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
发布时间:2023-01-14T06:31:42.08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16期第8月作者:吴政顺
[导读] 运用单元整体的教学视角进行探究性作业的多样、有效设计,能够促发学生知识体系的有效构
吴政顺
福建省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龙文分校 363005
摘要:运用单元整体的教学视角进行探究性作业的多样、有效设计,能够促发学生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扩展”与进步,促推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高效“攀升”。
因此,本文将围绕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单元整体视角;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
一、引言
教师要重视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与优化,以多样、丰富的形式与设计策略,在单元整体的教学视角下,带动学生的思考能动力,促使学生能够在探究更加多元的数学知识中感受到知识的奥秘与神奇,逐步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导图”构建,帮助学生在进行数学作业书写与数学题目的解题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思考能动性和思维“跳跃”性。
因此,如何合理的为学生的知识巩固进行重新规划与“革新”,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吸收、运用效率的成倍增长,提高学生的大脑运转速率,激发学生的智慧“灵感”,是当下教师需要深刻思考、不断完善的重要方向。
二、数学单元探究性作业设计现状
以往“古老”的作业设计方式仍被运用至今,小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已被“固定化”,导致数学课后单元探究性作业布置方式较为“僵硬化”,加之数学作业单元之间存在的知识点较多、公式的复杂让学生感到“头昏脑涨”。
教师没有以探究作为主要目的进行作业的升级,没有将单元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学生在数学作业中的思维得不到一定的“扩展”和激发,教师一味地将过于理论化的数学题目“塞”给学生进行解答,学生对作业产生一定的排斥感和厌恶感。
因此,教师对数学作业设计的“僵硬化”,作业没有将单元知识进行连接,没有促发学生的探究“技能”,是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认知不全,对数学概念的认知、理解与运用不规范的直接原因。
三、小学数学单元探究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单元探究性作业设计
单元作业设计要立足单元整体知识构架,聚焦核心素养提升[1]。
教师在进行单元探究性作业设计时,可以充分将生活实际放进作业课题中,让学生对生活中所“深藏”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刻的挖掘、剖析和探究,促发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高效“建设”,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有力“扩展”。
例如,教师在进行《表内乘法》数学单元探究性作业设计中,可以将作业进行改造“升级”,以生活场景作为作业背景,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启发学生从生活入手,对数学知识渗透到丰富的生活环境中,提高学生对知识概念的认知、理解与掌握。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询问晚餐时父母在菜市场所购买的食材,并选用两种价格在100以内的食材名称记录在本子中,探究数量之间的“差异性”,将二者进行相加减,探究两个价格的大小,并以此为基数对知识、概念进行探析和对比,阐述食材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倍数”关系。
同时,教师也要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升级作业的难度,提出“与两位数字之间存在倍数关系的还有100以内的哪个数字?”、“将所有食材的数量进行数字间的乘除”,让学生在作业中将《表内乘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单元知识、概念进行有效的衔接与整合,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结构的有效“搭建”。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进行小学数学单元探究性作业的设计,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懂得运用数学知识、了解数学知识,也能够在单元整合、实践中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掌握。
(二)“讨论式”单元探究性作业设计
单元作业设计是指以教材为基础,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学情以及教师对单元内容的理解,进行单元作业整体设计[2]。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角”,对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促使学生在数学单元作业的探析、剖析与思考中,逐步“化繁为简”,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成长”。
在进行数学单元探究性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适当的留给学生们思考问题,并赋予学生充足的探究和思考时间,同时告知学生在下一节课堂中进行分组讨论。
例如,教师本节课授课内容是《认识图形》,让学生对现实中不同物品形状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哪些物品是什么图形的,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们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反馈和分享,同时可以询问学生在计算图形认知中所运用的方式和技巧,结合《认识钟表》知识,观察、剖析以及分享两个单元知识间所存在的异同性。
说得最多、最到位的小组和个人将得到加分奖励,由此带动学生大脑转动。
让知识探究能够更加全面、有效的促发学生的“好胜之心”,并由此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能够在课堂讨论中“畅所欲言”,也能够在思考中收获许多新的知识和规律,科学的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动性。
同时,也能够讨论式的单元探究性作业设计,让知识变得更加抽象和直观,促使学生能够在感官、视觉等多方面更加全面、清晰的对知识进行掌握和了解,将知识“化繁从简”,让学生能够以“低阶”的方式去了解“高阶”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数学思维和模型思维,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认知,也能够启发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形成思想上的摩擦与碰撞,“撞击”出学生不同的数学“火花”,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育”与发展。
(三)结合游戏完成单元探究性作业
小学的学生拥有着最天真的大脑,也拥有着好动的“身躯”,教师也可以通过游戏的设计作为作业,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一款结合课堂知识去解答的游戏,并将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说清,分享给同学和老师,并且由教师组织大家根据方法进行游戏。
可以启发学生在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的课程教学中,进行相关的游戏设计,譬如拿出家中的扑克牌,引导学生进行随机抽取,每个人抽4张牌,将4张牌整齐的放在桌面上,并对每张牌所代表的数字以及他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数量关系等多个知识点进行认知与掌握,并自行探究如何将牌数进行数字加法的“规划”,结合《20以内的进位加法》知识内容,尝试从自己的牌子中或是与其他同学的牌子进行“合作”,找寻能够组合起来的加法算式。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游戏探究中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创新,也可以让学生在复习课堂知识的同时,促发学生的知识设计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数学单元探究性作业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与新鲜,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收获满足感,提高学生在数学中的学习自信心。
除此之外,以游戏的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憧憬度、好奇心与求知欲,增加学生探究、实践知识的频率与机会,也能够让学生在新的知识题目中对旧的单元知识进行“温故”和“知新”,促使学生在完成单元作业、对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利用自身思维能力,探究单元知识
之间的相关性、连接性,推动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游戏策略、游戏结果等多方面进行剖析,能够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思维的并进式,让学生在运用逆向、顺向、对比等思维方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流程”与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思想与能力的有效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对小学数学单元探究性作业进行有效的“升级”与优化,“改造”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形式,让学生能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运用技巧、方式中逐步形成高效的数学思维,促推学生数学能力的稳步、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谭嘉顺. 立足单元视角,优化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J]. 年轻人:C版(学校天地), 2022(2):2.
[2]孙艳鹏. 基于数学核心概念的单元作业设计探究[J]. 教育家, 202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