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针对训练卷《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针对训练卷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
1.“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列宁的主张被认为“似乎是十分荒谬”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仇视
B.十月革命是社会矛盾演变的必然产物
C.当时两个政权并存,面临一战战场的严峻形势
D.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不断激起人民群众的反对
2.图片是历史事件的鲜活体现,对下图《1921年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农民向列宁汇报前线战况
B.农民向列宁倾诉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严重不满
C.列宁倾听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建议
D.列宁听取农民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看法
3.(2012·江苏百校第一次大联考,17)1921年10月,列宁在党的代表会议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

”这里,列宁主要强调()
A.利用市场机制B.建立工农联盟
C.生产资料公有D.按劳分配产品
4.(2012·江西南昌模拟,12)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3/4;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

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斯大林模式造成了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失调
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两个五年计划片面地发展工业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
5.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千克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千克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

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6.(2012·湖北襄阳调研统一测试,33)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苏联的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B.苏联的国民文化素质迅速提高
C.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D.苏联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7.(2012·安徽省示范高中第二次大联考,20)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

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70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

材料中英、美等国家做法的共同目的是()
A.倡导国家干预经济发展B.促进世界市场的扩大
C.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D.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8.(2012·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5)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

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②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9.(2012·河南郑州二模,9)经济民族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

它深切关注民族国家整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由民族经济竞争力决定的民族的长期发展趋势,而不是世界的共存共荣。

在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明显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美元贬值B.计划指导
C.减耕减产D.以工代赈
10.“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

”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A.研究热辐射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11.(2012·河南洛阳统一考试,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农业状况的一幅漫画。

一位绅士(胡佛)正向一位农民进行解释: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

材料二1933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总统。

他就任后,立即要求国会授权以对付危机,他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将要求国会授予我一件唯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付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

这种授权之大,要如同我们正遭到敌军侵犯时一样。

”为了复苏经济,罗斯福提出“新政”,在短短3个月内连续向国会提出70多个法案。

但从1935年到1936年,主要是共和党人担任法官的最高法院先后判定《农业调整法》等多部新政法令违宪,并多次暗示将要推翻《国家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险法》这些作为新政里程碑的法令。

为此,罗斯福总统于1937年提出了司法改革报告。

虽然他的改革提案遭到了司法委员会的反对而没有通过,但最高法院中的几名法官——持传统观念的新政反对者都先后宣布退休,罗斯福乘机任命了新政支持者填充空缺。

之后,最高法院对于商业领域的国会法令再也没有否决过,对其他领域的新政法令也极少再宣布无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任的罗斯福总统再次被国会授予他认为必要的成功进行战争的一切权力,此时总统对人力和财力的控制,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闫家深《美国总统权力变化的轨迹及原因》(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当时的美国农业出现了什么问题?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应对上述问题时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及其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分立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产生的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
1.C解析:解答本题要从《四月提纲》的背景来分析。

《四月提纲》提出时,俄国处于两个政权并存、且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的形势下,故C项正确。

2.B解析:1921年,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于斯大林时期,排除C、D两项;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图片中农民上访的目的是倾诉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故B项符合题意。

3.A解析: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在于联系实际,注重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故选A项。

4.B解析: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后,国家通过种种办法从农民手中拿走粮食,同时粮食收购的价格又远低于成本,征购的数量逐年增加。

这种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于是造成题干中这一现象,B项正确。

5.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弊端。

1928~1953年,苏联农副产品价格越来越低,远远低于成本,说明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

这是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化的政策造成的。

6.D解析:由材料可知,其所反映的现象是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而这种崇拜出现的原因之一是在其领导之下,苏联取得巨大成就,而苏联的民主法制建设滞后。

故选D项。

7.D
8.A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不能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④表述不正确,排除④,故选A项。

9.A解析:罗斯福新政中美元贬值是具有贸易壁垒的性质,带有明显的经济民族主义色彩。

故正确选项为A项。

10.A解析: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著名的量子假说,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应该是A项。

11.参考答案:(1)问题:胡佛政府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农业危机愈演愈烈。

举措:引导农民减耕减产,向农民发放补贴。

结果:遏制了农业危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变化:总统的行政权扩大,国会的立法权、最高法院的司法权削弱。

影响:①打击了反对新政的保守势力,减少了新政的阻力;②为新政提供了法律保障;③有利于遏制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美国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析:第(1)问考查对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及对罗斯福新政措施和结果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胡佛政府仍实行自由资本主义。

第二小问罗斯福的举措是实行“双减”,“结果”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考查对美国三权分立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及产生的重大影响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总统对人力和财力的控制,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和所学史实可得出“变化”。

影响可以从减少改革阻力、法律保障、遏制经济危机、赢得和平等方面归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