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情感倾向演化机理与引导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情感倾向演化机理与引导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6T09:26:14.39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8期作者:段楠楠张雨婷[导读] 在面对网络舆情事件时,网民通常会抱持的情感倾向包括积极、中性和消极三类,且三类情感倾向会随着网民掌握信息量的变化、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动态演变。

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在面对网络舆情事件时,网民通常会抱持的情感倾向包括积极、中性和消极三类,且三类情感倾向会随着网民掌握信息量的变化、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动态演变。

本文将网络舆情引导中的重要主体——政府、意见领袖、媒体作为外部力量,构建网民之间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

分析政府的干预、意见领袖的领导,媒体的引导对于网民情感态度演化的影响。

结果显示:政府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干预力度加大可以引导部分网民从消极情感倾向转为积极的情感倾向;意见领袖引导力度增大同样可以起到引导网民的作用;媒体如果加大积极的引导力度可以使得网民态度转为积极。

关键词:网络舆情;混合策略博弈;情感倾向;
1 引言
“网络舆情”一词是中国化的定义,在国外,网络舆情被称之为“突发事件管理”。

迈克尔?雷吉斯特认为:在动荡的国际形势下,公共价值观还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

所以,公众应当置身于政府的角度,保持冷静的头脑,以理解的态度来看待舆情事件。

斯特奇、卡雷尔等人分析了网络舆情可能发生的原因,认为网络舆情的发生不仅仅是和政府有关,还有可能是公民因为自身的利益需要或者和周遭事物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安德鲁?基恩研究了所谓网络世界中的“剪贴文化”,认为这种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网络意见领袖的个人意见很可能会成为大众的学习意见。

Radhouane Guermazi指出一种治理网络舆情的方法,通过利用数据网址进行分类,可以过滤掉一些影响巨大的事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完善过滤机制,从而达到治理网络舆情的目的。

宾宁就茂名 PX 事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其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求解模型的演化达到稳定的策略,进而分析各作用主体在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的博弈策略,给出各作用主体为有效引导网络舆情演变应采取的策略。

薛殿中通过建立媒体、网民、核心企业的网络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关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中影响的因素,提出引导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的方法和策略。

刘资构建了以政府、网媒、网民的三个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不同策略情况下舆情的演化情况,从三个主体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策略。

李杰等认为探究网络世界中的民众的情感焦点和情感倾向变化,可以使有关部门倾听民意民情,同时提出有效的引导策略[1]。

因此,对网民情感倾向进行研究就显得必不可少了。

本文将网民的情感倾向分为积极、中性和消极三类,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政府、媒体、意见领袖等外部力量与网民之间的混合博弈模型。

对模型进行数理推导,找出所有均衡点以及不同均衡点条件下各参数的约束条件,进一步分析是否可以实现不同均衡状态的滑动。

最后,根据模型推导结果提出相应的网络舆情引导手段,方便政府进行治理,使网络舆情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

2 网络舆情混合策略模型构建
2.1网络舆情模型假设
(1)参与主体:网民,政府,意见领袖,媒体。

在该模型当中,政府、媒体、意见领袖被视作外部力量,它们各自通过影响参数作用于网民,影响网民对舆论的情感倾向。

这里的意见领袖是人群当中首先接收到或者说较多接触到传媒信息的人,他将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然后再传播给其他的人,进而影响普通网民对舆情事件的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媒体和意见领袖就可以自成一个网络,但为了简易起见,该模型将意见领袖和媒体视作一个整体,不再进一步细化。

(2)各主体的策略组合:网民的策略集合为{积极,中性,消极},政府的策略组合{干预,不干预},意见领袖的策略组合{领导,不领导},媒体的策略组合{引导,不引导}
(3)相关参数的设定如下表1所示表 1 混合策略博弈模型相关参数表
3 结果讨论
为了简易起见,本文假设所有信息发布的成本都小于获得的收益。

通过调整某些参数的取值,观察模型的演化轨迹,由此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加大政府的干预力度,即的大小,可以将所有网民都选择消极舆情的纯策略均衡向混合策略均衡转移,部分网民的态度转为积极。

如果在加大政府干预力度的同时加大舆论的惩罚力度(即增大的值),舆情引导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和有效。

这两个结论足以说明政府在舆情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二,加大意见领袖积极的领导力度,即增大的值,也可以将网民的态度向中性以及积极的方向转移。

可见,意见领袖可以引导网民正确看待网络舆情,帮助其对网络舆情事件抱持正确的态度。

第三,加大媒体的积极的引导力度,即的值,可以增大持积极态度的网民的收益,减少持消极态度的网民的收益。

显然,在均衡稳定状态时值都会向的方向转移,持积极态度的人数增多。

舆情事件当中,媒体作为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媒体采取作为的态度,积极配合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进行网络舆情的引导,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四,在模型中通过改变的值,即增大网民发布信息的成本,同样可以起到引导网民的效果。

当信息发布成本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持消极态度收益的下降,均衡点将会向混合策略均衡转移。

此时在混合策略均衡当中的值都会下降,持消极态度的人数减少,持积极态度的人数开始增加。

可见,通过控制信息发布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民对事件的态度。

4 政策建议
通过模型可以看出,加大政府的干预力度、意见领袖的领导力度、媒体的领导力度,或者提高信息发布成本以及舆论的惩罚力度,均可以对公众在网络舆情事件中的情感倾向起到引导作用。

因此,面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政府应当及时给予回应,加大对于事件的发文量,将案件的详细信息都能传达给网民。

与此同时,政府还应与主要媒体做好沟通工作,使媒体在政府发文的同时也能够积极响应,加大转发事件进展的力度,积极引导网民情感倾向。

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政府还应密切关注网络中的意见领袖节点,约束他们从理性角度出发,以事实为标准发布信息。

同媒体一样,意见领袖也应积极配合政府加大情感倾向为积极的博文数量,进而使网民受到影响而态度转为积极。

参考文献
[1] 赵文宇, 徐健. 不同网络平台用户情感表达特征对比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21(1):163-168.
[2][英]迈克尔?雷吉斯特,风险问题与危机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David L.Sturges.Bob J Carrell.Crisis Conmmunication Management[J].The Public Opinion Nodeand Its Relationship to Environmental Nimbus.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2001(56):132-142.
[4]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南海出版社,2010
[5]Radhouane Guermazi,Mohamed Hammami,Abdelmajid Ben bining Classifiers for Web Violent Detection and Filtering[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7(4489):773-780.
[6]宾宁,杨树标,胡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博弈分析 ———以茂名 PX 事件为例[A],2017(1)32-39
[7]薛殿中.基于演化博弈的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演化影响因素研究[D].江苏.南京邮电大学.2016
[8]刘资.基于演化博弈论的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策略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17.
[9] 李杰, 王雪可, 刘力宾,等. 医保欺诈事件舆情传播的情感焦点与情感倾向演化研究——基于舆情客体视角[J]. 情报科学, 2020, 38(4):6.作者简介:段楠楠(1981-),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网络舆情,复杂网络。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机理与引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XW07);
江西省高校人文项目“基于超网络的互联网舆情情感倾向动力学演进及其监管策略研究”(项目编号:XW17201);江西省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超网络中舆情传播动力学与政府引导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JJ1604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