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二面角问题

合集下载

怎样求解二面角问题

怎样求解二面角问题

二面角问题在立体几何中比较常见,常见的命题形式有求二面角的大小、求二面角的余弦值,证明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等.此类问题的难度一般较大,需综合运用立体几何知识、平面几何知识、解三角形知识、三角函数知识,才能顺利求得问题的答案.本文结合实例,重点探讨一下求解二面角问题的几种常用方法.一、定义法二面角是由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而二面角的大小往往是用其平面角的大小来表示,因此在求二面角的大小时,通常要用到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过二面角的棱上的一点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两射线所成的角.然后根据正余弦定理、勾股定理求得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即可求得二面角的大小.例1.如图1,已知空间中有三条射线CA 、CP 、CB ,且∠PCA =∠PCB =60°,∠ACB =90°,求二面角B -PC -A 的余弦值.图1解:在PC 上任取一点D ,过D 分别作DE ⊥PC ,DF ⊥PC ,连接EF ,所以∠EDF 为二面角B -PC -A 的平面角,设CD =a ,因为∠PCA =∠PCB =60°,所以CE =CF =2a ,DE =DF =3a ,因为∠ACB =90°,所以EF =22a ,在△DEF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cos ∠EDF =3a 2+3a 2-8a 22∙3a2=-13.解答本题主要运用了定义法,需根据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在二面角B -PC -A 的棱PC 上任取一点D ,过D 分别作DE ⊥PC ,DF ⊥PC ,从而确定了二面角B -PC -A 的平面角∠EDF ,再根据余弦定理求得cos ∠EDF 的值.二、垂面法垂面法是指作一个垂直的平面,根据其中的垂直关系求得问题的答案.在求解二面角问题时,若题目中涉及的垂直关系较多,可过二面角棱上的一点在两个半平面内作棱的垂线;也可将两个半平面内的垂线平移,使其交于一点;还可过一条垂线上的一点作另一个平面的垂线,从而构成一个垂面,则垂面上的两条垂线或其平行线所形成的夹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例2.如图2,在四棱锥P -ABCD 中,ABCD 是正方形,PA ⊥平面ABCD ,PA =AB =a ,求二面角B -PC -D 的大小.图2解:因为PA ⊥平面ABCD ,ABCD 是正方形,所以PA ⊥BD ,BD ⊥AC ,所以BD ⊥平面PAC ,可得BD ⊥PC ,分别过B 、D 作DH ⊥PC ,BH ⊥PC ,则∠BHD 为二面角B -PC -D 的平面角,因为PA =AB =a ,所以BC =a ,PB =AC =2a ,所以PC =3a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PBC =90°,所以在△PBC 中,12PB ∙BC =S △PBC =12PC ∙BH ,则BH ,同理可得DH ,因为BD =2a ,所以在△BHD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BHD =ö÷2+ö÷2-2a 2-12,因为0<∠BHD <π,则∠BHD =2π3,即二面角B -PC -D 的大小为2π3.本题中的垂直关系较多,于是分别过B 、D 作DH ⊥PC ,BH ⊥PC ,得到PC 的垂面BHD ,据此确定二面角B -PC -D 的平面角∠BHD ,再在△BHD 中由怎样求解二面角问题方法集锦43余弦定理即可求得∠BHD 的大小,进而求得二面角B -PC -D 的大小.值得注意的是,二面角α的范围为:[0,π].三、三垂线法三垂线法是利用三垂线定理解题的方法.运用三垂线法求解二面角问题,需先找到平面的垂线,然后过垂线上的一点作平面的斜线,若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平面的斜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根据这些垂直关系就可以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最后根据勾股定理、正余弦定理即可求得平面角的大小.例3.如图3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ABCD 是平行四边形,PA ⊥平面ABCD ,PA =AB =a ,∠ABC =30°,求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图3解:如图3,过A 作AH ⊥BC 于H ,连接PH ,因为PA ⊥平面ABCD ,所以PA ⊥BC ,PA ⊥AH ,所以BC ⊥平面PHA ,所以BC ⊥PH ,可知∠PHA 是二面角P -BC -A 的平面角,在Rt△ABH 中,AB =a ,∠ABH =∠ABC =30°所以AH =AB sin ∠ABH =a sin 30°=12a ,因为PA ⊥AH ,所以在Rt△PHA 中,tan ∠PHA =PA AH=2,所以∠PHA =arctan 2,故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为arctan 2.根据题意作AH ⊥BC ,便可知AH 为PH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由三垂线定理可得BC ⊥PH ,由此可确定∠PHA 是二面角P -BC -A 的平面角,再在Rt△PHA 中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求得∠PHA 的大小,进而可得到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由此可见,求解二面角问题的关键有两步:第一步,根据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三垂线定理、垂面的性质,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第二步,根据勾股定理、正余弦定理、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平面角的大小.(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第三中学)二次函数是一种基本初等函数.二次函数问题的常见命题形式有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最值、对称轴、单调区间、零点等.这类问题侧重于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下面重点谈一谈如何求解有关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零点问题和不等式问题.一、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若a >0,则抛物线的开口向上;若a <0,则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当x =-b 2a 时,函数在R 上有最值b 2-4ac 4a.若函数的定义域为[m ,n ],则需分三种情况考虑:(1)当-b 2a ∈[m ,n ]时,函数在x =-b 2a 处取得最值;(2)当x =-b 2a,在[m ,n ]的左侧时,若a >0,则函数在x =m处取最小值,在x =n 处取最大值,若a <0,则相反;(3)当x =-b2a在[m ,n ]的右侧时,若a >0,则函数在x =m 处取最大值,在x =n 处取最小值;若a <0,则相反.例1.求y=-5x 2-6x +1的最大值.解:y =-5x 2-6x +1是二次函数,x 2的系数是-5,所以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下,当x =-65时,函数有最大值1.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即可确定二次函数在对称轴处取得最值.除了用图象法求解最值问题,还可以用配方法,比如y =x 2+4x +3=()x +22-1,可知当x =-2时函数的最小值为-1.例2.已知函数f (x )=x 2+(2a -1)x -3.方法集锦44。

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的求法

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的求法

二面角的求法一、定义法:例1:如图1,设正方形ABCD-A1B1C1D!中,E为CC1中点,求截面A1BD和EBD所成二面角的度数。

二、垂面法例2如图3,设三棱锥V-ABC中,VA⊥底面ABC,AB⊥BC,DE垂直平分VC,且分别交AC、VC于D、E,又VA=AB,VB=BC,求二面角E-BD-C的度数。

三、三垂线法:例3如图6,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B、C1D1的中点。

(1)求证:A1、E、C、F四点共面;(2)求二面角A1-EC-D的大小。

四、延伸法例4. 如图10,设正三棱柱ABC- '''A B C各棱长均为α,D为C'C中点,求平面'A BD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度数.五、射影法例5如图12,设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M 为AA 1上点,A 1M:MA=3:1,求截面B 1D 1M 与底面ABCD 所成二面角。

1.如图,在三棱柱ABC-111A B C 中,B 1B ⊥平面ABC ,∠BAC=90°,AC=AB=1AA ,E 是BC 的中点.1. (1)求证:AE ⊥1B C ;(2)求异面直线AE 与1AC 所成的角的大小;(3)若G 为1CC 中点,求二面角C-AG-E 的正切值.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和矩形BDFE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C 交BD 于O 点,M 为EF 的中点,BC =,BF =1(Ⅰ)求证:BC ⊥AF :(Ⅱ)求证:BM ∥平面ACE ;(Ⅲ)求二面角B-AF-C 的大小.3.如图,多面体ABCDS 中,面ABCD 为矩形,SD ⊥AD ,且SD ⊥AB ,AD=1,AB=2,SD=.(1)求证:CD ⊥平面ADS ;(2)求AD 与SB 所成角的余弦值;(3)求二面角A-SB-D 的余弦值.。

解二面角问题三种方法(习题和答案)

解二面角问题三种方法(习题和答案)

C AD A A 1B DC C 1 B 1 解二面角问题(一)寻找有棱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和求解。

(1)定义法:利用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在二面角的棱上取一点.过该点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两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要注意用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的三个“主要特征”来找出平面角.当然这种找出的角要有利于解决问题。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例1:如图.立体图形V -ABC 的四个面是全等的正三角形.画出二面角V -AB -C 的平面角并求出它的度数。

例2:在三棱锥P-ABC 中.∠APB=∠BPC=∠CPA=600.求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

这样的类型是不少的.如下列几道就是利用定义法找出来的: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找出二面角B -AC -B 1的平面角并求出它的度数。

2、.边长为a 的菱形ABCD .∠ACB=600.现沿对角线BD 将其折成才600的二面角.则A 、C 之间的距离为 。

(菱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对折后的一条对角线成两条线段仍都垂直于另一条对角线.则所成的角是二面角的平面角)3、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边长是4.过BC 的一个平面与AA 1交于D .若AD =3.求二面角D ―BC ―A 的正切值。

总之.能用定义法来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一般是图形的性质较好.能够较快地找到满足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三个主要特征。

并且能够很快地利用图形的一些条件来求出所要求的。

在常见的几何体有正四面体.正三棱柱.正方体.以及一些平面图形.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等.这些有较好的一些性质.可以通过它们的性质来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

至于求角.通常是把这角放在一个三角形中去求解。

由图形及题目的已知条件来求这个三角形的边长或者角.再用解三角形的知识去求解。

(2)三垂线法:是利用三垂线的定理及其逆定理来证明线线垂直.来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

立体几何二面角解题技巧

立体几何二面角解题技巧

立体几何二面角解题技巧
1. 嘿,你知道吗,找二面角的关键之一就是找到垂直啊!就像在迷雾中找到那盏明灯!比如说在一个三棱锥里,一条棱垂直于一个面,那这可就是找到二面角的重要线索啦,可不能错过呀!
2. 哇,观察图形多重要啊!就好比侦探找线索一样。

看到那些边啊角啊,要仔细研究。

像有两个平面相交,在交线上找特殊点,这就是解题的突破口呀,你能忽视吗?
3. 嘿,不要小瞧辅助线的威力呀!它简直就是我们的秘密武器。

比如在一个复杂的图形里,画上那么一条精准的辅助线,二面角不就清晰可见了,这得多厉害呀!
4. 哇塞,定义可不能忘啊!那可是基础呀。

想想看,根据二面角的定义去寻找,有时候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就像要去一个地方,知道了路线图,还怕找不到吗?
5. 嘿呀,利用三角函数也是很妙的一招呢!把边和角的关系用三角函数表示出来,就像给二面角穿上了合适的衣服。

比如知道两边和夹角,不就能算出二面角的大小了,多神奇呀!
6. 哎呀,从特殊情况入手也不错哟!有时候先想想特殊的图形或者条件,就像找到了开门的钥匙。

比如正方体里的二面角,那不是很容易找到规律嘛,你还不赶紧试试?
7. 嘿,空间想象力可要好好锻炼呀!把图形在脑子里转起来,就像放电影一样。

当你能清晰地“看”到二面角的时候,解题还会难吗?
8. 哇,多种方法结合起来更是厉害啦!就如同各路英雄一起作战。

观察图形、画辅助线、利用定义等等,一起上,二面角肯定乖乖就范呀!
我的观点就是,只要掌握这些解题技巧,立体几何二面角就不再让人头疼,而是变得有趣又好解决啦!。

高中立体几何二面角专项练习

高中立体几何二面角专项练习

第5讲 二面角一.选择题(共7小题)1.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 中,60ABC ∠=°,将菱形沿对角线AC 折起,使折起后1BD =,则二面角B AC D −−的余弦值为( )A .13B .12C D 2.已知矩形ABCD 的两边3AB =,4AD =,PA ⊥平面ABCD ,且45PA =,则二面角A BD P −−的正切值为( )A .12B .13C .12−D .13−3.在平面α内,已知AB BC ⊥,过直线AB ,BC 分别作平面β,γ,使锐二面角AB αβ−−为3π,锐二面角BC αγ−−为3π,则平面β与平面γ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A .14B C .12D .344.如图,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A ,B 两点,直线AC ,BD 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且都垂直于AB .已知4AB =,6AC =,8BD =,则CD 的长为( )A B .7 C . D .95.二面角的棱上有A 、B 两点,直线AC 、BD 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且都垂直于AB .已知4AB =,6AC =,8BD =,CD =( ) A .150°B .45°C .60°D .120°6.设二面角a αβ−−的大小是60°,P 是二面角内的一点,P 点到α,β的距离分别为1cm ,2cm ,则点P 到棱a 的距离是( )A B C .23cmD 7.正四棱锥相邻两个侧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为α,侧面与底面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为β,则2cos cos 2αβ+的值是( ) A .1B .2C .1−D .32二.填空题(共4小题)8.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A ⊥平面ABCD ,且PA AD =,则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为 .9.如图所示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过顶点B 、D 、1C 作截面,则二面角1B DC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是 .10.将直角三角形ABC 沿斜边上的高AD 折成120°的二面角,已知直角边AB AC =,那么二面角A BC D −−的正切值为 . 11.已知二面角a αβ−−等于120°,二面角内一点P 满足,PA α⊥,A α∈,PB β⊥,B β∈.4PA =,6PB =.则点P 到棱a 的距离为 .三.解答题(共10小题)12.如图,四棱锥V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其它四个侧面都是侧棱的等腰三角形,E 、F 分别为AB 、VC 的中点. (1)求证://EF 平面VAD ; (2)求二面角V AB C −−的大小.13.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D 在平面ABC 的射影O 为棱AB 的中点,E 为棱BD 的中点,过直线OE 作一个平面与平面ACD 平行,且与BC 交于点F ,已知AC BC ==,2AO DO ==.(1)证明:F 为线段BC 的中点;(2)求平面ACD 与平面DOF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14.已知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D ,1AP AD ==,2AB =,E 、F 分别是AB 、PD 的中点.(1)求证://AF 平面PEC ;(2)求PC 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大小;(3)求二面角P EC D −−的大小.15.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菱形,60BCD ∠=°,E 是CD的中点,PA ⊥底面ABCD ,PA =. (1)证明:平面PBE ⊥平面PAB ; (2)求异面直线PC 与BD 所成的角 (3)求二面角A BE P −−的大小.16.如图甲,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2DAB π∠=,点M 、N 分别在AB ,CD 上,且MN AB ⊥,MC CB ⊥,2BC =,4MB =,现将梯形ABCD 沿MN 折起,使平面AMND 与平面MNCB 垂直(如图乙). (Ⅰ)求证://AB 平面DNC ; (Ⅱ)当32DN =时,求二面角D BC N −−的大小.1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将四条边对应的等腰三角形折起构成一个正四棱锥P ABCD −.(1)当Q 为PC 为中点时,证明//PA 平面BDQ ;(2)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多少时,异面直线PA 与BC 所成的角为60°; (3)当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60°时,求相邻两个侧面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18.已知,PA 垂直于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且PA AB =. (1)求平面PDC 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2)求二面角B PC D −−的大小; (3)求二面角A PB C −−的大小;(4)求平面PAC 与平面P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19.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M ,N 分别是棱AB ,AD ,11A B ,11A D 的中点,点P ,Q 分别在棱1DD ,1BB 上移动,且(02)DP BQ λλ==<<.(Ⅰ)当1λ=时,证明:直线1//BC 平面EFPQ ;(Ⅱ)是否存在λ,使面EFPQ 与面PQMN 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若存在,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腰长为6的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Ⅰ)请画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并求出它的体积;(Ⅱ)用多少个这样的几何体可以拼成一个棱长为6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试画出图形;(Ⅲ)在(Ⅱ)的情形下,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1CC 的中点为E ,求平面1AB E 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21.如图,四边形PDCE 为矩形,四边形ABCD 为梯形,平面PDCE ⊥平面ABCD ,90BAD ADC ∠=∠=°,112AB AD CD ===. (1)若M 为PA 中点,求证://AC 平面MDE ; (2)若平面PAD 与PBC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为3π,求线段PD 的长度.。

立体几何二面角问题

立体几何二面角问题

立体证明题(2)1•如图,直二面角D- AB- E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EB F为CE上的点,且BF丄平面ACE(1) 求证:AE丄平面BCE(2) 求二面角B-AC- E的余弦值.2•等腰△ ABC中, AC=BC= !, AB=2, E、F分别为AC BC的中点,将△ EFC沿EF折起,使得C 到P,得到四棱锥P- ABFE且AP=BP=W.(1)求证:平面EFP1平面ABFE(2)求二面角B-AP- E的大小.图1 囹2PADL 底面ABCD 且ABCD 3•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是正方形,侧面 PA=PD=2 AD,若E 、F 分别为PC BD 的中点.(I) 求证:EF//平面PAD4•如图:正△ ABC 与Rt △ BCD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 BCD=90°,Z CBD=30°(1) 求证:AB 丄CD5•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平面PADL 平面ABCD ^ PAD 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DC=120 , AB=2AD(n) 求证: CEF 丄平面PDC(2) 求二面角 D- AB- C 的正切值.(1)求证:平面 PADL 平面 PBD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i BQ 中,/ ACB=90°, AC=CB=CC2, E是AB中点.(I)求证:AB丄平面A i CE(H)求直线AG与平面A i CE所成角的正弦值.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 PA丄平面ABCD / DAB为直角,AB// CD, AD=CD=2AB=2E, F分别为PC, CD的中点.(I)证明:AB丄平面BEF;(H)若PA= ,求二面角E- BD- C.58•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A丄平面ABCD , PA=AB=AD=2,四边形ABCD 满足AB 丄AD , BC // AD 且BC=4,点M 为PC 中点.(1)求证: DM丄平面PBC ;BE(2)若点E为BC边上的动点,且=-,是否存在实数人使得二面角P- DE - B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出实数3 入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EC10. 如图,直角梯形ABCD与等腰直角三角形AB=2CD=2B, EA L EB(1)求证:EA L平面EBC ABE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 AB// CD, AB丄BC,9•如图,ABED是长方形,平面ABEDL平面ABC AB=AC=5 BC=BE=6且M是BC的中点(I) 求证:AM L平面BEC(H) 求三棱锥B- ACE的体积;(川)若点Q是线段AD上的一点,且平面QECL平面BEC求线段AQ的长.11.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D// BC, / ADC=90°,平面PADL 底面ABCD O为AD中点,M是棱PC上的点,AD=2BC(1)求证:平面POBL平面PAD12. 如图,三棱柱ABC- ABC中,侧棱AA丄平面ABC △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且AB=AA, E、F 分别是CC, BC的中点.(1)求证:平面ABF丄平面AEF;(2 )求二面角B1- AE- F的余弦值.13. 如图,在菱形ABCD中,/ ABC=60°, AC与BD相交于点Q AE丄平面ABCD CF/ AE, AB=AE=2(I )求证:BD丄平面ACFE(II )当直线FQ与平面BDE所成的角为45°时,求二面角B- EF- D的余弦角.14. 如图所示,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直三棱柱ADE- BCF和一个正四棱锥P- ABCD组合而成,ADL AF, AE=AD=2(1)证明:平面PADL平面ABFE(2)求正四棱锥P- ABCD的高h,使得二面角C- AF- P的余弦值是—213/ BCA=90°, AC=BC=2 A在底面ABC上的射影恰为AC的中点D,且BA L AG.(I)求证:AC丄平面A i BC;(H)求二面角A- A i B- 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试卷答案1.【考点】与二面角有关的立体几何综合题;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分析】(1)由已知中直二面角D- AB- E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且BF丄平面ACE 我们可以证得BF丄AE CB丄AE进而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AE!平面BCE(2)连接BD与AC交于G,连接FG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由三垂线定理及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可得/ BGF是二面角B- AC- E的平面角,解Rt△ BFG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证明:(1)v BF丄平面ACE••• BF 丄AE…•••二面角D- AB- E为直二面角,且CBL AB,• CB丄平面ABE• CB丄AE…•AE丄平面BCE…解:(2)连接BD与AC交于G连接FG设正方形ABCD勺边长为2,•BG丄AC, BG= 一,…•/ BF垂直于平面ACE由三垂线定理逆定理得FGL AC•Z BGF是二面角B- AC- E的平面角…由(1)AE!平面BCE 得AE! EB,•/ AE=EB BE==•在Rt△ BCE中 , EC=J H】,[「= 7:,…由等面积法求得「二-I,则nW -汀'•在Rt △ BFG中, _GF 二~_価二GBp 二3故二面角B- AC- E的余弦值为―2.【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分析】(1 )用分析法找思路,用综合法证明•取EF中点0,连接OR OC等腰三角形CEF中有COL EF,即卩ORL EF.根据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平面PEF和平面ABFE的交线是EF,且PO L EF,分析得POL平面ABFE故只需根据题中条件证出POL平面ABFE即可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平面EFP丄平面ABFE(2)根据第一问分析空间位置关系,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线求得平面ABR和平面AER的法向量的所成角,利用向量角和二面角关系,确定二面角大小.【解答】解:(1)证明:在厶ABC中,D为AB中点,0为EF中点.由AC=BC=7, AB=2••• E、F分别为AC BC的中点,••• EF 为中位线,得C0=0D=1 COL EF•••四棱锥P— ABFE中,PO L EF,…2分•••OC丄AB, AD=OD=1 • AO=「,又AP= T, OP=1,•四棱锥P- ABFE中,有AF^A O+O P,即卩OPL AQ…4分又AOH EF=Q EF、AO?平面ABFE• OP丄平面ABFE…5分又OF?平面EFP,•平面EFP!平面ABFE …6分(2 )由(1)知OD OF, OP两两垂直,以0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 A (1 , - 1 , 0), B ( 1,1, 0), E ( 0, : , 0), P (0, 0, 1 )-7 分•八、I •-=「•:,丄1, 1 ・1「设y,£,二=(『,, £ )分别为平面AEP平面ABP的一个法向量,则[巴丄f? * * 2 尸。

立体几何二面角5种常见解法

立体几何二面角5种常见解法

立体几何二面角大小的求法二面角的类型和求法可用框图展现如下:一、定义法:直接在二面角的棱上取一点(特殊点),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作棱的垂线,得出平面角,用定义法时,要认真观察图形的特性; 例、 如图,已知二面角α-а-β等于120°,PA ⊥α,A ∈α,PB ⊥β,B ∈β. 求∠APB 的大小.例、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是正方形,PA⊥平面ABCD ,PA=AB=a ,求二面角B-PC-D 的大小。

jA BCDPHPOBA二、三垂线定理法:已知二面角其中一个面内一点到一个面的垂线,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例、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是平行四边形,PA⊥平面ABCD ,PA=AB=a ,∠ABC=30°,求二面角P-BC-A 的大小。

例、(2003北京春)如图,ABCD-A 1B 1C 1D 1是长方体,侧棱AA 1长为1,底面为正方体且边长为2,E 是棱BC 的中点,求面C 1DE 与面CDE 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ABCDA 1B 1C 1D 1EO例、ΔABC 中,∠A=90°,AB=4,AC=3,平面ABC 外一点P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是AB 中点M ,二面角P —AC—B 的大小为45°。

求(1)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2)二面角C —PB —A 的大小例、(2006年陕西试题)如图4,平面α⊥平面β,α∩β=l ,A ∈α,B ∈β,点A 在直线l 上的射影为A 1,点B 在l 的射影为B 1,已知AB=2,AA 1=1,BB 1=2,求:二面角A 1-AB -B 1的大小.B 1AαA 1 LE F三、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内一点到两个面的垂线时,过两垂线作平面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所成的角即为平面角,由此可知,二面角的平面角所在的平面与棱垂直;例、空间的点P 到二面角βα--l 的面α、β及棱l 的距离分别为4、3、3392,求二面角βα--l 的大小.四、射影法:(面积法)利用面积射影公式S 射=S 原cos θ,其中θ为平面角的大小,此方法不必在图形中画出平面角;例、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为正方形,PA⊥平面ABCD ,PA =AB =a ,求平面PBA 与平面PβαlCBA例、如图,设M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CC1的中点,求平面BMD1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求二面角的基本方法

求二面角的基本方法

解题宝典二面角是立体几何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类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求二面角问题主要考查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以及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本文重点介绍求二面角的三种基本方法:定义法、三垂线法、公垂面法.一、定义法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以二面角棱上的任意一点O 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OA 、OB ,则∠AOB 就是此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在求二面角的大小时,我们只要根据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作出平面角,通过解三角形,即可求得平面角的大小.例1.已知二面角α-a -β等于120°,PA ⊥α,A∈α,PB ⊥β,B ∈β,求∠APB 的大小.分析:本题可运用定义法求解,首先需要根据二面角的定义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为了求得∠APB ,可过A 作二面角棱的垂线交棱于O 点,连接OB ,使APBO 在同一平面内,这样便可运用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o的定理求得结果.解:如图1,过A 作二面角棱的垂线交棱于O 点,连接OB ,∵PA ⊥α,a ⊂α,∴PA ⊥a ,同理PB ⊥a ,∴a ⊥平面PAB 又∵OA ⊂平面PAB ,∴a ⊥OA ,且O 、P 、A 、B 四点共面,同理a ⊥OB ,∴∠AOB 是二面角α-a -β的平面角.在四边形PAOB 中,∠AOB =120°,∠PAO =∠POB =90°,∴∠APB =60°.图3图1图2二、三垂线法三垂线法是指运用三垂线定理求二面角的方法.我们首先要找到一个平面的垂线,再过垂足作棱的垂线,连结两个垂足即得到二面角的平面角.在运用三垂线法解题时,只需要构造出三条垂线,便可利用三垂线定理来证明所作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例2.如图2,ABCD -A 1B 1C 1D 1是长方体,侧棱AA 1长为1,底面为正方体且边长为2,E 是棱BC 的中点,求二面角C 1-DE -C 的正切值.解:过点C 1作C 1O ⊥DE ,连接CO ,由三垂线定理可得CO ⊥DE ,∴∠C 1OC 为二面角C 1-DE -C 的平面角,又∵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CD =2,CE =1,DE =5,在RtΔADE 中,S ΔCDE =12CD ∙CE =12DE ∙CO ,∴CO =,又∵CC 1=1,tan ∠C 1OC =CC1CO.该解法主要运用了三垂线法作出了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在直角三角形C 1OC 中,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求得二面角C 1-DE -C 的平面角∠C 1OC 的正切值.三、公垂面法公垂面法是指作一个与棱垂直的平面,使该垂面与二面角的两半平面相交,得到的交线所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公垂面法的适用范围较小,一般只适用于方便求作两个半平面的公垂面的问题.例3.如图3,已知PA 与正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垂直,且AB =PA ,求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分析:该二面角的平面角很难作出来,由图可知平面PAD 为平面PAB 与平面PCD 的公垂面,可运用公垂面法求解,寻找出它们的交线便可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已知的边角关系即可求得二面角的大小.解:∵PA ⊥平面ABCD ,∴PA ⊥CD ,又∵CD ⊥AD ,∴CD ⊥平面PAD ,而CD ⊂平面PCD ,∴平面PCD ⊥平面PAD ,同理可证,平面PAB ⊥平面PAD ,∵平面PCD ∩平面PAD =PD ,平面PAB ∩平面PAD =PA ,∴PA ,PD 与所求二面角的棱均垂直,∴∠APD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且∠APD =45°.定义法、三垂线法、公垂面法三种方法都是求二面角的常用方法,但其适用的情形各不相同.定义法适用于解答可直接利用定义作出二面角的问题;三垂线法适用于解答垂直关系较多的问题;公垂面法适用于解答方便求作两个半平面的公垂面的问题.(作者单位:山东省无棣县第三高级中学)刘阳43。

六种方法求二面角的大小

六种方法求二面角的大小

六种方法求二面角的大小河北省武邑县职教中心 053400 李凤迎 李洪涛求二面角的大小是高考立体几何题中的重要题型,它几乎涉及到了立体几何中的所有知识点,考查到了所有思想和方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我们要根据题目环境条件的不同灵活地采用适当的方法.下面总结一下二面角的常见求法,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一、定义法例1. 在三棱锥A BCD -中,AB AC AD BC ===,CD BD =,90BAC ∠=,90BDC ∠=,求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分析 因为ABC ∆和BCD ∆是有公共边的等腰三角形,此时宜采用“定义法”.解答 取BC 的中点O ,连接OA 、OD ,因为OA 、OD 分别为等腰ABC ∆和BCD ∆的中线,所以AO BC ⊥,DO BC ⊥,则AOD ∠即为所求二面角A BC D --的平面角.设AB a =,则AD a =,AO =,2OD a =,在AOD ∆中,因为2222a a ⎫⎛⎫+=⎪ ⎪⎪ ⎪⎝⎭⎝⎭,即222AO OD AD +=,所以90AOB ∠=,所以二面角A BC D --大小为90.说明 当二面角的两个面是有公共边的等腰三角形和矩形的组合时,可采用“定义法”;当二面角的两个面是关于公共边对称的两个全等三角形时,同时取公共边上的高,由定义可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变式训练1 (2008年高考题)在四棱锥A BCDE -中,底面BCDE 为矩形,侧面ABC ⊥底面BCDE ,2BC =, CD =,AB AC =.设侧面ABC 为等边三角形,求二面角C AD E --的大小. 二、三垂线定理法例2. 在三棱锥P ABC -中,AP BP BC==,90APB ABC ∠=∠=,面APB ⊥面PBC .(1)求证:APB ABC ⊥面面;(2)求二面角P AC B --的大小.分析 由(1)中APB ABC ⊥面面可知,此时宜采用“三垂线定理法”作出二面角P AC B --的平面角.只需过P 作PO AB ⊥于O ,过O 作OH AC ⊥于H ,连接PH ,则PHO∠即为所求. 解答 (1)略.(2)过P 作PO AB ⊥于O ,过O 作OH AC ⊥于H ,连接PH .因为APB ABC ⊥面面,=APB ABC AB 面面,PO APB ⊂面,PO AB ⊥,所以DCO ABO HCA B PEGOB DCAPO ABC ⊥面,则OH 为斜线PH 在面ABC 内的射影.又因为AC OH ⊥,所以AC PH ⊥(三垂线定理),则PHO ∠即为所求.设AP a =,则PB BC a ==.在Rt APB ∆中2PO AO a ==,在Rt ABC ∆中AC =,由Rt AOH ∆∽Rt ABC ∆得OH BC AO AC=,所以BC OH AO AC =⋅2a ==,又因为PO ABC ⊥面,OH ABC ⊂面,所以PO OH ⊥,则在Rt ABC ∆中,tan PO PHO HO ∠===60PHO ∠=,即二面角P AC B --的大小为60.说明 当题目中有一条从一个半平面内的一点到另一个半平面的垂线段时,可采用“三垂线定理法”.垂线段可由题目中的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等条件作出.变式训练2 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底面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点1A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O 恰是BC 的中点.若侧棱1AA 和底面ABC 所成的角为45时,求二面角1A AC B --的正切值.三、垂面法例3. 已知P 为二面角l αβ--内一点,PA α⊥于A ,PB β⊥于B ,且3PA =,4PB =若ABC S ∆=l αβ--的度数为______.分析 由已知得l PAB ⊥面.设PAB l O =面,连接,OA OB ,则l OA ⊥,l OB ⊥,则AOB ∠即为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且180AOB P ∠+∠=.要想求AOB ∠,只需由ABC ∆的面积公式求出P ∠即可.解答 因为1sin 2ABC S PA PB P ∆=⋅⋅⋅∠134sin 2P =⋅⋅⋅∠=所以sin 2P ∠=,所以60P ∠=或120,又因为180AOB P ∠+∠=,从而=120AOB ∠或60.说明 180AOB P ∠+∠=可作为结论使用.若给出ABP ∆的三边,则可通过余弦定理l OA BPβαHC 1B 1A 1OC B A求出P ∠的度数.变式训练 3 已知P 为二面角l αβ--内一点,PA α⊥于A ,PB β⊥于B ,且7PA =,8PB =,13AB =,则二面角l αβ--的度数为______.四、面积射影法例4. 在三棱锥中P ABC -,,D E 分别为PBC ∆、ABC ∆的重心,若DE ABC ⊥∆面,PBC ABC ∆∆=S ,则二面角P BC A --的大小为______.分析 易证DE ∥PA ,则PA ABC ⊥面,则PBC ∆的射影为ABC ∆,此时宜采用“面积射影法”.解答 设二面角为θ,因为,D E 分别为PBC ∆、ABC ∆的重心,则可得=MD MEDP EA,所以DE ∥PA .又因为DE ABC ⊥面,所以PA ABC ⊥面.因为cos ABC PBC S θ∆∆=S ==45θ=. 说明 当题目中涉及斜面三角形面积和相应射影三角形面积时,可采用“面积射影法”求二面角的大小.变式训练4 若一正四棱锥的表面积与其底面积满足关系式21=x x S S x++表底,则其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范围是______.五、三正弦定理法例5.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12AC BC AA '==,D 是棱AA '的中点,DC BD '⊥.(1)证明:DC BC '⊥;(2)求二面角A BD C ''--的大小.分析 考察面BDC '内的直线DC ',易求90BDC '∠=,即2sin 1θ=;取A B ''的中点N ,则C N ABB A '''⊥面,则C DN '∠即为直线DC '与ABB A ''面所成的角,且1sin 2C DN '∠=,即11sin 2θ=,最后代入公式即可求出二面角的大小.解答 因为DA C ''∆和DA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DC DC '⊥.又因为DC BC '⊥,所以DC DBC '⊥面,从而DC DB '⊥,即2sin sin 901θ==;取A B ''的中点N ,连接DN ,则C N A B '''⊥.又因为AA C N ''⊥,所以C N ABB A '''⊥面,则C DN'∠M EDC BAPB B'A'C'AD N即为直线DC '与ABB A ''面所成的角.设2AA a '=,则AC BC a ==,因为2C N a '=,D C '=,即11sin sin 2C N C DN CD θ''=∠==.由12sin sin sin θθθ=得1sin 2θ=,又据题意知所求二面角为锐二面角,所以30θ=.说明 当其中一个半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半平面、二面角的棱所成的角的正弦值容易求出时,可采用“三正弦定理法”.变式训练 5 如图,平面角为锐角的二面角EF αβ--,若A EF ∈,AG α⊂,45GAE ∠=,若AG 与β所成的角为30,则该二面角的大小为______.六、向量法例6. 题目同例5.分析 由(1)可证BC CC A A ''⊥面,则BC CA ⊥,所以,,CA CB CC '两两互相垂直,此时可以采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大小.解答 (1) 略.(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所求二面角为θ,平面BDC '的法向量为()1,,n x y z =,又因为()101DC '=-,,,()012BC '=-,,,则1100DC n BC n ⎧'⋅=⎪⎨'⋅=⎪⎩,即020x z y z -+=⎧⎨-+=⎩,取1x =,则2y =,1z =,所以()11,2,1n =;同理设平面ABB A ''的法向量为2n ,取AB 的中点M ,则可知CM ABB A ''⊥面,所以取211==,022n CM ⎛⎫⎪⎝⎭,,又因为121212cos ,n n n n nn ⋅=32==,由题意知所求二面角为锐二面角,所以30θ=. 说明 向量法又俗称“万能法”.当题目中出现三条线段具有或可以证明存在两两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时,可采用“向量法”.但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并且要根据所求二面角是锐二面角还是钝二面角合理取舍.变式训练 6 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 B C ABC -中,AB AC ⊥,2AB AC ==,14AA =,点D 是BC 的中点.求平面1ADC 与平面1ABA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βαGE FA(参考答案:1.π- 2. 2;3.60;4.6090θ≤<;5.45;6.sinθ=.)。

立体几何篇(空间角之二面角)

立体几何篇(空间角之二面角)

立体几何篇(空间角专题之二面角)二面角的定义:在两个平面的交线上任取一点,过该点,在各自的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两根射线所成的平角即为两个平面的二面角,二面角的范围为ο≤θ或]0≤180,0[π二面角的求法:1、定义法:2、三垂线法:(最重要的方法)3、面积比法:4、垂面法:5、向量法:(建系)例题1、定义法:(当等腰三角形出现的情况下,用定义法)1、求正四面体相邻的两个平面的所成二面角余弦值的大小2、如图,在三棱锥A BCD-中,侧面ABD ACD,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D是公共的斜边,且31AD BD CD===,,另一侧面ABC是正三角形.(1)求证:AD BC⊥;(2)求二面角B AC D--的余弦值;2、三垂线法(也叫站柱法)三垂线定理:(1)垂直于斜线由垂直于射线;(2)垂直于射线则垂直于斜线。

ABCD例3、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PB=90°,∠PAB=60°,AB=BC=CA,平面PAB⊥平面ABC.(Ⅰ)求直线PC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Ⅱ)求二面角B﹣AP﹣C所成角的正切值.例4、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 AB ∥CD ,∠DAB = 60,FC ⊥平面ABCD ,AE ⊥BD ,CB =CD =CF .(Ⅰ).求证: BD ⊥平面AED .(Ⅱ)求二面角F -BD -C 的余弦值.E F BA C D3、面积比法原射S S =θcos例5、1111D C B A ABCD -是长方体,侧棱1AA 长为1,底面为正方体且边长为2,E 是棱BC 的中点,求面DE C 1与底面CDE 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

例6、E 为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的棱1CC 的中点,求平面E AB 1的底面1111D C B A 所成锐角的余弦值。

4、垂面法通过作二面角棱的垂面得到平面角的方法叫垂面法。

例7、空间的点P 到二面角βα--l 的面α、β及棱l 的距离分别为4、3、3392,求二面角βα--l 的大小.Pβα lC B A。

专题8:立体几何中求二面角几何法(解析版)

专题8:立体几何中求二面角几何法(解析版)

专题8:立体几何中求二面角几何法(解析版)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形成的图形----,,l OA OB l OA l OB l AOB αβαβαβ⊂⊂⊥⊥∠如图:在二面角中,O 棱上一点,,,的平面角。

且则为二面角 取值范围:(0。

,180。

)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侧棱,2PD a PA PC a ===,求二面角P BC D --的平面角的大小.【答案】二面角P BC D --的平面角的大小为45°. 【分析】根据条件可知,PD DC PD AD ⊥⊥,知PD ⊥平面ABCD ,用,BC DC BC PD ⊥⊥,可知BC ⊥平面PDC ,找到二面角P BC D --的平面角,简单计算可得结果.【详解】,,2PD a DC a PC a ===,222PC PD DC ∴=+,PD DC ∴⊥.同理可证PD AD ⊥.AD DC D ⋂=,且,AD DC ⊂平面ABCDPD ∴⊥平面ABCD .由BC ⊂平面ABCD ,PD BC ∴⊥.又,BC DC PD DC D ⊥⋂=,,PD DC ⊂平面PDCBC ∴⊥平面PDC .PC ⊂平面PDC ,BC PC ∴⊥.PCD ∴∠为二面角P BC D --的平面角.在Rt PDC ∆中,,45PD DC a PCD ==∴∠=.∴二面角P BC D --的平面角的大小为45°. 【点睛】本题考查线线、线面之间的关系,熟练使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考验分析问题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属中档题.2.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棱1AA ⊥平面ABC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且12,,AB AA E F ==分别是1,CC BC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1AB F ;(2)求锐二面角1B AE F --的余弦值;【答案】(1)详见解析;(2)6;【解析】 试题分析:(1)由已知易证得AF ⊥面11BB C C ,从而可得AF EF ⊥.令1AC AB ==,从而可得11,,B F EF B E 的边长,根据勾股定理可证得EF F B ⊥1.从而可证得EF ⊥平面1AB F .(2)易证得1B F ⊥面AEF ,从而可得1B F AE ⊥.过F 作AE FM ⊥,从而可证得⊥EA 平面MF B 1,继而证得M B EA 1⊥.根据二面角的定义可知MF B 1∠即为所求,在1Rt B FM ∆中即可求得MF B 1∠的余弦值.试题解析:(1)证明:AC AB =,且F 为BC 中点, AF BC ∴⊥.又三棱柱中1BB ⊥面ABC ,AF ⊂面ABC ,1BB AF ∴⊥,1BB BC B =,AF ∴⊥面11BB C C ,EF ⊂面11BB C C ,AF EF ∴⊥.因为12AC AB AA ===经计算得113B F EF B E ==∴22121EF F B E B +=,即EF F B ⊥1,又因为1B FAF F = ∴EF ⊥平面1AB F(2)过F 作AE FM ⊥,连结M B 1由(1)知EF F B ⊥1,1AF B F ⊥,又EF AF F =,1B F ∴⊥面AEF . AE ⊂面AEF , 1B F AE ∴⊥.又AE MF ⊥, 1FM B F F =∴⊥EA 平面MF B 1∴M B EA 1⊥∴MF B 1∠就是二面角F AE B --1的平面角 经计算得553,10301==M B MF ,66cos 11==∠M B MF MF B3.如图,三棱锥P ABC - 中,已知PA ⊥ 平面,ABC3,6PA PB PC BC ==== .求二面角P BC A --的正弦值【答案】3 【分析】 取BC 的中点D ,连结PD ,AD,根据线面垂直关系可知PDA ∠即为二面角P BC A --的平面角,根据所给边长关系可求得PDA ∠的正弦值.【详解】取BC 的中点D ,连结PD ,AD∵PB PC =∴PD BC ⊥∵PA ⊥平面ABC ,∴PA BC ⊥,且BC PAD ⊥面即BC AD ⊥∴PDA ∠即为二面角P BC A --的平面角∵ 6PB PC BC === ∴3PD 63==PA 3sin PDA PD 33∠=== 即二面角P BC A --的正弦值是3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面角的求法,关键是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属于基础题.。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二面角求法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二面角求法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二面角求法
二面角是指两个平面之间的角度,通常用于描述两个多面体表面相接的角度。

二面角的求法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
1.面对面法:首先确定两个相邻平面的法向量,然后计算它们之间的夹角,即为二面角。

2.边对边法:首先找到两个相邻平面的公共边,然后计算这条边分别在两个平面上的投影长度,最后使用向量夹角的方法求得二面角。

3.用平行面的夹角计算二面角:如果两个面是平行的,则二面角为零。

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问题中,可能还会有其他方法来计算二面角,具体的求解方法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已知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

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的求法

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的求法

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的求法二面角的求法是立体几何中的重点,也是立体几何的难点。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几乎每年都涉及到二面角的求法。

常见的二面角求法有定义法、垂线法、垂面法、延伸法和射影法。

定义法是通过定义直接求出二面角的大小。

例如,在正方形ABCD-A1B1C1D1中,若E为CC1的中点,求截面A1BD和EBD所成二面角的度数,可以通过定义法直接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垂线法是通过垂线的性质来求出二面角的大小。

例如,在三棱锥V-ABC中,若VA⊥底面ABC,AB⊥BC,DE垂直平分VC,且分别交AC、VC于D、E,又VA=AB,VB=BC,求二面角EBD-C的度数,可以应用垂线法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垂面法是通过垂面的性质来求出二面角的大小。

例如,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E、F分别是AB、C1D1的中点,要证明A1、E、C、F四点共面,可以通过垂面法证明,并进一步求出二面角A1-EC-D的大小。

延伸法是通过延伸线段来求出二面角的大小。

例如,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若D为CC1的中点,要求平面A1BD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度数,可以应用延伸法,将线段BD向外延伸,再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射影法是通过射影的性质来求出二面角的大小。

例如,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M为AA1上点,且EC-D的平面角:根据图示,平面A'BD与平面ABC只有一个交点。

因此,将A'D延长与AC相交于F点,连接BF,BF即为所求二面角的棱。

由于CD=C'D,所以A'C'=CF=BC=AC,因此∠ABF=90°。

取BF的中点E,连接DE,则CE垂直于BF,又DC垂直于平面ABF,因此DE垂直于BF,从而∠DEC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需要注意的是,本题也可以使用射影法求二面角的度数。

例5:本题旨在使用射影法求截面B1D1M与底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度数。

最新版,二面角求法及经典题型归纳

最新版,二面角求法及经典题型归纳

最新版,二面角求法及经典题型归纳立体几何中,二面角是指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其中这条直线称为二面角的棱,而这两个半平面则被称为二面角的面。

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指以二面角的棱上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做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

二面角的大小范围在0°到180°之间。

在求解二面角时,可以使用三垂线定理,即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就和这条斜线垂直。

此外,还可以使用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法、垂面法和三垂线法。

其中,定义法是在棱上取一点,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夹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垂面法是做垂直于棱的一个平面,这个平面与两个半平面分别有一条交线,这两条交线所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三垂线法则是过一个半平面内一点(记为A)做另一个半平面的一条垂线,过这个垂足(记为B)再做棱的垂线,记垂足为C,连接AC,则∠ACB即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

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与这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实际求解中,可以使用定义法来解题,并利用三角函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计算。

例如,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可以通过在二面角S-AMB中半平面ABM上的一已知点(B)向棱AM作垂线,得到垂足(F),然后在另一半平面ASM内过该垂足(F)作棱AM的垂线(如GF),这两条垂线(BF、GF)便形成该二面角的一个平面角,再在该平面角内建立一个可解三角形,最后使用直角三角函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即可。

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作PA平面ABCD,设PA=AB=a,求二面角BPCD的大小。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通常当点P在一个半平面上,就可以用三垂线定理法求二面角的大小。

本定理也提供了另一种添辅助线的一般规律。

例如,过二面角B-FC-C中半平面BFC上的已知点B作另一半平面FC的垂线,得垂足O;再过该垂足O作棱FC的垂线,得垂足P,连结起点与终点得斜线段PB,便形成了三垂线定理的基本构图(斜线PB、垂线BO、射影OP)。

解答二面角问题的三种措施

解答二面角问题的三种措施

备考指南理能力.结合实例进行探讨.一、利用定义法一般地,在二面角的棱上选取一点,垂直于棱的射线,的平面角.面角的平面角;角形,根据正余弦定理、例1.如图1,四棱锥S -底面ABCD ,AD =2,DC =SD 点,∠ABM =60°,求二面角S -图1解:过B 点作BF ⊥AM ,过AC ,如图2所示,因为SD ⊥底面ABCD ,所以∠ADS =∠ADC =90°,因为DC =SD =2,所以Δ所以AC =AS ,因为AM ⊥SC ,GF ⊥AM ,中点,的中位线,点G 为AS 的中点,S -AM -B 的平面角,SA =AC =6,BM =2,3,=BF =3,GF 2+BF 2-GB 22GF ∙BF =,-B 的余弦值为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找到二面角首先要根据二面角的平面角、AMB 及其棱AM ;然后在两BF ,GF ,则∠GFB 即为所求二将问题转.首先需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求m 、n ;再根<m ,n >=m ∙n |m |∙|n |;最后还需根据.P -ABCD 中,PA ⊥平面ABCD ,∠BAD =120°,PA =AD =1,AB苏其亮54备考指南=2,M 、N(1)(2)解:(线为x 、y 则A N 12则 CM 设m则{令x 1设n则{n n 令x 2cos <直线为x 要先根据题意寻找垂其与二面然后根据平面几何知识,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即可解题.棱锥S -ABC 中,SA ⊥平面垂直平分AC 、SC ,且交AC 、SC =BC ,求二面角E -BD -C 的、DB ,E 是SC 中点,SBC 的中线,则BE ⊥SC ,⋂DE =E ,BE 、DE ⊂平面BDE ,,所以SC ⊥BD .,BD ⊂平面ABC ,、SA ⊂平面SAC ,,平面BDE =DE ,平面SAC ⋂平⊥DC ,E -BD -C 的平面角,,所以SA ⊥AB ,SA ⊥AC ,2,SB =BC =22,AC =23,∠ACS =30°,所以∠EDC =60°,-C 的大小为60°..,DE 垂直平分AC 、SC ,即可.再在直角三角形SAB 、SAC 、即可解题.向量法、垂面法都是解答二面向却比较便捷,能有效.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55。

立体几何二面角

立体几何二面角

立体几何二面角1、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为2,(I)当λ=时,求证AB1丄平面A1BD;(II)当二面角A—A1D—B的大小为-时,求实数λ的值.2、3、如图,菱形与正三角形的边长均为2,它们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平面,且.(Ⅰ)求证:平面;(Ⅱ)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4、如图,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BAC=60°,PA=AB=AC=2,E是PC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AE和PB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三棱锥A-EBC的体积.5、在四棱锥P﹣ABCD中,已知PB⊥底面ABCD,BC⊥AB,AD∥BC,AB=AD=2,CD⊥BD,异面直线PA,CD所成角等于60°(1)求证:面PCD⊥面PBD;(2)求直线PC和平面PAD所成角的正弦值;(3)在棱PA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得二面角A﹣BE﹣D的余弦值为?6、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B∥CD,∠DAB=90°,PA⊥底面ABCD,且PA=AD=DC=AB=1,M是PB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AC与PB所成的角的余弦值;(2)求直线BC与平面ACM所成角的正弦值.7、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且.(Ⅰ)求证:平面;(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8、如图,四棱柱ABCD-A1B1C1D1中,侧棱A1A⊥底面ABCD,AB∥DC,AB⊥AD,AD=CD=1,AA1=AB=2,E为棱AA1的中点.(Ⅰ)证明:B1C1⊥CE;(Ⅱ)求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9、在如图所示的四棱锥中,已知平面∥为的中点.(Ⅰ)求证:;(Ⅱ)求证:平面平面;(Ⅲ)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11、如图,四棱锥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底面(1)证明:;(2)若,求二面角余弦值.12、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矩形,侧面PAD丄底面ABCD,∠APD=.④若α⊥γ,β⊥γ,α∩β=l,则l⊥γ,其中真命题是.(填序号)20、设a,b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1)若a∥b,a⊥α,则b⊥α;(2)若a∥α,b∥α,则a∥b;(3)若a⊥b,b⊥α,则a∥α;(4)若a⊥α,a⊥β,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21、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A1=2,AC=BC=1,则异面直线A1B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四、综合题22、如图,四棱锥中,底面,,,,,是的中点.(1)求证:;(2)求证:面.五、计算题23、如图,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侧棱底面,且,分别是线段的中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证明题(2)1 •如图,直二而角D-AB-E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二EB, F为CE上的点,且BF丄平面ACE.(1)求证:AE丄平面BCE:(2)求二面角B - AC - E的余弦值.2•等腰△ABC中,AC=BC=V5t AB=2, E、F分别为AC、BC的中点,将AEFC沿EF折起,使得C到P,得到四棱锥P-ABFE,且AP=Bpd.(1)求证:平而EFP丄平而ABFE;(2)求二而角B-AP-E的大小・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而是正方形,侧面PAD丄底而ABCD,且V2PA二PD二2 AD,若E、F分別为PC、BD的中点.(I )求证:EF〃平面PAD;(II)求证:EF丄平面PDC.4•如图:正AABC与RtABCD所在平而互相垂直,且ZBCD二90° , ZCBD二30° .(1)求证:AB丄CD:(2)求二面角D-AB-C的正切值.5•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而PAD丄平而ABCD, APAD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ZADC二120° , AB=2AD・(1)求证:平而PAD丄平而PBD:(2)求二而角A - PB - C的余弦值.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 AxBxCx 中,ZACB=90° , AC二CB二CG二2, E 是AB 中点.(I )求证:AB:±平而AXE:(II)求直线AG与平而A’CE所成角的正弦值.7•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A丄平而ABCD, ZDAB 为直角,AB〃CD, AD二CD二2AB二2, E, F分别为PC, CD的中点.(I )证明:AB丄平面BEF:8•如图,在四棱锥P - ABCD中,PA丄平而ABCD. PA=AB=AD=2,四边形ABCD满足AB丄AD, BC〃AD 且BC=4,点M 为PC 中点.(1)求证:DM丄平而PBC:RF(2)若点E为BC边上的动点,且— = 是否存在实数入,使得二而角P - DE - B的余弦值为彳?若存在,求出实数入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B E u9•如图,ABED是长方形,平而ABED丄平面ABC, AB二AC二5, BC二BE二6,且M是BC的中点(I )求证:AM丄平jfii BEC;(II)求三棱锥B-ACE的体积;(【【【)若点Q是线段AD上的一点,且平而QEC丄平而BEC,求线段AQ的长.20•如图,直角梯形ABCD与等腰直角三角形ABE所在的平而互相垂直,AB〃CD, AB丄BC, AB二2CD二2BC, EA丄EB(1)求证:EA丄平面EBC(2)求二而角C - BE - D的余弦值. 口如图,在四棱锥P - ABCD中,底而ABCD为直角梯形.AD〃BC, ZADC二90°,平而PAD丄底面ABCD, 0为AD中点,M是棱PC上的点,AD二2BC・(1)求证:平而P0B丄平而PAD:12•如图,三棱柱ABC - AtBxCt中,侧棱AAi丄平而ABC, A 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ZBAC二90。

,且AB=AAu E、F 分别是CG, BC 的中点.(1)求证:平而AB:F丄平而AEF:(2)求二面角B厂AE - F的余弦值.A23•如图,在菱形ABCD中,ZABC二60。

,AC与BD相交于点0, AE丄平面ABCD, CF〃AE, AB 二AE 二2 ・(I)求证:BD丄平而ACFE;(II)当直线F0与平而BDE所成的角为45°时,求二而角B - EF - D的余弦角.14•如图所示,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直三棱柱ADE - BCF和一个正四棱锥P・ABCD组合而成, AD丄AF, AE=AD=2・(1)证明:平而PAD丄平而ABFE;(2)求正四棱锥P - ABCD的髙h,使得二而角C-AF-P的余弦值是臭215•如图,已知斜三棱柱ABC —ABC” ZBCA=90° , AC=BC=2, A,在底面ABC上的射影恰为AC的中点D,且BA:丄AG.(I )求证:AG丄平ffi AxBC;(II)求二面角A-AxB-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1. 【考点】与二而角有关的立体几何综合题:直线与平而垂直的判左・【分析】(1)由已知中直二面角D-AB-E 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且BF 丄平而ACE, 我们可以证得BF 丄AE, CB 丄AE,进而由线面垂直的判泄定理可得AE 丄平而BCE.(2)连接BD 与AC 交于G,连接FG,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由三垂线定理及二而角 的平而角的定义,可得ZBGF 是二而角B - AC - E 的平而角,解RtABFG 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证明:(1) TBF 丄平面ACE•••BF 丄 AE …•••二而角D-AB-E 为直二而角,且CB 丄AB,•••CB 丄平而ABE •••CB 丄 AE …•••AE 丄平而BCE.…解:(2)连接BD 与AC 交于G,连接FG,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 •••BG 丄AC, BG=V2,… •••BF 垂宜于平而ACE,由三垂线左理逆立理得FG 丄AC••• ZBGF 是二面角B - AC - E 的平面角…由(1) AE 丄平而BCE,得AE 丄EB,•••AE 二EB, BE=V2・•••在 RtABCE 中,E C R BC S BE J/^ …故二而角B - AC - E 的余弦值为誓■.…试卷答案由等面枳法求得BF 耳尹 2^3•••在 RtABFG 中 cosZ BGF _GF _ 3 _V3=GB 5 = 3则 GF =V GB 2 - BF2.【考点】二而角的平而角及求法:平而与平而垂直的判定.【分析】(1)用分析法找思路,用综合法证明.取EF中点0,连接OP、0C.等腰三角形CEF中有C0丄EF,即0P丄EF.根据两平而垂直的性质左理,平而PEF和平而ABFE的交线是EF,且P0丄EF,分析得P0丄平而ABFE.故只需根据题中条件证出P0丄平面ABFE,即可利用面而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平面EFP丄平而ABFE.(2)根据第一问分析空间位置关系,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线求得平面ABP和平而AEP的法向量的所成角,利用向量角和二面角关系,确左二面角大小.【解答】解:(1)证明:在AABC中,D为AB中点,0为EF中点.由AC=BC=V5> AB=2.•・E F分别为AC、BC的中点,•••EF为中位线,得CO二0D二1, C0丄EF•••四棱锥P-ABFE中,P0丄EF,・・・2分TOD丄AB, AD=OD=1, /.A0=^又APfJ兮,0P二1,•••四棱锥P-ABFE中,有AP^AOW,即0P丄A0,・・・4分又AOAEF=O, EF、AOu平而ABFE,•••0P丄平而ABFE,…5分又OPu平而EFP,•••平而EFP丄平而ABFE. -6分(2)由(1)知0D, OF, 0P两两垂直,以0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 A (1, - 1, 0) , B (1, 1, 0) , E (0, 一寺,0) , P (0, 0, 1) -7 分・••丽(1, -y, 0),亘二(1, -1, - 1),设匸(X, w z),;二仗"?y z , Z7)分别为平而AEP、平而ABP的一个法向量,厂一 -* 1EAlm则]_, 一=>] 2 取x=l,得y=2, z= - 1.PAlin x-y-z=0irF (1, 2, - 1).…9 分同理可得n=(l, 0, 1),…口分由于n=lXH2XQ+(-l) Xl=0,所以二而角B - AP - E为90° . …丄分【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而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证明题.【分析】对于(I ),要证EF〃平而PAD,只需证明EF平行于平而PAD内的一条直线即可,而E、F分别为PC、BD的中点,所以连接AC, EF为中位线,从而得证:对于(II)要证明EF 丄平而PDC,由第一问的结论,EF〃PA,只需证PA丄平面PDC即可,J~2已知PA二PD』^- AD,可得PA丄PD,只需再证明PA丄CD,而这需要再证明CD丄平面PAD,由于ABCD是正方形,面PAD丄底而ABCD,由而而垂直的性质可以证明,从而得证.p【解答】证明:(I )连接AC,则F是AC的中点,在ACPA中,EF〃PA (3分)且PAu平而PAD, E匹平而PAD,•••EF〃平而PAD (6 分)(II )因为平而PAD丄平而ABCD,平而PADA平面ABCD二AD,又CD丄AD,所以CD丄平而PAD,•••CD丄PA (9 分)又PA二PD二专AD.所以APA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ZAPD-y ,即PA丄PD (12分)而CDCPXD,•••PA丄平而PDC,又EF//PA,所以EF丄平而PDC (14分)【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及线而垂直的判定,而其中的转化思想的应用值得注意,将线而平行转化为线线平行:证明线面垂直,转化为线线垂直,在证明线线垂宜时, 往往还要通过线而垂直来进行.4.【考点】与二而角有关的立体几何综合题;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宜关系.【分析】(1)利用平面ABC丄平而BCD,平而ABCO平而BCD二BC,可得DC丄平而ABC,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DC丄AB:(2)过C作CE丄AB于E,连接ED,可证ZCED是二而角D - AB - C的平而角.设CD二/则QBC ~~ 从而EC=BCsin60c二牛,在RtADEC 中,可求tanZDEC.tan3u 2【解答】(1)证明:TDC丄BC,且平而ABC丄平面BCD,平而ABCC平而BCD二BC, •••DC丄平而ABC,又ABu平而ABC,•••DC丄AB・…(2)解:过C作CE丄AB于E,连接ED,TAB丄CD, AB丄EC, CDAEC=C.•••AB丄平而ECD,又DEu平而ECD, ・・・AB丄ED,A ZCED是二而角D - AB - C的平而角,…VAABC是正三角形,.\EC=BCsin60a考,DC 二z 二2在RtADEC中,tanZDEC二丽=3o 蔦・…V5.【考点】MT:二而角的平而角及求法:LY:平而与平而垂直的判左・【分析】(1)令AD二1,求出BDf/个,从而AD丄BD,进而BD丄平而PAD,由此能证明平面PAD丄平而PBD.(2)以D为坐标原点,DA为x轴,DC为y轴,过D作垂直于平而ABCD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屋法能求出二面角A - PB - C的余弦值.【解答】证明:(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令AD二1,则B D R AD2 +AB 2-2 x AD x AB x c os60"皿在ZkABD 中,AD:+BD==AB\ ••.AD丄BD,又平而PAD丄平而ABCD,•••BD丄平而PAD, BDu平而PBD.•I平而PAD丄平而PBD.解:(2)由(1)得AD丄BD,以D为坐标原点,DA为x轴,DC为y轴,过D作垂直于平而ABCD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令AD=1,则 A (b 0, 0), B (0,循,0) , C C b 后0) , P苏品‘ ,BL (T‘ O’ °〉‘ 设平WPAB 的法向量为& (x, y, z),AB *n=-x+\r 3y=0—k f ] '取 y =l> rr (J5n 1, 1)‘PB p n=—x+V3y^-z=0 设平而PBC 的法向量匸(a, b, c),n ・BC 二-色二 0« — i >1/3 ,取 b=l,得k(S 1,2), n • PB=—a-t-v3bc=0•f 、 n*in 1+2 3"f 由图形知二面角A - PB - C 的平面角为钝角,•••二而角A-PB-C 的余弦值为-*• 5【考点】直线与平而垂直的判圧:直线与平而所成的角.【分析】(I )由ABC ・AbG 是直三棱柱,可知CGXAC, CG 丄BC, ZACB=90° , AC 丄BC.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 - xyz.则A, B” E,扎,可得,AB^,伍,瓯可知, 根据瓦・CE=O, AB^- 瓦二0,推断岀AB :丄CE, AB 」CA”根据线而垂宜的判左 定理可知AB :丄平而扎CE.(II )由(【)知瓦是平而A’CE 的法向量,邙]云二(2,0 , 0),进而利用向量数疑积求得直线AC 与平而扎CE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答】(I )证明:TABC-AbC’是直三棱柱,•••CG 丄AC, CG 丄BC,又 ZACB=90G ,即AC 丄BC.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 A (2, 0, 0) , B : (0, 2, 2) , E (1, b 0), 耳二(・1,品°),吊(.六n*m 6.A : (2, 0, 2),•••AB ;二(-2, 2, 2), CE= (13 1, Q),乙石二(2, 0, 2). 又因为近)CE=0,忑)CTJ 二6AABilCE, ABxlCAi, AB,丄平面 AxCE.(II )解:由(I )知,ABp (-2,2, 2)是平ifiiAxCE 的法向量,邙I 云二(2, 0, 0), 设直线AG 与平而A£E 所成的角为0,则sinO 二cosVC]A ;, 瓦〉誓.所以直线AC 与平面AXE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省.7.【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线与平而垂直的判左.【分析】(I )只需证明AB 丄BF. AB 丄EF 即可.(II )以A 为原点,以AB, AD, AP 为x 轴,y 轴,z 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求岀平而CDB 的法向量为石二{0, 0, 1),平而EDB 的法向量为忑二(x, y, z ),设二而角E-BD ・C 的大小为(),则cos 8 =|cQS<ni ,nQI 二 l |一 , -亍r==- n1 2 Im 卜|匕I I*伍2【解答】解:(I )11E :由已知DF 〃AB 且ZDAB 为直角,故ABFD 是矩形, 从而AB 丄BF. 又PA 丄底面ABCD, •••平而PAD 丄平而ABCD,TAB 丄AD,故 AB 丄平面 PAD. 丄PD, 在APCD 内,E 、F 分别是PC 、CD 的中点,EF 〃PD, •••/丄EF.由此得AB 丄平而BEF …(II )以A 为原点,以AB, AD ・AP 为x 轴,y 轴,z 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瓦二(T, 2, 0), BE=(O, 1?设平而CDB 的法向虽:为石二{0, 0, 1),平而EDB 的法向虽为忑二(x,几z ),广忑.丽二0「齢2尸0 _则{— 一 \ V5Z 可取口2二(2,1, n 2 *BE=O _ =0设二面角E - BD - C 的大小为(),则Q _I /一 一、I 一 *1"」 V5 \/2cos t* -Icos^Ln-! , n.分x-1 ~:~ COS VC]A], AB]> - 丨5也・朋11 I 师丨两1 2 |nj l-l^l 1XVI5 2【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线与平而垂直的判定.【分析】(1)取PB中点N,连结MN, AN.由三角形中位线泄理可得四边形ADMN为平行四边形.由AP丄AD, AB丄AD,由线而垂直的判泄可得AD丄平而PAB.进一步得到AN丄MN.再由AP=AB,得AN丄PB,则AN丄平而PBC.又AN〃DM,得DM丄平而PBC:(2)以A为原点,二J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兀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丽方向为z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E (2, t, 0)(0<ts4),再求得P, D, B的坐标,得到瓦、庞的坐标,求出平面PDE的法向量,再由题意得到平而DEB的一个法向量,由两法向疑夹角的余弦值得到实数入的值.【解答】(1)证明:如图,取PB中点N,连结MN, AN.TM 是PC 中点,.・.MN〃BC, MN-yBC=2.又•••BC〃AD, AD=2t•••MN〃AD, MN=AD,・•.四边形ADMN为平行四边形.TAP丄AD, AB丄AD, APAAB=A.A AD丄平而PAB・•••ANu平而PAB, •'•AD丄AN,贝lj AN丄MN.TAP二AB, •'•AN丄PB,又MNCPB=N,•••AN丄平而PBC・VAN/7DM, •••DM 丄平而 PBC :(2)解:存在符合条件的入.以A 为原点,忑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血方向为y 轴的正方向,丽方向为z 轴的正方 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E (2, t, 0) (0<t<4) , P (0, 0, 2) , D (0, 2, 0) , B (2, 0, 0)・则ro=(O, 2, -2),DE=(2, t 一2, o).设平而PDE 的法向(x< y, z ),• PD=2y -2z=0—- i 令 y=2,则 z=2, x=t - 2,■DE=2x+(t-2)y=0取平而PDE 的一个法向量为口广(2i 2, 2)・ 又平面DEB 即为xAy 平而, 故其一个法向量为乔<0, 0, 1),——口1 .口2 ________ 2 __________ 2_ AC °S<nr 吧>一]石| 庄「血-1)%4+4 亏 解得匸3或A1,【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而与平而垂直的判泄.【分析】(【)推导出BE 丄AM, BC 丄AM,由此能证明AM 丄平而BEC.(II ) 由能求出三棱锥B-ACE 的体积.(III ) 在平面QEC 内作QN 丄EC, QN 交CE 于点N. Q?(与AM 共而,设该平而为a,推导岀四 边形AMNQ 是平行四方形,由此能求出AQ.【解答】证明:(I ) •••平而ABED 丄平而ABC,平面ABED A 平而ABC 二AB,BE 丄AB, BEu 平而 ABED,—•l n l•••BE丄平而ABC,又AMu平而ABC, 丄AM.又AB二AC, M是BC的中点,・・出(:丄AM, 又BCCBE二B, BCu平而BEC, BEu平而BEC, •••AM丄平而BEC.解:(1【)由(I )知,BE丄平面ABC, Ah=BE=6.在RtAABM 中,M=5/AB2-BM 2=V5 2 -32=又S A^C=y XBC X惭#X 6X 4=12,V B-ACE 二“E-_ABC 亏 * $△舫C X x 12X6=24.(IH)在平Ifil QEC内作QN丄EC, QN交CE于点N・•••平而QEC丄平而BEC,平而QEC n平而BEC - EC,•••Q7丄平而BEC,又AM丄平而BEC. AQN//AM.•••QN与AM共面,设该平而为a, VABED是长方形,AAQ/7BE,又QQ平而BEC, BEu平而BEC, •'•AQ〃平面BEC,又AQua, " Cl 平而BEC二MN, AAQ/^MN,又QN〃AM,•••四边形AMNQ是平行四方形・•••AQ二MN・VAQ/7BE, AQ〃MN, .・.MN〃BE,又M 是BC 的中点.二MN=*BE二3,【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线与平而垂直的判左.【分析】(1)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左左理即可证明EA丄平面EBC:(2)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法进行求解即可.【解答】(1)•••平面ABE丄平而ABCD,且AB丄BC,•••BC丄平而ABETEAu平而ABE, •••EA丄BC,TEA丄EB, EBCBOB,•••EA丄平而EBC(2)取 AB 中 0,连接 E0, DO.•••EB 二EA. •••£()丄 AB ・•••平而ABE 丄平而ABCD.•••EO 丄平而ABCDVAB=2CD, ABZ/CD, AB 丄BC,•••DO 丄 AB,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0 - xyz 如图:设 CD 二 1,则 A (0, 1, 0) , B (0, - 1, 0) , C (1, - 1, 0) , D (1, 0, 0) , E (0, 0, 1),由(1)得平而EBC 的法向量为包二(0, b - 1),设平而BED 的法向虽:为ir= (x, y, z),设 x=l,则 y= - 1» z=L 则ir^ (b则cos<;,乔nrn 石r 右石【考点】平面与平而垂直的判圧:直线与平而平行的判左.【分析】(1)证明四边形BCDO 是平行四边形,得出0B 丄AD :再证明B0丄平而PAD,从而 证明平而POB 丄平而PAD ;(2)解法一:由器二1,M 为PC 中点,证明N 是AC 的中点,MN 〃PA, PA 〃平而BMO ・ JAC解法二:由PA 〃平面BMO •证明N 是AC 的中点,M 是PC 的中点,得黒■二1・【解答】解:(1)证明:TAD 〃BC, BC=yAD. 0为AD 的中点,•••四边形BCDO 为平行四边形,•••CD 〃BO ;又•••ZADC 二90° ,m p BE=0m p BD=0即< "y+z=0 lex+y=0•••ZAOB二90° ,即OB丄AD;又•••平而PAD丄平而ABCD,且平而PADC平而ABCD二AD,•••B0丄平而PAD;又•••BOu平面POB,•••平面POB丄平而PAD:(2)解法一:3-=1>即M为PC中点,以下证明:连结AC,交B0于N,连结MN,•••AD〃BC, 0 为AD 中点,AD二2BC,・・.N是AC的中点,又点M是棱PC的中点,・・・MN〃PA,•••PAG平而BMO, MNu平而BMO,•••PA〃平而BMO・解法二:连接AC,交B0于N,连结MN,••• PA〃平而BMO,平面BMOCl 平面PAC二MN,•••PA〃MN;又VAD/7BC, 0 为AD 中点,AD=2BC>・・・N是AC的中点,•••M是PC的中点,则器二1・jiiC12.【考点】与二而角有关的立体几何综合题:平而与平而垂直的判肚.【分析】(1)连结AF,由已知条件推导出而ABC丄而BBCC,从而AF丄B:F,由勾股泄理得Bf丄EF・由此能证明平而ABN丄平而AEF.(2)以F为坐标原点,FA, FB分别为x, 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岀二而角B: - AE - F的余弦值.【解答】(1)证明:连结AF, V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ABC斜边BC的中点,•••AF 丄BC・又•・•三棱柱ABC - 为直三棱柱,.•- W ABC 丄而BBGC,•••AF丄而BBxCtC, AF丄B,F・…设 AB 二AAE,则 B]F=¥,EF 书,B[E=4・ •••B]F+EF 2=B I E 〈 丄EF ・ 又AFAEF 二F, ABJ 丄平而AEF ・…而B :Fu 而ABF 故:平Ifil ABJ 丄平面AEF ・…(2)解:以F 为坐标原点,FA, FB 分别为x,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 设 AB 二AA F I,-< 1) 2 誓冷),瓦"略芈,]). 2 2 1 2 2由(1)知,BJ 7丄平而AEF,取平而AEF 的法向量: m=FB]= (0,孚 1).…设二而角B- AE - F 的大小为0, 则 cos ° = cos< in.n> - 2+1 *732+(-l ) 2+(2^2)2 由图可知()为锐角,•••所求二而角- AE - F 的余弦值为迤.… 则 F (0, 0, 0) , A ,0, 0), B : (0, AE= 设平而BxAE 的法向M 为上(x, y, z ), 取x=3,得鼻⑶-1, 2血).…【考点】MT :二而角的平而角及求法:LW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左.【分析】(I )只需证明DB 丄AC, BD 丄AE,即可得BD 丄平而ACFE :(II )取EF 的中点为以0为坐标原点,以0A 为X 轴,以0B 为y 轴,以0H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贝1少(0, 晶 0), D (0, -V3, 0) , F ( - 1, 0, h ) , E(1, 0, 2),则丽二(0, 2爲,0),症二(1,诉,2),利用向量法求解【解答】(I )证明:在菱形ABCD 中,可得DB 丄AC,又因为AE 丄平而ABCD, •••BD 丄AE,口]二(2: 0,1), /—-市、2+h _V2 C0S<n l 5 °F 〉I 誌 X J L +声 丁'故F ( - 1, 0. 3) , BE=(1, -V3,2), BF= (-1, -V3,3),设平而BFE 的法向呈为F (、玉 b, c ) tn 2 • BE=a -V3b +2c 二0 ,一一 ,可取口2=(7^ 一时 一2循),“2 ' BF 二-3-』^>+3<:二0DE=(1, V5,2), DF=(-1, 3),设平而 DFE 的法向量为石二 G, y, z ),n 3 • DE=x+V3y^2z=0 一k一一,可取匕二(屈,-5, 2逅), n 3 • DF 二-u+V5y+3:z 二0_ 一、 10 _」 叩 n3 2V10X 2710^4 • 二而角B - EF - D 的余弦值为三■・ 4且 AECAC 二A, BD 丄平而 ACFE :(II )解:取EF 的中点为M,以0为坐标原点,以0A 为x 轴,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B (0,忑、0), D (0, - 0) , F ( - 1, 0, h ) ,E (b DB=(0, 2忑,0),症二CL,価,2),rq ・DB 二n ] • DE 二二0设平ifilBDE 的法向虽:石二伉 y, z ),朴 以OB 为y 轴,以OM 为z 0, 2),则n 2: cosV【考点】MT :二而角的平而角及求法;LY :平而与平而垂直的判左.【分析】(【)证明:AD 丄平而ABFE,即可证明平而PAD 丄平而ABFE :(II)建立空间坐标系,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法建立方程关系即可求正四棱锥P -ABCD 的高.【解答】(I )证明:直三棱柱ADE - BCF 中,AB 丄平而ADE,所以:AB 丄AD,又AD 丄AF,所以:AD 丄平而ABFE, ADu 平面PAD,所以:平而PAD 丄平面ABFE ….(II) TAD 丄平而ABFE,・•.建立以A 为坐标原点,AB, AE, AD 分别为x, y, z 轴的空间直 角坐标系如图: 设正四棱锥P - ABCD 的髙为h, AE=AD=2,则 A (0, 0, 0) , F (2, 2, 0) , C (2, 0, 2),AE=(2,2, 0) , AC 3(2,0, 2), n= (x, y, z)是平而AFC 的法向量, 令 x=l,则 y=z= - 1,即&(1,・ 1, 设二(x,y, z)是平而ACP 的法向量,ITI ID AF=2x+2y=0 . lT1贝I” -•一 ,令 x=l» 则 y= - L z= - 1 - h,即!(1, - 1,・ 1 ・ h),k AP=x-hy4-z=0 •・•二而角C-AF-P 的余弦值是警.. 一—’ iri*n ____________________ +2^2 • g v—>=^777 丁 得h 二1或h 二-三(舍)则正四棱锥P-ABCD 的髙h 二1・(1, ■ h, 1),则一 tln p AC=2x+2z=0-1), 八15.【考点】二面角的平而角及求法:直线与平而垂直的判左.【专题】证明题;数形结合;综合法;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推导出BC丄AC, BC丄AG, BAilACo由此能证明AG丄平而矩BC・(2)推导出平而A:AB丄平而BCF,过C作CH丄BF于H,则CH丄而扎AB,求出CH二兰倍, 过H作HG丄A:B于G,连CG,则CG丄A:B,从而ZCGH为二而角A - A:B - C的平而角,由此能求出二而角A - A:B - C的平而角的余弦值.【解答】证明:(1)因为A:D丄平面ABC,所以,平而AAX1C丄平而ABC,又BC丄AC,所以,BC丄平面AACC,得BC丄AG,又B扎丄AC”所以,AC,丄平而A,BC・解:(2)因为AG丄扎C,所以四边形AAGC为菱形,故AA F AC二2,又D为AC中点,知ZA1AC二60° ,取AAi的中点F,则AA,丄平而BCF,从而,平而扎AB丄平而BCFt过C作CH丄BF于H,则CH丄W AxAB,在RtABCF, BC二2, CFp,故CH二空単,过H作HG丄A出于G,连CG,则CG丄Ab从而ZCGH为二而角A - A:B - C的平而角,在RtAAxBC 中,AxC=BC=2,所以,CG二竝CH V42RtACGH 中,sinZCGH二泮CG r故二而角A - A t B - 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甞.【点评】本题考査线面垂直的证明,考査二而角的余弦值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