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坚持素质教育是我们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在学校中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科教学来完成,因此学科教学应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情感
1.用多变的引入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每一节课的“引入”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组织教学时,利用一些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及典故引入课题,可起到意想不到的吸引效果。

如在学习《长江》一课时,用“长江之歌”引入,并让学生齐声吟唱,这样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长江的热爱,而且使本节的教学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气氛。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
现代教学媒体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内容,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挂图、教具、投影、录象、计算机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把声、形、色、光结合的感性地理知识呈现给学生,不仅使抽象的知识变的形象直观,而且使教学环境与气氛更加生动活泼。

如我在教学我国主要的铁路线时,利用制作的教学课件展示主要的铁路线和铁路枢纽;又如利用1998年长江地区发生的特大洪灾的电视报道讲解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这样,通过多变的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在浓厚的兴趣中易于形成无意记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既改变了地理教学的枯燥乏味,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习情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多一些活动空间,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取得不同层次的成功,体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的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中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如在教学《矿产资源》时让学生充当“找矿员”,在学《旅游业》时,让学生当一回“导游员”,有时学习简单的章节让学生来担当“教员”,这样,学生在多样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了愉悦的情绪体验和成功感,感受到努力的价值,从而使学生乐学、爱学。

二、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1.充分利用地图,培养读图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它具有感官刺激强、信息容量大、表述简明扼要等优点,因此读图是地理学习的一大特色,借助读图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进一步理解地理概念、原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地理空间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对地图进行观察和分析,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相互关系,查明其地理规律。

如在讲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时,先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年降水量最大的地方——台湾的火烧寮和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新疆的托克逊,而后在这两点间划一直线,再循着这条线从东南向西北方向观察颜色的变化,学生便可知道“我国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

2.精心设问,激活创造性思维
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

有疑有问就意味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而设疑是诱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想象的火花,诱发探索知识的思路,引导他们创造性的思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知识。

如:在讲授“黄河”一节时,通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黄河是母亲河,但同时也是一条害河?”这一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理解了黄河水害的成因,以及治理黄河的措施,使学生辨证的认识了黄河的功与过。

3.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好奇心特别强,他们期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探索者或者是发明者、研究者。

因此在教学中,只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充分信任,善于引导,就能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对所学的知识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我在教学《收听天气预报》一节时,用录像展示中央台播放的天气预报图,让学生当天气预报播音员,分析卫星云图,播报城市天气预报,然后对照电视中的预报,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培养了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注重德育渗透
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德育是核心。

大哲学家康德指出:“任何政治伦理的思想,只有融汇到性格中才能成为个体的内容品质,而全面渗透和广泛迁移则是臻于这一目标的两个最必要的条件。

”康德的全面渗透和广泛迁移,对指导地理教学中德育有着重要意义,它集中体现在“渗”字上,只有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才能找到进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爱听、爱学,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以中国地理而言,主要是讲授我国的地理环境以及我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利用地理环境,发展生产,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知识,这些知识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内容。

如通过对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通过讲授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民族的勤劳、伟大,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