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晏平仲善与⼈交,久⽽敬’”?⼦⽈:“晏平仲善与⼈交,久⽽敬之。
”
先跟⼤家讲⼀个跟这⼀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
景公披着⽤狐狸腋yè下的⽩⽑做的⽪⾐,坐在正堂前的
台阶上。
晏⼦进宫谒yè见,站了⼀会⼉,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却不冷。
”晏⼦
回答说:“天⽓不冷吗?”景公笑了。
晏⼦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吃饱却知道别⼈的饥饿,⾃⼰穿暖却知道别⼈的寒冷,
⾃⼰安逸却知道别⼈的劳苦。
现在君王只晓得⾃⼰的冷暖,不知道别⼈的冷暖了。
”景公说:“说
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
”说完,便命⼈⽴马发放⽪⾐、粮⾷给饥饿寒冷的⼈。
命令:在路上见
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
记他们的姓名,只要是正受饥寒之苦的⼈,都要⽆分别的⽴马救济他们。
⼠⼈已任职的发给两
个⽉的粮⾷,病困的⼈发给两年的粮⾷。
孔⼦听到后说:“晏⼦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他认识到的德政。
”
晏⼦⾝上有⼀种仁的品德,他善于推⼰及⼈。
⾃⼰吃饱饭了,还能想到那些尚不能吃饱饭的
⼈,⽽且能够想⽅设法让那些不能吃饱饭的⼈也能吃饱。
⽣活中,很多⼈的善,只停留在想
到,说到,仅仅有同情、怜悯的境地,这还算不上推⼰及⼈,真正的推⼰及⼈是要像晏⼦那
样,⽤实际⾏动做到知⾏合⼀才可以。
齐景公有个宠爱的⼥⼉,他想把她嫁给晏⼦。
景公于是到晏⼦家宴饮,饮酒酣畅时,景公看见
了晏⼦的妻⼦,问:“这是你的夫⼈吗?”晏⼦答道:“对,她是。
”“哎呀!这么⽼,⼜丑。
寡⼈有
个⼥⼉,年轻⼜漂亮,我直接把她嫁给你,做你的内室,如何?”
晏⼦离开坐席回答道:“如今她确实是⼜⽼⼜丑,可是我与她共同⽣活的时间很长了,过去她不
也是年轻,也漂亮吗?况且⼈本来就是以少壮托付于年⽼的,以漂亮托付于丑陋的。
她曾经托
付于我,⽽我也接受了她的托付。
虽然君王有所恩赐,但能仅因为这个,我就可以背弃我妻⼦
的托付吗?去⽼者,为之乱;纳少者,为之淫,且夫见⾊⽽忘义,处富贵⽽失伦,谓之逆道。
”晏⼦拜了两拜,坚决谢绝了景公的好意。
这样⼀个重德重义,轻⾊的⼈,古往今来都是罕见的。
不仅如此,晏⼦还有他独特的⽣命观,他⽣性豁达,处其⾃然,对⽣死都能做到淡然视之。
他
说⼈都是要死的,不论仁者、贤者、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以此他从来不“患死”、不“哀死”,
把⽣⽼病死看作是⾃然规律。
对⽣命,他始终保持达观⼤度的⼼境,讲究⾝⼼健康,延年益
寿。
管仲的“欲修改以平时于天下”,晏⼦也⾮常推崇,他还认为要做到这样,必须“始于爱民”。
他
坚持“意莫⾼于爱民,⾏莫厚于乐民”。
⼈们常说“万⼈称誉,多寿去病”,晏⼦就是这样的⼈,⼼
怀苍⽣黎民,德⾼寿⾃⾼,据说晏⼦最后活到了95岁。
晏⼦辅佐齐国三公,廉洁⽆私,⼼胸坦荡,他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
他管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