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脊髓休克:脊髓与高级中枢的联系中断后,断面 以下的脊髓功能丧失并有暂时丧失反射活动,处 于无反映状态。脊髓休克时暂时现象,损伤后不 久可逐渐恢复,一般持续约1-6周,也可能数月。 恢复过程中原始简单反射先恢复,复杂高级后恢 复。最早恢复的是球海绵体、肛门反射。
脊髓损伤的分类
▪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损伤平面以下仍保留某些感 觉和运动功能,并有球海绵体反射。
维束是皮质脊髓前束、前庭脊髓前束、前外侧锥体束、 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 (2)外侧索:上行纤维是脊髓丘脑后、前、侧束,下行纤维 束是皮质脊髓侧束、红核脊髓束。 脊髓丘脑前束和脊髓丘脑侧束合为脊髓丘脑束,传导躯干 和四肢浅感觉。皮质脊髓前束和皮质脊髓侧束合为皮质 脊髓束,管理躯干和四肢的随意运动。 (3)后索:为上行的薄束和楔束,传导躯干和四肢深感觉。
▪ 马尾损伤:L2椎体以下椎管内为马尾神经,损伤 后表现为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膀胱和直肠功能 障碍。马尾神经损伤很少为完全性的。表现为损 伤平面以下驰缓性瘫痪,有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 及括约肌功能丧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 没有病理性椎体束征。
脊髓损伤特点
▪ 胸腰段损伤使下肢的感觉与运动产生障碍, 称为截瘫,而颈段脊髓损伤后,双上肢也 有神经功能障碍,为四肢瘫痪,简称“四 瘫”。
脊髓损伤
▪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是指由于外界 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 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 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 改变。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 原发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 脊髓损伤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与继发性 脊髓损伤。
▪ 2、肌张力降低:肌肉松软,伸屈其肢体时阻力 低。见于周围神经炎,前角灰质炎和小脑病变等。
锥体束
锥体束是下行运动传导束,包括皮质脊髓 束和皮质脑干束两种。因其神经纤维主要 起源于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故称为锥体 束。锥体束在离开大脑皮质后,经内囊和 大脑脚至延髓(大部分神经纤维在延髓下段 交叉到对侧,而进入脊髓侧柱),终于脊髓 前角运动细胞。病损时常出现上运动神经 元麻痹(亦称中枢性麻痹或强直性麻痹)及 锥体束征等。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弛缓性瘫痪)
▪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亦称周围性瘫痪。是脊髓前角细胞(或脑神经运动核 细胞)、脊髓前根、脊周围神经和脑周围神经的运动纤维受损的结果。
▪ 病因

引起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常见病因有:周围神经损伤,如撕裂伤、挫
元的胞体,此角只存在于T1~L3节段。在S2~4 节段相当于侧角位置有副交感神经元的胞体。
脊髓解特点
脊髓灰质特征 纵行三根柱 横断似蝶舞 前动后感觉 中间要自主
脊髓解特点
内部结构 :
2.白质 位于灰质周围,由上行、下行的纤维束构成。被表面纵沟
分为三部,即前索、外侧索、后索。 (1)前索:上行纤维是脊髓丘脑前束、脊髓橄榄束,下行纤
脊膜之间的蛛网膜下腔内充满脑积液。 ▪ 软脊膜是一富有血管的膜,紧附于脊髓外表,并
有软膜隔伸入脊髓,血管沿此小隔进出神经组织。
脊髓解特点
脊髓解特点
内部结构 :
1.灰质 位于中央管周围,整体上呈柱状,断面似蝶形,
分前角、后角、侧角等。 (1)前角:含有前角运动神经元,发出运动纤维,
参与前根的组成。 (2)后角: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后根的传入信息。 (3)侧角:含有内脏运动(即自主神经)交感神经
脊髓解特点
▪ 脊髓有31个节段,每段对 一对脊神经,有8个颈节、 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 骶节和一个尾节。
▪ 上颈髓节(C1-4)大致与 同T1-序4与数同椎序骨椎相骨对的应上,C方5-第8和 一方节第椎二骨节平椎对骨,平对T5-,8与T上9-12 与上方第三节椎骨平对。 腰髓节约平对第10-12胸 椎,骶尾髓节约平对第一 腰椎。
▪ 锥体外系主要包括皮质一纹状体系和皮质一脑桥 一小脑系两个系统。
肌力
▪ 是指肌力运动时最大收缩力。记录采用6级分法。 ▪ 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 1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 【可见
肌肉轻微收缩】 。 ▪ 2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 ▪ 3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
脊髓损伤
脊髓解剖特点
▪ 脊髓起源于胚胎时期神经管的尾部,与脑相比是 分化较少、功能较低级的部分,仍保留着明显的 节段性。
▪ 脊髓与31对脊神经相连,后者分布到躯干和四 肢。来自躯干和四肢的各种刺激通过脊髓传导到 脑才能产生感觉。
▪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下在成人第一腰椎体下缘。全程42~45CM,其 重量约为30G,最宽处横径为1~1.2CM。根据部 位可分为:颈髓、胸髓、腰髓、骶髓、尾髓五个 部分。
锥体外系
▪ 锥体系以外与躯体运动有关的传导通路统称为锥 体外系,在种系发生上比较古老,主要功能是调 节肌张力、协调肌的运动、维持体态姿势、担负 半自动的刻板运动和反射性运动等。锥体系与锥 体外系两者不可截然分割,功能是协调一致的。 锥体外系结构较复杂,涉及脑内许多结构,包括 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 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 网状结构等,通过复杂的环路对躯体运动进行调 节,确保锥体系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
▪ 上运动神经元【病因和机理】 凡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 动神经元径路受到病变的损害,均可引起上运动神经元性 瘫痪,常见的病因有颅脑外伤、肿瘤、炎症、脑血管病、 变性、中毒、以及内科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血卟啉病、 大红细胞性贫血及维生素B12缺乏等。
▪ 上运动神经元【临床表现】 同于病变损害的部位不同, 在临床上可产生不同类型的瘫痪,如单瘫、偏瘫、截瘫、 四肢瘫等,尽管瘫痪的表现不同,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特 点,即瘫痪肌肉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 现所谓连带(联合)运动和病理反射,瘫痪肌肉不萎缩, 电测验无变性反应。
脊髓解特点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三十一 颈节一四还算齐 中胸减二下减三 骶尾节对一腰椎
节椎名同位不一 颈五胸四减去一 腰节平胸十十一 定位诊断有据依
脊髓解特点
▪ 脊髓外面覆盖有三层被膜:硬膜、蛛网膜、软膜。 ▪ 硬膜与椎骨骨膜间有狭窄的硬膜外腔,腔内有充
满富有脂肪的疏松结缔组织和静脉丛。 ▪ 蛛网膜是一菲薄、透明无血管的结缔组织,与软
▪ 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为痉挛性瘫痪,下 颈椎损伤的四肢瘫由于脊髓颈膨大部位和 神经根的毁损,上肢表现为驰缓性瘫痪, 下肢仍以痉挛性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痉挛性瘫
痪)
▪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亦称中枢性瘫痪,是由皮层运动投 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皮层脊骨髓束和皮层脑干束) 损害而引起。因瘫痪肌的肌张力增高,故又称痉挛性瘫痪 或硬瘫。因为纤维束的纤维和细胞排列得相当紧密,故上 运动神经元瘫痪多为广泛性的,波及整个肢体或身体的一 侧。
脊髓血液供应
脊髓解特点
脊髓功能 1.传导:来自四肢和躯干的各种感觉冲动,
通过脊髓的上行纤维束,包括传导浅感觉, 即传导面部以外的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 的脊髓丘脑束、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的薄束和楔束等,以及脊髓小脑束的小脑 本体感觉径路。 2.反射:脊髓本身能完成许多反射活动, 但也受脑活动的影响。
▪ 4.Gordon征: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
原发性脊髓损伤
▪ 是指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髓所造成的损伤 。 ▪ 原发性脊髓损伤常常是局部的、不完全性的,而
损伤后在局部有大量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如去甲 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释放和蓄积,使脊髓局部 微血管痉挛、缺血,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静脉破 裂,产生继发性出血性坏死。这种脊髓损伤后脊 髓中心部分大面积出血性坏死的自毁现象简称为 出血性坏死,是脊髓损伤后继发的重要病理过程。
(4)脊髓半切征:又名Brown-Sequard征。损伤平 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及深感觉消失,对侧肢体 痛觉和温觉消失。
脊髓损伤的分类
▪ 完全性脊髓损伤:脊髓实质完全性横贯性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感觉、运动功能完 全丧失,不出现球海绵体反射。
▪ 脊髓圆锥综合症:脊髓圆锥指S3-5脊髓段,此处 为脊髓末端为锥形,损伤后,下肢神经的感觉和 运动功能仍存在,而会阴、骶区表现马鞍区感觉 障碍,尿道括约肌、膀胱逼尿肌瘫痪,跟腱反射、 肛门反射和球海绵体反射消失。性功能障碍。
脊髓解特点
脊髓白质特征
脊髓白质三个索 下行运动上感觉 薄楔在后深感觉 外侧前索是混合 皮质脊髓管运动丰富,供血方式与脊神经分布一样都 是呈节段性,互相吻合支少,侧支循环供血能力 差,容易发生缺血。 脊髓的动脉供应来源主要 有:①椎动脉的脊髓前、后动脉;②颈深动脉、 肋间动脉、腰动脉和髂动脉的脊髓支,这些脊髓 支伴相应的脊神经进入椎间孔,称为根动脉。根 动脉又分为前、后根动脉,沿脊神经前后根进入 脊髓。 脊髓外动脉主要指主动脉和根动脉之间 的血管,椎动脉为上部颈脊髓血供之主要血管。 椎动脉循椎间孔绕寰椎侧块后方经枕大孔人颅, 沿延髓腹侧上升并向中线接近,至桥脑尾侧缘合 为一基底动脉。
(1)、前脊髓综合症:脊髓前侧受损,并有少许后 柱感觉通路受限,常见屈曲压缩型脊柱损伤。表 现为上肢部分瘫痪,下肢深感觉的压力和位置觉 存在,受伤平面以下无运动功能。
(2)、后脊髓综合症:受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存在, 感觉分布消失。
(3)、中央髓综合症:为脊柱过伸性损伤,上肢功 能丧失重于下肢功能,脊髓远端运动功能优于脊 髓近端运动功能,肛门周围感觉存在。预后差。
继发性脊髓损伤
▪ 是指外力所造成的脊髓水肿、椎管内小血 管出血形成血肿、压缩性骨折以及破碎的 椎间盘组织等形成脊髓压迫所造成的脊髓 的进一步损害。
脊髓损伤的分类
▪ 脊髓震荡:脊髓神经细胞遭受强烈刺激而发生超 限抑制,脊髓功能处于生理停滞状态,脊髓实质 并无损伤。感觉、动动及反射完全消失,一般经 过数小时至2-3周开始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
脊髓解剖特点
▪ 脊髓有二个梭形的膨大,颈膨大及腰膨大, 前者自第三阶段颈椎节至第二胸节,以颈 7最宽。后者自第9胸椎节至脊髓未端,以 腰4最宽。这两个膨大的形成原因为内部 的神经元数量相对较多,与四肢的出现有 关。脊髓下端形成脊髓圆锥。
▪ 脊髓表面有6条纵行的沟:前正中裂、后 正中裂、前外侧沟、后外侧沟、后中间沟。
力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 。 ▪ 4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 【肢体能做对
抗外界阻力的运动】 。 ▪ 5级:正常肌力 【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生理反射(神经反射检查)
▪ 浅反射 :角膜反射 、腹壁反射(胸7-12节损) 、 提睾反射( 腰1-2节损伤) 、跖反射(骶1-2节 损伤) 、肛门反射(骶4-5节损伤) 咽反射。
肌张力概念
▪ 是指静息状态下肌肉紧张度,其实质是一种牵张 反射,即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产生的收缩反应, 这种收缩是通过反射中枢控制的。
▪ 1、肌张力增高:触摸肌肉,坚实感,伸屈肢体 时阻力增加。(1)、痉挛状态:在被动伸屈其 肢体,起始阻力大,终末突然阻力减弱,也称折 刀现象,为锥体束损伤。(2)、铅管样强直: 伸肌和屈肌的肌张力均增高,为锥体外系损伤现 象。
▪ 深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颈髓5~6节 ) 、肱三 头肌反射(颈髓6~7节 ) 、桡骨膜反射(颈髓 5~6节 ) 、膝反射(腰髓2~4节 ) 、踝反射 又称跟腱反射 (骶髓1~2节 ) 、Hoffmann征: 颈7-胸1节、阵挛 踝阵挛 髌阵挛(锥体束以上 病变)
病理反射(神经反射检查)
▪ 病理反射指锥体束病损伤时,大脑失去了脑干和脊髓的 抑制作用而出现踝和拇趾背伸的现象,又称锥体束征。
▪ 1.Babinski征:被检查者仰卧,下肢伸直,医生手持 被检查踝部,用钝头竹签划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 趾跟部并转向为内侧,正常反应为呈跖屈曲,阳性反应 为拇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 2.Chaddock征:由竹签在外踝下方足背外缘,由后 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
▪ 3.Oppenheim征:医生用拇指及食指沿被检查胫骨前 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