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与认同研究——基于对大连市留学生的调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作者简介:侯卢茜(1996— ),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国内外发展形势提出来的科学理论,它植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这一理念不仅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还对全球的发展变革产生重大意义。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是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窗口。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概述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渐被世界所熟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在新“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回答了“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问题,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积极倡导、努力践行。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内涵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此以后,在各种多边以及双边外交场合,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及,积极推动。2015年9月28日,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向世界系统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命题,主张通过“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1]
等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形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也明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本内涵。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1年出版的《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传播被定义为个人之间和人群之间交换新闻、事实、意见、消息的过程。对于国际传播,有学者将国际传播定义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尤指以其他国家为对象的传播活动。可通过人际传播或大众传播形式进行,但以大众传播为主。”[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是指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到国外。概括来说,就是在党中央的带领下,由政府主导,民间组织及个人参与,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外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世界了解与掌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逐渐产生认同。
二、大连留学生群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与认
同调查数据分析
“留学生”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为了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日本政府向中国派遣了外交使节和留学生,待外交使节回国后,日本学生仍留在中国学习。此后在国外学习或研究的学生便被称为“留学生”。现如今,我们对留学生的定义更加细化和具体,如外籍学生来中国学习称为“来华留学生”,本国学生去外国学习则称为“出国留学生”,本研究的对象是在大连高校进行学习或研究的来华留学生。
(一)大连留学生概况
大连市共有 13 所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的院校,其中大连外国语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医科大学每年的留学生规模都超过千人;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作为国内名牌大学,培养优秀的专业留学生,每年在校的留学生数量也在 500人以上。
(二)问卷设计与资料收集1.问卷设计
为了便于大连来华留学生的理解,问卷标题设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认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涉及留学生群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了解程度、认同程度、国家间外交理念等相关方面,凸显问卷设计的全面性和国家形象的整体性
2.资料收集
问卷调查是调查者以文字方式,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在被调查者回答完之后,回收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整理汇总并统计分析,来了解大连来华留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播认同程度。
由于疫情原因,本问卷采用网络发放的方式,回收有效问卷共156份。调查范围主要选取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大学共7所大连高校的来华留学生,国籍分布包括欧洲、亚洲、南北美洲、非洲。此次调查的对象分布于大连各高校,国籍分布较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三、来华留学生群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与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大连来华留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与认同,是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其对外传播有利于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打造亲缘伙伴关系,是着眼于人类共同命运的前瞻性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展示了新时代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促进这一理念的国际传播与认同,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该调研以大连留学生群体为对象,聚焦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现实,反思原因,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传播的实践路径,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力和认同感。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与认同;大连市留学生群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与认同研究
——基于对大连市留学生的调研
侯卢茜 刘桐宇 宋祖豪 黄屺鑫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16
根据自身已掌握信息、知识或实践经验做出的判断选择,根据调查数据可得判断主要受来华留学的文化背景、中国与来华留学生祖国的双边关系、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度、信息获取渠道等因素影响。
(一)双边关系
双边关系指两个国家一对一的关系,是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互动的主要模式,在此调查问卷中双边关系特指中国与来华留学生祖国的关系。主权国家间的交往互动是全球化时代下国家生存的基本状态,双边关系是国家交往互动基础模式,也是国与国间所有关系的基础,自国家间开展双边关系以来,双边关系逐渐出现差异性和多样性,具体可分为友好型双边关系、一般型双边关系和冲突型双边关系,故调查问卷以此分类设置选项。双边关系作为衡量国与国之间交往状况的基本标准,对民间交往、国民间态度等都有着深刻影响。
(二)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
调查涵盖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的37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不同国家大都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等文化背景,部分文化背景相冲突,比如资本主义的个人利益至上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部分留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难以理解。在调查问卷中,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不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留学生中,大都认为文化差异是传播与认同的主要阻碍,分别占72%和82.4%(此选项为多选,故总数超过100%)。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政策主张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其自身价值判断,若存在很大差异则会持怀疑态度。来华留学生大多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具有全面系统的思考能力,能够做出理性判断和选择,这些无不受其文化背景影响。
(三)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度
跨文化适应是指在异文化里的居住人员对新环境的适应,包括一段时间的定居、旅行等流动迁徙情况。该理论最早由人类学家爱德华提出,并逐渐应用于留学生、移民群体等的研究。在新环境居留时间、受教育程度、人际关系、语言能力等都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度。适应程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对某事物或某理念主张的评价,适应程度好则会做出积极认可的正面评价,反之则会表现为消极怀疑的负面评价。影响跨文化适应度的因素诸多,但受限于问卷篇幅,问卷只设计了来华留学生是否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或理念的核心内容,从来华时间、汉语水平、在中国的人际关系等三个维度探究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度。
(四)信息获取渠道
了解外部世界主要途径有自身经历和传播工具两种,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人难以自身经历取得对外部世界的完整认识,所以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主要通过传播工具。调查问卷中列举了几种主要的传播工具:网络、电视、新闻报道、社交、课程及其他。其中网络、电视、社交属于大众传播渠道,新闻报道和课程较为官方。根据调查数据可得通过大众传播渠道了解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留学生认同度较高。在大众传播中网络是来华留学生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途径,在全球化时代信息化高度发达,在82位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来华留学生中,45位是来华前了解的、37位是来华后了解到的,其中网络一直是传播的主要渠道。相比之下,新闻报道和课程选择度较低。
四、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与认同的建议
(一)改善双边关系,夯实政治基础
两国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向外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国与国关系不佳,一方的国民就会在情感上对另一方所倡导的理念、政策存在抵制态度。这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各国传播与认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与该国的双边关系如何。所以,构建和谐共处、互利双赢的国与国双边关系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效传播的政治基础。首先,改善双边关系是基于独立自主的政治基石之上的,早在1986年中国就明确指出,“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对一切国际问题都根据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
自己的态度和对策。”[3]
国与国只有在互相尊重独立自主的情况
下,才有可能发展良好双边关系。其次,我国应该秉承开放共赢的理念与各国合作发展,只有在开放中,我国才能发展越来越多的外交关系,而共赢的理念则是吸引各国与我们开展良好合作的重要原因。最后,发展良好的双边关系离不开包容互鉴。我国应当本着包容进步、和谐万邦的理念,积极与各国消除分歧。特别是与那些有“历史积怨”的国家,更应该积极化解,共同营造优良双边关系。除以上几点之外,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综合实力的强弱决定着一国在国际社会的“发声”资格与影响力。国家综合实力是建设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基础。并且只有增强国家实力,自身强大了,才有可能与各国建设长效平等的双边关系,也才能真正的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外传播的政治基础。
(二)打造多文化连接框架,建构适应力较强的理念话语
“框架化”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模式之一,其本质是使传播各
方的语言、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相匹配。[4]目前,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传播与认同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框架有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认知差异,这看似是一个根本性、不可调和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打造文化连接的框架,建构多文化适应力较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缓和这个矛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虽然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但是还缺乏对于核心观念与传播方式的深度挖掘和系统建构,而这个挖掘和建构就需要将其放入一个多文化连接的大框架。比如语言和价值观,一方面,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系列概念、话语等根据不同语言文化的特点准确译为不同的文字。这需要扩大译介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英语等应用较广泛的语言,也应该集中对一些小语种进行精准性翻译。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应是输入性的,而应当成为适应性的,这就要求应该结合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使之能够契合当地的价值观。这样一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能实现语言以及价值观的“转场”,增强当地居民的价值认同感,进而促进该理念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传播与认同效力。
(三)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增进来华留学生适应力
来华留学生是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的重要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中国方案传播到世界各地,留学生无疑是关键一环。然而,留学生在华跨文化适应力有所不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情况,进而影响了在全世界的传播状况。所以,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增进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力至关重要。具体措施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