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
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December 2020 Vol.20 No.22,24
80营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汪小燕 魏淑敏* 马兰芳 廉炜 李红霞 张芳 王芳
摘要 目的 探讨营养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摄入、生化指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8例代谢综合征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顺序奇偶性分为常规组及营养组,两组各59例。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营养组联合营养治疗干预。

比较两组护理后营养摄入状况、血糖指标、血脂指标及护理前后生存质量。

结果 营养组护理后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能量及膳食纤维摄入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营养组患者护理后餐后2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低于常规组,营养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护理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治疗等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营养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营养治疗在代谢综合征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干预效果较好,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降低血糖、血脂水平,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营养治疗;代谢综合征标准;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0)22-080-03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基础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发生率也不断增加。

糖尿病患者因其胰岛功能一定程度受损,胰岛素分泌量较前降低,这导致患者机体蛋白质和脂肪出现代谢紊乱,相关营养指标出现异常[1]。

另外,随着糖尿病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眼部、手足和肾脏等组织或脏器的并发症,这不仅给患者自身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同时给患者家庭乃至社会均带来极大经济负担。

因此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糖尿病患者除采取积极控制血糖之外,加强营养治疗,确保营养摄入科学合理,可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避免代谢紊乱[2]。

本研究针对符合代谢综合征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强营养治疗,并统计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患者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8例代谢综合征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3]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②满足下列
4个条目中的2个及其以上即为代谢综合征:收缩压不低于130mmHg 或舒张压不低于85mmHg,甘油三酯(TG)不低于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40mg/dL,女性或男性腰围分别>88或102cm;患者病情平稳。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②不愿积极配合者;③存在精神或神智障碍者。

按照接诊顺序奇偶性分为常规组与营养组,两组各59例。

常规组男30例,女29例,年龄43~66岁,平均年龄55.14±3.3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71±1.22年;营养组男34例,女25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5.34±3.5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60±1.32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案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1.2.1 常规组
采取常规健康宣教,包括经集中授课向患者详细介绍糖尿病防治知识、维持良好生活与饮食习惯重要性及预防并发症的相关措施。

1.2.2 营养组
联合营养支持治疗:①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档案内容主要为患者体重、身高、日常活动量及血糖情况,根据上述资料计
作者单位:100876 北京市,北京邮电大学医院 *通讯作者
临床护理
81
现代养生 2020年12月第20卷第22、24期算患者每天摄入的能量、餐次及相关营养物质占比,进而制定个性化食谱;每天基本热量维持在104.6~125.5kJ/(kg •d),营养物质控制在一定比例,如脂肪比例<30%、糖类50%~60%、蛋白质10%~15%。

②护理人员积极纠正患者代谢紊乱,合理搭配饮食,维持营养均衡,进而提供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身体健康水平。

③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控制体重,针对体质量指数>25kg •m 2者,建议其积极减轻体重,如通过降低每天饮食摄入总量,男性每天热量维持在1200~1600kcal,女性每天热量维持在1000~2000kcal。

④护理人员加强患者及其家属营养治疗宣教,详细介绍饮食治疗内容、血糖水平与运动量的重要性,积极为患者解疑答惑。

⑤护理人员为糖尿病患者建立糖尿病与营养治疗咨询平台,通过QQ 群、微信群及电话等方式进行用药咨询与教育,邀请相关临床医师与营养师共同参与咨询服务,通过护理人员加强患者家访,负责体重、血压等指标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指导患者制定饮食计划。

1.3 观察指标
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法调查两组患者每天营养摄取情况,包括膳食纤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能量等。

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护理前后2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
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HDL-C 水平。

通过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量表内容主要为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治疗满意度等维度,共有24个条目,评分为27~135分,评分越高即生活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摄入状况比较
营养组患者护理后碳水化合物占能量百分比、蛋白质占能量百分比及膳食纤维摄入量均明显高于常规组;营养组患者护理后脂肪占能量百分比及能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后生化指标比较
营养组患者护理后2h-PG、HbAlc、TG、TC 及LDL-C 均低于常规组;营养组患者HDL-C 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1 两组营养摄入状况比较
组别例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g)能量(J)常规组5944.55±8.5418.01±3.4537.57±8.0219.20±5.882622.44±389.12营养组
59
63.16±9.0419.22±2.4222.61±4.4430.88±5.012001.53±447.62
t 值11.495 2.20512.53511.6148.041P 值
0.000
0.015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化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2h-PG(mmol/L)HbAlc(%)TG(mmol/L)TC(mmol/L)HDL-C (mmol/L)LDL-C(mmol/L)常规组5916.59±4.309.60±2.10 3.22±1.00 5.40±0.77 1.25±0.15 3.33±0.42营养组
59
11.64±3.007.11±2.00 2.10±0.55 4.70±0.56 1.36±0.20 2.70±0.30t 值7.252 6.5957.538 5.647 3.3809.376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
0.000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治疗等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护理后,上述各指标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营养组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临床护理
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December 2020 Vol.20 No.22,24
823 讨论
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慢性高血糖现象,且其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血糖调节能力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导致血糖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机体血糖波动较大,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4]。

研究证实,血糖水平不稳定一定程度增加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代谢综合征是指机体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出现代谢紊乱[5]。

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代谢综合征标准者有下列特征:①患者存在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症状;②具有肥胖等相同病理基础,导致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③合并多种疾病,但疾病治疗均有共同治疗与预防措施,对某种代谢紊乱进行治疗时,也会改善其他代谢紊乱,其中有效且科学的营养治疗对改善血糖水平及代谢紊乱具有重要作用[6]。

本研究结果显示,营养组护理后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能量及膳食纤维摄入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 <0.05),表明营养治疗能显著提升代谢综合征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摄入量,维持营养均衡。

究其原因为针对患者所实施的营养治疗可根据其血糖、体重及运动量对营养摄入情况进行调节,进而达到保持机体营养动态平衡的目的[7]。

营养师根据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及运动情况,并结合其血糖水平来评估产能营养素的摄入量,通过食物交换份将食物量计入饮食计划中,患者可清晰知晓自己油脂、盐分、肉类和果蔬类摄取量[8]。

另外 护理人员告知患者以饮食计划中食物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同时根据运动量对饮食量进行调节,最终增加机体营养摄入量,保障营养摄入均衡。

本研究中,营养组患者护理后2h-PG、HbAlc、TG、TC 等生化指标均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 <0.05),提示营养治疗可有效控制血脂与血糖稳定。

分析可能原因为护理人员实施营养治疗过程中,通过饮食结构调节,提高日
常饮食科学和合理化,并保持低脂肪、高膳食纤维及低脂肪食物。

本研究还发现,营养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

其原因为营养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建立营养咨询平台,可有效解答患者疑虑,并起到日常监督作用,进而提升遵嘱依从性,促进生活质量改善。

综上所述,营养治疗在代谢综合征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干预效果较好,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降低血糖、血脂水平,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 姚衢,王茜,张琳,等.男性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
征患者血清维生素D 水平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0,26(10):1495-1499.
[2] 吴跃冠,赵凡,邓素荣.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泵对2
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J].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2020,6(3):185-190.[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
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8,38(4):292-344.
[4] 陈磊,王芳,杨智鹏,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合
并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分血脂谱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26(2):199-202.
[5] 陈磊,沈佩佩,杨智鹏,等.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
综合征患者实施非药物干预的效果分析[J]. 上海医药,2019,40(20):47-50.
[6] 郭彩红,高秀莹.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伴代
谢综合征患者代谢指标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8,46(5):585-587.
[7] 邵岩,韩向莉,哈永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与
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8,26(2):121-123.
[8] 胡亚耘,高明松,叶正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18,20(11):1794-1796.
[2020-12-15收稿]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生理
心理
社会关系
治疗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常规组5925.55±1.7030.00±2.2118.22±1.7026.63±2.059.20±2.0013.01±1.847.00±1.4410.00±2.25营养组
59
26.00±1.5136.40±4.3118.00±1.9932.13±1.669.00±2.2615.14±1.257.12±1.3112.65±2.07t 值 1.52010.1490.64616.0160.5097.3550.473 6.658P 值
0.066
0.000
0.260
0.000
0.306
0.000
0.318
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