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教考分离的考核模式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校园
160美眉·教研与美育 2022.07高等数学课程教考分离的考核模式探究
侯蒙蒙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引言
高等数学是很多专业考研的必考科目,在高校的教学当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
但是在现实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无法摆正对待高数的态度,不认真学习,导致了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不佳。
以往的考核制度不严格,考试难度较低,学生在平时不用多努力的学习通过考前几天进行突击就可以达到过关的成绩。
长此以往既打消了教师的教学激情,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新考核制度,才能提高高数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高等数学课程教考分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出题教师创新不高,试卷存在较多重复的试题
在各高校的高等数学的教学中,都会制定一些考试的重点以及热门考点,热门试题,通过这些大纲里的内容编制成试卷,成为最终考查学生学习成果的内容。
但是学校的题库长时间不更新,甚至好几年不动,考试的大纲比较老,导致最后抽取出来的试题重复率较高,难度较低,考察的范围比较窄,有些题目甚至会连续好几年出现在期末考试的试卷当中。
例如函数y=| x |,则函数在x=0处,A可导且连续,B 连续但不可导,C可导但不连续,D不连续且不可导。
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函数的可导性,是高等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可以通过画图象解出应该选择B项。
这道题作为高等数学中的热门试题,经常连续多年出现在期末试卷当中,像是这样的试题还有很多,最终使得学生只需要记住选项,不用去真正的理解这道题的内涵即可获得较高的分数。
这样就使期末考试成了形式主义,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因此在应用教考分离制度时,应该注重试题的创新。
(二)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导致试卷难度掌控不好
教考分离最主要的就是让出题组与教学组分开,让出题组严格参考课程教学大纲出题,通过考试的方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教师的教学成果。
但是分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离,分离是要保证试卷的相对严密性,避免教师出现透题的现象。
很多学校没有掌控好分离的度,导致出题组了解不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现试卷过难或者过于简单的极端现象,导致最终的考核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
教师寻去合适的试题整理成试卷需要以教学大纲为辅,学生的实际学习状
摘 要:高等数学作为高校中的一个必学科目,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是教考合一的考核制度,即教学与出题是同一个人,这种制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导致学生的成绩不是很好。
教考分离的考核模式可以避免以上缺陷,提高教学质量,纠正以往的不良学风,使学生积极地学习高数。
但是由于试题创新程度不高,学生试图在考试时蒙混过关,出题教师与学生沟通程度浅导致这一考核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效果不是很好。
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做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考分离;模式探究
大学校园161美眉·教研与美育 2022.07
况为主要依据。
在老师利用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时,很多知识点由于很简单,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住了,因此在考试时就无需出现过多的类似考点,起不到考察的作用。
但是由于出题组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了解不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仅仅参照考试大纲的内容进行出题,就相当于纸上谈兵,很容易把握不准出题时的难度,起不到考核的作用,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三)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考试蒙混过关
学习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如果学生摆正不了对学习的态度,教师再怎么努力都是无用功。
传统的教考合一的考核体制漏洞很大,非常考验学生以及教师的自觉性,如果任课教师参与到期末试题的规划当中,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的透漏出考试的内容,很多学生也会抓住这一弊端,平时不用功,临到考试通过各种手段获得期末考试的内容,寻求高分捷径。
甚至很多老师在考前会给学生题库,期末考试的内容就在这个题库中抽取原题,最终学生只需要仔细研究题库里的内容,就可以轻松的获得较高的内容。
另外大学期末成绩大多数采取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构成,一般平时成绩占百分之三十,期末成绩占百分之七十,很多学生期末成绩不达标,老师也会通过提高其平时成绩保他期末不挂科。
以上的种种情况都会使得学生比较容易通过期末考试,使其无法认真对待平时的高数学习,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
二、教考分离在高等数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通过考试可以找出学生平时学习不扎实的地方,教师进行及时的弥补。
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使教师无法提前给学生透漏考试内容,让学生无法在考试过程中寻求更快的捷径。
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期末过关率,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等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配合自己的教学。
传统的考试制度存在漏洞,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存在侥幸心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也会存在不认真教学的现象,教考分离的考试机制就可以极大的避免这项漏洞,教师无法提前获得考试的内容,就必须按照考试大纲进行教学,扎实学生的基础,使学生可以灵活的应对各类考试题型,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过关率。
这种考试制度的应用,可以督促教师认真对待平时的教学任务,合理的规划课堂需要讲解的内容,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住所学内容。
(二)促进学生摆正学习态度,积极投入到高数学习中
现在高校中的学生无法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可以轻松通过期末考试,完成这一学期的内容。
由于可以很轻松达到过关的标准,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也无法投入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当中,最终造成了学习效果下降,无法掌握住应该掌握的内容的严重后果。
教考分离考试制度的应用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阻止学生侥幸心理的出现,让他们知道如果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会有怎样的后果。
教考分离制度的出现更加规范了期末考试的内容,使得期末考试更加的严格,公平公正,可以起到考核的最终目的。
如果学生不认真对待自己平时的学业,将很难通过最后的期末考试,进而引起补考、重修、暂缓毕业等严重后果。
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平时的学习,高等数学本身偏难,严格的考试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学业。
(三)纠正不良学风,促进考试的公平公正
教考合一的考试制度下,存在着大量的不良学风,例如学生不认真对待平时的学习,上课迟到,旷课,在课上玩手机睡觉等。
但是,不难发现,在很多大学,挂科的现象也是极少数的。
为什么学生不好好学习还能够通过考试?就是因为教考合一考试模式存在的弊端导致很多学生钻空子,存在侥幸心理。
教考分离考试模式的出现,使得期末考试制度更加的严格化,更加的正规。
通过采取出题与教学分开进行的方式,保证了试卷的严密性,更好的执行考核任务。
从而筛查出平时没有认真学习的学生,避免出现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成绩却好于认真学习的学生的现象,确保考试成绩的公平公正,纠正平时的不良学风,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认真对待学习,在期末考试中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取得好成绩。
三、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教考分离考核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为了教考分离这一制度能够在高校更加顺利展开,同时提高考试制度的执行力,首先就必须注重平时的教学过程,才能确保学生在严格的考试制度下获得较好的成绩。
重视教学过程,首先就需要教师创新自己的课堂模式,吸引住学生的兴趣。
高等数学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多媒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授课,可以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老师在授课时需要严格参照教学大纲,有重点有计划地教学,例如在学习极限时,需要判断极限是否存在,这时需要用到单调有界定律和夹逼定律,这两条定律各有各的适用范围,在做题时如何选取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这两条定律的含义。
大学校园
162美眉·教研与美育 2022.07
夹逼准则适用于那些无法直接利用极限运算法则求出极限的函数极限,利用与其相关联的函数极限确认所要求的极限。
这条定理是高数中比较热门的考点,出题教师也会重点考察,因此需要引起教学的重视。
(二)制定严格的考试制度,督促学生学习
严格的考试制度是教考分离考核模式实施的基本要求,传统的期末综合考试成绩一般都是由百分之七十的期末成绩加百分之三十的平时成绩,这样就让一部分期末成绩不够的学神可以通过提高平时分通过最终的期末考核,这样容易使学生存在侥幸心理。
教考分离的考试模式可以淡化平时分的加成,增大获得平时分的难度,将作业的完成质量等列入平时分的要求中,并且可以规定平时分在考前一周给出,并且成绩无法修改,防止出现提高平时分而通过考试的现象。
另外在考试时监考老师要尽量避免由任课老师亲自监考的现象,避免出现故意放水的事情。
在严格的考试制度下,学生如果不认真对待平时的学习,就无法通过最终的期末考核。
考试制度的制定也包括补考,重修等事宜,对于需要补考或者重修的学生更需要严格要求,适当增加考试的难度,并且取消平时分加成。
这样可以激励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避免出现挂科的现象。
(三)设置专门的出题教师,规范判卷流程
教考分离考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将出卷人与任课教师分开,像高考一样,确保考试之前试卷是绝对保密状态,这样做可以避免出现任课教师有意或者无意之间泄露试卷内容,影响考试的公平公正。
因此在实施这个制度时,就需要设置专门的出题教师和判卷教师,出题教师需要对教学大纲有着深刻的认知,可以由学校中年龄较大不需要教课并且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出题教师在出卷子后应该避免与任课教师沟通试卷的内容,以此来保证试卷内容的保密性。
判卷作为考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流程,关乎着最终成绩是否真实有效。
判卷时需要做好保密工作,挡住学生的姓名学号等可以看出身份的信息,避免出现故意放水的现象,另外判卷可以采取一题多判的方式,可以避免判卷过程中出现问题,最终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
(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掌握好试题的难度
教考分离考核模式的运用需要学校把握好分离的度,在分离的同时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联系。
出题教师需要利用教学大纲为出题的基本依据,但是同时也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才能合理掌控住试卷的难度。
出题教师理论上是不需要参与学生的教学任务,但是不参与不代表不了解,出题教师可以在平时多多去高数的课堂听课,了解任课教师的教学实况,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样深入的了解可以让出题老师更好的去把握试卷的难度,对于那些虽然已经列入考试大纲,但是学生掌握得已经很扎实的知识点,例如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这个知识点在高中数学中就已经有所涉及,像是y=xsinx,y=xcosx,y=lnx等这些函数的图像已经深深印在学生的脑子里,就没必要在考试中过多的体现。
很多考试大纲中的考点已经反复出现在期末考试中很多次了,甚至学生无需思考就可以选出答案,出题教师在听课中要注重这些考点,避免出现在期末考试中,使得试卷难度过低,达不到考察的目的。
出题教师也需要深刻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出超出学生承受范围的题目,会造成学生整体成绩下降。
因此,在教考分离考核制度下,出题教师对于试卷难度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在学习高等数学时,需要合理利用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就需要各高校完善考试机制,配合教师的教学。
教考分离考核制度的应用,可以极大的改善教考合一考核制度的弊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教师拥有更高的水平,教师需要对教学大纲有着深刻的认知,能够灵活的将教学重点安排到考试当中,并且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握好试卷的难度高低,才能够将教考分离这一考核制度的优点发挥到最大。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基于教考分离的教学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21-KY-00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婷,白宝钢,吕丹.教考分离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J].科技视界,2014(11).
[2]陈海杰.试题库建设为基础的教考分离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
[3]刘婷,白宝钢,吕丹.教考分离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J].科技视界,2014(11).
[4]陈海杰.试题库建设为基础的教考分离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