起来,积极应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努力提高设备现代化水平。

⑥按照经济规律和设备管理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设备管理工作。

采取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办法,降低能源消耗费用和维修费用的支出,尽量降低设备的周期费用。

⑦加强技术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造就一支素质高的技术队伍。

能否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不仅要看是否有一套好制度,而且决定于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人员的素质。

⑧搞好设备管理和维修方面的技术研究、经验总结和技术交流。

组织技术力量对设备管理和维修中的课题进行科研攻关。

积极推广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行之有效的经验。

⑨组织员工参加管理。

搞好设备管理,要发动全体员工参与,形成从领导到群众,从设备管理部门到各有关组织机构齐抓共管的局面。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设备管理是指对组织内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的过程。

无论是信息技术部门还是其他部门,设备管理都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数据安全、维护成本低等关键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设备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设备分类、设备采购与部署、设备维修与更新、设备安全和设备报废等内容。

设备分类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分类方式:1.硬件设备: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计算机可以进一步分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

服务器可以分为物理服务器和虚拟服务器。

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2.软件设备:软件设备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等。

操作系统可以是Windows、Linux、Mac OS等。

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设计软件、编程软件等。

数据库可以是MySQL、Oracle、MongoDB等。

3.移动设备:移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音频设备等。

智能手机可以运行各种应用程序,平板电脑功能类似于笔记本电脑,便携式音频设备可以播放音乐。

设备采购与部署设备采购与部署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设备采购与部署的一般步骤:1.需求分析:首先,根据组织的需求确定要购买的设备类型和数量。

例如,如果需要提供员工办公用计算机,就需要确定所需的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的数量。

2.供应商选择:根据设备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可以参考供应商的信誉度、售后服务、价格等因素进行选择。

3.设备采购: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并购买设备。

在购买之前,需要确保设备与组织的标准和要求相符,并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4.设备部署:设备到达后,需进行设备部署。

这包括设备的组装、安装相关的软件和驱动程序、配置网络连接等。

根据设备的不同,部署过程可能会有所差异。

设备维修与更新设备的维修与更新是设备管理的核心任务,它确保设备的持续正常运行和性能提升。

以下是设备维修与更新的一些常见做法:1.维护计划: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巡检、清洁、备份数据等。

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清单管理:对所有设备进行清单管理,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序列号、购买日期、保修期限等信息。

通过设备清单管理,可以随时了解到组织中的设备情况,有助于及时维修和更新设备。

2. 设备维护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维护管理包括设备的清洁、升级、更新和修理等工作。

通过设备维护管理,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 设备备份管理:对于一些重要的设备,如服务器和电脑,备份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定期备份数据可以防止数据丢失,保障企业的运营安全。

4. 设备更新与更新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设备更新是不可避免的。

设备更新管理包括定期更新设备、淘汰旧设备等工作。

通过设备更新管理,可以保持企业设备的先进性和竞争力。

5. 设备使用规范管理:对设备的使用规范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使用场所、时间、方式等。

规范的使用可以延长设备寿命,减少设备故障。

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设备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保养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设备管理是组织和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设备采购、维护、备份、更新、规范使用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开支,从而促进组织的良性发展。

1. 设备采购管理设备采购是设备管理的第一步,如何进行有效的设备采购十分重要。

在进行设备采购时需要根据需要制定详细的设备需求清单,明确设备的功能、性能、价格预算等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寻找适合的设备供应商。

同时,还需要对设备供应商进行认真的考察,包括其信誉、售后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等方面,确保能够获得性价比高的设备。

2. 设备维护管理设备的维护管理是设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设备维护管理包括定期的设备检查、清洁、维修、更新等工作。

通过系统化的维护管理,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节约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备管理基础

设备管理基础

第一章设备全员管理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基础管理知识设备管理的目的:减少设备事故的发生,保持、提高设备的性能、精度、降低维修费用,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事后维修(BM):所谓事后维修就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低下后再进行修理称为事后维修.其特点是设备的维修费用最低,适合于辅助作业线的简单设备.预防维修(PrM):按规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点检),以确定零件的更换周期,使故障停机损失降到最小。

预防维修适用于关键设备和重要设备。

改善维修(CM):为防止和延缓设备的劣化或便于日常点检、维护、修理而对设备进行的改进,以提高设备的效率,减少重复故障,延长机件寿命,降低维修费用.它适用于故障多、难维修、维修费用高的设备。

维修预防(MPr):系无维修设计思想.即在设备设计时设法做到设备投入使用后,不需要对它进行维修或只需进行少量而简单的维修.它适用于有可能、有必要实行无维修设计的设备。

生产维修(PM):所谓生产维修是以发展生产、减少故障、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对生产条件不同的设备分别实施预防维修(PrM)、事后维修(BM)、改善维修(CM)和维修预防(MPr)等不同的维修对策,也就是把故障造成的停机损失和防止故障的发生而投入的维修费用之和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维修方式。

全员参加的生产维修(即TPM)定义:1971年由日本设备工程师协会(JIPE)提出(1)设备综合效率提到最高为目标;(2)建立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PM总系统;(3)涉及到设备的、使用、保养等所有部门;(4)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体人员参加;(5)开展小团体自主管理活动,推进PM活动。

点检定修制:点检定修制是一套加以制度化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管理方式。

它要求按规定的检查周期和方法对设备进行预防性检查,取得准确的设备状态情报,制订有效的维修对策。

并在适当的时间里进行恰当的维修,以有限的人力完成设备所需要的全部检修工作量,把维修工作做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日常维护保养(日保)
日常维护保养
保养人:操作工人
要点: 班前检查 加油润滑 随手清洁
处理异常 班后维护 真实记录
坚持不懈 周末养护
日常维护保养规范
三级维护保养制
日常维护保养(日保) 一级保养(一保)
一级保养
保养人:操作工人(主)+维修工人(辅)
要 点:定期计划 重点拆解 清洗检查
生; 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1.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设备?
合理配置;
合理配置设备
配套性; 平衡性; 适当柔性。
1.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设备?
合理配置; 合理安排生产;
1.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设备?
合理配置; 合理安排生产; 加强工艺管理;
加强工艺管理
定周期:确定点检的周期(检查点在生产和 安全上的重要性以及生产工艺特点并结合维 修经验)
定法:确定点检方法(点检要求) 定人:确定点检人员(按照不同点检分类) 定表:确定点检表格
点检作业表

年月

设备编号: 设备名称: 检查者: 审核:
检查项目 允许状态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观察镜破损
要途径 设备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

4.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保持设备完好; 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的素质;
企业技术装备的素质:
设备素质
设备的完好率 设备的综合效率 现代化程度 自动化程度 技术水平
4. 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
保持设备完好; 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的素质; 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冷 水 观察镜水锈
装 冷却水

冷却水管
无裂纹及破损 无水锈 充足 不泄漏

设备管理与基础知识

设备管理与基础知识

设备管理与基础知识引言设备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提供稳定的计算环境。

在计算机系统中,设备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的安装、配置、维修以及故障排除等工作。

本文将介绍设备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设备的分类、设备的配置与安装、设备的故障排除等内容。

设备分类计算机设备可以根据其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

常见的设备分类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使计算机能够接收并处理这些信息。

常见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键盘用于输入文字和命令,鼠标用于控制光标和选择操作,扫描仪用于将纸质文件转换成数字形式。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显示或输出到外部环境中。

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

显示器用于显示图像和文字,打印机用于输出纸质文档,投影仪用于将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投射到大屏幕上。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存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和程序。

常见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固态硬盘、光盘、USB闪存盘等。

硬盘和固态硬盘用于长期存储大量数据,光盘用于存储大容量的数据和程序,USB闪存盘用于方便携带和传输数据。

设备的配置与安装设备的配置与安装是指将硬件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并进行设备驱动程序的安装和设置。

在配置与安装设备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设备的基本信息和系统的硬件要求。

1.查看设备的基本信息在配置设备之前,我们需要了解设备的型号、规格以及系统的硬件要求。

可以从设备的说明书或者生产厂家的官方网站上找到这些信息。

2.连接设备并安装驱动程序将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好后,我们需要安装设备的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是设备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桥梁,它能够使计算机系统正确地识别和使用设备。

3.设置设备属性和参数一些设备需要进行一些额外的设置和配置,以便在计算机系统中正常工作。

这些设置包括设备的分辨率、传输速率、缓冲区大小等。

可以通过设备的控制面板或者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器进行设置和配置。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设备基础知识一、设备管理1、设备管理的方针;企业设备管理以效益为中心;坚持依靠技术操作进步;促进生产经营和预防..为主的方针.2、设备管理目标;使用设备,维护设备,使设备不出现非计划停车,预知事故,提前处理.设备管理的原则是;设计.制造与使用恰当合理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使所用设备起到与生产相结合的目的;3、设备管理的基本工作是;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经营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组织措施,对设备的主程管理,包括设备的物质运动,价值运动两个方面的管理工作;物质运动;包括检修的更换物件,试用运行的物价;价值运动盈利性的操作;包括工作的需要,给买方的设备的运行,不息电力及机械的磨损消耗,所达到的目的设备维修体制概念:1、事后维修;即出了故障维修不损坏不维修.2预防维修:我们点检出了问题,出事故之前做出的反应并及时做出避免故障杜绝事故的发生.3改善维修,做到利于设备的维护对设,做到备有利的措施.二、设备的保养与平时的维护设备的保养;能使所使用的设备延长寿命,起到到设备利用率的最高线;平时的维护;我们提昌,设备谁使用谁维护对使用设备发线问题及时的做出处理或者将信息反馈给有关负责如果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能造成运行的贬值,严重的后果,可能造成意外设备故障或人员伤亡事故.三、设备规章制度管理指导检查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各种规定,是设备管理.使用.点检.维护的各项工作,管理包括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工作,操作管理的约束.规章制度有以下几点;1、设备使用维护管理的办法:做到谁使用谁维护的定义.2、设备检修管理办法:做到做到预警汇报,填写好设备隐患记录,纳入检修的依据.3、设备备件管理办法:仓库的备件换件填写与备件工作志,做进、出换件的依据,确保下次备推上进库的准确性.4、设备的润滑管理方法:认真点检各传动机构,是否缺油的点检,及时加油维护,减少机械的有形磨损.5、设备工作考核与奖惩办法:是点检与维护的精心度,得到的理论与实践责任心的工作状态.6、技术培训的目标: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为目的,努力提高各项工作的业务水平.7、设备事故管理办法:设备故障、事故的分析,设备发生事故后,要及时调查分析、研究,召开分析会并做好调查分析记录,做到举一反三的厂会精神.。

设备管理基本知识

设备管理基本知识

设备管理基本知识设备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设备进行有效的监控、配置和维护的过程。

作为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部分,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常用操作,帮助读者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

1. 设备管理概述设备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它包括设备的配置管理、设备的状态管理、设备的性能管理和设备的故障管理等方面。

设备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从而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2. 设备管理功能设备管理具有以下基本功能:2.1 设备配置管理设备配置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进行有效分配和配置的过程。

它包括设备的识别、设备的分配、设备的连接和设备的协调等方面。

在设备配置管理中,需要对各个设备进行标识和分类,并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以确保系统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2.2 设备状态管理设备状态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状态更新的过程。

它包括设备状态的采集、设备状态的更新和设备状态的存储等方面。

通过设备状态管理,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异常,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修复,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3 设备性能管理设备性能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性能进行监控和优化的过程。

它包括设备性能的测量、设备性能的分析和设备性能的优化等方面。

通过设备性能管理,可以评估设备的性能状况,找出性能瓶颈和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

2.4 设备故障管理设备故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设备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和修复的过程。

它包括故障的检测、故障的诊断和故障的修复等方面。

通过设备故障管理,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快速定位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以减少故障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 设备管理常用操作设备管理常用的操作包括:3.1 设备识别和标识设备识别和标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进行识别和标记的过程。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及拓展首先,了解设备的分类。

设备可以按照其用途和性能进行分类,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信息技术设备等,每种设备都有不同的管理需求。

其次,学会利用设备管理软件。

现代企业往往会使用设备管理软件来进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这需要设备管理员掌握相应的软件操作技能。

此外,设备管理还包括设备维护和保养。

设备维护和保养是设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另外,设备管理也需要对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

随着科技的发展,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设备管理员需要关注设备的更新和升级,以保持公司的竞争力。

除了基础知识外,设备管理还有很多可以拓展的方面,比如设备管理的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设备管理也越来越智能化,设备管理员需要学习如何利用智能化技术来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另外,设备管理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

设备管理中还需要考虑设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设备管理员需要了解相关环保和安全知识,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总之,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设备管理员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不断拓展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管理需求。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涉及到所有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可变资产,包括生产设备、信息技术设备、交通工具、办公设备等。

良好的设备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设备管理的基础知识以及拓展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分类、软件应用、维护保养、更新升级、智能化、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以下将对这些方面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设备分类是设备管理的第一步。

企业的设备经常根据其用途和性能进行分类。

例如,生产设备可以被划分为机械设备、电子设备、化工设备等;而办公设备则包括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等。

不同类别的设备具有不同的维护周期和方法,这对设备管理的基础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及拓展教材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及拓展教材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及拓展教材概述设备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硬件设备的统一管理和维护。

它包括设备的配置、安装、监控、故障排除等操作。

要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了解一些拓展教材,以便深入学习和了解设备管理的更多细节。

本文将介绍设备管理的基础知识,并推荐一些拓展教材供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设备的分类根据功能和使用范围,设备可以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输入设备:用于将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例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用于从计算机系统中将信息输出,例如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例如硬盘、光盘、U盘等。

设备的配置设备的配置是指将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并完成设备的初始化和设置。

设备配置的步骤包括设备连接、驱动程序安装和设备设置。

1.设备连接:将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例如通过USB接口连接鼠标、键盘,通过HDMI接口连接显示器等。

2.驱动程序安装:为设备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以便计算机系统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设备。

3.设备设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备设置,例如调整显示器的分辨率、配置打印机的默认打印选项等。

设备的监控和维护设备的监控和维护是保证设备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设备的监控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设备的监控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设备状态的监测:通过软件工具监测设备的状态,例如硬盘SMART 监测工具、网络监测工具等。

•设备的固件更新:定期检查设备的固件版本,并及时更新到最新版本,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设备的清洁和维护:定期清洁设备,防止灰尘和污垢影响设备的工作效果,同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故障排除设备故障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一定的排除方法可以快速定位和解决故障,减少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在进行设备故障排除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观察和分析:仔细观察设备的现象和表现,分析故障的可能原因,例如是否有错误提示、设备是否从正常运行状态突然停止工作等。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及拓展课件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及拓展课件

设备管理的发展历程
01
早期的设备管理主要依靠人工进 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设备 管理逐渐实现了信息化和智能化 。
02
现代的设备管理不仅关注设备的 运行和维护,还注重设备的更新 和改造,以及环保和安全等方面 的要求。
02
CATALOGUE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设备分类与识别
设备分类
根据设备类型、用途、使用环境 等因素进行分类,便于管理和维 护。
3
绿色设备管理措施
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技术、实施能效管理和减 排计划、推动废弃设备的回收和再利用等。
设备管理与其他企业管理领域的融合
01
设备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的融合
将设备管理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中,确保设备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致
性。
02
设备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的融合
将设备管理成本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实现设备的经济价值最大化。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及拓展课件
目 录
• 设备管理概述 •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 设备管理技术 • 设备管理应用与实践 • 设备管理拓展知识 • 案例分析与实践
01
CATALOGUE
设备管理概述
设备管理定义
设备管理是指对企业中的各类设备进 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设备的采 购、安装、使用、维护、维修、报废 等各个环节。
设备识别
通过标识、标签等方式对设备进 行标识,方便识别和管理。
设备维护与保养
定期维护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等手段,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使 用寿命。
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
故障诊断
通过观察、检测等方法,确定设备故 障的原因和部位。
故障排除
要点一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及拓展教材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及拓展教材
3) 润滑基本良好,无严重漏油现象,基本达到“五 定”要求;其他水、风、气(汽)等,亦无严重跑、冒、 滴、漏现象。
4) 主要安全防护装置和计器仪表齐全,灵敏可靠。 5) 运行正常,达到公称能力百分之九十以上。
未达到一、二级设备标准的设备为三级设备。存在 的缺陷需经过大修处理。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例:2010年1月份生产设备数据如下:牙轮钻机在 册14台,在用11台,故障时间267小时,计划检 修913小时。 设备日历小时=24 ╳ 31 ╳ 11=8184 牙轮钻机可开动率=(8184-267-913)/8184 ╳ 100%=86%。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3、设备技术档案可分为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纸质设 备档案必须用碳素笔或钢笔填写,填写要字迹工整,不得涂 改。电子文档要定期做好备份。设备档案要填写及时、准确。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档案填写及注意事项
根据以往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以下说明: 1、设备概况的基础数据应填写齐全,如设备档案中部分项 目与本设备不符,应标注为短横线。 2、设备定级问题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设备隐患整改率=完成的隐患整改项目数/立项的隐患整改 项目数× 100%
例:2010年立项的隐患整改项目21项,完成的隐患整 改项目20项。 设备隐患整改率=20/21×% =95.2%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二、设备档案填写及注意事项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知识与常用术语
2设备综合管理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一二三四五”) 1)一生管理,就是要对设备的功能运动、物质运动与价值 运动的全过程进行全系统、全效率、全员的“三全”管理。 2)两个目标,就是既要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或系统效率, 又要降低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 3)三条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依靠技术进步的方针,贯彻预防 为主的方针,执行促进生产发展的方针。 4)四项主要任务,就是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提高企业技 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5)五个结合,就是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日常维护与计 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 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 及拓展
目录
1
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22
设备档案填写及注意事项
1
3
设备管理知识与常用术语
44 2
部分设备管理理论
官网地址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一、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官网地址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主查、评价各 项业务、技术、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果的依据。其 主要作用有:(1)定量评价管理工作的绩效;(2)在 管理过程起监督、调控和导向作用;(3)起激励与促 进的作用。
官网地址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设备利用率=设备实际工作时间/设备制度工作时间╳100% 例:4月份8台310钻机实际工作台时202天,制度 工作台时240天。 310钻机利用率=202/240 ╳ 100%=84%
官网地址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官网地址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小时/设备工作制度台时╳100%
例:2010年1月份生产设备数据如下:牙轮钻机在 册14台,在用11台,故障时间267小时,计划检 修913小时。 设备工作制度台时(设备日历台时)=24 ╳ 31 ╳ 11=8184 牙轮钻机故障率=267/8184 ╳ 100%=3.3%
注:考核设备台数是指生产运行、备用和封存设备台数之
和,不包括外借、闲置、拆除和基建、技改完工而尚未投产
的设备。
官网地址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甲级维护率=甲级维护设备台数/设备考核台数╳ 100% 例:甲级维护设备台数159台,考核维护台数159台。 甲级维护率=159/159 ╳ 100%=100%
官网地址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设备可开动率=(设备日历小时—设备停机小时)/设备日历小时 ╳ 100%
例:2010年1月份生产设备数据如下:牙轮钻机在 册14台,在用11台,故障时间267小时,计划检 修913小时。
设备日历小时=24 ╳ 31 ╳ 11=8184 牙轮钻机可开动率=(8184-267-913)/8184 ╳ 100%=86%。
设备基础资料是指从设备规划、设计、制造(购置)、 安装、使用、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等全过程中形成并 经整理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计算资料、照片、 录像、录音带等科技和管理文件资料,主要包括:
a)管理制度(包括办法、规定等); b)技术规程和标准; c)技术档案; d)统计台账; e)管理定额; f)报表等。
公司目前考核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公式如 下:
官网地址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设备完好率=(一级设备台数+二级设备台数)/设备考核台数╳ 100%
例:一级完好设备134台,二级完好设备22台,三 级设备 10台。
设备完好率=(134+22)/166*100%=94%
3、设备技术档案可分为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纸质设 备档案必须用碳素笔或钢笔填写,填写要字迹工整,不得涂 改。电子文档要定期做好备份。设备档案要填写及时、准确。
官网地址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档案填写及注意事项
根据以往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以下说明: 1、设备概况的基础数据应填写齐全,如设备档案中部分项 目与本设备不符,应标注为短横线。 2、设备定级问题
例:2010年立项的隐患整改项目21项,完成的隐患整 改项目20项。 设备隐患整改率=20/21×% =95.2%
官网地址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二、设备档案填写及注意事项
官网地址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档案填写及注意事项
设备基础资料是进行设备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 直至报废全过程管理的重要基础,在设备的技术管理、经济 管理中提供详实可靠的管理信息、技术数据及考核依据。
例:2010年库存期初金额7000万元,期末金额5000 万元,消耗金额9000万元。 备品备件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7000+5000)/2/9000×365) =365×(7000+5000)/(2×9000) =243天
官网地址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设备隐患整改率=完成的隐患整改项目数/立项的隐患整改 项目数× 100%
设备效率=设备完成的工作量/生产设备开动台数 例:4月份310钻机生产量24848米,生产开动台 数8台 。 310钻机效率=24848/8=3106m/台月
官网地址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管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备品备件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本期备品备件平均库存资金/ 本期备品备件消耗资金×本期天数)=本期天数×(期初 金额+期末金额)/(2×本期内消耗金额)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档案填写及注意事项
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管理的基础性资料,是设备使用、 维护、检修、技术改造、更新、报废的主要依据。
1、设备技术档案应严格按设备基础资料的要求进行管 理。
2、设备档案的建档时限应从设备投产使用开始,到设 备报废为止。主要包括设备概况、设备润滑表、设备原理简 图、设备鉴定及安装和试车记录、投产及投产一年后存在的 设备缺陷和隐患、设备检修记录、设备改进变动情况、主要 备品更换记录、设备主要故障记录、设备事故记录、设备完 成产量情况、设备主要经济指标等。
3、技术档案中的图纸,要求按国家标准复制,做“手风 琴箱式”折叠,正面向外,标题栏角露在右下角;照片要附 有编号,填清说明。
4、原始检修交工文件,要装订整齐,按顺序排列编号, 随设备技术档案保存。
5、各类资料要求逐页编号。凡未铅印编号的在右上角用 阿拉伯数字书写编号。
6、设备迁移、调拨时,其档案均应随设备调出。
官网地址
设 备 管 理基础知识及拓展
设备档案填写及注意事项
设备基础资料要求齐全、整洁、规范、统一,及时填写; 要建立基础资料分类目录登记册,以便查阅;新接收的资料 要及时整理入册。
1、有关总结、文件、报表等文字材料,要求精炼、概括、 工整、美观。
2、一律用钢笔工整书写,不可用圆珠笔及铅笔;数据和 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