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节选)》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剧本、散文、诗 歌(新式之外包括歌词、古词和旧体诗等),几乎什么形式都涉及 了。已经出版的《老舍文集》19卷,总共有一千万字之多,包括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二马》《月牙儿》《断魂枪》 等大量文学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
他的短文、散文《养花》《猫》《济南的冬天》《茶馆》《草原》 《想北平》和《我的母亲》相继被收录在中小学生课本里。
歌剧《白毛女》海报
作者简介
老 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语言大师、“人民艺
术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 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 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墓碑铭文:“文 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创作背景
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后,老舍于同年8月 完成了一部配合第一届人大和宪法通过,歌颂人民普选的作品《一家 代表》,故事从“戊戌变法”开始,一直写到解放后的普选,其中第 一幕的场景,就是清末民初的一家大茶馆。
老舍将这部作品与北京人艺的曹禺、焦菊隐、夏淳等艺术家进行 了讨论。他们一致认为,第一幕茶馆里的戏非常生动精彩,后几幕则 较弱,建议以第一幕为基础发展成一个戏。之后老舍创作了话剧《茶 馆》。
分析戏剧冲突,把握时代特征
戏剧受演出的时间空间条件限制,只有 具有集中而强烈的矛盾冲突,才能吸引观众,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所以戏剧冲突时构成 戏剧的根本因素。
分析第一幕的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社 会怎样的矛盾冲突?
1、梳理剧中主要事件,探讨其揭示的时代特征。
唐铁嘴讨茶 二德子打人 马五爷施威 康六卖女 常四爷骂洋货 鸽子之争 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 秦、庞交锋 茶客对话 常四爷谈国事被抓 庞太监买妻
第二幕 写袁世凯死后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时期。
这时裕泰茶馆渐趋衰落,茶馆主人王利发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却仍然难 以维持下去。主要上场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王淑芬、刘麻子、唐铁嘴、松二 爷、宋恩子、吴祥子、李三、康顺子等。小茶馆展现出一幅兵荒马乱、日益衰败 的社会画面:常四爷出狱;康顺子母子逃出宫;拉皮条的刘麻子被稀里糊涂砍了 头;两个逃兵想合娶一个老婆;茶馆生意清淡,面积缩小,苦心经营,试图改良, “改良”后还未开张就厄运临头,特务、巡警、兵痞就接二连三来敲诈勒索,宋 恩子、吴祥子摇身一变又成了军阀的走狗。
老舍自传: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
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 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 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 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 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 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 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 悔。如此而已,再活40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事件 常四爷出直言、二德子抖威风 庞总管买妻、康六卖女 刘麻子兜售洋表、常四爷深表忧虑 达官贵人争鸽子、82岁老人卖货 秦仲义作势涨房租、王利发恭顺笑应酬 常四爷怜悯乡妇母女、秦仲义大谈实业救国 秦仲义舌战庞太监、众茶客纷议谭嗣同
矛盾冲突 爱国者与地痞的矛盾 统治者与下层民众的矛盾 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 民族资本家与封建小业主的矛盾 正义民众与民族资本家的矛盾 维新派与保守派的矛盾
大烟残害百姓,迷信思想盛行 官府残酷迫害百姓 帝国主义横行 农村经济破产,农民走投无路 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豪门骄奢,普通百姓人如草芥,还不如一只鸽子 民族资本家兴起 民族资本家和封建势力的博弈 百姓对变法漠不关心 言论不自由,好人遭殃 封建势力的荒淫
2、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矛盾冲突?
新课导入
老舍茶馆是中外游客到访北京的一个重 要景点,自1988年开业至今接待了近47位外 国 元 首、众多社会名流和200多万中外游客, 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精品的特色“窗口”和连 接国内外友谊的“桥梁”。而这个茶馆闻名 遐迩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先 生和他的不朽之作——《茶馆》。
茶馆
老舍
素养目标
题目解读
“茶馆”,卖茶水的铺子,设有座位,供 顾客喝茶,是三教九流的聚会处,可容纳各色 人物。剧中的“茶馆”指王利发在北京开的 “裕泰茶馆”,既是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又 是展示社会面貌的窗口。
《茶馆》剧本是老舍于1956年创作,1957 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收获》杂志创刊号, 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1968年,老舍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一,由于老舍已不 在人世,此次诺奖遗憾颁予川端康成。
老舍的小说有序和完整的构建了一个艺术上 的“北平世界”,是“京味小说”的源头; 老舍的话剧(《茶馆》《龙须沟》)奠定了北京 人民艺术剧院独特的艺术风格,创立了北京 人民艺术剧院演剧学派。
老舍还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 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新中国成立后, 老舍亲自参与了曲艺,尤其是主要曲种(相 声)的社会主义改造。
4.幕与场:幕,是戏剧作品和演出中的段落。按剧情发展的时间、 地点和事件的变化、转换而划分。幕又可按情节发展的需要划分为场 和景。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5.戏剧冲突:指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 艺术形式。主要特征为尖锐激烈、高度集中、进展紧张、曲折多变。 戏剧受演出的时间空间条件限制,只有具有集中而强烈的矛盾冲突, 才能吸引观众,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所以戏剧冲突时构成戏剧的根 本因素。
角色 王利发 唐铁嘴 马五爷 康六 康顺子 秦仲义 黄胖子 乡妇 小妞
社会身份 形象特点
角色 常四爷 松二爷 刘麻子 庞太监 宋恩子 吴祥子 老人 二德子
……
社会身份 形象特点
角色 王利发 唐铁嘴 马五爷 康六 康顺子 秦仲义 黄胖子 乡妇 小妞
社会身份 裕泰茶馆掌柜
相面人 恶霸
京郊贫农 京郊贫农之女
文化传承与理解:从人物之间、人物与时代的矛盾中,了解旧社会 国弱民贫、政治黑暗的现实,揭示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规律。
话剧常识
1.话剧:以演员的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形式。 2.特点:舞台性、直观性、综合性、对话性。 3.剧本:指戏剧艺术的文学部分,它直接规定了戏剧的题材、主 题、人物、情节、语言和结构,是戏剧演出的基础和依据。它的主要 组成部分有: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和唱词)、舞台说明(包 括人物形象特征、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和场景、气氛的描写,时间、 地点、人物上下场和动作的说明,对灯光、布景、效果等艺术处理的 要求等)。
阶层 下层劳动人民 民族资本家
人类 王利发、李三、康六、老人、乡妇、小妞、 康顺子
秦仲义
有闲阶级
松二爷、常四爷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 打手二德子、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西太 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 后的宠奴庞太监、特务宋恩子、吴祥子
社会渣滓
江湖骗子唐铁嘴、人口贩子刘麻子、流氓 黄胖子
3、试分析人物的社会身份与形象特点。
6.潜台词:角色台词的内在实质。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 未尽之言等,演员虽未说出,但观众可以意会。
7.分类: 按题材不同:历史剧、纪实剧、儿童剧等。 按剧作长度不同:独幕剧、多幕剧、短剧。 按不同创作方法:古典主义戏剧、浪漫主 义戏剧等。 按矛盾冲突性质及效果不同:喜剧、悲剧 和正剧(也称悲喜剧)。这也是最基本、使用 最多的分类方法。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老舍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了解《茶馆》及话 剧常识;熟读课文,理解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剧情,了解剧本独特的“卷轴画式”结构; 找出人物冲突,把握戏剧矛盾。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特点,把握人物 形象;鉴赏剧本通过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矛盾冲突的方法。
成功的富商 流氓头子 卖女的农村妇女 乡妇欲卖的女儿
形象特点 胆小谨慎、自私精明、善于应酬
沉迷鸦片、贪小油滑 信奉洋教、卖国求荣、仗势欺人
极度贫苦、老实懦弱 贫苦被卖、命运悲惨 自负、爱国、有社会责任感 见风使舵、欺软怕硬 贫苦无 依、极度困顿 贫苦被卖、命运悲惨
角色 常四爷 松二爷
刘麻子
庞太监 宋恩子 吴祥子 老人 二德子
第一幕以1898年戊戌政变失败为背景(1898年 初秋);第二幕以袁世凯死后的军阀混战为背景; 第三幕则以抗日战争胜利后(40年代抗战结束、内 战爆发前夕)国民党政府加紧黑暗统治为背景。
通过裕泰茶馆这个“窗口”,截取一系列生活 横断面,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从侧面反映了近50年社会历史的风云 变幻,展现出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一幅幅社会历史风俗画,深 刻揭露了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从而形象地表现了旧中国必然灭亡的 历史趋势,达到了作者“葬送三个时代”的艺术目的。
……
社会身份 旗人 旗人
纤手(买卖、租赁活 动的中间人) 宫中太监
衙门侦缉(特务) 衙门侦缉(特务)
卖杂货的小贩 善扑营的打手
形象特点 正直、爱国、有骨气、讲尊严 善良胆小、懒散无能、游手好闲
心狠意毒、贪婪奸诈
生活糜烂、仗势欺人 阴险毒辣、滥用职权、欺压无辜 阴险毒辣、滥用职权、欺压无辜
无依无靠 仗势欺人、凶狠蛮横
《茶馆》以老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展示了从清末到 北洋军阀时期再到抗战胜利以后的近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和各阶 层的不同人物的生活变迁。每一幕写一个时代,北京各阶层的三教九 流人物,出入于这家大茶馆,全剧展示出来的是一幅幅气势庞大的历 史画卷。
现代文学家曹禺:《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第一幕是古 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梳理情节,把握人物
作者曾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 可以容纳各式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 小社会。”剧本紧紧围绕茶馆这一典型环境, 让各类人物先后登场,第一幕人物众多,按 照事件,梳理核心人物。
1、概括本幕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并完成表格。
序号
主要事件
核心人物
① 唐铁嘴看相,王利发送茶
唐铁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王利发
② 二德子逞凶,常四爷力抗
二德子、常四爷
③ 刘麻子拉纤,康六卖女
刘麻子、康六
④ 刘麻子推销,常四爷骂洋货
刘麻子、常四爷
⑤ 乡妇卖女,秦仲义谈救国
乡妇、秦仲义、常四爷
⑥ 秦庞争锋,茶客闲谈
秦仲义、庞太监
⑦ 常四爷被捕,庞太监买妻
常四爷、宋恩子二人 、庞太监、 康顺子
2、《茶馆》第一幕人物众多,试按照社会阶层给这些人物归类。
第三幕 写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行将崩溃之时。
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这时的裕泰茶馆更加破败, 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字也写得更大。康妈妈正在商量去西山找康 大力,由小刘麻子介绍来当女招待的小丁宝,也走进茶馆与老掌柜攀谈。小刘麻 子向小唐铁嘴炫耀着他那一套拐骗妇女的缺德计划,被国民党党部雇用的打手小 二德子跑到茶馆来抓人,庞四奶奶则来恐吓王利发,让他交出康顺子。包办满汉 全席的有名厨师被迫到监狱去蒸窝窝头,出名的评书艺人一次挣不上三个杂合面 饼子钱,常四爷的生活更加艰苦,秦仲义的工厂被抢走,王利发的茶馆也将被人 霸占。这时,常四爷、秦仲义相继来到茶馆,找阔别多年的老掌柜谈心。他们互 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这时,茶馆里的灯光渐渐暗下去了,而大 街上的阳光却渐渐明亮起来。
当代作家王蒙:我认为《茶馆》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好的 作品。
剧情简介
第一幕 写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的黑暗年代。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一个初秋的上午,裕泰茶馆开始营业,掌柜王利发 兴致勃勃地坐在柜台上。三三两两的旗人,遛够了鸟儿,走进茶馆来歇腿、喝茶。 有两位茶客唱着京戏,另外几个围着桌子观赏瓦罐中的蟋蟀。茶馆中到处贴着 “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常四爷偏要谈谈国事。他痛恨洋人,痛恨那些吃洋饭、 讲洋话的人,也看不起在营里当差的二德子之流。他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 两个特务宋恩子和吴祥子抓去,送进了监狱。相面骗人的唐铁嘴来讨碗茶喝,说 媒拉纤的刘麻子也来了,要把康六的十五岁女儿康顺子卖给七十多岁的庞太监当 老婆。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走进来,说什么要办工厂,搞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