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6
2020年01期总第493期
ENGLISH ON CAMPUS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文/刘广敏
气下人们需要穿着多层衣物来应对天气。
为了应对各种各样的天气,各个季节的衣物不同,特点鲜明。
同时我国衣着服饰的剪裁方法主要是以平面剪裁为主,较为宽松和飘逸。
西方的地理环境和我国不同,尤其是欧洲与我国的气候差距
非常大,欧洲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一种寒冷的状态,对衣服的保暖要求比较高。
在过去,西方喜欢使用羊毛、皮草等保暖性能好的材料进行剪裁,这些面料在剪裁的过程中也比较贴身,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保暖需求。
在这种差异的情况下,译者在对不同国家的服装文化进行翻译的时候,就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
比如中国古代各种各样的服饰名称,“蜀绣”“玉锦”“大氅”等衣物的名称在翻译时都会受到阻碍。
同样,中国译者在对外国近代文学进行翻译的时候,许多西方衣着服饰有时在查阅大量资料的情况下也不能够完整地将衣物的样子表达出来。
在家庭审美方面,中外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中国人对于亲情十分重视,中国人以前大部分都是大家族。
中国文学作品中,有一些以四世同堂为背景,讲述家族之间的爱恨情仇。
尽管如今中国大家族的存在逐渐减少,但是这些文化对于国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能够理解不同家庭的评判标准。
在进行关于这方面的翻译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如“薪火相传”这种词语,在翻译的时候如果进行直译那么就失去了词语本身表达的意思。
此时就要求译者使用重造翻译法,对于原文的字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忽略,考虑读者对于文章的理解以及文章上下文的内容,融合起来考虑应该如何翻译。
同样,在文化审美方面,中外文学体裁的不同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中国的诗词运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在翻译的过程中想要保留格式的同时将感情表达出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同时,这些诗歌在表达过程中运用了许多典故、隐喻等如果没有解释就无法理解,这对于翻译者而言也非常困难。
2.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影响。
中外双方在思维和表达方式方面的差异也非常大,比如生活习惯、口头语等方面。
这些文化现象
上的差异,让双方在理解对方的情景的时候经常会摸不着头脑。
在生活习惯方面,中国人做事情喜欢成群结队,比如吃饭、一、翻译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文化之间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在语言翻译过程中的差异。
文化
包含众多方面,不论是思想精神方面的不同还是在物质方面,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关于文化的区分界定,学术界有着许多种不同的说法,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从大众角度来说,文化可以被区分成正规文化常规文化两种,这两种也可以称为文学文化和通俗文化。
正规文化是由各种学科的文化组成,如文学作品、社会哲学、自然学科等等,这些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代表和结晶,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具体的文化。
而常规文化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沉淀凝结下来的一些习俗、节日庆典等,与正规文化相比有着更加具象的表现方式,并且被更多人应用着。
文化是语言形成的基础,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
语
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推进。
可以说,语言代表着大众思维的发展和表现,而文化给语言规定了构成与发展的范围。
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依存,但是也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就是影响英汉翻译中的重要因素。
翻译人员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经常会感受到由于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难度。
由于文化是语言发展的最大范围,一个国家的语言不可能出现文化之外的词语或者句子,当遇到本国没有的文化现象时,我国的语言中就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
这种差异对于英汉翻译和沟通产生了一定的干预作用。
因此,翻译人员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到文化方面带来的差异,运用更合理准确的语言来弥补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让双方能够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都能够进行全面的理解。
二、影响翻译的因素
1.地理环境的影响。
由于英语国家和中国所处的地域差距,
形成了无法克服的客观环境因素、气候因素、环境条件等对于各个国家的服装审美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审美差异是在长久的文化积淀过程中形成的,集合了一个国家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社会风俗、政治思想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我国主要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四季分明,在多数天
【摘要】因为人类生活区域的不同、自然环境的不同直接引发了各个地区文化的不同,语言在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各个国家的语言因为文化的差异也有所差异。
近些年来,全球化不断演进,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出现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翻译偏差。
不同的语言之间总是会存在文化差异的现象,不同国家具有表达不同文化的语言,文化差异是造成翻译偏差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帮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就要将其他国家的文化用自己国家的语言描述出来,用已经存在的语言描述本国不存在的现象,这种克服文化差异的方法是实现各个国家之间更好地交流的主要方式。
本文将讨论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两国不同的文化差异对翻译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英汉文化;文化差异;翻译【作者简介】刘广敏,江西理工大学。
2020年01期总第493期
ENGLISH ON CAMPUS
逛街等情况,如果一个人做这些事情的话,会给人一种这个人不合群、有问题的印象,虽然如今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独处文化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普及,但是多年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大家在看到一个人单独行动的时候还会产生这样的潜意识。
西方人在做事的时候喜欢独来独往,独来独往是正常的情况,成群结队也是正常的情况,西方人对于独处并没有偏见。
西方人在不认识的人进入自身的私人空间的时候,会感到被冒犯,感受到隐私被侵犯。
面对这种不同的生活习惯,当在交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这种价值观的时候,沟通双方常常会摸不着头脑,西方人不理解为什么在描写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表达了这个人的落寞,中国人也不能理解在描写一段独处时光时兴奋快乐是什么样子。
在口头禅方面,中英文化中的差异也非常大。
比如中国人在见面的时候打招呼会说:“您吃了吗?”这种口头禅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常见,西方人在打招呼的时候通常就是普通问好“What’s up”“Hello”等。
但是这种口头禅的形成是因为中国人经历了一段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所以“您吃了吗”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中国人的口头禅。
如果在不了解这段历史的情况下,听到这句中文后,外国人会感到非常诧异。
在翻译的时候,对于这种问候语,应更加注重其要表达的意思,主要是表达问候的意思,没有必要直译为“Have you eaten yet?”这样就脱离了原文的表达意图,和原文的口头语表达上有一定的差异。
如果要让英语文化国家的读者理解作者的意思,那么按照英语问候方式进行翻译就可以了。
3.宗教信仰差异的影响。
宗教信仰上的差异主要是指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由于受宗教思想的影响不同,形成的文化也不尽相同,体现了各个民族在弘扬和禁忌方面的不同。
比如在中国语言文化下,龙一直是非常神圣的生物,是万物之主。
在古代,皇帝以真龙自称,被称为“真龙天子”领导众人建设更强盛的国家;在家族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望子成龙”希望孩子们成为“人中龙凤”,意思是希望儿女以后能够有一个好的前程,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然而,在西方国家,龙经常代表着邪恶,代表一种凶残的野兽,和中国不同,经常作为贬义词来使用。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望子成龙”“人中龙凤”之类的词语,应该更加注重词语本身表达的意思,而不是拘泥于词语字面上的意思,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外国读者理解起来更加简单的词语。
我国宗教文化中的许多形象,在西方国家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中国的神的构成,在西方很难找到对应的形象。
因此,在翻译对应作品的时候也较为困难。
西方人在感叹的时候经常会说:“Oh, my god”,在这句话中,God指的是上帝,使人们信仰的基督教的神。
但是在中国人感叹的时候,人们经常会说“我的天哪”,但是这个天并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天,在翻译的时候通常为了表达惊讶的意思会译为“Oh, my god”。
但是这实际上就造成了文化上的差异,本来中国人在感叹的时候,不包含任何宗教含义,但是如果翻译成西方人感叹的常用语,就带有了信仰基督教的意味,给作者表达的意思加上了其他的东西。
4.历史文化的影响。
历史文化的影响深入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中国的饮酒文化和西方的饮酒文化就不尽相同。
举例来说,莫言先生的《丰乳肥臀》中对于饮酒文化有一段描写。
莫言先生作为一名乡土作家,在其书中,描写了许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进行翻译的时候,由于涉及文化方面的不同,外国读者会对文本内容感觉到很难理解,这就需要译者对于中西文化进行融合,将生态翻译学发挥到极致,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多层次与多维度的适应和选择,才能够让读者完全理解我国的文化。
如同此处:众人呼啦啦地站起来,端起酒杯,碰得叮当响,干——都一仰脖,干了。
(莫言,2010,p191)
The guests got noisily to their feet, clinked glasses and“Bottoms”—tipped back their heads——“Up”!
这句话涉及了中国的饮酒文化,饮酒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渊源,文化底蕴丰富,饮酒文化涉及了许多领域的尝试,在上千年的饮酒文化中,许多饮酒文化,如诗词歌赋等得到了传承,酒文化也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瑰宝。
但是在翻译当中,就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为国外的饮酒文化与我国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常在饮酒聚之时,所有人精神振奋,兴致高昂,情感高潮处,出现所有人就会站起来敬酒,将酒杯碰得叮当响。
然而,在外国的饮酒文化中,酒杯响声过大或者所有人都起立是一种极为不礼貌的现象,西方人饮酒注重礼仪和仪态,中国人饮酒豪爽开放。
这种不同给翻译过程造成了许多困难。
于是葛浩文先生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保留了中国的饮酒文化,还将中西文化进行了恰到好处的融合,让外国读者能够理解这段话中描述的现象。
比如像“呼啦啦”之类的象声词,葛先生并未进行直译,而是采用了noisily一词,虽然并不是语言之间的直接转换,但是却表达了原文中想表达的热闹、起哄的氛围。
同时注意,中国人在喝酒的时候通常会大喊“干!”,然而西方人却喜欢说“Cheers”,因此许多翻译学家在翻译时,把“干”翻译成“Cheers”,但是葛先生在翻译过程中却选择了“Bottoms up”一词,这词在美式文化中是与“干”意思较为相近的词语,通过运用这个词组,不仅表达了中国“干”的意思,还让国外的读者对原文能够产生同感,能够和原文联系起来,明白这段的意思。
葛先生的翻译不仅准确,而且使得中国饮酒的场景跃然纸上。
三、结语
中国文学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涉及许多和西方文化不同的生态环境,因此在传播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阻挠。
这也是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处于边缘状态的一大原因,我们要对这个现象产生警醒,认识到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在文化输出方面产生的巨大差距,并且尽力完善中国文学的翻译,通过文学作品来传播当代中国的文化和更深层次的内容,让外国人抛弃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了解最前沿的、最真实的我国的形象。
这就需要译者好好研究生态翻译学的内涵,多多拜读熟练运用生态翻译学的译者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陈诚.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8,31(24):145-146.
[2]孙嘉,颜宝琴.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准确性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38(09):126-128.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