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2025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下列有关化学计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NH3的摩尔质量为17g
B.22.4LO2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C.44gCO2的物质的量是1mol
D.1mol水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2、下列反应中,S元素被还原的是()
A.Zn+H2SO4=ZnSO4+H2↑
B.C+2H2SO4(浓)Δ
CO2↑+2SO2↑+2H2O
C.H2S+CuSO4=CuS↓+H2SO4
D.S+O2点燃
SO2
3、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硅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
B.二氧化硅不存在单个的分子
C.二氧化硅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
D.二氧化硅分子由一个硅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4、在一定条件下,与R2-发生如下反应:+2 R2-+6H+=3R+3H2O下列关于元素R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R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
B.中的R只能被还原
C.H n RO3一定是强酸
D.R的单质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5、在实验室里,要想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氨水B.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D.石灰水
6、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亚铁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如下(未配平):
MnO4-+ Fe2++ H+= Mn2++ Fe3++ 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MnO4-和H+是氧化剂,Fe2+是还原剂
B.H2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每生成1mol水将转移1.2 mol的电子
D.Fe2+的还原性强于Mn2+
7、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小C.钠的硬度小D.钠的强还原性
8、下列材料中所涉及的合金不属于新型合金的是()
A.飞机窝扇用的是耐高温的合金材料
B.蛟龙号载人舱是用钛合金制的
C.不锈钢盆
D.新能源汽车储氢材料
9、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
10、有Al、CuO、Fe2O3组成的混合物共10.0g,放入500mL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混合物恰好全部溶解,当再加入250ml 2.00 mol·L-1的NaOH溶液时,得到的沉淀最多。
上述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50 mol·L-1B.1.00 mol·L-1C.2.00 mol·L-1D.3.00 mol·L-1
11、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盐酸溶液产生沉淀,一定有Ag+
C.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D.加入氯水,再加KSCN溶液显红色,一定有Fe3+
1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中,不合理的是()
A.NaOH(强碱)B.CO2(氧化物)
C.H2SO4(弱酸)D.盐酸(混合物)
13、下列因素对气体体积影响不大的是( )
A.温度B.压强C.分子数目D.分子大小
1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1mol原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B.25 ℃,1.01×105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
C.1 mol/L的Na2SO4溶液含Na+数为2 N A
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9 N A
15、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
CuH不稳定,易分解:CuH在氯气中能燃烧;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以下有关它的推断中错误的是:
A.“另一种反应物”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B.“另一种反应物”一定具有还原性
C.点燃时:2CuH+3Cl2=2CuCl2+2HCl
D.CuH 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16、已知:2Fe2++Cl2===2Fe3++2Cl﹣;HClO+HCl===Cl2+H2O;2Fe3++Cu===2Fe2++Cu2+;Fe+Cu2+===Fe2++Cu,下列各组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Fe3+>HClO>Cl2>Fe2+>Cu2+
B.HClO>Cl2>Fe3+>Cu2+>Fe2+
C.Cl2>HClO>Fe3+>Cu2+>Fe2+
D.HClO>Fe3+>Cl2>Cu2+>Fe2+
17、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氮气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可生成NO2
18、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黄铜B.青铜C.不锈钢D.水银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B.置换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
D.有单质参加或者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0、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C.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D.不慎将酒精灯碰翻,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用湿抹布盖灭
21、由Al3+→Al(OH)3→AlO2-→→Al3+系列变化中,中应填写的是( ) A.Al(OH)3B.AlCl3
C.HCl D.NaOH
22、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A.稀硫酸B.Fe2(SO4)3溶液C.CuSO4溶液D.AgNO3溶液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物质有以下转化关系:
根据上图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式表示)
(1)A是_____,X粉末是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A、B、C是单质,其中A是金属,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B___,乙___,丁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②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5、(12分)某学生需要用烧碱固体配制0.5 mol·L-1的NaOH溶液490mL。
实验室提供以下仪器:①烧杯②100 mL 量筒③药匙④玻璃棒⑤托盘天平(带砝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结果:需要称取NaOH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2)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__________;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4)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先用于________、后用于________;
(5)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①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
②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
③配制过程中遗漏了(3)中步骤A
(6)若实验过程中出现(5)中④这种情况你将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
26、(10分)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肺部,血红蛋白中血红素的Fe2+与O2结合,把O2送到各个组织器官。
铁摄入不足可能引起缺铁性贫血。
黑木耳中含有比较丰富的铁元素,某研学小组测定其含量。
(1)(铁元素的分离)称量黑木耳,将之洗净切碎,用蒸馏水浸泡,但浸泡液中未能检测到铁元素。
在坩埚中高温灼烧黑木耳,使之完全灰化。
用酸充分浸泡溶解,过滤,滤液备用。
①浸泡液检测不出铁元素的原因是____。
②滤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是Fe2+、____。
(2)(配制溶液)将滤液配制成100 mL 溶液。
实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完成(铁元素的分离)、(配制溶液)2个实验,下列仪器不必使用的是____。
(3)(铁元素含量测定)研学小组提出如下测量方案:
Ⅰ. 沉淀法: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搅拌使Fe(OH)2全部转化为Fe(OH)3然后过滤、洗涤沉淀、加热烘干、称量Fe(OH)3的质量进行分析。
请指出该测量方案是否可行及其理由____。
Ⅱ. 比色法:流程示意如下:
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
②溶液a的颜色是____。
③溶液颜色越深,光的透过能力越差,即透光率越小。
若不加H2O2,测出黑木耳中铁元素的含量____(填“偏大”或“偏小”)。
(4)亚铁盐易被氧化,但在体内Fe2+参与O2的运输却不被氧化。
蛋白质是一种既有亲水部分、又有疏水部分的大分子,为血红素提供了疏水环境。
可见,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与___有关。
为例(见下图):
(1)反应原理:用强氧化剂(如KMnO4、K2Cr2O7、KClO3、MnO2等)氧化浓盐酸。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制备装置类型:固体+液体气体
(3)净化方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除去HCl,再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4)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_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5)尾气吸收:用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吸收,不用Ca(OH)2溶液吸收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验满方法: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盛Cl2的试剂瓶口,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已集满;或将湿润的_________________靠近盛Cl2的试剂瓶口,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集满。
28、(14分)硅单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常温下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下面几种含硅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图示反应的几种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B→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9、(10分)已知下列反应:
①SO2+H2O=H2SO3②C+H2O=H2+CO
③2Al+6H+=2Al3++3H2↑ ④2Mg+CO22MgO+C
⑤2Na2O2+2H2O=4NaOH+O2↑ ⑥Ca2C2+2H20=Ca(OH)2+C2H2↑
(1)上述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填各反应的序号,下同);反应物中H2O被还原的是_______;还原产物为单质的是_______。
(2)上述各反应所涉及到的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3)用单线桥表示反应④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
(4)高铁酸钾(K2FeO4)溶液呈紫红色,向其中加入过量亚硝酸钠,溶液紫红色逐渐褪去,出现红褐色沉淀,溶液的pH 逐渐增大。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两组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填写除去杂质所需电解质溶液(限定只能用含有钠元素的试剂,假设用量可控),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Fe2O3(SiO2) 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2CO3(NaAlO2) 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C
【解析】
A. NH3的摩尔质量为17g/mol,故A错误;
B. 没有说明状态,则不能通过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微粒数目,故B错误;
C. 44gCO2的物质的量是
m44g
n===1mol
M44g/mol
,故C正确;
D. 1mol水分子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1mol氧原子,故D错误;故选C。
2、B
A. 在Zn+H2SO4=ZnSO4+H2↑反应中,2H+→H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A不符合题意;
B. 在C+2H2SO4(浓)Δ
CO2↑+2SO2↑+2H2O反应中,SO42-→SO2↑硫元素化合价降低,S元素被还原,故B正确;
C.H2S+CuSO4=CuS↓+H2SO4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故C错误;
D.在S+O2点燃
SO2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S元素被氧化,故D错误;
答案:B。
【点睛】
根据氧化还原反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降进行判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元素的化合价将降低被还原。
3、D
【解析】
A. 二氧化硅是由Si和O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Si是非金属元素,因此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A正确;
B. 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不存在单个的分子,B正确;
C. 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2,其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8∶32=7∶8,C正确;
D. 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不存在分子,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选项B和D是解答的难点,注意C和Si虽然处于同一主族,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性质以及结构差别很大。
二氧化碳形成的是分子晶体,存在二氧化碳分子。
二氧化硅晶体中,硅原子的4个价电子与4个氧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硅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氧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角上,“SiO2”只能表示化学式,不能表示分子式。
4、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电荷守恒,-n+2×(-2)+6×(+1)=0,可得到,n=2,即RO3n-中的R显+4价,最低负价= 主族序数-8,故主族序数为6,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推测可能是S元素,故A错误;RO3n-中的R显+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可以被氧化又可以被还原,故B错误;R是S元素,H2SO3不是强酸,故C错误;R的单质是0价,处于中间价态,故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D正确,此题选D。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相关应用
5、A
【解析】
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不能溶于弱碱。
实验室常用弱碱与铝盐反应生成沉淀的方法制取氢氧化铝,因此选择氨水;
答案选A。
6、D
【解析】
A、由反应可知MnO4-是氧化剂,Fe2+是还原剂,H元素化合价不变,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
B、还原剂对应氧化产物,H2O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
C、配平的方程式为:MnO4-+ 5Fe2++8H+=Mn2++5Fe3++4H2O,每生成4mol水将转移5mol电子,则生成1mol水将转移1.25 mol电子,故C错误;
D、在一个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Fe2+的还原性强于Mn2+,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7、C
【解析】
A.因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所以看到钠熔成闪亮的小球,与性质有关,故A错误;
B.钠的密度比水小,所以钠浮在水面上,与性质有关,故B错误;
C.硬度大小与Na和水反应现象无关,与性质无关,故C正确;
D.因钠的还原性强,所以与水反应剧烈,放出热量,与性质有关,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钠与水的反应,应从钠的强还原性和钠的物理性质来理解钠与水反应的现象,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钠浮在水面,然后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
现象是物质性质的体现,根据钠的性质分析现象原因。
8、C
【解析】
A.飞机窝扇用的耐高温的合金材料是钛合金,属于新型合金,A不合题意;
B.由于钛合金的硬度大、耐酸碱的腐蚀,因此可用于蛟龙号载人舱的舱体材料等,属于新型合金,B不合题意;C.不锈钢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研制、投产,是一种由铁和碳元素形成的传统合金,还添加了少量的铬、镍等金属,不属于新型合金,C符合题意;
D.新能源汽车储氢材料,有LaNi5、Mg2Cu、Mg2Ni等,属于新型合金,D不合题意。
故选C。
9、D
悬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后,悬浊液会沉淀,乳浊液静置后会分层;胶体为介稳体系;溶液是均匀透明稳定的分散系;所以最稳定的为溶液,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0、B
【解析】
Al、CuO、Fe2O3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产物为AlCl3、CuCl2、FeCl3,其再与NaOH反应生成的沉淀最多时,生成Al(OH)3、Cu(OH)2、Fe(OH)3,溶液恰好为NaCl,故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与HCl的物质的量相等,则
c(HCl)×500mL=250ml× 2.00 mol·L-1,c(HCl)=1.00mol/L,答案为B。
【点睛】
利用反应产物恰好完全生成NaCl进行计算。
11、B
【解析】
A、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不一定有CO32-,也可能含有HCO3-等,故A错误;
B、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加入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盐酸溶液产生沉淀,一定有Ag+,故B正确;
C、不能排除AgCl的干扰,应先加盐酸,如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检验,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故C错误;
D、加入氯水,可以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所以检验三价铁直接加KSCN,故D错误;
故选B。
【点晴】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性质比较,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注意把握实验的角度和可行性的评价。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12、C
【解析】
A. NaOH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碱,A分类合理;
B. CO2由C、O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B分类合理;
C. H2SO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酸,C分类不合理;
D. 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分类合理。
故选C。
13、D
【解析】
气体分子之间差距较大,分子本身大小相对于间距可忽略不计,因此在计算气体体积时一般不考虑分子本身大小,而气体所处的状态(温度、压强)以及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影响气体体积的关键因素,对气体体积影响最小的因素为分
子大小,故答案为D。
14、B
【解析】
A.含有1mol原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以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 L,故A错误;B.64 g SO2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故B正确;
C.溶液体积未知,不能确定1 mol/L的Na2SO4溶液中的Na+数,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11.2L水约为11200g,物质的量约为11200g
18g/mol
=622mol,所以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22 N A,
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标准状况下,H2O、SO3、HF、NO2、CCl4、氯仿等都不是气体,不能根据给出的体积用22.4L/mol计算其物质的量。
但当给出的是质量时,不管是不是标准状况,都可以计算其物质的量,如本题的B选项,25 ℃,1.01×105Pa 不是标准状况,但64 g SO2的物质的量为1mol。
15、A
【解析】
A、硫酸铜制取氢化亚铜,说明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另一种反应物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A错误;
B、另一种物质应该作还原剂,有还原性,B正确;
C、氢化亚铜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氢,C正确;
D、氢化亚铜中的氢为-1价,化合价能升高,作还原剂,铜为+1价,化合价能升高也能降低,可以作氧化剂,D正确;答案选A。
16、B
【解析】
①2Fe2++Cl2=2Fe3++2Cl﹣中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Fe3+,氧化性:Cl2>Fe3+;
②HClO+HCl===Cl2↑+H2O中氧化剂是HClO,氧化产物是Cl2,氧化性:HClO>Cl2;
③Cu+2Fe3+===2Fe2++Cu2+中氧化剂是Fe3+,氧化产物是Cu2+,氧化性:Fe3+>Cu2+;
④Fe+Cu2+===Fe2++Cu中氧化剂是Cu2+,氧化产物是Fe2+,氧化性:Cu2+>Fe2+,
综上得到氧化性顺序是HClO>Cl2>Fe3+>Cu2+>Fe2+;
答案:B。
【点睛】
根据方程式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
17、D
【解析】
A.在工业上是用氨催化氧化方法制取硝酸,路线①②③就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A正确;
B. 雷电固氮就是空气中的N2与O2在电火花作用下反应产生NO,NO被O2氧化产生NO2,NO2被水吸收得到硝酸,故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B正确;
C.在上述反应中都存在N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 氮气与氧气在高温或放电时反应产生NO,与二者相对物质的量多少无关,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8、D
【解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称为合金,即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黄铜、青铜、不锈钢均属于合金,水银是单质,属于纯净物,不是合金。
答案选D。
19、A
【解析】
A.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化合价变化,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A正确;
B.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外一种单质与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 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 2O3=3O2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化合价变化,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有单质加或者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0、D
【解析】
A.钠燃烧生成的Na2O2能与泡沫灭火器产生的CO2反应,生成的O2又有助于钠燃烧,A不正确;
B.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氢氧化钠溶液会腐蚀皮肤,B不正确;
C.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若试管口竖直向上,则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后流回到试管底,使试管底因受热不均而破裂,C不正确;
D.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着火面积小,可用湿抹布盖灭,D正确。
故选D 。
21、A
【解析】
由Al 3+转变为Al(OH)3,再转变为AlO 2-,是通过加入OH -
实现的,发生的反应依次为Al 3++3OH -=Al(OH)3↓、Al(OH)3+OH -=AlO 2-+2H 2O ;故由AlO 2-再转变为Al 3+,应加入H +,AlO 2-首先转化为Al(OH)3,然后转化为Al 3+,发生的反应依次为AlO 2-+H ++H 2O= Al(OH)3↓、Al(OH)3+3H +=Al 3++3H 2O ,答案选A 。
22、B
【解析】
A.Fe 与稀硫酸发生的反应为Fe+H 2SO 4=FeSO 4+H 2↑,铁片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有气体放出,不符合题意;
B.Fe 与Fe 2(SO 4)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Fe+Fe 2(SO 4)3=3FeSO 4,铁片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没有气体放出,符合题意;
C.Fe 与CuSO 4溶液发生的反应为Fe+CuSO 4=FeSO 4+Cu ,溶解56gFe 的同时析出64gCu ,溶液的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D.Fe 与AgNO 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Fe+2AgNO 3=Fe (NO 3)2+2Ag ,溶解56gFe 的同时析出216gAg ,溶液的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Na 2O 2 Cu 2Na 2O 2+2CO 2 = 2Na 2CO 3+O 2 Cu 2+ +2OH - = Cu(OH)2↓ 3
23222NaHCO Na CO +CO +H O
【解析】 淡黄色的粉末可以是单质硫或是过氧化钠,但是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淡黄色粉末只有过氧化钠,则气体B 为氧气,固体C 为碳酸钠;X 粉末与氧气加热反应生成黑色固体,黑色固体与硫酸反应得蓝色溶液,则X 为Cu ;蓝色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得到NaOH 溶液,NaOH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得到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详解】
(1)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淡黄色粉末只有过氧化钠,即A 为22Na O ,蓝色溶液是含有铜离子的溶液,结合上述分析,X 粉末是金属铜,
故答案为:22Na O ;Cu ;
(2)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故答案为: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3)X 粉末是金属铜,黑色固体是氧化铜,所以蓝色溶液是硫酸铜,固体C 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
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Cu 2++2OH -=Cu(OH)2↓, 故答案为:Cu 2++2OH -=Cu(OH)2↓。
(4)固体C 是碳酸钠,除去碳酸碳中的碳酸氢钠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方程式为:
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 ,
故答案为:3
23222NaHCO Na CO +CO +H O ↑。
24、Al O 2 NaAlO 2 Al (OH )3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Al 2O 3+2OH -=2AlO 2-+H 2O
【解析】
A ,
B ,
C 是单质,其中A 是常见的活泼金属 ,B 和C 都是无色气体,常见金属单质中能与 NaOH 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的只有Al ,所以A 是Al ,乙是NaAlO 2,C 是H 2;甲是Al 的化 物,可和NaOH 溶液反应产生NaAlO 2,可甲能是23Al O ,
则丙是2H O ,B 即是2O ,根据()22233NaAlO +CO +2H O =NaHCO +Al OH ↓ 得丁是()3Al OH ,丁加热后可生成水和氧化铝。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A 为Al ,B 为2O ,乙是NaAlO 2,丁是()3Al OH 故答案为:Al ;2O ;()3Al OH ;
(2) ①Al 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②氧化铝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 2O 3+2OH -=2AlO 2-+H 2O 。
25、 10.0g ①③④⑤ 500mL 容量瓶 胶头滴管 BCAFED 搅拌 引流 ② 重新配制溶液
【解析】分析:(1)根据m=nM=cvM 计算;
(2)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每步操作需要仪器确定反应所需仪器;
(3)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
(4)根据玻璃在实验中的作用;
(5)根据c=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判断;
(6)根据实验操作出现的错误应重新配制。
详解:(1)实验室配制0.5mol•L -1的NaOH 溶液490mL ,应该配制500 mL ,需要NaOH 的质量为:
0.5L×0.5mol/L×40g/mol=10.0g ,故答案为:10.0g ;
(2)操作步骤有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 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所以还需要的仪器为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①③④⑤;5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3)操作步骤有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故答案为:BCAFED ;
(4)玻璃在溶解时起到搅拌作用,在移液时起到引流作用,故答案为:搅拌;引流;
(5)①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无影响,浓度不变,故①错误;
②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②正确;
③配制过程中遗漏了(3)中步骤A,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低,故③错误;
④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②;
(6)实验操作出现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则溶液的浓度偏小,应重新配制,故答案为:重新配制。
点睛: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要熟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规范实验操作能力。
本题的易错点为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分析时,要紧扣c=,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
26、黑木耳中含铁元素的物质不溶于水Fe3+b、f 不可行,Fe(OH)3受热易分解,且沉淀法操作步骤多误差大H2O2+2H++2Fe2+=2Fe3++2H2O 红色偏小水
【解析】
(1)①浸泡液检测不出铁元素说明铁元素存在的物质没有溶于水;②根据高温灼烧黑木耳,结合亚铁离子不稳定分析判断;
(2)通过过滤实现“铁元素的分离”、“配制溶液”2个实验,结合2个实验过程分析需要的仪器进行解答;
(3)Ⅰ.Fe(OH)3受热易分解;Ⅱ.①过氧化氢能够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②铁离子遇到KSCN溶液形成血红色溶液;
③根据测定原理结合容易的颜色分析判断;
(4)根据蛋白质是一种既有亲水部分、又有疏水部分的大分子,为血红素提供了疏水环境分析判断。
【详解】
(1)①浸泡液检测不出铁元素,可能是因为黑木耳中含铁元素的物质不溶于水,故答案为:黑木耳中含铁元素的物质不溶于水;
②在坩埚中高温灼烧黑木耳,使之完全灰化,黑木耳中的铁元素会转化为铁的氧化物,因为亚铁离子不稳定,因此得到的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化铁;用酸充分溶解,过滤,滤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是Fe2+、Fe3+,故答案为:Fe3+;
(2)将滤液配制成100mL溶液,然后完成“铁元素的分离”、“配制溶液”2个实验;分离铁元素通过过滤除去不溶物,需要漏斗、玻璃棒、烧杯等,配制溶液需要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等,需要的仪器有天平、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等,故图中仪器一定不用的是冷凝管、分液漏斗,故选bf,故答案为:bf;
(3)Ⅰ.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搅拌使Fe(OH)2全部转化为Fe(OH)3然后过滤、洗涤沉淀、加热烘干、称量Fe(OH)3的质量,该操作中Fe(OH)3受热易分解,得到的Fe(OH)3的质量一定存在较大的误差,另外沉淀操作步骤多,更加容易造成实验准确度低,因此该测量方案不可行,故答案为:不可行,Fe(OH)3受热易分解,且沉淀法操作步骤多误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