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股定理优秀教案
【篇一:探索勾股定理优秀教案】
—1—
—2—
—3—
1.1探索勾股定理
1.小明用火柴棒摆直角三角形,已知他摆两条直角边分别用了6根和8根火柴棒,他摆完这个直角
三角形共用火柴棒()根
a.20 b. 14 c. 24 d. 30 2.在rt△abc中,斜边ab=1,则
ab2+bc2+ac2=()
a.2 b. 4 c. 6d. 8 3.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此正方
形的面积为()
a.8 b. 64 c. 16 d. 32
4.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比为3:4,斜边长25cm,则斜边上
的高为()
a.10cm b. 12cm c. 15cmd. 20cm
15 第3题
—4—
【篇二:勾股定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
【篇三:《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创新整合点
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采用观察分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
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苏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教
材《勾股定理》第一节的内容。

勾股定理的内容是全章内容的重点、难点,它的地位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勾股定理是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的基础,学生只有正确掌握了勾股定理的内容,才能熟练地运用它去解决生活中的测
量问题。

2、本章“勾股定理”的内容在本册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学习斜三角形、三角函数的基础,在知识结构上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
作用,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解直角三角形内容在航空、航海、工程建筑、机械制造、工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与生活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
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几何图形的分析能力已初步形成。

部分学
生解题思维能力比较高,能够正确归纳所学知识,通过学习小组讨
论交流,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现在的学生已经厌倦教师单独
的说教方式,希望教师设计便于他们进行观察的几何环境,给他们
自己探索、发表自己见解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更希望教师满足
他们的创造愿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勾股定理,并能应用其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
际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和实例应用,
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通过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
图案是由几何图形构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颗由几何图形构
成的美丽的大树。

问:请观察这棵树,它是由哪些几何图形构成的?
问:如果这里不是一个一般直角三角形,而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你能想象出此时大树的形状吗?(学生猜想,教师出示图片)
问:这颗大树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形状相同的组合,你能把它找出
来吗?
这四个图形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哪个图形起决定作用?
引入课题:三个正方形是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长作出来的,这三个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着怎样
的关系呢?这棵美丽的大树是根据什么设计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用几何画板制作的一棵美丽的大树引入,并让学生
观察,找到他们熟悉的图形,情境的创设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
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的前提,为探究做好准备。

(二)解决特殊直角三角形中的关系。

问题:其实早在2500年前,就有人研究这个问题了。

相传两千五
百年前,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一次去朋友家作客,发现朋
友家用砖铺成的地面中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


学们,我们也来观察下面的图案,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是否和大数
学家有着同样的发现呢?
(引导学生寻找直角三角形和以它的三边为边长的正方形)
问: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与大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如何
得到的?
结论: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以
斜边为边长的大正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从数学故事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观察
计算,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让学生亲历发现、探究结论的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数学品质,同时也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本节
课研究的方向中来。

等腰三角形是一个特殊直角三角形,那一般直角三角形中有没有这
样的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定
理的引出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解决一般直角三角形中的关系,得出定理。

1、情境:同学们请看,这是1955年希腊发行的一枚邮票。

观察这
枚邮票上的图案和
图案中的小方格的个数,你有哪些发现?
结论:跟我们刚才发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规律是一致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欣赏邮票图案的同时,能体验邮票图案中的数
学内涵,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增强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而这枚邮票中的数量关系比较清晰,降低了计算难度,增强学生信心。

2、我们在这张邮票中根据方格的个数很容易算出了每个正方形的
面积,如果把这张图
放在网格背景中,你能算出每个正方形的面积吗?
其中以ab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你是如何得到的?由学生讨论讲解,再由教师电脑演示,强调割补法。

设计意图:计算以ab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一个难点,因此鼓
励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去解决问题,通过探索,使教学从封闭走向
开放,给学生以主动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享受主动探索的乐趣。

3、在其他的直角三角形中还有这样的关系吗?
进入数学实验,学生动手操作,实物投影展示
问:三个正方形的面积能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来表示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画图、计算、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索习惯,同时增强学生的合
作意识。

同时,几何画板中对三边关系的测量和计算的展示也很好地揭示直
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4、得出结论。

(由学生总结)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符号语言:(略)
判断:直角三角形其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

设计意图:由学生总结出定理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
达能力,判断题能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定理的理解。

5、了解勾股史。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弯曲成直角的手臂的上半部分称为勾,下半部
分称为股。

我国古代学者把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
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
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

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
家商高就提出,将一根直尺折成一个直角,如果勾等于三,股等于四,那么弦就等于五,即“勾三、股四、弦五”,它被记载于我国古
代著名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

在西方一般认为这个定理是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比商高晚
出生500多年)最先发现的,因而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为了纪
念毕达哥拉斯学派,1955年希腊曾经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

设计意图:了解勾股史话,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巩固新知。

1、书本p45 练习1
2、书本p45 练习2
3、一块长方形的草坪,被不自觉的学生沿对角线踏出了一条“捷径”,类似的现象也时有
发生。

请问同学们:
(1)走“捷径”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2)“捷径”比正确走法近多少?这么几步近路,践踏了这么多草地,好吗?
4、回到开始的勾股数,根据什么设计出来的?
设计意图:书本练习1使学生直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度,让学生掌握在利用勾股定理时,必须已知三边中两边,就可以求出第三边。

书本练习2是在本节课重点探索的图形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加深了对于直角三角形三边和正方形面积关系的认识,延伸了课堂知识。

练习3与生活实际想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服务于生活,同时能进行德育教育。

练习4与情境引入相呼应。

(五)总结回顾,内化提高。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感受
设计意图: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和反思,把知识纳入系统,促进学生理解、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同时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作业:
书本p47:习题2.1 1、2、3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将数学教学置身于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将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培养置身于学生形式各异的探索经历中;关注学生探索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并发展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堂课基本达到了我的预期目标,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几点:
1、重视知识过程和思想方法的教学
本节课是公式课,因此,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我采用的教学流程是:提出问题—实验操作—归纳验证---问题解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部分,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应用勾股定理,发展学生应用
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号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探索定理
时采用了面积法,引导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再到更一般的对直角三角
形三边关系的研究,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是认识事物规律的重要方
法之一,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这种方法,对于学生良好思维品
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本节课中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
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
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地学习策略。

3、重视学生的表达和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使用各种数学语言、符号表达和
交流的过程,以促进其形成对数学较为积极的态度。

本节课谈对直
角三角形的认识,表达概括自己的发现,自我小结等,都让学生充
分的表达和交流,发展了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

4、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大量的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的呈现
方式,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