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大婚典礼全图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绪皇帝⼤婚典礼全图册
光绪⼤婚典礼全图册
在清代,皇帝结婚是清宫⾥的头等⼤事,1889年光绪皇帝在紫禁城举办婚礼,皇宫⾥的⼤婚礼仪处提前⼀年半的时间就开始准备,整个婚礼共花费了550万两⽩银,这场奢华的婚礼都有哪些过程,场⾯到底如何呢?通过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套《⼤婚典礼全图册》来揭⽰光绪⼤婚的情景。

《⼤婚典礼全图册》共分为⼋册,由清代宫廷画家庆宽等⼈绘制,它以连环画的形式记录了光绪皇帝迎娶皇后的全过程。

这⼋册画作包括第⼀册《皇后出宫⾄邸图》,第⼆册《纳采礼筵席图》,第三册《⼤征礼图》,第四册和第五册均为《皇后妆奁图》,第六册《册⽴奉迎图》,第七册《皇后凤舆⼊宫图》,第⼋册《礼节图》。

光绪皇帝娶亲的整个过程分为婚前礼、成婚礼和婚后礼三个阶段,《⼤婚典礼全图册》描绘的场景包括纳采礼、⼤征礼、册⽴礼、奉迎礼、合卺礼、庆贺礼和赐宴。

这部图册所画⼈物众多,重要⼈物均标注了官职,因此很容易辨识画⾯的内容。

这样的巨幅画作井然有序,并不显得繁乱。

可见,画师们深厚的绘画功底。

在没有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年代,记录这样盛⼤的场景,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和光绪四位皇帝的婚礼是在紫禁城⾥举⾏的,这是因为他们幼年登基,到了成婚年龄⾃然就在皇宫⾥举⾏婚礼了。

如果皇太⼦在继位之前已经结婚了,那么登基以后就只能举⾏⼀个简单的仪式。

虽说光绪皇帝在紫禁城⾥举办了⼀场盛⼤的婚礼,但他的婚姻并不能⾃⼰做主,⽽是由慈禧太后包办,这其中就包含着慈禧的政治野⼼。

光绪皇帝虽然和慈禧太后以母⼦相称,但他并不是慈禧的亲⽣⼉⼦,⽽是慈禧的妹妹所⽣。

慈禧的亲⽣⼉⼦是同治皇帝,同治5岁登基,19岁时得天花去世,临终前他没有留下让谁继位的遗嘱。

慈禧太后便将⾃⼰妹妹所⽣的⼉⼦载湉召⼊宫中,继承了皇位。

慈禧是⼀个权⼒欲极强的⼈,⼉⼦同治皇帝在位期间,她⼀直掌握朝中⼤权,同治死后,为了继续把持朝政,她需要找⼀个年龄⼩的皇帝,以便⾃⼰继续垂帘听政,⽽⾃⼰的外甥就是最好的⼈选。

4岁的载湉⼊宫继承皇位,成了光绪皇帝,但他却⼀直处于慈禧太后的控制之下。

光绪皇帝逐渐长⼤成⼈,按照清朝皇家祖制,皇帝16岁就要临朝亲政,这就意味着慈禧不久以后就要把⼤权交还给光绪了。

然⽽,权⼒欲极强的慈禧太后怎会就此善罢⽢休,于是,她⼜在光绪皇帝选皇后这件事情上打起了主意。

经过精⼼挑选,慈禧有了最佳的皇后⼈选,那就是⾃⼰的侄⼥叶赫那拉⽒静芬,慈禧认为把⾃⼰的侄⼥⽴为皇后,这样不但可以亲上加亲,⽽且还能在皇帝的⾝边安插⼀个忠实的⽿⽬。

慈禧曾经有意安排光绪皇帝和叶赫那拉⽒接触,叶赫那拉⽒⽐光绪皇帝⼤三岁,相貌平常。

光绪皇帝对这位表姐并不中意,他已经有了⾃⼰的意中⼈,那就是后来的珍妃。

在早已内定了皇后⼈选的情况下,慈禧还假意安排了⼀场选秀活动。

从表⾯上看皇后和嫔妃是皇帝⾃⼰做主选定的,但整个过程完全由慈禧操纵。

据记载,皇后的⼈选经过层层选拔,最后只剩下五⼈,其中包括慈禧侄⼥叶赫那拉⽒静芬,珍妃姐妹俩,还有另外⼀对姐妹。

⼀开始,慈禧假意让光绪皇帝⾃⼰挑选,并递给光绪⼀个如意,告诉他,把如意交给谁,谁就是未来的皇后。

光绪皇帝早知慈禧的安排,可是在最后关头光绪却犹豫起来。

当⾛到珍妃⾯前时,试图要把如意交到她⼿⾥,正在此刻,慈禧突然⼤叫皇帝。

光绪⼀惊,还没等回过神来,太监便⾛上前去,把光绪带到慈禧侄⼥的⾯前,把如意交到了叶赫那拉⽒⼿中。

尽管这不是光绪皇帝想要的结果,但是这场盛⼤的结婚典礼还是要如期举⾏的。

《⼤婚典礼全图册》完整记录了这场皇家婚礼的全过程,从婚前礼开始,光绪皇帝⼤婚的⼀系列仪式就正式启动了。

翻开《⼤婚典礼全图册》第⼀册可以看到,光绪⼗四年,也就是1888年农历⼗⽉初五,叶赫那拉⽒静芬乘坐⼋⼈抬的孔雀顶⼤轿出宫回到家中,等待皇帝的正式迎娶。

她的⽗亲⼋旗副都统桂祥已经率领家⼈跪在⼤门外迎接,虽然这段时间叶赫那拉⽒静芬住在娘家,但是由宫⾥派来的太监服侍,只等纳采礼和⼤征礼的举⾏,这两个礼就相当于民间的订婚礼和过彩礼。

光绪⼗四年⼗⼀⽉初⼆,纳采礼即将举⾏,当天上午,皇帝钦命的正副使先来到太和殿,领光绪皇帝的旨意,并接受代表皇帝⾏事的⾦节,然后率领仪仗队前往桂祥的府邸。

仪仗队来到桂祥家以后,将装有纳采礼的龙亭停在门外,桂祥本⼈则在厅门外双膝跪地,迎接代表皇帝⽽来的
正副使。

内务府官员将礼物取出,摆放在⼤厅的条案上。

仪式结束后,正副使回宫复命。

傍晚时分,桂祥家张灯结彩,举办盛⼤的纳采宴,席上的酒菜都是皇帝赏赐的。

从《⼤婚典礼全图册》第⼆册《纳采礼筵宴图》中可以看到,桂祥家张灯结彩的喜棚⾥,摆满了宴桌,朝中官员全部依次⽽坐,享⽤纳采宴。

酒过三巡,以桂祥为⾸的众官员⾯向皇宫的⽅向跪拜,以表⽰对皇帝所赐酒席的感谢。

纳采礼结束之后,接下来是皇帝⼤婚的另⼀个重要步骤,举⾏⼤征礼。

所谓⼤征礼就是光绪皇帝正式向桂祥家送⼤婚的彩礼,这份丰厚的礼物在《⼤清会典》中有记载,包括200两黄⾦,⼀万两⽩银,⼀个⾦茶筒,两个银茶筒,两个银盆,⼀千匹绸缎,⼆⼗匹⽂马等。

光绪⼗四年⼗⼆⽉初四,就是举⾏⼤征礼的⽇⼦。

在《⼤婚典礼全图册》第三册《⼤征礼图》中可以看到,光绪给准皇后的礼物⽤74座龙亭装载,⽽给准皇后娘家的礼物,则⽤58座采亭装载。

和举⾏纳采礼⼀样,光绪皇帝任命正副使前往桂祥家举⾏⼤征礼,浩浩荡荡的仪仗队⼗分壮观。

经过纳采和⼤征这两个重要的婚前礼之后,光绪皇帝的⼤婚即将进⼊成婚礼,这也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部分。

《⼤婚典礼全图册》中的第四册和第五册《皇后妆奁图》表现的就是桂祥家送嫁妆时的情景。

画中送嫁妆的队伍浩浩荡荡,绵连数⾥,侍卫⼤⾂、内务府⼤⾂率领众多侍卫在沿途领引保卫。

⾛在前⾯的挑夫已经到了乾清门⼴场,后⾯的队伍才刚刚⾛到东华门。

光绪皇帝的⼤婚仪式于1889年农历正⽉⼆⼗七举⾏,按照中国民间习俗,新郎要亲⾃去新娘家迎娶新娘,贵为天⼦的皇帝⾃⼰不去,⽽是派使⾂代为前往,因此皇家的迎亲仪式也叫奉迎礼。

光绪《⼤婚典礼全图册》的第六册《册⽴奉迎图》表现的就是皇家迎亲时的情景,为了遵守古代的礼仪,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在⼦夜时分就来到桂祥家。

迎亲队伍到了以后,⾸先要举⾏的是册封礼,册封礼就是为准皇后授予象征皇后地位的⾦册和⾦宝,⾦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印。

这⼀仪式由皇帝的使节和随⾏的⼥官完成,册封后皇后才正式确⽴⾝份。

叶赫那拉⽒静芬被册封为隆裕皇后。

隆裕皇后的⾦宝⽤500两纯⾦打造,⾼10厘⽶,印⾯有14厘⽶见⽅,上⾯分别⽤满汉两种⽂字铸造出“皇后之宝”四个字,印纽处系黄⾊绶带,做⼯⼗分精美。

册封礼结束之后,迎亲的队伍在⼦夜11点55分出发,前往紫禁城。

光绪《⼤婚典礼全图册》的第七册《皇后凤舆⼊宫图》表现的就是奉迎皇后⼊宫的场⾯。

在这部分画作中,还重点描绘了隆裕皇后⾝穿华丽的⼤婚礼服,乘坐黄⾊凤舆的情景。

迎亲的队伍经⼤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在3点30分抵达紫禁城的乾清宫门前。

到了乾清门,才算到了皇帝的家。

隆裕皇后在这⾥下凤舆,有⼈接过皇后⼿中的苹果,递上⼀个宝瓶,皇后⼿捧宝瓶进⼊宫中。

中国民间有很多婚庆习俗,跨⽕盆就是其中之⼀。

皇帝⼤婚,皇后也要跨⽕盆、跨马鞍,跨⽕盆既有跨⽕驱邪的意思,⼜有⽕烧旺运的含义。

马鞍下压两个苹果,谐⾳是平安。

跨马鞍就寓意平平安安。

皇帝⼤婚,皇家乐队早已准备就绪,乐器有⾦编钟、编磬、箫和笛⼦等,婚礼上演奏的⾳乐是古代宫廷乐曲“中和韶乐”。

皇帝和皇后的洞房设在坤宁宫内,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

如今,洞房⾥依然保持着光绪结婚时的样⼦。

光绪和隆裕进⼊洞房之后,先要坐在龙凤喜床上,吃⼦孙饽饽。

⼦孙饽饽就是饺⼦,饺⼦由皇后娘家准备,必须煮得半⽣不熟。

吃的时候要有⼈问“⽣不⽣”,⾥⾯要回答“⽣”,这⼀点和民间是相同的,它代表的含义就是皇家更盼望⼦孙后代权⼒的延伸。

吃完饺⼦以后,接下来就要举⾏合卺礼。

合卺礼是中国古代婚礼中最重要的内容之⼀。

卺就是瓢,把⼀个匏⽠分成两半,做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端⼀个,喝下瓢中的美酒,就是合卺,象征着婚姻美满,⽩头偕⽼。

后来,⼈们⼜设计出连体式酒杯。

合卺宴的结束,标志着⼤婚典礼中最重要的成婚礼接近尾声。

紧接着要举⾏的是⼀系列的婚后礼。

光绪《⼤婚典礼全图册》的第⼋册《礼节图》就描绘了这些婚后礼的场⾯。

1889年农历⼆⽉初⼆,皇帝在紫禁城内举⾏朝见礼,初四举⾏庆贺礼,初五、初⼋分别举⾏筵宴礼和祈福礼。

《礼节图》中的《太和殿庆贺礼图》部分表现的就是农历⼆⽉初四举⾏庆贺礼的情景。

太和殿上⾼悬巨幅“囍”字,皇家乐队分列东西两边,光绪皇帝坐在太和殿内,接受王公百官的朝贺。

庆贺礼结束后,还举⾏隆重的颁诏礼。

颁诏礼在天安门城楼上举⾏,礼部官员把帝后⼤婚的喜讯昭告天下。

1889年农历⼆⽉⼗五,光绪皇帝在太和殿设宴,款待皇后娘家的男性成员和王公⼤⾂,⽽皇后则出⾯宴请娘家的⼥性成员。

⾄此,光绪皇帝的⼤婚典礼落下帷幕。

光绪⼗四年⼗⽉初五⽇,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从复选的秀⼥中确定了皇后,当天下午,准皇后出宫回府。

从这时开始,光绪皇帝的⼤婚——中国历史上最后⼀次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婚礼,
终于拉开了帷幕。

档案记载:光绪⼗四年⼗⽉初五⽇,申时,指⽴皇后出宫时,恭备龙亭⼀座,舆请如意前⾏。

⾄乘⽤⼋⼈孔雀顶轿,先期请⾄宫内,⽤太监舆请⾄顺贞门外,銮仪卫接请出神武门,由地安
门⾄邸第。

《皇后出宫⾄邸第图》⼀,准皇后乘舆出顺贞门。

《皇后出宫⾄邸第图》⼆,图中⼋⼈所抬为放置如意的龙亭,是⾛在队伍最前⾯的。

《皇后出宫⾄邸第图》三,图中的孔雀顶⼤轿⾥坐的是准皇后,⾛在龙亭的后⾯。

《皇后出宫⾄邸第图》四,图中分别为黄车和青车。

《皇后出宫⾄邸第图》五,到达地安门。

《皇后出宫⾄邸第图》六,档案记载:皇后出宫⾄邸第,届时,后⽗率⼦弟在⼤门外跪迎。


有守卫官员⼈等敬谨轮流备差。

《皇后出宫⾄邸第图》七,档案记载:皇后⾄邸第内堂,后母等跪迎。

(PS:从这时到正式迎娶前,准皇后与准嫔都只能由宫中派来的太监服侍,由护卫守护,不许与家⼈接触。

)
《纳采礼筵宴图》⼀,光绪⼗四年⼗⼀⽉初⼆⽇,午时,⾏纳采礼。

内务府官备⽂马四匹、甲胄⼗副、缎百匹、布⼆百匹、⾦茶筒⼀个、银盆⼆个。

(PS:满族马上得天下,是以骑射与尚武为⽴国根本的民族,所以光绪⼤婚时的聘礼中以马匹、甲胄占有⾸要位置。

)
纳采时的彩礼,缎匹龙亭和布匹龙亭
纳采时的彩礼,甲胄龙亭。

纳采时的彩礼,⽂马四匹。

《纳采礼筵宴图》⼆,午时之前,正副使来到太和殿前,钦天监报吉时到,引正副使就位。

《纳采礼筵宴图》三,正副使于太和殿前,先听宣制官向其宣布皇帝的命令:皇帝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懿旨,纳副都统桂祥之⼥——叶赫那拉⽒为皇后。

命钦等持节以礼纳采。

正副使⾏三跪九叩礼。

(PS:正副使是皇帝钦命的,授以⾦节,正使⼿持⾦节,代表
皇帝⾏事。

)
《纳采礼筵宴图》三的局部放⼤,图中为⼤学⼠将⾦节交与正使之⼿。

《纳采礼筵宴图》四,正使受节,御仗在前引导,出太和门。

《纳采礼筵宴图》五,御仗在前引导,正使⼿捧⾦节,率仪仗队伍,前往皇后府邸。

《纳采礼筵宴图》五的局部放⼤。

《纳采礼筵宴图》六,仪仗队伍路经⽂华门,图中为彩礼。

《纳采礼筵宴图》七,仪仗队伍⾄协和门。

《纳采礼筵宴图》⼋,仪仗队伍⾄皇后府邸,后⽗着朝服跪迎于⼤门外道右。

《纳采礼筵宴图》九,正副使⼊中门,内务府官捧甲胄、缎布⼊陈于左右黄案。

《纳采礼筵宴图》⼗,纳采后,⽗袛受,⾏三跪九叩礼。

赏后母宴饽饽桌⼆⼗张,酒筵桌⼆⼗
席,⽺⼆⼗只,酒⼆⼗瓶。

《纳采礼筵宴图》⼗⼀,后⽗⾏三跪九叩礼毕,正使偕同副使出。

《纳采礼筵宴图》⼗⼆,正副使出府邸,复命,后⽗跪送于⼤门外右边。

《纳采礼筵宴图》⼗三,光绪⼗四年⼗⼀⽉初⼆⽇,纳采礼成后,未时纳采筵宴。

按照满族的饮⾷传统,他们先喝奶茶,吃饽饽,然后再吃酒席。

图中为喝奶茶。

《纳采礼筵宴图》⼗四,酒过三巡,宴会结束,⾏⼀扣礼。

《纳采礼筵宴图》⼗五,鸿胪寺官引众官⾄堂下,以后⽗为⾸,⾏三跪九叩礼。

清代皇帝⼤婚纳采礼之后⾏⼤征礼,即古代的“纳征”礼。

⼤征礼为皇帝给皇后的礼物和给皇后家
⼈的赐物。

《⼤征礼图》⼀,光绪⼗四年⼗⼆⽉初四⽇,午时,⾏⼤征礼。

皇帝给皇后的礼物有:黄⾦⼆百两、银万两、⾦茶桶⼀具、银茶桶⼆具、银盆⼆、缎千匹、⽂马⼆⼗匹、闲马四⼗匹,驮甲
⼆⼗副。

《⼤征礼图》⼆,吉时到,正副使⾏三跪九叩礼。

《⼤征礼图》三,正使受节。

《⼤征礼图》四,龙亭在前,采亭在后,御仗前导,出太和门。

《⼤征礼图》五。

《⼤征礼图》六,经⽂华门。

《⼤征礼图》七,⾄协和门。

《⼤征礼图》⼋,⾄皇后府邸,后⽗跪迎于⼤门外右道。

《⼤征礼图》九,正副使⼊中门,龙亭、采亭⽌于门外。

《⼤征礼图》⼗,后⽗北⾯跪,正使传制:⾏⼤征。

后⽗袛受,⾏三跪九叩礼。

《⼤征礼图》⼗⼀,赐后⽗后母黄⾦百两、⾦茶桶⼀具、银五千两、银茶桶⼀具、银盆⼀具、
缎五百匹、布千匹、马六匹、甲胄⼀副、⼸⼀张……;赐后弟缎四⼗匹、布百匹、马⼆
匹……;赐从⼈银四百两。

《⼤征礼图》⼗⼆,后⽗率⼦弟,北⾯跪,⾏三跪九叩礼,谢赏赐物,正使持节,偕同副使
出。

《⼤征礼图》⼗三,御仗前导,正使持节,偕同副使出府邸,复命,后⽗仍跪送于⼤门外右
道。

《皇后妆奁图》⼀(妆奁,即嫁妆),皇后妆奁共⼆百抬,于⼤婚前期分两⽇恭进,即正⽉⼆⼗四
⽇和⼆⼗五⽇。

皇后妆奁由东华门进宫
《皇后妆奁图》⼆,皇后的妆奁并⾮与民⼥⼀样由母家备办,⽽由皇家采办,只是⾛了从皇后
府邸抬⼊皇宫的⼀个过场⽽已。

《皇后妆奁图》三,妆奁中既有绸缎成⾐、裘狐⽪服,⼜有冠履靴鞋、珠宝⾸饰;既⼜有陈设清供、舶来时玩,⼜有⽣活器⽫、实⽤家具等等。

皇后妆奁舆⾛进昭德门
《皇后妆奁图》四,妆奁的停放处分别为坤宁宫、体顺堂、乾清宫、钟粹宫、东暖殿等处。

《皇后妆奁图》五,⾏⾄体仁阁。

《皇后妆奁图》六
《皇后妆奁图》七
《皇后妆奁图》⼋
《皇后妆奁图》九
《皇后妆奁图》⼗
《皇后妆奁图》⼗⼀
《皇后妆奁图》⼗⼆
《皇后妆奁图》⼗三
《皇后妆奁图》⼗四
《册⽴奉迎图》,终于到⼤婚这关键⼀步,这⼀⽇为正式⼤典⽇期,仪式最为隆重。

(PS:奉迎:皇帝贵为天⼦,⼤婚不“亲迎”,派遣使节迎娶称为“奉迎”)
《册⽴奉迎图》⼀,光绪⼗五年正⽉⼆⼗七⽇,举⾏⼤婚典礼。

⼆⼗六⽇未时,皇上诣慈宁宫⾏礼。

是⽇早,銮仪卫设皇太后仪驾于慈宁门外⾄长信门外,俱东西相向。

内监设中和韶乐于慈宁宫檐下,设丹陛⼤乐于长庆门内,均向北。

武备院官豫设皇上拜褥于慈宁门槛外正中。

是时,后扈内⼤⾂⼆员,率豹尾班执枪侍卫⼗员,佩⼑侍卫⼗员,于乾清门外。

礼部堂官⼆员,于太和殿后阶下,咸左右序⽴。

袛俟钦天监官于乾清门外报吉时届,礼部堂官奏请皇上具礼服乘舆出宫。

礼部堂官导驾出隆宗门,⾄永康左门外,降舆。

由慈宁门东阶升⾄门左,西向⽴。

内监奏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慈宁宫。

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具礼服出内宫,中和韶乐作奏《平之章》。

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升座,乐⽌。

礼部堂官引皇上⾄拜褥。

上⽴,丹陛⼤乐作,奏《仪平之章》。

鸿胪寺鸣赞官奏:跪!皇上跪。

奏:拜!兴!皇上⾏三跪九拜礼,兴。

……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起
座,还宫,乐⽌。

礼部堂官奏:礼成。

《册⽴奉迎图》⼆,皇上⾏三跪九拜礼。

《册⽴奉迎图》三,皇上御太和殿。

《册⽴奉迎图》四
《册⽴奉迎图》五
《册⽴奉迎图》六
《册⽴奉迎图》七
《册⽴奉迎图》⼋
《册⽴奉迎图》九
《册⽴奉迎图》⼗
《册⽴奉迎图》⼗⼀
《册⽴奉迎图》⼗⼆
《册⽴奉迎图》⼗三
《册⽴奉迎图》⼗四
《册⽴奉迎图》⼗五
《册⽴奉迎图》⼗六
《册⽴奉迎图》⼗七
《册⽴奉迎图》⼗⼋
《册⽴奉迎图》⼗九
附:《光绪朝起居注》
光绪⼗五年正⽉⼆⼗七⽇癸⾣,上在养⼼殿办事见⼤⼈。

寅刻,凤舆⾄乾清宫殿檐前向吉⽅,降凤舆。

巳刻,上诣储秀宫——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前请安。

是⽇午刻,奉皇太后幸漱房斋看戏。

午初进果桌,午正进晚膳,毕。

跪送皇太后还储秀宫。

⾣刻,上诣坤宁宫,⾏合卺宴礼成。

《皇后凤舆⼊宫图》⼀
《皇后凤舆⼊宫图》⼆
《皇后凤舆⼊宫图》三
《皇后凤舆⼊宫图》四
《皇后凤舆⼊宫图》五
《皇后凤舆⼊宫图》六
《皇后凤舆⼊宫图》七
《皇后凤舆⼊宫图》⼋
《皇后凤舆⼊宫图》九
《皇后凤舆⼊宫图》⼗
《皇后凤舆⼊宫图》⼗⼀
《皇后凤舆⼊宫图》⼗⼆
《皇后凤舆⼊宫图》⼗三
《皇后凤舆⼊宫图》⼗四
《皇后凤舆⼊宫图》⼗五,陈设册宝图。

《皇后凤舆⼊宫图》⼗六,凤舆⼊乾清门中门。

《皇后凤舆⼊宫图》⼗七,凤舆⾄乾清宫阶下,寅时,内监奏请皇后降舆,诣交泰殿,恭侍命
妇袛迎皇后⼊中宫。

《皇后凤舆⼊宫图》⼗七的局部放⼤。

接下来是婚后的了,有庆贺、颁诏、赐宴。

《礼节图》⼀,慈宁宫庆贺礼图,光绪⼗五年⼆⽉初四⽇,皇上率群⾂诣慈宁宫⾏礼。

《礼节图》⼀的局部放⼤,正中跪着的是光绪。

《礼节图》⼆,太和殿庆贺礼图,光绪⼗五年⼆⽉初四⽇。

《礼节图》三,太和殿庆贺礼图,光绪⼗五年⼆⽉初四⽇。

《礼节图》四之颁诏图,光绪⼗五年⼆⽉初四⽇。

《礼节图》五,赐宴图,光绪⼗五年⼆⽉⼗五⽇,皇上御太和殿,赐后⽗及其族属宴。

以上,关于《光绪皇帝⼤婚典礼图》已经全部完结了,下⾯是光绪⼤婚时的⽤品。

光绪⼤婚时所⽤的百⼦帐。

局部放⼤
光绪⼤婚时所⽤的双喜被,长284厘⽶,宽225厘⽶。

光绪⼤婚当晚所⽤的百⼦枕,长68厘⽶,⾼17厘⽶。

光绪⼤婚时,皇后所⽤的龙凤盖头,长75厘⽶,宽75厘⽶。

光绪⼤婚时所⽤的拜垫,直径85厘⽶。

光绪⼤婚时所⽤的怀挡(即餐⼱),长73厘⽶,宽73厘⽶。

帝后合卺宴所⽤的“五彩吉祥”龙凤碗及筷⼦。

光绪⼤婚时的⽕镰包。

坤宁宫洞房内景,是光绪⼤婚⾏合卺礼的地⽅。

隆裕⼤婚时所穿的吉服,⾝长141厘⽶,两袖通长212厘⽶,袖⼝宽24厘⽶,下摆118厘⽶。

喜鞍:清帝⼤婚,皇后⼊洞房前,有跨⽕盆、迈马鞍之婚俗,取红红⽕⽕、平平安安之意。

这件是同治⼤婚时的桃⽪喜鞍(没有光绪的,拿同治的凑数)。

光绪深夜迎娶皇后⼊宫为何要先向慈禧⾏礼
在皇帝⼤婚过程中还有⼀个环节叫“⼤征礼”。

“⼤征礼”在民间叫“过彩礼”,就是男⽅家⼀定要给
⼥⽅家送很多财物。

这个风俗来源于原始社会,如果⼀个部落的⼥⼦被另外⼀个部落给娶过去之后,等于⼥⽅部落丧失了⼀个劳动⼒,那么男⽅部落就要给⼥⽅部落⼀定的经济补偿。

在皇帝⼤婚之中,“⼤征礼”,要给的东西⾮常多。

这些东西分成两类:⼀类在龙亭⾥摆着,是给皇后的礼物,先暂存在娘家,等到皇后进嫁妆的时候还要抬回宫⾥。

给皇后的⽗母、兄弟的放到彩亭⾥,叫做“赐物”,赐给皇后娘家的,可以留在皇后娘家了。

皇帝也不傻,给皇后的东西,⽐给皇后⽗母的要多很多,⽐如给皇后黄⾦万两,给岳⽗母也就黄⾦五千两。

因为囿于⼀定的礼节,给彩礼时皇帝不能出场,要委派使节,这就是 “⼤征正使”和“副使”。

皇后的⽗亲要跪着听来使宣读命令。

⼤婚的婚前礼节完成后,皇帝还要显⽰他的皇权,⼀定要在迎娶皇后之前搞个册封典礼。

把皇后从原来⼀个平民⼥⼦摇⾝变为母仪天下,这样⾝份变了才能迎娶。

那么皇帝⼜要派使节去册封皇后,迎娶皇后了。

派使节之前,也像民间新郎要迎娶新娘⼀样,他⼀定先跟⾃⼰的⽗母打个招呼。

在皇宫⾥,皇帝要向皇太后汇报,也还要有⼀些仪式的。

光绪皇帝就是到慈宁宫给慈禧⾏礼,告诉她,我要派使节、册封并且迎娶新娘了,之后光绪再到太和殿,再亲⾃任命使节去册⽴奉迎皇后。

在“纳采”和“⼤征”的时候,皇帝是不出现的。

从册⽴环节开始,皇帝就出现了。

婚前礼时,那些使节出紫禁城是不可以⾛太和门、午门的,只能从侧门出去到皇后家举⾏纳采和⼤征礼。

现在已经进⼊最关键的礼仪程序了,皇帝已经在太和殿出场了。

这些被任命的册⽴奉迎使就要从太和门、午门出来,⾛最重要的通道去皇后娘家册⽴。

接皇后的喜轿叫“凤舆”,此时在⾦⽔桥前随时待发。

从册⽴奉迎到合卺这个礼仪程序⾥,还有跨⽕盆、跨马鞍和“坐帐”等,但都是⽐较⼩的习俗。

册⽴奉迎使来到皇后娘家,先是册⽴皇后。

他们带着皇后的⾦印、⾦册到了皇后的娘家。

先把这些东西给皇后的⽗亲,然后太监再到皇后所在西所,向皇后颁发⾦册和⾦印。

⾦印是很沉的,⽤503两的⾦⼦做成,她接⼀下作为表⽰,仪式就算过去了。

这些内容在慈禧看来是皇家私密,不能让⼤家知道,所以整个《⼤婚图》⾥看不见皇后。

皇后的印叫“皇后之宝”。

上⾯是汉字的篆体和满⽂的篆体。

皇后接过“皇后之宝”和皇后⾦册以后,等于这个册⽴的仪式完成了。

接着就把她往皇宫⾥头迎娶。

现在⼈们结婚,没听说晚上去迎新娘的,但在传统的习俗⾥,是⼦夜时分迎娶新娘。

⼤家知道 “婚”以前是不带“⼥”字旁的,就是黄昏的“昏”,实际上是说晚上,这个礼俗,在南⽅有些地⽅还流⾏。

⼀直流传到唐代的时候,⼤家觉得那么⿊的天,不太⽅便,就开始移风易俗,从早晨开始办婚事,⼀直到明代都是这样。

但是清代作为满族统治的王朝,他觉得有些礼节⼀定要复古,尊重中国最传统的内容,以显⽰⾃⼰政权的正统性。

所以也是半夜的
时候迎娶皇后。

皇后坐上轿⼦那⼀刻,正好是半夜的⼦时。

我们在故宫做展览的时候,皇后的轿⼦背景弄得群星闪烁,就是让⼤家知道,当时迎娶的时候不是艳阳⾼照。

皇后在娘家上轿,此时正在半夜。

和民间新娘⼀样,她也要头顶盖头。

在传统的婚礼⾥头,新娘⼀定要避“三煞”,什么青⽜、乌鸡这些东西,所以不能直接露⾯。

皇后穿的⾐服是红⾊的,这叫“龙凤同合袍”,图案中间是喜字,⼀边是龙,另⼀边是凤。

这个图案只有在皇帝结婚的时候⽤。

清代皇帝⼤婚,坤宁宫洞房⾥的被褥、床帐、窗帘等,全都⽤这个图案。

光绪⼤婚图内务府员外郎庆宽等作
皇后妆奁由东华门进宫
皇后妆奁由东华门进宫
皇后妆奁舆⾛进昭德门
皇后妆奁舆⾛进昭德门
纳采礼
纳采礼
纳采命使
纳采命使
纳采使节出东华门
纳采使节出东华门
纳采使节⾄皇后府邸
纳采使节⾄皇后府邸
皇后⽗亲跪听纳采使节宣读制⽂皇后⽗亲跪听纳采使节宣读制⽂谢皇帝赐宴
谢皇帝赐宴
⼤征礼
⼤征礼
陈设在太和殿丹陛上的⼤征礼物陈设在太和殿丹陛上的⼤征礼物⾏⼤征礼队伍出东华门
⾏⼤征礼队伍出东华门
⼤征使节⾄皇后府邸
⼤征使节⾄皇后府邸
皇后⽗亲跪迎⼤征使节宣制
皇后⽗亲跪迎⼤征使节宣制
光绪帝向慈禧太后⾏礼
光绪帝向慈禧太后⾏礼
光绪帝亲临太和殿命使奉迎
光绪帝亲临太和殿命使奉迎
册⽴皇后⼤典前太和殿⼴场陈设的卤簿仪仗册⽴皇后⼤典前太和殿⼴场陈设的卤簿仪仗奉迎皇后凤舆出太和门
奉迎皇后凤舆出太和门
奉迎仪仗队伍⾄皇后府邸
奉迎仪仗队伍⾄皇后府邸
皇后⽗亲跪听册⽴⼥⼉为皇后的制⽂
皇后⽗亲跪听册⽴⼥⼉为皇后的制⽂
皇后乘凤舆离开府邸进宫
皇后乘凤舆离开府邸进宫
皇后乘凤舆⾄⼤清门
皇后乘凤舆⾄⼤清门
皇后乘凤舆由太和殿⼴场⾄中左门
皇后乘凤舆由太和殿⼴场⾄中左门
皇后乘凤舆⾄乾清宫
皇后乘凤舆⾄乾清宫
交泰殿陈设册宝和孔雀顶轿
交泰殿陈设册宝和孔雀顶轿
寿皇殿更⾐彩棚图之⼀
寿皇殿更⾐彩棚图之⼀
寿皇殿更⾐彩棚图之⼆
寿皇殿更⾐彩棚图之⼆
光绪帝率众⾄慈宁门进表庆贺
光绪帝率众⾄慈宁门进表庆贺
太和殿庆贺礼
太和殿庆贺礼
天安门颁诏
天安门颁诏
等级森严的筵宴席次
等级森严的筵宴席次
筵宴庆隆舞
筵宴庆隆舞
清初顺治、康熙皇帝的⼤婚礼仪尚不成熟,资料也相当缺乏,⾄晚清时期⼤婚礼仪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