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设计与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第七单元内容以及分层测试卡的练习

教学过程:

一、重温故事,感受替换策略

故事:电脑播放曹冲称象动画。

提问: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重量的?

小结:曹冲用石头代替大象,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评析:曹冲称象的方法是替换策略的具体应用,将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课堂,既能为学生的探究指明方向,有助于学生提取替换策略,又能让学生初步感受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处,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师:在解决刚才这个问题时,用到了“换”的方法,这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替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替换的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索实践,研究替换策略

(图文呈现倒题,引导分析)

例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人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已知条件?

师:你觉得哪一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大杯和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

生: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

生: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

生:3个小杯可替换成1个大杯。

师:现在能直接求出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吗?为什么?

生:不能。

师:怎样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互相说)

师:学生交流替换方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替换,列出算式解答。

列式计算,然后班级交流

师: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人手进行检验?学生完成检验过程。

(评析: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从而体会检验的全面性。交流中明确:要看结果是否同时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即:①看6个小杯和1个大杯的容量是不是一共720毫升;②小杯的容量是不是大杯的1/3)

师:刚才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运用了什么策略?

生:运用了替换的策略。

师:刚才解决问题时,我们经过了哪几个步骤?大杯和小杯为什么要替换?使用替换这个策略有什么好处?

三、灵活应用,巩固替换策略

同学们刚才用替换的手法解决了问题,这道题你会解决吗?(课件出示)

⑴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人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大杯的容量比小杯的多20毫升。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还能用替换的方法吗?

我们来研究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怎样替换?(课件演示)把一个大杯换成一个小杯,会出现什么情况?那一个大杯换成一个小杯,就要去掉几个20毫升?

替换后一共几个小杯?还能装下720毫升吗?(课件演示720-20×6)咱们再来研究把小杯替换成大杯的情况。(课件演示)

(把6个小杯替换成6个大杯容量就增加20×6=120毫升,演示720+20×6)学生选择一种方法解答,并汇报每一步的意思。

四、回顾反思,发现变化

1.刚才又解决了两个问题,回过头来冷静的思考思考,我们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有相同的地方吗?有不同的地方吗?先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再与小组里的同学一起交流。

相同点:都采用了“替换”的策略来解题。

不同点:例题替换的两个量间是倍数关系,练一练这题替换的两个量间是相差多少;例题替换后总量没有发生变化,练一练这题替换后总量发生变化。

2.学生思考并小组交流。(把两题放在同一个屏幕上,在学生回答后,用颜色把不同的条件显示出来)

倍数关系的是一个换几个,杯子的数量变化了,而总数没变;相差关系的是一个换一个,杯子的数量没变,总数变化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数学就是这么奇妙!在变与不变中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板书)

倍数:总量不变,数量变化

相差:总量变化,数量不变

五、迁移延伸,应用替换策略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成功的解决了几个实际问题,在解题时,都用什么策略?(替换),恭喜你们又掌握了一种解决问题策略!现在请你们用替换策略,来解决一道题。(习题图)

8块达能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钙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1杯牛奶呢?

(让学生独立做到分层测试卡上,老师巡视面批指导。集体订正时学生说说过程)

问:为什么不把饼干替换成牛奶来考虑?

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需要优化“替换”策略,选择合适的替换方法。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吗?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数学难题时,不要畏惧,合理选择策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板书在黑板的两侧),难题一定会迎刃而解的。

评析:采用分层练习,力求在练习过程当中,既巩固新知,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发散性、多维度的思维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