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表格题的答题思路及专项训练新版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格题的答题思路及专项训练【一】
一:高考回顾及瞻望:
自1992年首次在高考试题中出现图表型论述题至今(除1993年)已连续考了十几次。

在09年的广东卷、北京卷、上海卷、全国卷、山东卷等文综卷中同样以笔答题的形式出现,估计10年高考该种题型同样会以更灵活的方式出现,应当引起各位考生的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二:图标题的类型及特点:图表题可分图式和表格式两种,图式有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饼状图、扇形图等;表格式的又有横向排列和纵向排列之别。

题型特点:图表式论述题一般由“表题、图表、注释”三部分组成。

三、图表型题的应对策略:
(一)审题:
二审:精研设问,细读图表。

解答此类题可以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可以增强阅读材料的目的性和回答问题的针对性。

1、审设问。

(1)审设问之间的关系(宏观)。

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正确回答前面问题是解答后面问题的基础和条件。

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可以避免答案错位,思路混乱。

(2)审设问的要求(微观)。

又有四审:
①审该设问有几个小层次,防止答题丢题。

②审范围:材料的范围:如:“表一和材料一”等。

③审关键词:是分别说明还是共同说明等。

④审逻辑层次:信息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2、审图表。

一审标题(表格名称),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正确理解标题,分析图表内容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同时图表的标题又对作答起到提示、指向和限制作用。

二审内容,从纵横两个角度来阅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然后对表格数据一定要进行横向分析(说明两者的差距)和纵向分析(说明变化:增长或者减少)。

当然并非所有的图表题都存在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但是绝大多数图表题都有对比,都是想通过数据的对比来说明一件事、一些问题和基本观点,还要注意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

注意图表中的数据拐点、异点及有些年份如(1949、1978、2000、2020等)有特殊意义,要准确理解表述。

三审备注,“备注”一般可分两种,“解释性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备注”则是组织答案时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对备注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组织答案:
第一问一般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此设问回答时要要注意①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述,切忌堆砌一组数据;②答题时要有辩证思维,肯定成就指出问题;③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
的表面现象,还要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及本质问题。

当然,如果下
面的设问单独考查本质,此处可不答。

第二问一般是问两个图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对于这类问题,要注意不能仅仅在显性信息的层面上揭示其现象和关系,还应进行概括,上升到本质、规律的高度。

此外,我们平时所涉及到的此类问题,基本上是一种因果关系,但不能教条化、定式化,要因题而异。

一般来说有以下四种情况:①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占绝大多数,但此问一定注意不要颠倒因果关系,并且要对这种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做具体、全面的说明,不能简单了事。

如济南08年4月模拟题。

②一分为二的
关系③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以前两者为常见。

第三问“谈谈对某一现象的认识”。

对于这类问题,要分析这现象“是什么“ (包括揭示出其本质)”、“为什么(出现这一现象或问题的原因)”、“怎么办(怎样处理或对待这一现象,即措施)”。

视问题不同,回答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当然图表式论述题还会有其他的命题方式,我们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特别要根据所给材料或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切忌漫天撒网。

此外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课本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三:练一练:
1.(25分)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审时度势,从容应对,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及时、灵活的调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影响加深,我国财税政策进行了适
时调整,释放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强烈信号,并逐步形成“结构性减税”的基调(结构性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减税,是“有
增有减,结构性调整”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

(1)描述图9表明的变化(2分)并依据图10和材料三阐释变化的原因。

(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阐明表4中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括知识,概括说明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是如何体现政府宗旨的。

(3分)
(4)结合材料二,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

(8分)
2.(2009·广东珠海调研考试)材料一: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统计表
,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相对缓和,部分商品出口增长。

(2)广东进出口长期以外商投资企业占踞主导地位,2009年1季度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62.1%。

(3)近年来广东出口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

2008年加工贸易出口增长6.1%,增幅回落13%,但总值占同期广东出口总值的61%。

材料二:2009年4月初,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将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基本建成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宜居城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为实现总体目标,省政府量化定性指标,分解定量指标,落实工作责任。

见下表:实施《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
注: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简称为“R&D”。

美国R&D是2.6%,日本是3.09%,韩国是2.92%。

2007年,广东R&D为1.3%,而全国平均数是1.49%。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与材料二有何内在联系?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3)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为广东科学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3、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

废除人民公社,确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据统计,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1978乃约有2.5亿,到2007年末减少为1479万;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

(1)根据表2描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指出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6分)
(2)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途径是大力发展农业,根据所学经济学知识,提出发展农业的有效经济措施。

(6分)
(3)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党的宗旨出发解决农民脱贫致富问题的。

(10分)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改革发展中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

(10分)
4.【07年广东卷试题】(18分)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2001年-2005年广东省能源消费变动状况。

增长速度
材料2:2001年一2005年广东省人均GDP变动情况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广东省人均
1660.22 1812.09 2081.38 2382.95 2882.oo
GDP(美元)
材料3:广东省单位GDP能耗变动状况
注:吨标准煤/万元是国际通用的能耗指标。

问题:
(1)材料1、材料2和材料3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材料l、材料2和材料3之间有什么联系?(5分)
(3)材料2和材料3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7分)
答案1、【解析】本题以国家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为热点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题,通过读图分析我国税收收入及其增速的变化,并相应的分析变化的原因。

(2)题,就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分别阐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3)题,属于体现类型,回答政府的宗旨,理论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4)题,应从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能动作用、系统优化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多角度分析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

(1)变化:2005 -2008年我国税收入总量不断增加,2005 - 2007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速不断提高,2008 增速下降。

原因:①经济发展水平是税收收入的基础。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决定着税收收入的变化趋势:
②税收政策是影响税收收入的重要因素。

2008年下半年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影响了税收收入的增长。

(2)①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利于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②下调个人住房交易税,有利于降低交易成卒,鼓励住房交易,扩大消费需求;
③增值税全面转型,有利于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扩大投资需求;
④税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若回答“关注民生、共建和谐杜会、体现科学发展观”或从其他方面作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①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②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共建和谐社会。

(4)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结构性减税;
②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有利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实现;
③运用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实行结构性减税,将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组合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2、答案(1)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在减弱,出口比重近年也在减少,在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下出口更是大幅下降。

广东进出口以外资企业为主和以加工贸易为主,这说明出口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竞争力不强。

因为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强,所以材料二中提出的目标和措施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己的大型跨国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珠三角地区2012年基本建成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等目标体现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珠三角地区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东。

提高研发投入,制定支持知识创新的财税和金融政策,优化创新环境。

③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能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⑤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转变贸易发展方式,调整出口结构,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注:第三问每点2分,学生答出以上任意四点就可给满分。

若回答“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珠三角一体化,稳定外需的同时要努力扩大内需”等,可酌情加2分。


3、(32分)
(1)从长期趋势看,食品支出比重下降,交通通讯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上升。

这说明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的比重下降,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比重提高,说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结构改善,消费质量提高。

(2)稳定与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经济政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增加农业投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国家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等。

(3)中国共产党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关注“三农”问题,制定了农村改革发展战略;通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多项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农业生产,推动农民脱贫致富;通过加大农业投入等措施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内在统一的。

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体现了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党通过农村经营制度、分配制度、税收制度等改革,调整了生产关系,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人民群众分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践行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标准。

4.(1)①从材料1可以看出,广东省能源消耗总量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03-2005年能源消费的增速明显慢于2001-2003年。

②从材料2可以看出,广东省人均GDP稳步增长,说明广东省经济发展整体上处于良好状态。

③从材料3可以看出,广东省单位GDP能耗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广东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降低能耗。

(2)对比材料1、材料2和材料3,可以看出:随着广东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总量在增加,但单位能耗在逐步下降,说明我省经济发展向低能耗转型。

(3)材料2和材料3的启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③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立意:考查考生对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基本的经济学素养,考核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