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下册]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
思考和练习一P7
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
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
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
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
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
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
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个客观的语法体系。
但是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
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大同小异,各有长短,因此学习的时候要细心观察,拿它来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事实的说法。
不能因体系分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不可避免的。
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
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指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
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都有事物意义。
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语法具有稳固性,这是说许多语法规则经历千百年而不变,旧的语法规则的变化和新的语法规则的产生都是比较缓慢的。
例如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利用语序和虚词,从古到今都如此;主谓结构中主语和谓语是一前一后直接组合的,不用语法成分来连接,但是主语后头停顿处,有时可以出现语气词,这些结构特点也是古今一致的。
又如在上古,名词可以做谓语,到了现代,名词一般不能直接做谓语了,这可以看出旧规则虽有变化,但是变化很缓慢。
四、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
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忽视民族语言的个性或特点,就不能深入认识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规律。
例如对汉语,要研究“把”字句和“被”字句,不能只满足于说明哪是主语、哪是谓语、哪是状语等,还要指出它的结构特点、构成条件和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还要了解“把家回、被他打”这些说法的语用条件,这样才能研究好、掌握好汉语语法。
五、谈谈四级语法单位的关系。
四级语法单位指的是语素、词、短语和句子。
语素、词、短语是没有句调的备用单位,句子是有句调的运用单位。
说话至少得说一句。
一个语素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单纯词,也可以同别的语素构成合成词。
词是组成短语的备用单位,短语是组成更大的短语的备用单位。
某些词和短语加
六、举例说明一般的句法成分是如何配对的。
一般句法成分有八个。
每—个成分都是在同一层次上跟另一成分发生直接关系,因而配成一对,即:
主语——谓语:差距‖很大
动语——宾语:学好|本领
定语——定语中心语:(春节)前夕
状语——状语中心语:〔明显〕回落
补语中心语——补语:调查<出来>
七、分析出下列句子的句法成分。
中心词分析法:
①(这篇)文章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
(定语) 主语谓语 (定语) 宾语
②(我们) 厂试制<成功>了(新) 产品。
(定语) 主语谓语补语出 (定语) 宾语
层次分析法
①这篇文章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
| 主语 || 谓语 |
|定语 ) 中 | | 动语| 宾语 |
|定语) 中 |
②我们厂试制成功了新产品。
| 主语 || 谓语 |
|定语 ) 中 | | 动语 | 宾语 |
|中 > 补 | |定语) 中 |
思考和练习二P24
一、讲语法、分析句子的结构不使用词类名称行不行?试举出例句说明划分词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为了认识、分析、说明语句的语法结构,有必要对结构中的各种用法不同的词加以分类,把用法相同的许多词用一个概括的类别名称来称说。
要不然,就要把用法相同的词一个个列举出来,这样就难于认识、说明结构的异同及其规律了。
词类是汉语里的客观存在,各类词有不同的语法特点,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这就为划分词类提供了可能性。
例如:“瞎子摸鱼”中“瞎子、鱼”可以受指示代词的修饰,而动词“摸”不行;“摸”可以受副词“不”的修饰,而名词不行。
这样根据词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就可以把词分出不同的类来。
划分词类不但有可能性,而且有必要性。
因为各种各样的句子多数是由词逐层组成的,不划分词类,就没有办法说明语句各种结构规律的差异和词的不同功能,就不便于说明句子应该怎样组织和不应该怎样组织,不利于说明句子的正误。
如“球队获得了冠军,队员们都感到十分荣誉。
”这个句子中“荣誉”是名词,这儿误用为形容词了,改为“光荣”才与动词“感到”搭配得拢。
如果不划分词类,怎么说明用词是否符合规律呢?
二、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有三,主要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次要标准是词的形态和词的概括意义。
语法功能包括:
⑴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对能够充当句子成分的实词,应该进一步看能够充当哪些句子成分。
⑵词和词组合的能力。
指同哪些词组合,用什么方式组合,组合后的语法关系。
所谓词的形态,既指构形形态,例如动词、形容词会有不同的重叠方式,也指构词形态,例如加“子、头”等词缀组成名词。
所谓词的概括意义,是指一类词的类别意义,例如名词表人、事物的名称。
三、将下面句子的词划分开,然后列一个实词简表,把其中的实词分别填在简表里。
①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
……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②你们|在|想要|攀登|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以后|的|事情。
③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
四、给下列各词分别归类。
①热爱(动词)、可爱(形容词)
②答案(名词)、答应(动词)
③战争(名词)、作战(动词)
④非常(副词)、平常(形容词)
⑤青年(名词)、年轻(形容词)
⑥坚决(形容词)、决心(名词)
五、“爱、恨、希望”等是动词,经常受程度副词修饰;“笔直、雪亮、红彤彤、绿油油”等是
形容词,却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为什么说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形容词?
一般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是“爱、恨、希望”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有程度之别,所以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
我们之所以判定这些是动词,是因为这些词都能做谓语中心,又能带宾语,如“爱祖国”、“恨敌人”等。
一般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笔直、雪亮、红彤彤、绿油油”等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因为这些词本身含有程度深的意思。
我们之所以判定它们为形容词,是因为它们都可以作定语和谓语,不能带宾语。
例如“笔直的大道”、“眼睛雪亮”等。
六、举例说明“我们”与“咱们”、“你”与“您”、“那”与“哪”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我们”可以是包括式(包括听话人一方),也可以是排除式(不包括听话人一方)。
例如:“小李,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很愉快。
”(包括式)“大哥,你在这儿再等一会儿,我们先走了。
”(排除式)
“咱们”只是包括式。
如:“小李,你乘114次车,我乘109次车,咱们南京见。
”
“你”和“您”都是第二人称代词。
“你”是一般称呼,没有尊敬色彩;“您”是敬称,表示尊敬。
如说:
“妈妈,您到哪儿去呀?”
“昨天跟你说过,去上海。
”
“那(nà)是指示代词,表示远指。
如“那是教室,这是寝室。
”“哪”(nǎ)是疑问代词,表示疑问,如“哪是你的座位?”也可以用于虚指,如“哪天有空,我们去看赛球。
”又可以用于任指,如“这几盆花,哪一盆都好。
”
七、有人使用“他(她)们、怹(tān)”,这种用法规范吗?
“他(她)们”的使用,原意是想表示男女兼有。
但是汉语“他们”并不表示性别,它可以表示男性,也可以兼表男女,因此没必要写成“他(她)们”。
“怹(tān”)”是北京方言第三人称单数“他”的敬称,但是并未进入普通话。
因此,这种说法从普通话来看并不规范。
九、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①在工厂、农村、学校我见闻了许多英雄,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忘我
地工作着。
原句中名词“见闻”被误用为动词,应当改为“看到”之类的动词。
②小梅干活很卖力气,咱队的大人小孩没有一个不说她劳动不积极。
原句中“没有一个不说”即“大家都说”,后面再加上一个否定副词“不”来否定“积极”,意思就正好和原意相反了。
应去掉最后一个“不”字。
③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一倍。
数量的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只能用分数表示。
“一倍”应改为“百分之五十”、“二分之一”或“一半”。
④他家在村子的南边,面对着一幢小山。
量词“幢”(zhuàng)常用于楼房,“山”应用“座”表示。
⑤目前,日本约有二万台机器人,……机器人多用于汽车装配、炼铁、搬运、喷漆等工种。
名词“机器人”前的量词“台”应改为“个”。
⑥这个特别恶狠狠的抢劫犯,终于被刑警逮捕了。
形容词“恶狠狠”不能加程度副词,“特别”应删。
十、西瓜摊上写着“5斤以上每斤1元,5斤以下每斤9角”。
顾客秤了一个5斤的,只给4元
5角,小贩硬要顾客给5元。
为何出现纠纷?谁对?
小贩写得不对。
应该写“5斤以上每斤1元,不足5斤的每斤9角”。
或者写“4斤以下每斤9角,超过4斤的每斤1元”。
汉语“××以上”和“××以下”的“某某”是本数,这种格式是包含本数的。
纠纷出在小贩对这两种格式不了解而造成歧义;买5斤的瓜可以给5元也可以给4.5元。
十一、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副+名”的组合,例如“副+一般名词"的“很学
生”“很男人”,“副+抽象名词”的“很青春”,“副+专有名词”的“很雷锋,很中国”。
你对这些语法现象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理由。
这个是专门的语言现象,是这样的
“副+名”中的名不是所有名词都行的,有这么几种:
1 表代表性的人名词很雷锋
2 表特殊的类属名词很女人很小市民
3 表特殊的时地名词很巴黎很中国
4 表抽象的名词很青春
过去人们常常认为是名词“形容词化”了,但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因为这些名词在别的地方并没有这种用法。
这类名词都包含一种描述性语义特征。
语法是根据时代进步而进步的,这样的词汇产生是人们的生活需求而决定,而且对于描述情况,语言表达很有帮助,简练语言,如“很学生”词,提到学生就会联想到书生气、刻苦等符合学生形象的词,但光用其中一个词来表达人物形象又不够丰满,具体,只好加以概述,反而达到言者达其声,闻者明其意的目的啦!
思考和练习三P43
一、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什么?
划分汉语实词、虚词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两者的不同主要是:实词意义比较实在,有词汇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虚词则相反,意义较虚,只有语法意义,不单独充当句法成分。
二、用“△”号把下面一段话里的虚词标出来,然后列一个虚词表,把它们的大类小类分别填在表里。
(重复的可只写一个,并用数码表示重复的次数)
一个晴朗的早晨,天空碧蓝碧蓝的,不沾一丝云彩,一股带看清凉和花香的微风,轻轻地吹拂着。
早起的飞燕掠过小白杨树的头顶,找食去了。
多嘴的小麻雀刚睁开眼睛,就吵吵嚷嚷堆讨论早饭该吃些什么。
牵牛花、向日葵的花瓣沾满了露水,给刚刚升起的太阳照耀得闪闪发光,颜色变得格外鲜艳了。
一只花喜鹊从村子里飞来,她还没站稳脚跟,就对小白杨树们说:“喂!小白杨树,村子里的人们就要来修大路啦。
”
三、下面各组句子里加着重号的词在词性上、作用上有没有不同?为什么?
甲①这个人不会过.日子。
②我去过.上海。
、
例①“过”是动词,在句子中作动语。
例②“过”是动态助词,表示曾经有的经历。
乙③情况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④他是一个修房子的.。
例③“的”是语气词,起强调、肯定的作用。
例④“是”是结构助词,放在“修房子”后边一起组成“的”字短语,这个“的”字不可缺少。
丙⑤他近来很容易闹脾气了.。
⑥不必客气,我的确吃过了.。
例⑤“了”是语气词,表示陈述语气,肯定事情发生了变化。
例⑥“了”兼有语气词和动态助词两种作用,既表示动作完成,又表陈述语气,肯定事情已经实现了。
四、在下面句子里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结构助词,并说明理由。
①问题彻底_________解决了。
“彻底解决”是动词性偏正短语作谓语,“彻底”是状语,应填“地”。
②彻底________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主语是动词短语,动词“解决”前的附加成分是状语,应填“地”。
③问题解决________不彻底。
“解决”是中心语,“不彻底”是补语,应填“得”。
④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________解决。
“解决”是宾语中心,“彻底”是定语,应填“的”
⑤他认为应当认真________研究。
“认真”是形容词作状语,后面应当填“地”。
五、下面两组里结构相似的句子意思是否相同?
甲:①我在北京住了三年。
②我在北京住了三年了。
①表示现在已经不在北京住。
②表示现在还在北京住。
乙:③我只同他说过这个问题。
④我同他只说过这个问题。
③表示“只同他说过”,没有同别人说过。
④表示“只说过这个问题”,没有说过别的问题。
六、“我跟他去过”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请分别加上适当的词把不同的意思都固定下来,并说明这个意思中“跟”的词性。
①我跟他都去过。
(“跟”是连词)
②我曾经跟他去过。
(“跟”是介词)
③我跟着他去过。
(“跟”是动词)
七、改正下列病句,并说明理由。
①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产量超过去年的12.5%。
“超过去年的12.5%”等于说比去年粮食产量的12.5%多,实际上还没有去年生产的粮食多,那就不是丰收年了。
应将“的”去掉,使“12.5%”成为超过量。
②这个山区的变化,对于我们都是非常了解的。
本句犯了主客颠倒的毛病。
是我们了解山区的变化,不是山区变化了解我们。
应将“对于”移到句首,或在“我们”后边加上“来说”二字,让“对于我们来说”成为独立语。
③在改善学生生活上,我们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
在“在……上”中应该是名词性短语,而“改善学生生活”是动词性短语。
改法有二:一是将“上”改为“方面”,一是在“生活”后边加上“的问题”。
④窗前有一个小菜园,种有苋菜、豆角、黄瓜和许多种蔬菜。
此句犯了种概念和类概念并列的毛病,“苋菜”、“豆角”和“黄瓜”各是蔬菜的一种,不能与“蔬菜”并列。
应将“和”改为“等”或在“许多种”前加上“其他”二字。
⑤本校职工或学生出入校门要凭工作证和学生证。
“和”表示加合性并列,“或”表示选择性并列。
职工只能凭工作证,学生只能凭学生证。
因此,“和”应改为“或”。
⑥我代表学校向新同学致以亲切地慰问。
“慰问”为宾语中心语,“亲切”是其定语,因此应将“地”改为“的”。
⑦他深知过华人进入美国一旦触犯美国法规,除文化背景语言不通外,再加上财力不足,打起官司来必败无疑。
“深知”属于动作不强的动词,不能带“过”。
⑧即使做超级明星的目标达不到,高级的业余爱好,也可比一般人拥有了较充实的人生。
“拥有”本身含有动作已实现的意思,不必加“了”。
⑨广大农村正在掀起了一个科学种田的新高潮。
“了”表示动作已经实现,与“正在”意思上前后矛盾,应将助词“了”去掉。
思考和练习四P57
一、试述短语在语法中的重要地位。
短语处于词和句子这两级语法单位之间的重要位置上。
短语由词构成,短语和词一样可以做句子的组成成分,大多数短语加上句调就可以独立成句。
这样看来,掌握了短语的结构分析,实质上也就掌握了句子的结构分析。
短语的主要的结构类型和词的结构类型是纂本一致的,掌握了短语的结构分析,也就不难掌握合成词的结构分析了。
二、试举例说明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
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有一些短语只靠语序组成。
例如主谓短语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宾短语是动语在前,宾语在后。
有一些短语既依靠语序,也依靠虚词。
例如偏正短语和中补短语里都有一部分短语不只靠语序,还要分别用上相应的结构助词。
三、指出《不老歌》中三字短语的结构类和功能类。
起得早——中补,动词性
睡得好——中补,动词性
七分饱——偏正,形容词性
常跑跑——偏正,动词性
多笑笑——偏正,动词性
莫烦恼——偏正,形容词性
天天忙——偏正,形容词性
永不老——偏正,形容词性
四、指出下面句子中定语的短语结构类和功能类。
攀登高峰——动宾,动词性
金色秋天——偏正,名词性
友谊园里——方位短语,名词性
理想王国——偏正,名词性
获得甜果——动宾,动词性
秉公办事——偏正,动词性
健康长寿——联合,形容词性
身体内部——偏正,名词性
时代洪流——偏正,名词性
前进路上——偏正短语,名词性
走向深渊——中补,动词性
五、指出下列短语的基本类型,用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层次分析法分析每个短语的层次和结构关系。
(从小到大的层次分析法因操作困难仅举一例)
①矿山建设者的摇篮(偏正)
| 定语 ) 中心语 |
| 定 ) 中 |
②不能磨灭的深刻印象(偏正)
| 定)中 |
| 状 ] 中 | | 定 ) 中 |
|状]中|
③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动宾)
| 动 | 宾 |
|中<补| | 定)中 |
| 联 + 合 |
|状 ]中| |状]中|
④分析研究一下材料(动宾)
| 动 | 宾 |
| 中 < 补 |
| 联 + 合 |
⑤谁是最可爱的人(主谓)
|主|| 谓 |
|动| 宾 |
| 定)中 |
| 状] 中 |
⑥做一个有理想有作为的青年(动宾)
|动| 宾 |
| 定 ) 中 |
| 定)中 |
| 联 + 合 |
| 动| 宾 | | 动| 宾 |
⑦一种新式的炊具电磁炉(同位)
| 同 = 位 |
| 定)中 |
| 定)中 |
⑧世界珍贵稀有动物熊猫的故乡中国(同位)
| 同 = 位 |
| 定)中 |
| 同 = 位 |
| 定)中 |
| 定)中 |
| 联 + 合 |
⑨划分词类的一个目的是讲述词的用法(主谓) |主 || 谓 |
| 定)中 | |动| 宾 |
| 动 | 宾 | | 定)中 | | 动 | 宾 |
|定)中 |
⑩浓浓的长长的眉毛和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联合)
| 联 + 合 |
| 定)中| | 定)中 |
| 联 + 合 | | 定)中 |
| 联 + 合 |
|状 ]中| |状]中|
六、分析下列多义短语的内部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的不同。
①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联合)
| 联 + 合 |
| 定)中| | 定)中 |
| 定)中 |
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偏正)
| 定 + 中 |
| 定)中 | | 定)中 |
| 联 + 合 |
②热爱人民的军队(动宾)
| 动 | 宾 |
| 定)中 |
热爱人民的军队(偏正)
| 定)中 |
| 动 | 宾 |
③三个报社的记者和编辑(偏正)
| 定)中 |
| 定)中 | | 联 + 合 |
三个报社的记者和编辑(偏正)
| 定)中 |
| 定)中 |
| 联 + 合 |
④看打乒乓球的中小学生(动宾)
|动| 宾 | | 定)中 |
|动| 宾 |
看打乒乓球的中小学生(偏正) | 定)中 | |动 | 宾 |
|动 | 宾 |
⑤对售货员的意见(介词短语)
| 定)中 |
| 介词短语 |
对售货员的意见(偏正)
| 介词短语 |
| 定)中 |
⑥照顾孩子的妈妈(偏正)
| 定)中 |
|动 | 宾 |
照顾孩子的妈妈(动宾)
| 动 | 宾 |
| 定)中 |
⑦反对用人唯亲的程××(动宾)
| 动 | 宾 | | 定)中 |
反对用人唯亲的程××(偏正) | 定)中 |
| 动 | 宾 |
⑧讨厌酗酒和赌博的女人(动宾)
| 动 | 宾 | | 定)中 |
| 联 + 合 |
讨厌酗酒和赌博的女人
| 定)中 |
| 动 | 宾 |
| 联 + 合 |
思考和练习五P84
二、指出下面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并说明用哪类词语充当。
①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II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动宾,II动宾)、
②现状和习惯,II往往束缚人的头脑。
(联合,II偏正)
③一年,III三百六十多天。
(量词短语,II量词短语)
④康熙皇帝,II对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一切欧洲学术,几乎都发生兴趣。
(同位II 偏正)
⑤当年红军二方面军长征渡金沙江时总指挥贺龙写的一封信II已经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发现。
(偏正II偏正)
⑥越王勾践,II囚服独自坐在石室里。
(同位II偏正)
⑦用历史著作《三国志》去对比文学著作《三国演义》,II未尝不是有益的事。
(偏正) II (偏正)
⑧几乎大多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II史学界的评价还莫衷一是。
(偏正) II (主谓)
三、指出下面句子的宾语和补语。
①阳光火一般地喷<下来>,我热得<气都喘不过来>。
②他的话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③这批汉代简册的发现,具有I(极其重要)的意义。
(竖线右边是宾语,浪线上是宾语中心)
④这些见解道<出>了I(古代东方学术精神和希腊科学精神)的(深刻)差别。
⑤树上掉<下>I(一个)苹果<来>。
⑥老雷找<到>了I(他)的同学,安顿<好>了I住处。
⑦我们走<进>了I (昨天还是威风凛凛)的大门。
⑧这时已经是I(下午)三点多钟了。
⑨我们左右张望了<一下>,想I从左边长廊走出去。
⑩一条船可以坐I五十人。
⑩身体不好,先在家看<几天>I病。
⑩考得<上>,是I(你)的福气;考<不上>,也省得落I你的埋怨。
六、指出下面句子的定语、状语是用什么词语充当的。
①他拿来(一件)(崭新)的(白色)(府绸)衬衫。
(量词短语?形容词?名词?名词)
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它生活资料)的所有权。
(名词?联合短语)
③(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代词?形词?名词)
④这是(一件)(刚买来)的(呢子)大衣。
(量词短语?偏正短语?名词)
⑤他[用胳膊][轻轻]地触着我,眼睛[却][然][在][出神]地望着外面。
(介词短语?形容词?副词?副词?副词?形容词)
⑥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
[同他][一路]出去。
(副词?副词?形容词?介词短语?副词)
七、七、定语是说明性质、领属、数量等等的,试指出下面句子里每个定语所表示的意义类别以及是描写性的还是限制性的。
①(我们)的祖国多么壮丽!(事物的领有者/限制性)
②(昨天)的报纸有(个)(好)消息。
(时间?数量?性状/限制性?限制性?描写性)
③(西湖)的风景非常美。
(处所/限制性
④前面是(一片)(绿油油)的田野。
(数量?性状/限制性?描写性)
⑤他是(一个)(勇敢)的人。
(数量?性状/限制性?描写性)
⑥(四个)战士都来了。
(数量/限制性)
⑦(铜)茶壶放在桌子上。
(质料/限制性)
⑧(那件)衣服已经晒干了。
(指量/限制性)
八、下面句子里的状语,哪些既可以放在主语后,又可以移到主语前?哪些只适宜
于放在主语前?哪些不能放在主语前?
①在敌国,在暴君的掌握之中,我也不怕不惊。
状语“在敌国,在暴君的掌握之
中”分别表处所、范围,可以移到主语后。
只是状语比较长,而要突出状语所表达的意思,最好放在句首。
②早在十六七世纪之交,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已经
传播到中国。
状语“早在十六七世纪之交”表时间,可以移到主语后。
状语“已经”
也是表时间的,不过这个副词只能用在动词前,不能移到主语前。
③根据一些地方的调查,五十年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力约占95%以上。
句中有两个状语,每一个都有可能移到主语后,但是这一句的状语较长,为了句子结构的紧凑,状语不宜移动。
④几百年来,很多人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状语“几百年来”表时间,不能移到
主语后。
一移动,意思就变了,变成主语下艮多人”用几百年的时间去做某事,而人是活不了几百年的。
⑤一会儿,瘦李一阵风似地飘进来。
状语“一会儿”指一件事以后,过了很短时间又出现另一件事,它不能移到主语后,否则变成表主语在很短时间内做了一事又做一事,意思不同。
⑥今天回国的难道是三个被俘的士兵!
状语“难道”表加强谓语部分的反问语气;可以移到主语前,这时加强整句的反问语气。
⑦李记饭馆的买卖像春雷滚过的青草地蓬蓬勃勃。
状语“像春雷滚过的青草地”是比喻,一般用在谓语中心前面,因为要出现在比喻本体的后头,不宜移到主语前。
⑧这地方本来就低洼。
状语“本来”表时间,可以用在主语前。
⑨你不妨对他直说。
这一句有三个状语,“不妨”表示可以怎样做,“对他”是引出动作的对象,“直”表示动作方式,都只宜用在动词前,不宜用在主语前。
⑩我从年轻时就希望有个强大的中国。
状语“从年轻时”表时间,可以放到主语前。
九、指出下面句子里的独立语的类别和结构。
指出结构上哪一类词词和短语。
①哎呀!漏水了,怎么办?(感叹语,表惊讶、突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