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动点问题例题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集锦
1、如图,已知ABC △中,10AB AC ==厘米,8BC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
(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
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
(2)若点Q 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
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
解:(1)①∵1t =秒, ∴313BP CQ ==⨯=厘米,
∵10AB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 ∴5BD =厘米. 又∵厘米,
∴835PC =-=厘米8PC BC BP BC =-=,, ∴PC BD =. 又∵AB AC =, ∴B C ∠=∠,
∴BPD CQP △≌△. (4分) ②∵
P Q
v v ≠, ∴BP CQ ≠,
又∵BPD CQP △≌△,B C ∠=∠,则45BP PC CQ BD ====,, ∴点P ,点Q 运动的时间
4
33BP t =
=秒,

515
44
3
Q
CQ
v
t
===
厘米/秒.(7分)
(2)设经过x秒后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
由题意,得15
3210
4
x x
=+⨯

解得
80
3
x=
秒.
∴点P共运动了80
380
3
⨯=
厘米.
∵8022824
=⨯+,
∴点P、点Q在AB边上相遇,
∴经过80
3秒点P与点Q第一次在边AB上相遇.(12分)
2、直线
3
6
4
y x
=-+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动点P Q
、同时从O点出
发,同时到达A点,运动停止.点Q沿线段O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沿路线O→B→A运动.
(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
(2)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OPQ
△的面积为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
48
5
S=
时,求出点P的坐标,并
直接写出以点O P Q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的坐标.
解(1)A(8,0)B(0,6)1分
(2)86OA OB ==,
10AB ∴=
点Q 由O 到A 的时间是88
1=(秒) ∴点P 的速度是610
2
8+=(单位/秒) 1分
当P 在线段OB 上运动(或03t ≤≤)时,2OQ t OP t ==,
2S t = 1分
当P 在线段BA 上运动(或38t <≤)时,6102162OQ t AP t t ==+-=-,,
如图,作PD OA ⊥于点D ,由PD AP BO AB =,得4865t
PD -=
, 1分 21324
255S OQ PD t t
∴=⨯=-+ 1分
(自变量取值范围写对给1分,否则不给分.)
(3)82455P ⎛⎫ ⎪⎝⎭,
1分
12382412241224555555I M M 2⎛⎫⎛⎫⎛⎫-- ⎪ ⎪ ⎪
⎝⎭⎝⎭⎝
⎭,,,,, 3分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y=-2x -8分别与x 轴,y 轴相交于
A ,
B 两点,点P (0,k )是y 轴的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P 为圆心,3为半径作⊙P.(1)连结PA ,若PA=PB ,试判断⊙P 与x 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当k 为何值时,以⊙P 与直线l 的两个交点和圆心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
解:(1)⊙P 与x 轴相切.
∵直线y=-2x-8与x轴交于A(4,0),与y轴交于B(0,-8),
∴OA=4,OB=8.
由题意,OP=-k,
∴PB=PA=8+k.
在Rt△AOP中,k2+42=(8+k)2,
∴k=-3,∴OP等于⊙P的半径,
∴⊙P与x轴相切.
(2)设⊙P与直线l交于C,D两点,连结PC,PD当圆心P在线段OB上时,作PE⊥CD于E.
∵△PCD为正三角形,∴DE=1
2CD=
3
2,PD=3,
∴PE=33
.
∵∠AOB=∠PEB=90°,∠ABO=∠PBE,∴△AOB∽△PEB,

33
2
,
45
AO PE
AB PB PB
=即


315 PB=

315
8
PO BO PB
=-=


315
8)
P-


315
8
k-
.
当圆心P在线段OB延长线上时,同理可得P(0,-315
-8),
∴k=-315
-8,
∴当k=315
-8或k=-
315
-8时,以⊙P与直线l的两个交点和圆心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
4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CO是菱形,点A的坐标为(-3,4),
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线AC交y轴于点M,AB边交y轴于点H.(1)求直线AC的解析式;
(2)连接BM,如图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匀速运动,设△PMB的面积为S(S≠0),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当 t为何值时,∠MPB与∠BCO互为余角,并求此时直线OP与直线AC所夹锐角的正切值.
解:
B
E
Q
D
A C
图16
5在Rt△ABC中,∠C=90°,AC = 3,AB = 5.点P从点C出发沿CA以每
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到达点A后立刻以原来的速度沿AC返回;
点Q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伴随着P、Q的
运动,DE保持垂直平分PQ,且交PQ于点D,交折线QB-BC-CP于点E.点P、Q
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点P也随之停止.设点P、Q运动的时
间是t秒(t>0).
(1)当t = 2时,AP = ,点Q 到AC 的距离是 ; (2)在点P 从C 向A 运动的过程中,求△APQ 的面积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 的取值范围)
(3)在点E 从B 向C 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QBED 能否成 为直角梯形?若能,求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4)当DE 经过点C 时,请直接写出t 的值.
解:(1)1,8
5;
(2)作QF ⊥AC 于点F ,如图3, AQ = CP= t ,∴3AP t =-.
由△AQF ∽△ABC
,4BC =,
得45QF t =.∴4
5QF t
=. ∴
14
(3)25S t t
=-⋅, 即
22655S t t
=-+. (3)能.
①当DE ∥QB 时,如图4.
∵DE ⊥PQ ,∴PQ ⊥QB ,四边形QBED 是直角梯形. 此时∠AQP=90°.
由△APQ ∽△ABC ,得AQ AP
AC AB =, 即335t t -=. 解得9
8t =

②如图5,当PQ ∥BC 时,DE ⊥BC ,四边形QBED 是直角梯形. 此时∠APQ =90°.
由△AQP ∽△ABC ,得 AQ AP
AB AC =, 即353t t -=. 解得15
8t =

(4)52
t =或
45
14t =.
P
图4
①点P 由C 向A 运动,DE 经过点C . 连接QC ,作QG ⊥BC 于点G ,如图6.
PC t =,222QC QG CG =+2
234[(5)][4(5)]55t t =-+-
-. 由2
2
PC QC =,得22234[(5)][4(5)]55t t t =-+--,解得5
2t =

②点P 由A 向C 运动,DE 经过点C ,如图7.
22234(6)[(5)][4(5)]55t t t -=-+--,45
14t =

6如图,在Rt ABC △中,9060ACB B ∠=∠=°
,°,2BC =.点O 是AC 的中点,过点O 的直线l 从与AC 重合
的位置开始,绕点O 作逆时针旋转,交AB 边于点D .过点C 作CE AB ∥交直线l 于点E ,设直线l 的旋转角为α.
(1)①当α= 度时,四边形EDBC 是等腰梯形,此时AD 的长为 ;
②当α= 度时,四边形EDBC 是直角梯形,此时AD 的长为 ;
(2)当90α=°时,判断四边形EDBC 是否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解(1)①30,1;②60,1.5; ……………………4分
(2)当∠α=900时,四边形EDBC 是菱形. ∵∠α=∠ACB=900,∴BC//ED. ∵CE//AB, ∴四边形EDBC 是平行四边
形. ……………………6分
在Rt △ABC 中,∠ACB=900,∠B=600,BC=2, ∴∠A=300.
∴3∴
AO=12AC 3……………………8分
A
C (E ) B
P
Q
D
图6
G
A C (E )
B P
Q
D
图7
G
O
E C
D
A
α l
O
C
A
(备用图)
在Rt △AOD 中,∠A=300,∴AD=2. ∴BD=2. ∴BD=BC.
又∵四边形EDBC 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EDBC 是菱形 ……………………10分
7如图,在梯形ABCD
中,3545AD BC AD DC AB B ====︒∥,,,.动点M 从B 点出发沿线段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动点N 同时从C 点出发沿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BC 的长.
(2)当MN AB ∥时,求t 的值.
(3)试探究:t 为何值时,MNC △为等腰三角形.
解:(1)如图①,过A 、D 分别作AK BC ⊥于K ,DH BC ⊥于H ,则四边形ADHK 是矩形
∴3KH AD ==. 1分
在Rt ABK △中,sin 454
2AK AB =︒==. 2
cos 4542
42BK AB =︒=
= 2分
在Rt CDH △中,由勾股定理得,
3HC = ∴43310BC BK KH HC =++=++= 3分
C
(图①)
A
D
C
B K H
(图②)
A
D
C
B
G M
N
(2)如图②,过D 作DG AB ∥交BC 于G 点,则四边形ADGB 是平行四边形
∵MN AB ∥ ∴MN DG ∥ ∴3BG AD == ∴1037GC =-= 4分
由题意知,当M 、N 运动到t 秒时,102CN t CM t ==-,. ∵DG MN ∥ ∴NMC DGC =∠∠ 又C C =∠∠ ∴MNC GDC △∽△

CN CM
CD CG = 5分 即1025
7t t -=
解得,
50
17t =
6分
(3)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NC MC =时,如图③,即102t t =-

10
3t =
7分
A
D
C
B M
N
(图③)
(图④)
A
D C
B
M N
H E
②当MN NC =时,如图④,过N 作NE MC ⊥于E 解法一:
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得
()11
102522EC MC t t =
=-=-
在Rt CEN △中,
5cos EC t
c NC t -=
= 又在Rt DHC △中,
3
cos 5CH c CD =
=
∴53
5t t
-= 解得
258t =
8分
解法二:
∵90C C DHC NEC =∠=∠=︒∠∠, ∴NEC DHC △∽△

NC EC DC HC = 即553t t -=

25
8t =
8分
③当MN MC =时,如图⑤,过M 作MF CN ⊥于F 点.1122FC NC t =
=
解法一:(方法同②中解法一)
132cos 1025t
FC C MC t ===-
解得6017t =
解法二:
∵90C C MFC DHC =∠=∠=︒∠∠,
(图⑤)
A D
C
B
H N M
F
∴MFC DHC △∽△

FC MC
HC DC = 即110223
5t
t
-= ∴
6017t =
综上所述,当103t =
、258t =或60
17t =时,MNC △为等腰三角形 9分
8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E 是AB 的中点,过点E 作
EF BC ∥交CD 于点F .46AB BC ==,,60B =︒∠.
(1)求点E 到BC 的距离;
(2)点P 为线段EF 上的一个动点,过P 作PM EF ⊥交BC 于点M ,过M 作MN AB ∥交折线ADC 于点N ,连结PN ,设EP x =.
①当点N 在线段AD 上时(如图2),PMN △的形状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PMN △的周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②当点N 在线段DC 上时(如图3),是否存在点P ,使PMN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如图1,过点E 作EG BC ⊥于点G . 1分 ∵E 为AB 的中点,

1
22BE AB =
=.
在Rt EBG △中,60B =︒∠,∴30BEG =︒∠. 2分

1
12BG BE EG =
===,
即点E 到BC 3分
(2)①当点N 在线段AD 上运动时,PMN △的形状不发生改变. ∵PM EF EG EF ⊥⊥,,∴PM EG ∥. ∵EF BC ∥,∴EP GM =,PM EG == 同理4MN AB ==. 4分
如图2,过点P 作PH MN ⊥于H ,∵MN AB ∥, ∴6030NMC B PMH ==︒=︒∠∠,∠.

122PH PM == A D E B F C 图4(备用) A D E B F C 图5(备用) A D E B
F C 图1 图2 A
D E B F C P N
M
图3 A D E B
F
C
P N M (第25题) 图1
A D E
B
F C
G
图2
A D E
B
F
C
P
N
M
G H

3
cos302MH PM =︒=.

35422NH MN MH =-=-
=.
在Rt PNH △
中,PN ===
∴PMN △的周长
=4PM PN MN ++=.
6分
②当点N 在线段DC 上运动时,PMN △的形状发生改变,但MNC △恒为等边三角形.
当PM PN =时,如图3,作PR MN ⊥于R ,则MR NR =.
类似①,
3
2MR =.
∴23MN MR ==. 7分
∵MNC △是等边三角形,∴3MC MN ==.
此时,6132x EP GM BC BG MC ===--=--=. 8分
当MP MN =时,如图4
,这时MC MN MP ===
此时,615x EP GM ===-=-
当NP NM =时,如图5,30NPM PMN ==︒∠∠. 则120PMN =︒∠,又60MNC =︒∠, ∴180PNM MNC +=︒∠∠.
图3
A D E B
F
C
P
N M
图4
A D E
B
F C
P M
N 图5
A D E
B
F (P ) C
M
N G
G
R
G
因此点P 与F 重合,PMC △为直角三角形.
∴tan301MC PM =︒=.
此时,6114x EP GM ===--=.
综上所述,当2x =或4或(53
时,PMN △为等腰三角形. 10分 9如图①,正方形 ABCD 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0,10),(8,4), 点C 在第一象限.动点P 在正方形 ABCD 的边上,从点A 出发沿A →B →C →D 匀速运动,
同时动点Q 以相同速度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当P 点到达D 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当P 点在边AB 上运动时,点Q 的横坐标x (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 (秒)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请写出点Q 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 运动速度;
(2)求正方形边长及顶点C 的坐标;
(3)在(1)中当t 为何值时,△OPQ 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时P 点的坐标; (4)如果点P 、Q 保持原速度不变,当点P 沿A →B →C →D 匀速运动时,OP 与PQ 能否相等,若能,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1)Q (1,
0) 1分
点P 运动速度每秒钟1个单位长度. 2分
(2) 过点B 作BF ⊥y 轴于点F ,BE ⊥x 轴于点E ,则BF =8,4OF BE ==. ∴1046AF =-=.
在Rt △AFB 中,22
8610AB =+ 3分
过点C 作CG ⊥x 轴于点G ,与FB 的延长线交于点H . ∵90,ABC AB BC ∠=︒= ∴△ABF ≌△BCH . ∴6,8BH AF CH BF ====. ∴8614,8412OG FH CG ==+==+=.
∴所求C 点的坐标为(14,12). 4分
A B C
D
E
F G H M N
P
Q O
x
y
(3) 过点P 作PM ⊥y 轴于点M ,PN ⊥x 轴于点N , 则△APM ∽△ABF . ∴
AP AM MP
AB AF BF ==
. 10
68t AM MP ∴==. ∴
3455AM t PM t ==,. ∴34
10,55PN OM t ON PM t
==-==. 设△OPQ 的面积为S (平方单位)

2
13473
(10)(1)5251010S t t t t =⨯-+=+-(0≤t ≤10) 5分
说明:未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扣分.

3
10a =-
<0 ∴当
47
471036
2()10
t =-
=⨯-
时, △OPQ 的面积最大. 6分
此时P 的坐标为(9415,53
10) . 7分
(4) 当
53t =
或295
13t =时, OP 与PQ 相等. 9分
10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 是边BC 的中点.90AEF ∠=,且EF 交正方形外角DCG ∠的平行线CF 于点F ,求证:AE=EF .
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 的中点M ,连接ME ,则AM=EC ,易证AME ECF △≌△,所以AE EF =.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
(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 是边BC 的中点”改为“点E 是边BC 上(除B ,C 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EF ”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2)小华提出:如图3,点E 是BC 的延长线上(除C 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EF ”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
A D F C G E
B 图1 A D F
C G E B 图2
A
D F
C G E B 图3
解:(1)正确. (1分)
证明:在AB 上取一点M ,使AM EC =,连接ME . (2分)
BM BE ∴=.45BME ∴∠=°,135AME ∴∠=°.
CF 是外角平分线, 45DCF ∴∠=°, 135ECF ∴∠=°. AME ECF ∴∠=∠.
90AEB BAE ∠+∠=°,90AEB CEF ∠+∠=°,
∴BAE CEF ∠=∠.
AME BCF ∴△≌△(ASA ). (5分) AE EF ∴=. (6分) (2)正确. (7分)
证明: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N . 使AN CE =,连接NE . (8分)
BN BE ∴=. 45N PCE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D BE ∴∥. DAE BEA ∴∠=∠.
NAE CEF ∴∠=∠.
ANE ECF ∴△≌△(ASA ). (10分) AE EF ∴=. (11分)
1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OAB ,其中9024AOB OA OB ∠===°
,,.如A D
F C G
E
B
M A
D
F
C G
E B
N
图,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折叠该纸片,折痕与边OB 交于点C ,与边AB 交于点D .
(Ⅰ)若折叠后使点B 与点A 重合,求点C 的坐标;
(Ⅱ)若折叠后点B 落在边OA 上的点为B ',设OB x '=,OC y =,试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确定y 的取值范围;
(Ⅲ)若折叠后点B 落在边OA 上的点为B ',且使B D OB '∥,求此时点C 的坐标.
解(Ⅰ)如图①,折叠后点B 与点A
则ACD BCD △≌△.
设点C 的坐标为(
)()
00m m >,.
则4BC OB OC m =-=-. 于是4AC BC m ==-.
在Rt AOC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
AC OC OA =+,
即(
)2
2
2
42
m m -=+,解得
32m =
.
∴点C 的坐标为302⎛⎫ ⎪
⎝⎭,. 4分
(Ⅱ)如图②,折叠后点B 落在OA 边上的点为B ',
则B CD BCD '△≌△. 由题设OB x OC y '==,, 则4B C BC OB OC y '==-=-,
在Rt B OC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
B C OC OB ''=+.
()2
22
4y y x ∴-=+,
即21
2
8y x =-+ 6分
由点B '在边OA 上,有02x ≤≤,
∴ 解析式21
28y x =-+()
02x ≤≤为所求. ∴
当02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y ∴的取值范围为3
2
2y ≤≤. 7分
(Ⅲ)如图③,折叠后点B 落在OA 边上的点为B '',且B D OB ''∥. 则OCB CB D ''''∠=∠.
又CBD CB D OCB CBD ''''∠=∠∴∠=∠,,有CB BA ''∥. Rt Rt COB BOA ''∴△∽△.
有OB OC
OA OB ''=
,得2OC OB ''=. 9分
在Rt B OC ''△中, 设
()
00OB x x ''=>,则
2OC x =.
由(Ⅱ)的结论,得2001
22
8x x =-+,
解得000808x x x =-±>∴=-+,
∴点C
的坐标为
()016.
10分
12问题解决
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一点E (不与点C ,D 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 .当
12CE CD =
时,求AM BN 的值.
类比归纳
在图(1)中,若13CE CD =,则AM BN 的值等于 ;若14CE CD =,
则AM
BN 的
值等于 ;若1CE CD n =
(n 为整数),则AM
BN 的值等于 .(用含n
的式子表示)
联系拓广
如图(2),将矩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一点E (不与
点C D ,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 ,设()111AB CE m BC m
CD n =>=,,
则AM
BN 的值等于 .(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
解:方法一:如图(1-1),连接BM EM BE ,,.
方法指导: 为了求得AM BN 的值,可先求BN 、AM 的长,不妨设:AB =2 图(2)
N A
B
C
D E
F
M
图(1)
A B
C
D
E
F
M
N N 图(1-1)
A B
C
D
E
F
M
由题设,得四边形ABNM 和四边形FENM 关于直线MN 对称. ∴MN 垂直平分BE .∴BM EM BN EN ==,. 1分 ∵



ABCD
是正方形,∴
902A D C AB BC CD DA ∠=∠=∠=====°,.
∵1
12CE CE DE CD =∴==,.
设BN x =,则NE x =,2NC x =-.
在Rt CNE △中,222
NE CN CE =+.

()2
2
2
21x x =-+.
解得
54x =
,即5
4BN =. 3分
在Rt ABM △和在Rt DEM △中,
222AM AB BM +=, 222DM DE EM +=,
∴2222AM AB DM DE +=+. 5分
设AM y =,则2DM y =-,∴()2
222221y y +=-+. 解得14y =,即1
4AM =.
6分 ∴
15AM BN =. 7分
方法二:同方法一,
5
4BN =.
3分 如图(1-2),过点N 做NG CD ∥,交AD 于点G ,连接BE .
N
图(1-2)
A B
C D
E
F
M
G
∵AD BC ∥,∴四边形GDCN 是平行四边形. ∴NG CD BC ==.
同理,四边形ABNG 也是平行四边形.∴
5
4AG BN ==.
∵90MN BE EBC BNM ⊥∴∠+∠=,°.
90NG BC MNG BNM EBC MNG ⊥∴∠+∠=∴∠=∠,°,. BCE △与NGM △中
90EBC MNG BC NG C NGM ∠=∠⎧⎪
=⎨⎪∠=∠=⎩,

°.∴BCE NGM EC MG =△≌△,. 5分

114AM AG MG AM =--=5,=.
4 6分 ∴1
5AM BN =.
7分
类比归纳
25(或410);9
17; ()2
2
11n n -+ 10分
联系拓广
222221
1n m n n m -++ 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