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思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文学思潮
1.1997年12月25日,国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文学〔〕创立。
A.博库B.清韵书院C.榕树下D.橄榄树
2.网络文学是随着〔〕而出现的。
A.互联网的问世B."第*浪潮——网络文学" C."新语丝" D."橄榄树" 3.童的作品〔〕讲述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亲情伦理。
A."驯子记" B."红粉" C."米" D."妻妾成群"
4.妓女秋仪是小说〔〕中的人物。
A."妇女生活" B."离婚指南" C."妻妾成群" D."红粉"
5.一个从事三陪的同性恋人"乔"是〔〕笔下的人物。
A.欧河B.王家新C.村D.安妮宝贝
6.在先锋作家中,〔〕对语言进展了最极端、最大胆的艺术探索。
A.莫言B.叶兆言C.甘露D.童
7.女主角"轻舞飞扬〞是作品〔〕中的人物。
A."超情书" B."城市的绿地" C."危险" D."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8.20世纪80年代初,较早介绍西方现代派小说理论的小册子是〔〕。
A.*迟"现代化与现代派" B.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
C.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D.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9.先锋文学通常是指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都呈现出强烈的〔〕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
A.浪漫主义B.批判现实主义C.后现代主义D.西方现代主义10.1993年第1期的"读书"发表了"躲避崇高"一文,该文的作者是〔〕。
A.王朔B.王晓明C.王彬彬D.王蒙11.从创作思潮看,现实主义在新时期走向变异的具体标志是〔〕的涌动。
A.先锋文学B.寻根文学C.新现实主义文学D.群众文学12.1989年由英国女批评家玛丽·伊格尔顿编的〔〕出版,这是第一部翻译过来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专集。
A."女权主义文学理论" B."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权主义文学理论"
C."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D."第二性"
13.最初关于西方现代派的讨论是由一些从事〔〕进展的。
A.从事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作家B.写作朦胧诗的诗人们
C.从事理论与批评工作的专家与学者D.西方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在专业围14.民间写作中的民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从文学的角度看,民间具有〔〕等根本涵。
A.独立精神与自由创造B.从它意识
C.自我放纵
15.以下作品中,〔〕属于20世纪90年代的个人化写作畴。
A."一个人的战争" B."青春之歌"
C."爱是不能忘记的" D."恋爱的季节"
16."伤痕文学之父〞是〔〕。
A.王蒙B.卢新华C.心武D.贾平凹17.在新历史小说的几个类型中,作为历史表达的家族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是〔〕。
A."温故一九四二" B."红高粱家族系列"
C."往事与刑法" D."月黑风高"
18.短篇小说〔〕是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来的反映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精神变化的
佳作。
A."杂色" B."枫" C."在乡场上" D."沉重的翅膀"
19.在先锋作家中,〔〕着力提醒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唐。
A.格非B.甘露C.余华D.洪峰20.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文坛上"双峰并秀〞的开展态势是指〔〕。
A.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B.群众文学与网络文学
C.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D.写实主义与新写实主义
21.以下作家中,〔〕是明确以"性别语言〞进展写作的。
A.铁凝B.谌容C.王安忆D.海男附:参考答案
1、C
2、A
3、A
4、D
5、D
6、C
7、D
8、B
9、D 10、D
11、B 12、A 13、D 14、A 15、A 16、C 17、B 18、C 19、C 20、
A 21、D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这种题型与上述单项选择题相似,其特点是,在给定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选对的得分,少选、多项选择和错选均不得分。
多项选择题的难度大于单项选择题,难就难在在备选答案中到底有几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稍有疏忽就会选择失误,答复错误。
这种题型增加了选择的迷惑性,减少了考生猜题的可能性,能测试出考生的真正水平。
为了提高选择正确答案的可能性,考生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例如采用排除法、比拟法或推理法对备选答案进展比拟、分析、判断外,关键还在于全面、系统地学习课程容,扎实地掌握课程中的根本概念,正确界定问题的界限,理解问题的精神实质。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现实主义的恢复、变异与深化
知识点:1、现实主义在新时期的复归。
2、改革文学。
2、现实主义变异的原因。
3、文学是人学。
第二章现实主义的理论流变与阐释
知识点:西方现代派。
第四章先锋文学:追求文学自主性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知识点:先锋文学在90年代逐渐溃败的主要因素;先锋文学的根本主题;先锋文学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第五章新写实文学思潮
知识点:1、新写实文学思潮的开展。
2、新写实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第六章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
知识点:1、新历史小说是相对于传统历史小说和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而言的,其"新"主要在于它表达的什么.2、新历史小说代表作家及代表作。
3、家族小说。
第七章群众文学思潮及文学的雅俗之争
知识点:群众文学的特性; 属于群众文化畴的作品。
第八章"人文精神〞的理论争鸣与评析
知识点:在"人文精神大讨论"中,认为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人文精神失落与缺失的主要代
表性人物有哪几位.;"人文精神大讨论"的缘起。
第九章女性文学思潮
知识点:1、女性文学的特点。
2、属于70年代女性作家阵营的有哪些.
第十章网络文学思潮
知识点:与传统的写作方式相比,网络写作主要有哪几个特征.
第十一章个人化写作、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理论论争知识点:个人化写作也存在着一些悖论,它的意义与问题同时并存,具体表现为什么.
三、练习题
1.群众文化又译为〔〕。
A.群众文学B.通俗文学C.民间文学D.城市文学E.无产世界文学2.家族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这一特定角度来进展历史的表达与反思。
A.家族历史的回溯与表现B.地域C.个人和家族的命运D.环境E.伦理道德意识
3.以下属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文学作品的有〔〕。
A."乔厂长上任记" B."祸起萧墙" C."新星" D."沉重的翅膀" E."分享困难"
4.对新时期文学而言,女性作家一直是文学创作队伍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但直到90年代后,才形成了一种独立的以性别命名的"女性文学思潮〞与文化现象,这是由于〔〕等几大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
A.西方60年代后的女性主义文化理论的译介成为写作的理论根底
B.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的召开所产生的促进作用
C.女性作家的创作实力
D.文化市场的运作和群众传媒的影响
E.主流意识形态的刻意倡导
5.现实主义变异的动因有〔〕。
A.时代的迅速开展B.国外思潮的引进
C.文学反思的深化D.市场化运作的结果
E.文学的初步自觉
6.文学是人学,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把人作为其价值理想,经历了〔〕几个大的开展阶段。
A.人的"归返〞B.人的现实突进
C.人的终极关心D.人的生存描述
E.人的历史探究
7.现实主义在新时期的复归,〔〕。
A.首先是对十七年文学创作道路的复归
B.也是对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现实主义那种严峻的批判精神的复归
C.这种复归具体表达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创作思潮中
D.同样表达在新写实文学中
E.表达在寻根文学中
8.新写实作为一种创作思潮出现后,理论界随即对其进展了"命名〞,大致有这么几种方式〔〕。
A.韧、吴亮的"新写实小说〞B.雷达的"新现实主义〞
C.王干的"后现实主义〞D.柯云路的现代现实主义
E.*兆淮、丁帆的"新写实主义〞
9.对文艺的〔〕倾向的认识,意味着对当时文艺开展的整体评价,意味着对整个社会人文
精神状况的评价。
A.群众化B.商业化C.知识分子化D.精英化E.古典化10.〔〕等文章再次强调了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被批判的文学"写真实〞论。
A.洁民的"文学是真实的领域" B.敏泽的"关于艺术的真实"
C.钱谷融的"真实与真诚" D."重评<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E.黄泽新的"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流向"
11.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奉献,具体表达为〔〕。
A.及时关注了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人文精神的状况
B.充分肯定了文学的娱乐与休闲功能
C.深化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思与批判
D.首次呈现为一种纯粹的学术论争的形态
E.一种政治性的学术论争
附:参考答案
1、A,B,C
2、A,C
3、A,B,C,D
4、A,B,C,D
5、A,B,C,E
6、A,C,D
7、A,B,C
8、A,B,C,E
9、A,B 10、A,B,C 11、A, C,D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课程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做出解释,目的在于考核考生对这些名词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准确性。
这些名词在"课程讲解〞和"概念解释〞中都有明确的定义或简明的概括。
这种题型的难度在于要点的把握,而且容广泛,覆盖面大。
答题时要简明扼要,不要求展开论述。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现实主义的恢复、变异与深化
知识点: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新现实主义〞小说
第二章现实主义的理论流变与阐释
知识点:新现实主义小说。
第五章新写实文学思潮
知识点:新写实小说
第六章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
知识点: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
第七章群众文学思潮及文学的雅俗之争
知识点:文化工业
第九章女性文学思潮
知识点:女性文学
第十章网络文学思潮
知识点:网络文学的概念
第十一章个人化写作、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理论论争
知识点: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关系、精英文化
三、练习题
1.女性文学
2.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
3.新现实主义小说
4.新写实小说
5.文化工业
附:参考答案
1.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是指女性作家立足于女性的观点、态度,采用女性的话语、措辞对女性的历史状况、现实处境和生活经历进展探索、研究、描写,这是以创作主体的性别为依据的。
被历史遮掩的女性文学创作,是在对文化中男权意识的揭露中彰显的,是在对文化中男权意识的发现中体认的。
女性文学的主要意义就是力图改变过去文学中存在的对妇女的歧视与偏见,改变传统的性别文化观念,对既成的传统审美标准进展批判,建立一个全新的包容女性和男性文化经历,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世界和现实世界。
缺少了对男权意识批判的力度和提醒的深度,同样会影响女性文学创作,因而一个文本是不是女性文学,看它是否和男权意识相对的女性意识相联系。
进入90年代后,在西方女权主义的理论与文学创作实践等诸多因素作用下,在中国也形成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女性文学思潮,出现了一批作家与作品,如染的"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海男的"女人传"等。
2. 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
"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是当代西方新历史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畴。
这一观念也渗透在新时期的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中。
历史的文本性是指不以我们所研究的社会的文本踪迹为媒介,我们就没有任何途径去接近一个完整的、真正的过去和一个物质性的存在。
文本的历史性是指所有的书写形式〔包括批评家所研究的文本和我们处身其中研究其他文本的文本〕的历史具体性和社会物质性容。
3.新现实主义小说
90年代中后期,文坛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形式实验、历史表达、日常生活表达和个人化写作之后,又出现了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共同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的小说,这些小说就被称为"新现实主义小说〞。
"新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有谈歌的"大厂"、"大厂续篇",醒龙的"分享困难",何申的"年底"、"年前年后",关仁山的"大雪无乡"、"破产",佩甫的"学习微笑"和许建斌的"乡村豪门"等。
由于这些作品创作的时间相近,提醒的矛盾和思索的问题也大致相似,因而它们在文坛一出现就形成了一股"现实主义的冲击波〞,并被许多人认为是"现实主义的回归〞。
"新现实主义〞小说之所以被称为是"现实主义的回归〞作品,是由于这些小说在一些根本层面上确实回复了80年代初传统现实主义的特征。
比方,在传统现实主义所看重的题材选取上,"新现实主义〞再一次显示了题材价值;在现实主义的"冲突论〞上,"新现实主义〞小说再一次突出了其人物之间的冲突;"新现实主义〞小说重新开场塑造"英雄〞式的理想形象。
"新现实主义〞小说作为对新的时代进展新的"现实主义〞反映的一种探索,是有价值的。
它向我们昭示着现实主义的变化,昭示着现实主义开展的新的可能性。
4.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是指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前期出现的一种创作现象,代表性的作家与作品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震云的"一地鸡毛"、恒的"狗日的粮食"等,经"钟山"等刊物的有意倡导后,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思潮。
新写实文学之"新〞,就在于它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即改变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以及由此引发的
真实观、人物塑造与情节设置的非典型化原则、表达视角与表达方式的诸多变化。
当然,新写实小说从整体精神看,还是属于现实主义这个大的畴。
5.文化工业
这个概念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首创。
他认为,文化的本质不是对现实的模仿而是否认,文艺的真理在于拒绝社会。
文化可以划分为精英文化与群众文化,文化工业即兴旺资本主义阶段的群众文化,这种文化具有以下几大特点:生产模式类似于现代大工业生产,注重标准化、规模化;同现代科技的联系严密;文化的主体不是作为消费者的群众,而是文化的制作者与经营者;文化成为维护现有制度的社会水泥,失去了批判性,成为一种工具理性,因此,文化陷入了一种危机。
阿多诺认为,人的解放需要通过文化与艺术来到达,因此,在对文化工业批判的根底上,提出了自己的"文化救赎论〞。
简答题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这类题型一般是根据课程中的有关理论、观点、方法原理等,直接提出问题,要求考生简明扼要地答复。
所提问题在"课程讲解〞多有现成答案。
答复这种试题,一定要抓住要点,观点明确。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现实主义的恢复与开展、变异与深化
知识点: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复归〞存在哪两种取向.
第二章现实主义的理论流变与阐释
知识点:现实主义恢复讨论中形成的理论核。
2、90年代中期现实主义讨论发生的原因。
第三章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关于现代主义的理论论争
知识点:现代主义论争的背景与起因。
第四章先锋文学:追求文学自主性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知识点:1、先锋文学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文学观念;2、先锋文学的根本主题。
第五章新写实文学思潮
知识点:1、新写实文学在表达态度与表达方式上发生的新变化;2、新写实的真实观。
第六章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
知识点:1、新历史主义是如何消解意识形态化的历史小说传统的;2、新历史主义的家族小说在历史表达上有哪些突出特征。
第十章网络文学思潮
知识点:网络文学的根本特征
第十一章个人化写作、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理论论争
知识点: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关系。
三、练习题
1.简述新历史主义是如何消解意识形态化的历史小说传统的.
2.试述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关系。
3.现实主义恢复讨论中形成的理论核是什么.
附:参考答案
1. 简述新历史主义是如何消解意识形态化的历史小说传统的.
解答:
在摆脱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历史的绝对主义阐释之后,新历史主义进入了一个相对主义的、个人化的历史表达状态。
作家或者以传统文化的立场观照宏观的历史,如"白鹿原";或者以纯粹个人化的视角进入私人的历史,如"纪实与虚构"、叶兆言的"夜泊淮〞系列小说;或者对历史及历史观念做形而上的思考与表现,如"青黄"、"往事与刑罚";或者主要从叙事需要的角度来使用或借用历史的材料,如童的"妻妾成群"、"红粉"。
在这些各个不同的视角和立场中,以民间立场对历史的关注在新历史小说创作中显得十分突出和醒目,如"红高粱"中把民间社会作为理想生存状态的表达、"故土天下黄花"以民间立场对"正史〞的解构与重述和"温故一九四二"从平民立场对历史事件的表现与评价。
总之,再没有整齐划一的共同准则,没有一统天下的历史权威,这种众声喧哗的表达为历史小说创作拓开了自由而开阔的天地。
但也应看到,新历史小说在消解了意识形态对历史的僵硬、刻板的剪裁和评价的同时,也在*种程度上表现出作家凭借话语对历史的任性摆弄,暴露出绝对个人主义的倾向。
应该指出,在新历史小说与传统革命历史小说仿佛仅存的共同之处--取材上,其实二者在材料的具体选择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传统革命历史小说往往取材重大历史事件,而新历史小说关注的不再是重大的"正史〞题材,而是带有"野史"性质的民间家族史、村落史、个人生活史,公共性历史话语转变成了私人性话语。
新历史小说更多关注的往往是时代主潮外的那些乡镇村落、家族和个人的故事,是一场场卑琐的世俗戏剧,展现的是民间的世态习俗、宗法血缘、人情人性。
新历史小说家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琐屑之事,以零散、琐碎、平庸的生活取代了传统革命历史小说中神圣、崇高、重大的历史事件。
这些都表现出新历史小说在非意识形态化之后的世俗化、边缘化特征。
在传统创作中,这些世俗化、边缘化的生活容一般不会成为小说的聚焦点,而被当作无关紧要的枝节从历史中删除。
而新历史小说使这些被遮蔽的历史容成为小说的主体,为历史恢复了本应有的丰富性。
2.试述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关系。
解答:
当写作成了平常事,用王朔的观点即码字,知识分子的人文叙事的主体姿态、深度模式无形中就被抹平了。
这种反中心、反权威和反意义的全面反动,恰好迎合了80年代末中国的"反智〞热潮,而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的兴起,又为它提供了契机。
群众已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获得了新的自我价值求证和新的知识源泉,已不必再充满敬仰和虔诚去聆听人文知识分子的训戒和教诲,更不必向它们所代表的知识价值和意义求助,这样,在新的群众价值面前,知识分子文化便面临着存在合法性的危机,知识分子亦失去了中心地位,受到群众的冷落,因为"知识分子发现,广阔群众不再需要他来获取知识;他们了解的很充分,毫无错觉;他们比他清楚得多,他们当然能够表述自己。
〞知识分子被迫沦入民间,知识分子对待这种现实的态度却可以是主动积极介入和消极抵抗,因而同样是民间化过程,对民间理解的不同,表达出来的知识分子立场也是截然不同的,但与民间的关系构成却并不存在截然的不同。
因为这样一个过程,并不意味被迫介入者与民间必然构成对立关系,主动介入者必然构成互生关系。
因为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民间都不是静态单纯的,而是复杂互动的。
民间是文化之源,也同是藏污纳垢之处。
介入者可以沉沦藏污纳垢的民间、可以拒斥藏污纳垢的民间。
知识分子走向民间,从价值立场上说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知识分子从自身的精英立场出发,发现了"民间〞文化世界中所具有意义的容,进而使知识分子的精英价值准则与民间价值准则得到统一;二是从民间立场出发,把民间文化世界作为自己灵魂的栖息地,并在其间感觉着民间世界的丰富与博大,为民间自身的深厚所震撼。
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两者更是难以作出明晰的区分的。
因为作家在走向民间的时候,往
往是一个自我精神与民间不断碰撞、交流、沟通的过程,他们在拥抱民间的同时,民间也以灼热的胸怀拥抱他们。
90年代具有民间倾向的作家所表现出的正是与"民间〞的这种"对话〞过程,读一下少功的"马桥词典"、锐的"无风之树"、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炜的"九月寓言"等作品,就能深切地体会到他们对于民间的描述中浸透着一种博大的人文情怀,他们在把自己的"心〞交给民间的同时民间则给了他们抗拒压迫、守护生命的精神滋养。
通过如上论述可以看到走向民间并不意味着对于知识分子精神的放弃,相反倒有可能使知识分子精神获得更有意义的一种存在形式,关键是看知识分子以怎样的价值立场和方式走向民间。
如果在走向民间时,你自愿被民间藏污垢的复杂所淹没那是自己的事,并不是"民间〞的责任。
3.现实主义恢复讨论中形成的理论核是什么.
解答:
新时期初期的"现实主义〞讨论,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多,要找出一个完全不同于"十七年〞革命"现实主义〞的、严格界定的、更加科学的定义来,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我们只能从中找出一些大家普遍比拟认可的根本观点来,以此作为新时期"现实主义〞的核。
这些根本观点有:第一,真实性。
即现实主义文学应该"写真实〞,当然,这个"真实〞不再是被"本质真实〞腰斩了的、主观化的"生活真实〞,也不是自然主义事无巨细、有闻必录的"真实〞,而是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再现生活、并在生活中寻找客观规律的"真实〞。
第二,现实干预性。
即现实主义文学应该直面现实,直面历史,直面人生,充分发挥其干预时代生活、指导现实人生的功能。
现实主义作家应该是最富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人,他们时刻关注历史变化,描写现实矛盾,着力于反映时代精神。
他们既可以讴歌,也可以批判,一切本着自觉的历史理性和人文关心。
第三,形式的透明性。
即现实主义作品的一切艺术形式都应该为容效劳,本身并没有独立性。
虽然新时期初期的"现实主义〞讨论,由于亟待廓清的原则性、重要性问题太多,还没有来得及讨论作品的形式问题。
但当时文艺理论界对"朦胧诗〞的"朦胧〞性、对王蒙小说的"意识流〞手法等的"现代性〞定性,无不在说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现实主义作品的形式,依然延续了既往的形式透明性原则。
故事性、戏剧化、形象性、语言美等,也依然还是现实主义作品的自觉艺术追求,和评价现实主义作品艺术成就的习惯性术语和尺度。
应该明确的是,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干预生活性和形式透明性的理论核,并不是在新时期伊始就已经确立了的创作原则,而是在理论与创作的双向掘进中逐步得到明晰的。
因此,新时期的现实主义作品表现出了斑驳的色彩。
有的作品"十七年〞的创作倾向更浓厚一些,有的已经表现出了对现代主义手法的兼容,然而,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在"写真实〞、"干预生活〞和"形式的透明性〞的现实主义框架向前行进。
这充分显示了当时现实主义作为文学主潮的声势与气度。
论述题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论述题重在考察学生对重大文学思潮、文学现象、作品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点领会和掌握的情况。
要求观点明确,并能作适当发挥。
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理解记忆。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现实主义的恢复、变异与深化
知识点:改革文学的根本涵。
第四章先锋文学:追求文学自主性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