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水仙》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外国文学史学年论文
题目《咏水仙》赏析
班级中文092班
姓名周煜雯
学号2009221458
2011年10月10日
一.华兹华斯及其作品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他出生于英国西北部湖区的一个律师家庭。
1787年他进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后奔赴法国,亲身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受革命热情鼓舞,向往民主社会。
1792年,在经历革命失败及革命理想的幻灭后后,华兹华斯回到伦敦。
1795年,华兹华斯和妹妹多萝西迁居湖区多塞特郡乡间,此后终生隐居在此,从事诗歌创作。
1797至1807是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高峰期。
1798年9月至1799年春,他创作了《采干果》和短诗《露西》组诗,同时开始写作自传长诗《序曲--一个诗人心灵的成长》。
1803年华兹华斯游历苏格兰,写了《孤独的收割人》和记游诗。
1807年他出版了两卷本诗集。
1843年他被授予“桂冠诗人”的荣誉。
1850,他的自传体长诗《序曲--一个诗人心灵的成长》发表,开创了自传诗的新形式。
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骚塞共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而他的诗歌成就与影响则位居三人之首。
他们都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热爱大自然和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
华兹华斯和其他“湖畔派”诗人一样,早年歌颂法国革命,后来则趋向于保守。
①
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出版,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开端,动摇了新古典主义诗歌的统治地位。
他在《抒情歌谣集》1800年版的序言中②详细论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主张:诗必须含有强烈的情感,用平常而生动的真实语言写成,诗的作用在于使读者获得敏锐的判别好坏高下的能力。
华兹华斯认为“所有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③主张诗人“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写“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
二.《咏水仙》创作背景及内容
《咏水仙》是华兹华斯诗歌的代表作。
这首诗是1804年诗人回忆两年前见到一片水仙花的情景写成的。
据华兹华斯的妹妹多萝西在1802年4月15日的日记记载,他们访友归来,“——在高巴罗公园那边的林中看到了几株临湖的水仙花。
——往前走,水仙花越来越多;最后,在树木枝条下,看到沿湖有一条长长的水仙花地带,同一条乡间大道差不多宽。
我从没见过这样美丽的水仙花。
它们长在青苔石头中间,长在石块周围,长在石块上面;有的把头靠在石块上休息,如同靠在枕上来消除疲劳;有的在摇摆,旋转,舞蹈,仿佛随着从湖面吹来的轻风一起欢笑。
它们看上去是那么快活,总是在闪闪发光,变幻不停”④。
两年后,华兹华斯根据回忆创作了这首诗。
全诗分为四节,每节六行。
第一节中一开始,诗人把自己比作一朵“孤独的流云”,可见诗人心中的孤独与苦闷。
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突然”看到一大片金色的水仙花开放在大地上,被深痕吸引了。
它们生机勃勃,湖畔、树下都有它们的身影;它们活泼欢乐,在风中翩翩起舞。
诗人看见水仙后心情豁然开朗,之前的忧愁孤独之感因为这美丽的水仙一扫而空。
诗的第二节,诗人把水仙比作银河的星星来说明它的明亮闪耀,用“无穷无尽”、“千多万多”等词语形容水仙的繁密。
最后说水仙“舞得多么高兴”,水仙在风中摇曳在诗人眼中是满怀喜悦之情的舞蹈,这说明诗人被水仙深深地感染,心中充满欣喜、愉悦。
第三节,是人的视线从水仙扩展到了湖水。
在风的吹拂下,湖水荡起了层层涟漪,但在诗人眼中,湖水的波纹没有水仙那样轻快、热烈。
诗人接着写到自己,他把水仙称为“旅伴”,亲切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而“旅伴”的欢乐是那样强烈,让原本惆怅的诗人都“欢欣鼓舞”起来。
诗人“凝视着, 凝视着”, 这里连用“凝视着”一词的重复和两个破折号, 暗示了凝视时间之长, 可见他的确是沉醉在花丛中了,做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但略有遗憾的是,诗人虽然被美景打动,忘却了忧愁与孤独,却总觉得未能彻底领悟此情此景当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和自然的哲理。
诗的最后一节写到,后来诗人常常感到抑郁、无聊或心灵空虚,每当这时,这赋
湖畔水仙图就会浮现在眼前。
水仙在风中欣然起舞的图景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相反,经过时光的酝酿,诗人当时受水仙舞姿感染而产生的愉悦之情变得更加强烈,一次次抚慰温暖诗人的心灵,让诗人释然,又充满了欢乐。
三.《咏水仙》的主题思想和意义
如果把《咏水仙》当作单纯的咏物诗来理解,未免太过浅显。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1800 年版序言中这样说道:诗的目的是在真理,不是个别的和局部的真理,而是普遍的和有效的真理”、“诗是一切知识的起源和终结”。
在华兹华斯看来里,诗就如哲学,诗人以直觉感受真理、揭示真理。
因此,我们应该从超越咏物诗的层面来理解这首诗,去挖掘诗歌中传达的华兹华斯的哲学理念,以及诗人对人生、自然,人类与自然及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的深刻思考。
从超越咏物诗的层面来看,诗歌中的“我”就不仅仅是诗人自己的“小我”。
而是象征着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全人类。
这样,诗歌中一开始流露数的愁苦孤寂就不仅仅源于诗人个人青年时代起伏的人生经历,而是整个现代社会的人类所共有的伤感与无奈。
华兹华斯生活于18 世纪后30 年代到19 世纪上半叶,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英国国内工业革命也拉开序幕。
工业社会生产破坏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破坏也伤害了人类的心灵,让人类迷失了方向。
诗歌开头那多孤独、漫无目的飘荡的流云就象征着人类的普遍精神状况。
水仙是自然的精灵,与水仙相遇让诗人得以释怀,这就意味着自然能够抚平人类的心灵的伤痛,带给人类新的希望。
遗憾的是,这种安慰只是暂时的,而伤痛却是永恒,因此在诗的最后一节中,诗人依然“多少次郁郁独卧,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但不管怎样,诗人的确把自然视为一座黑暗中的灯塔,温暖、照亮人类的心灵。
与水仙的相遇让诗人获得一种快乐,空虚的心灵有了“安慰”,而这种“安慰”体现在水仙给诗人提供了想象之源。
“想象对于华兹华斯来说是一付受伤心灵的治疗剂,是一股能够恢复被文明社会玷污,被工业文明肢解,且有可能丧失的人类统一性的能力,是抵抗世俗社会对人的神性侵蚀的能力。
”⑤想象赋予诗人和人类超越现实的能力,从而改变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现代科技测量、改造自然,自然变成了冰冷的物理世界的一部分,不再是人类心灵的港湾,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开始疏远乃至恶化。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华兹华斯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怀念自然的本来面貌。
在华兹华斯看来,自然给全人类提供了想象的源泉,是人类精神的故乡,抚慰着现代社会中人类因理性的科学技术和横流的物欲而变得迷茫的心灵。
《咏水仙》中“我”孤独、漫无目的的漂游时,突然看到金色的水仙花开得那样耀眼,茂密,在风中摇曳得美丽动人。
水仙一下就触动了诗人的心扉,让诗人萌生喜爱之情,唤起了诗人的想象,于是水仙在诗人心中变成了有生命的,有灵性的生物,她的摇曳是欢乐的舞蹈,这欢乐的舞蹈还感染了诗人,让诗人将苦闷抛在九霄云外。
诗人之所以能变得快乐,是因为他在想象的引导下,和自然变得亲密无间,真正地融入自然,使得他的心灵得以摆脱现实世界的困扰,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到归宿,得到慰藉。
与水仙的相遇不仅让诗人那一刻在想象中获得了超越和快乐,还储存在诗人的脑海里,成为日后回忆的源泉。
前面提到过,华兹华斯的一个著名的诗学理念是诗歌是“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回忆是审美体验的复现和积淀,是对精神的一次又一次的回归。
人生的痛苦、孤寂和空虚永恒的,而欢乐只是受外物触发的带来的一瞬间的美好体验。
由于回忆的存在,人们得以经常用沉淀在记忆里的愉快的瞬间来安慰自己,重新体验过去的美好,获得快乐。
四.《咏水仙》的艺术特色
《咏水仙》一诗的语言质朴、清新,没有华丽晦涩的辞藻,却在平实中流露真情,蕴含着人生哲理。
例如“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又怎能不感到欣喜雀跃”以及“后来我多少次郁郁独卧,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我的
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直抒胸臆,将自己的情感起伏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让读者。
《咏水仙》给人一种情景交融的美感。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水仙的舞蹈让使人产生想象,获得无比的快乐,这物与人、景与情已经浑然一体,水乳交融,景是情的外化,情是景的内涵,营造了美的意境。
《咏水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描绘水仙轻盈动人的舞姿,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第一节中“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诗人用明喻把自己比作一朵飘在山谷之上的流云,生动地表现出自己的孤独与迷失之感。
第一、二节中“它们随风嬉舞,随风波荡”、“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用拟人的手法,饱含深情地描绘了水仙在风中的舞姿。
第二节中“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运用明喻和夸张,点名水仙的缤纷绽放美得耀眼,生命力旺盛。
第三节中“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运用拟人,用湖水的涟漪来衬托水仙舞动的轻巧活泼。
第四节中“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用拟人手法说明水仙给诗人带来的快乐。
①/view/144389.htm
②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
③袁宪军.《水仙》与华兹华斯诗学理念[J].外国文学研究,2004(05).
④周永启.《英诗200首赏译》[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214.
⑤苏文青:《华兹华斯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