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九版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绪论(不考)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选择、要求会用、比如解离型和非解离型)
一、药动学相关概念
1、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规律,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A、分布B、代谢M和排泄E 过程。
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又称为ADME过程。
2、pKa△
(1)药物的解离度:临床上大多化合物是弱酸性或弱碱性的有机化合物,在溶液中以非解离型和解离型存在。
解离型脂溶性小,极性大,不易简单扩散。
非解离型相反,因此通常只有非解离型可以简单扩散透过生物膜,解离型难通过,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称为离子障现象。
(2)pKa是解离常数Ka的负对数,表示酸的强度,pKa越小酸性越强。
(3)药物所在体液PH的微小改变可以显著改变药物的解离度,影响药物的转运。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非解离型比较多,容易透过生物膜。
3、首过效应△√(要知道)
首过效应,又称为首过消除,是指某些药物口服后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代谢酶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的现象。
首过效应主要取决于肠粘膜及肝脏代谢酶活性,剂量依赖性,增加剂量是克服首过效应的办法,但仅适用于治疗指数高的药物,否则容易有毒性反应。
4、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的主要特点√(选择)
(1)药物进入血液循环,与血浆蛋白结合,变成结合型药物,未结合的是游离型药物。
结合型大妨碍转运,无药理活性,游离型有药理活性。
(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量取决于游离型药物的量、药物与血浆蛋白的亲和力、血浆蛋白的浓度。
(3)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用血浆蛋白结合率表示(血浆中结合型药物浓度与总药物浓度的比值)
(4)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特点:①饱和性。
当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达到饱和以后,再继续增加药物剂量,游离型药物迅速增加,使药物作用增强或发生明显毒副反应。
②竞争性抑制现象。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位点相对稳定,联合用药时,不同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可能会发生相互竞争,使其中某些药物游离型增加,药理作用增强而出现中毒反应。
5、药物的代谢(√重点内容,因为前药)
(1)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又称为生物转化。
(2)药物的代谢方式:Ⅰ相反应和Ⅱ相反应。
Ⅰ相反应是引入新的基团或除去原有小基团的官能团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等。
Ⅱ相反应为结合反应,是药物或Ⅰ相代谢反应产物和体内某些内源性小分子结合的反应,如葡糖醛酸结合、硫酸结合。
(3)药物代谢酶:专一性酶和非专一性酶。
专一性酶如胆碱酯酶,只能转化乙酰胆碱。
非专一性酶是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简称肝微粒体酶,最主要的是细胞色素P450(CYP450),存在肝脏中肝细胞内质网上。
(4)代谢的影响因素,见13(4)
6、药物的排泄
与药物代谢统称为药物消除。
大多数被动转运排出,少量主动,如青霉素。
7、半衰期(t1/2)△√
半衰期(t1/2)又称消除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下降到一半需要的时间,是表述药物消除快慢的重要参数。
8、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Vd)是指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物总量按血药浓度分布所需体液的总体积。
表观分布容积主要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程度,其大小取决于药物的脂溶性、膜通透性、组织分配系数及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等因素。
其意义:计算出达到期望血浆浓度时的给药剂量;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程度和组织中的摄取程度。
式中D为体内药量,C为血药浓度。
9、生物利用度(F)△√(知道绝对和相对,意义和稳态)
(1)概念:生物利用度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中释放并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度。
通常吸收程度用(AUC)表示,吸收速度以用药后达到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即达峰时间(Tmax)来表示。
(2)分为相对利用度和绝对利用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指静脉注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100%,血管外途径给药(e.v.)时的AUC 值与静脉注射(i.v.)时的AUC值的比值。
相对生物利用度:指在同一给药量、同一给药途径下不同制剂的AUC的比值。
(3)意义: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及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10、清除率(Cl) △
清除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机体能将相当于多少体积血液中的药物完全清除,即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
11、稳态血药浓度(Css) △√(要会算,经过多少时间达到一个稳态)
稳态血药浓度:随着给药次数增加,体内总药量的蓄积率逐渐减慢,直至在给药间隔内消除的药量等于给药剂量,从而达到平衡,这时的血药浓度等于稳态血药浓度,又称坪值。
假定按半衰期给药,经过相当于5个半衰期以后的血药浓度基本达到稳态。
达到Css的时间仅决定于半衰期,但剂量和给药间隔可以影响。
剂量大,Css高;剂量小,Css低。
12、肝肠循环△
由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的药物可从粪便排泄出体外,但也有的药物再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经门静脉入肝,重新进入体循环,这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就称为肝肠循环。
二、问答
13、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及其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因素
(1)药物在体内的过程:药物先从给药部位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随血流分布到靶器官,在肝脏等器官或组织中发生代谢,代谢产物及部分药物可经肾脏或胆汁等途径排泄到体外。
药物必须通过生物膜后才能进行吸收、分布等体内过程。
(2)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剂型(剂型释放药物的速度和数量)、给药途径、机体因素(胃肠内PH、胃排空速度和肠蠕动,胃肠内容物、首过效应、药物转运体)
(3)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器官血流量与膜的通透性、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生理屏障(细胞膜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眼屏障)、药物转运体
(4)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生理因素、病理因素、环境因素
1)生理因素:①种属: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物种的代谢存在种属差异。
②种族:药物代谢在人群中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
③年龄④性别
2)病理因素:疾病状态会影响,其中肝脏疾病是影响药物代谢的最主要病理因素。
3)环境因素:环境中存在的物质可以使肝药酶活性增强或减弱,改变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浓度,进而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与持续时间。
代谢环节的药物相互作用(DDI)
①酶诱导作用△√:某些化学物质可以提高肝药酶的活性,使药物代谢加快,该现象称为酶诱导。
酶诱导作用可以加速药物的代谢,缩短药物的半衰期、降低其血药浓度以及增加其代谢产物浓度,使药物治疗效果降低。
但是对于前药,酶诱导可以使其活性代谢产物增加,从而增强治疗效果;对于产生毒性代谢产物的药物,会增加毒性反应的风险。
诱导药:苯巴比妥、地塞米松、利福平
②酶抑制作用△√:某些化学反应能抑制肝药酶的活性,使药物代谢减慢,该现象为酶抑制。
酶抑制作用可以减慢药物的代谢,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升高血药浓度及减少其代谢产物浓度,从而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或毒性代谢产物产生的毒性反应。
但是,对于在体内活化的前药,减弱治疗效果。
抑制药:孕二烯酮、红霉素。
14、药物消除动力学:一级消除动力学与零级消除动力学特点异同是什么
(1)一级速率过程(一级动力学过程/线性速率过程):指药物在体内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部位的药物量或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即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按恒定比例消除。
(2)零级速率过程(零级动力学过程):药物自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部位的药物量或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
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而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随时间改变。
零级消除动力学通常是由于体内消除药物的能力达到饱和所致。
(3)米-曼速率过程:是包括一级和零级动力学的混合动力学过程。
该过程在低药物浓度时是一级,高药物浓度时是零级。
零级动力学过程和米-曼速率过程是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剂量依赖性速率过程。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选择、要求会用)
1.不良反应:指药物在治疗量的作用下发生的对人体有害的和意想不到的反应。
①副作用:应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反应。
②毒性反应:在用药剂量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情况下发生的机体组织、器官以器质性损伤为主的严重不良反应。
③过敏反应:药物(有时可能是杂质)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称为过敏反应
④基因毒性:药物、化合物、放射线对基因的直接影响,可发生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⑤药物依赖性:,某些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在患者连续使用后能产生依赖性,表现为对该类药继续使用的欲望。
分为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指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有时根据治疗目的不同而互换的现象
2.受体的特性:特异性、饱和性、高亲和性、可逆性
3.受体的向下调节:指具有络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在激动剂作用后发生细胞内吞而数目降低的现象
4.竞争性拮抗剂:指能与受体有亲和力但不产生受体激动效应的可以阻止激动剂与受体结合的药物。
最大效应(Emax)不变,激动剂浓度-效应曲线平行右移
非竞争性拮抗剂:指结合到受体蛋白上与激动剂结合位点不同的部位,阻止激动剂引起受体激动的药物。
最大效应(Emax)下降,也引起右移
5.量反应关系:随药物剂量变化而产生的效应变化。
效价:药物产生最大效应一半时所需的剂量或浓度(EC50),也称效价浓度,其数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效能:药物产生的最大效应,有时也称最大效能
6.质反应的量-效关系:人群中对一个给定剂量的药物产生质反应的比例。
半数有效量ED50 :引起50%效应(最大反应/阳性率)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LD50 :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
7.耐受性:指在连续用药过程中,药物的药效逐渐减弱,需要加大剂量才能显效的现象
耐药性:在化学治疗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现象
8.受体调节
——受体与配体作用过程中,受体数目和亲和力的变化。
(1)根据受体调节的效果分类:向下调节和向上调节。
(2)根据被调节的受体种类是否相同分类:同种调节和异种调节。
•同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使自身的受体发生变化。
•异种调节: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对另一种受体产生的调节作用。
第二篇外周神经系统药理学
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选择)
1.传出神经的分类
2.乙酰胆碱
(1)合成:胆碱从细胞外由钠依赖性载体主动摄入胞质中,此摄取过程为乙酰胆碱合成的限速因素。
(2)储存:囊泡中。
(3)释放:胞裂外排。
(4)消除:乙酰胆碱酯酶水解。
3.去甲肾上腺素
(1)合成:酪氨酸羟化酶是合成限速酶。
(2)储存:囊泡(同ACh)。
(3)释放:胞裂外排(同ACh)。
(4)消除:突触间隙中的NA通过摄取和降解两种方式消失。
摄取是其主要消失方式。
①摄取1 (uptake 1):
释放到间隙的NA大部分被突触前膜单胺转运体主动摄取到囊泡内储存。
少部分未进入囊泡,可被胞质中的线粒体膜上的MAO破坏。
②摄取2 (uptake 2):
心肌、平滑肌、肝脏等非神经组织摄取NA,摄取的NA很快被细胞内COMT和MAO代谢。
4.受体分布及效应
(1)胆碱受体
(2)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
5.总结
(1)作用于胆碱能神经的药物
(2)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药物
第五章作用于胆碱神经系统的药物
1.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选择)
【药理作用】
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官的M受体,尤其对眼和腺体作用较明显。
眼: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
【临床应用】
(1)青光眼:毛果芸香碱(浓度<2%)滴眼用于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2)虹膜炎:与扩瞳药交替使用,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
【不良反应】
过量可出现类似毒蕈碱中毒的症状,可用阿托品解救。
2.M受体拮抗药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选择)
✓解痉:解除平滑肌痉挛,缓解各种内脏绞痛。
✓眼科:治疗虹膜睫状体炎;验光、检查眼底。
✓全身麻醉前给药:减少呼吸道腺体和唾液腺的分泌,防止分泌物吸入呼吸道而引起吸入性肺炎。
还可用于严重盗汗和流涎症等治疗。
✓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
但剂量需谨慎调节,过低可导致心动过缓,过大可引起心率加快,引起心室颤动。
✓抗休克:感染所致的中毒性休克,改善微循环。
✓解毒: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通过拮抗M受体而阻断过量乙酰胆碱和毒扁豆碱的效应。
【中毒解救】
✓成人中毒量5~10mg,致死量80~130mg;儿童致死量约为10mg。
✓解救方式:
✓①轻度中毒——洗胃、导泻以排出消化道内残存药物,同时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并静脉注射毒扁豆碱;
✓②严重中毒——用镇静药或抗惊厥药对抗中枢兴奋症状,人工呼吸或吸氧减缓呼吸抑制。
物理疗法如冰袋及乙醇擦浴,降低患者体温,此方法对儿童阿托品中毒尤为重要。
东莨菪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更强)
山莨菪碱:(松弛平滑肌,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突出;临床主要用于中毒性休克的治疗;也用于内脏平滑肌绞痛、眩晕症、血管神经性头痛等;
止泌、散瞳作用弱;中枢兴奋作用弱;
副作用少,毒性较低。
)
3. 常用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neostigmine)
【药理作用】抑制AChE活性,使乙酰胆碱(ACh)↑↑。
4.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
【解救原则】(选择)
1.清除毒物
脱离有毒环境;清洗皮肤;洗胃;导泻。
2.应用特效解毒药
(1)必须及早、足量、反复注射阿托品,达“阿托品化”。
“阿托品化”的主要表现:瞳孔较前散大、皮肤干燥、颜面潮红、意识障碍减轻或昏迷患者开始苏醒等。
(2)必须与乙酰胆碱酯酶复活药合用。
(3)对症治疗:吸氧、人工呼吸、输液、用升压药及抗惊厥药等。
5.胆碱酯酶复活药:
能恢复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药物。
氯解磷定:主要用于中度和重度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治疗,但对“老化”的磷酰化乙酰胆碱酯酶无效,须与阿托品合用。
第六章肾上腺受体激动药与拮抗药(选择/重点ab)
1.激动药分类(选择)
(1)儿茶酚胺类:含儿茶酚基结构的肾上腺素(Adr)、去甲肾上腺素(NA)、异丙肾上腺素(ISO)、多巴胺(DA)、多巴酚丁胺
心血管作用明显,中枢作用弱,易被COMT 代谢,作用时间短。
(2)非儿茶酚胺类:不含儿茶酚基。
麻黄碱、甲氧明、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沙丁胺醇
2.去甲肾上腺素NA
(1)临床应用:休克(短期小剂量)、上消化道出血
(2)不良反应:
1)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药液外漏,导致强烈的缩血管,引起组织缺血性坏死。
处理:热敷、酚妥拉明稀释局部浸润,以扩张血管。
2)急性肾衰竭:长时间、用药剂量过大,肾血管强烈收缩、肾实质损害。
3)停药后血压下降:逐渐减量后再停药。
(3)药理作用:激动α受体,对α1 和α2 无选择性。
收缩血管升血压,兴奋心脏降心率。
3.异丙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房室传导阻滞:治疗Ⅱ、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搏骤停:窦房结功能衰竭、传导阻滞所致的心搏骤停(起搏作用)。
✓休克:低排高阻型休克,早期。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心悸、头昏;剂量过大,心肌耗氧量↑,心律失常;猝死。
4.肾上腺素
【药理作用】
激动α、β受体,作用快、强、短。
(1)兴奋心脏
心肌收缩力↑、心率↑、传导↑。
心肌兴奋性↑、CO2 ↑、耗氧量↑。
(2)血管(复杂)
➢皮肤、黏膜、肾、肠系膜血管收缩最强烈(α受体数量占优势)
➢骨骼肌和肝脏的血管舒张(β2受体数量占优势)
➢小剂量——扩张周围血管的β2受体
➢大剂量——兴奋α、β受体,兴奋α为主
(3)血压(与剂量有关)
(4)平滑肌——支气管
兴奋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使其松弛;收缩支气管黏膜血管α受体,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以此舒张支气管,消除支气管黏膜水肿
(5)代谢
提高机体代谢率——提高耗氧量20%~30%。
促进糖原分解,激动α2受体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升高血糖。
促进脂肪分解——为机体提供能量。
(6)中枢神经系统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作用不明显。
大剂量,烦躁,头痛。
【临床应用】
✓心搏骤停:心室内注射给药。
✓过敏性疾病:肾上腺素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一般采用皮下或肌内注射,危急时也可缓慢静脉注射。
✓支气管哮喘:控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局部止血:将浸有0.1%肾上腺素的纱布或棉球用于鼻黏膜、齿龈出血。
✓与局麻药配伍: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局麻药的麻醉时间。
✓治疗青光眼:降低眼压。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常见:心悸、烦躁、头痛、血压增高。
✓剂量过大——α受体过度兴奋血压骤升,脑出血。
✓——β受体过度兴奋心肌耗氧量增加、心律失常。
5.拮抗药
6.β受体拮抗药(重点论述)
【药理作用】
1.β受体拮抗作用
(1)心血管系统:其作用与机体NA能神经张力以及药物对β受体亚型的选择性有关。
①心脏——抑制:正常人休息时影响小,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时作用明显
抑制心脏:拮抗β1受体→心率↓、心肌收缩力↓、传导↓→心输出量↓、心肌耗氧量↓②血管和血压:
拮抗外周血管β2受体→血管收缩(肝、骨骼肌、冠脉血流、肾血流降低)
正常人血压——变化不大(抑制心脏,外周阻力↑)
高血压者——降压效果肯定(长期用药)
(2)收缩支气管平滑肌:拮抗β2受体,收缩支气管
正常人——影响小;哮喘患者——敏感,诱发、加重哮喘
(3)代谢:抑制脂肪分解,抑制肝糖原分解,部分对抗Adr升血糖作用。
(4)抑制肾素释放:拮抗肾小球旁器细胞β1受体,抑制肾素释放。
(5)眼:噻吗洛尔——减少眼房水形成,降低眼压。
2.内在拟交感活性
在拮抗β受体的同时,对β受体尚有部分激动作用。
3.膜稳定作用
类似局麻药膜稳定作用——无临床意义。
高于临床有效血药浓度剂量(几十倍),与膜离子通道蛋白结合,关闭通道,影响Na+,K+,Ca2+流动,细胞膜兴奋性↓。
【临床应用】
✓快速型心律失常:拮抗β受体,减慢心率,用于快速型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
✓原发性高血压:抑制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血压↓;抑制肾素,降低血管紧张素水平;拮抗突触前β2受体,抑制NA释放。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心率↓,降低心肌耗氧,改善缺血区供血。
✓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应用对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衰治疗作用明显。
✓甲亢辅助用药。
✓青光眼:噻吗洛尔局部用药。
✓偏头痛、减轻肌肉震颤等。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一般引起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
◆心血管反应:心功能不全、肺水肿、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外周血管痉
挛。
◆增加呼吸道阻力,加重或诱发支气管哮喘。
◆反跳现象:不可突然停药,长期使用逐渐减量。
◆其他:中枢:失眠、抑郁,降血糖等。
【禁忌证】
严重左室心功能不全、窦性心动过缓、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支气管哮喘、低血压。
【代表药】普萘洛尔
第七章局部麻醉药(不考)
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不考)
第九章镇静催眠药(选择)
1、两类药物的特点:作用机制上的区别及药理作用特点
苯二氮䓬类药物(地西泮、艾司唑伦)
(1)药动学: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硝西泮和奥沙西泮较慢,主要经肝脏代谢,部分代谢产物仍有活性,经肾排泄。
(2)作用机制:与GABA A受体结合,促进GABA与GABA A受体结合,增加Cl-通道开发频率,使细胞膜超极化。
(3)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抗焦虑、镇静催眠、抗癫痫、肌肉松弛、治疗癔症、对肝药酶几乎无诱导作用。
不产生麻醉,安全范围较大。
(4)不良反应:眩晕、困倦、头晕,大剂量导致共济失调、运动功能障碍,抑制呼吸,长期应用有耐受、依赖和戒断症状。
巴比妥类药物(苯巴比妥)
(1)药动学:弱酸性,吸收快分布广,主要经肝脏代谢,经肾排泄。
(2)激动GABA A受体,延长Cl-内流时间,无GABA时也能直接增加氯离子内流。
(3)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治疗黄疸。
大剂量麻醉作用,甚至昏迷死亡。
(4)不良反应:困倦、头晕、嗜睡,中等剂量抑制呼吸,肝药酶诱导剂,长期应用有耐受、依赖和戒断症状。
第十章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选择)
不同癫痫类型首选药物:
局灶性发作:卡马西平
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大发作):丙戊酸钠
失神发作(小发作):乙琥胺
肌阵挛性发作:丙戊酸钠
失张力发作:丙戊酸钠
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
第十一章镇痛药
1、镇痛药概述
(1)镇痛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选择性减轻或消除疼痛所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
镇痛药分为阿片镇痛药和其他类镇痛药
阿片镇痛药分为生物碱类(吗啡和可待因)、人工合成类(哌替啶)
阿片受体
多数阿片类镇痛药长期使用会上瘾,成瘾性镇痛药/麻醉性镇痛药
(2)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阿片受体激动剂:吗啡、羟考酮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丁丙诺啡、可待因
(3)阿片人工合成镇痛药:
阿片受体激动剂:哌替啶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喷他佐辛
2、吗啡和解热镇痛药区别(简答/重点ab)
吗啡解热镇痛药作用部位中枢外周(主)
作用机制激动阿片受体使PG合成减少
镇痛特点强大,伴有镇静作用及欣快
感中等强度,无镇静作用及欣
快感
适应症用其他药无效的急性锐痛
(如严重创伤,烧伤,手术
及恶性肿瘤所致疼痛/心梗
所致疼痛/内脏平滑肌绞
痛)慢性钝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神经痛等)
不良反应易成瘾,呼吸抑制无成瘾性及中枢抑制
3、完全激动和部分激动(选择会考)
4、吗啡
(1)药动学:①吸收:口服易吸收,首过效应明显,生物利用度低,常注射给药。
②分布全身组织。
③代谢为有活性的M6G(吗啡-6-葡糖醛酸酸苷)④排泄:主要经肾。
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临产前给予吗啡抑制新生儿的呼吸,故孕妇不宜使用。
(2)药理作用:
中枢作用:①镇痛、镇静、致欣快②抑制呼吸(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毒的主要致死原因)③镇咳④催吐⑤缩瞳(针尖样瞳孔是诊断吗啡过量中毒的重要依据)
外周作用:①心血管:血管扩张。
低血压、轻度心动过缓、直立性低血压。
治疗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②平滑肌:兴奋-痉挛胃肠道(便秘)、胆道(胆绞痛)、其他(降低子宫平滑肌反应性,抑制缩宫素,禁用分娩)
(3)临床应用:①镇痛:急性心肌梗死:镇静(消除紧张情绪)、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担)②心源性哮喘(左心衰,浅而快的呼吸)③腹泻
(4)不良反应: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②成瘾性耐受性③急性中毒:昏迷、呼吸抑制、缺氧、血压下降、针尖样瞳孔
5、哌替啶(和吗啡差不多)
临床应用:各种剧烈疼痛、心源性哮喘、人工冬眠(哌替啶与氯丙嗪、异丙嗪组成人工冬眠合剂)、术后寒战
第十二章精神障碍治疗药物
1、氯丙嗪(冬眠灵)(重点掌握a)
(1)药动学:口服,药剂量个体化
(2)作用机制:(阻断一堆受体,选择性差)
阻断D2受体——治疗作用(治疗精神病)
阻断M胆碱受体、肾上腺α1受体,组胺H1受体、5-HA受体——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