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罪犯改造动机的激发ppt文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V(Valence):指人们对某一目标的重视程度与评价高 低,即人们在主观上认为奖酬的价值大小。
1. M = E * V (低)(低)(低) 2.M = E * V (低)(高)(低)
3.M = E * V (低)(低)(高)
4.M = E * V (中)(中)(中)
5.M = E * V (高)(高)(高)
7) 负强化:当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有了改变时,减 少或消除原本施与其身的某种不愉快的处境,从而 使改变后行为再现和强加。
惩罚:用批评等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结果,来创 造一种不愉快乃至痛苦的环境,或取消现有的令 人愉快和满意的条件,以示对某一不符合要求的 行为的否定,从而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 性。
1)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观点: ❖ 五种基本需要 ❖ 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是激励起人的行为的原
因和动力
❖ 激励是一种动态,它处于一步一步连续地 发展变化之中
❖ 五种需要的次序是严格按由低到高逐级上 升的
❖ 人都有五种需要,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 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 已
2) .奥德弗《E.R.G理论》 观点:
保健因素 薪水 安全 工作条件 工作保障 监督 管理政策
2.过程型激励理论
1) 期望理论
2)
一种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获得的最
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并以选
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的理论。
3) M=E*V
4) M(Motivation):激励水平的高低
5) E(Expectancy):指人们对自己行为能否导致想得到的 工作绩效和目标的主观概率。
❖ 人的需要有三种:existence(生存需要) relatedness(相互关系) growth(成长发展)
❖ 各个层次的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少,则这种需 要越为人所渴望
❖ 较低层次的需要越是能够得到较多的满足, 对较高层次的需要就越渴望
❖ 较高层的需要越是满足德少,则对低层的需 要的渴求也越多。
3)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 当受到挫折,高层次满足得不到,通过低层次需要满足 来转移,缓解高层次需要的能量
二.人类行动的直接动力——动机
(一)动机概述
1. 概念: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 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 内部动力。
2.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定向行为,并 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 正诱因:使人产生积极的行动,即趋向或接近 某一目标。
2.公平理论(美.亚当斯) 人们总是要将自己所作的贡献和所得的报
酬,与和自己条件相当的人的贡献与报酬进 行比较,如果这两者之间的比值相等,则有 公平感。
Op Oo
Ip Io Op:个人对自己所获报酬的感觉 Ip:个人对自己所作贡献的感觉 Oo:个人对其比较对象所获报酬的感觉 Io:个人对其比较对象所所作贡献的感觉
公平理论认为:
1. 个人对报酬的满足程度是一个社会比较过 程
2百度文库 个人对自己的报酬是否满意,不仅受到报 酬的绝对值的影响,而且也受到报酬的相 对值的影响
3. 人需要保持分配上的公平感,只有产生公 平感,才会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反之则 会满腔怒气,大发牢骚。甚至放弃工作, 破坏生产。
消除不公平感的方式: 1. 谋求增加自己的报酬 2. 谋求降低别人的报酬 3. 设法降低自己的贡献 4. 设法增加他人的贡献 5. 另换一个比较对象
(二)激励理论的分类
1.内容型激励理论 研究需要这一激励的基础的理论,着重对激励的 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
包括:
(三)激励理论介绍 1.内容型激励理论
1)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三)激励理论介绍 1.内容型激励理论
❖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 奥德弗《E.R.G理论》 ❖ 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 ❖ 赫茨伯格《双因素论? 2.过程型激励理论
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1) 操作型条件反射论
2) 基本观点:
3) 人的行为只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作的反应,只要改 变外部的操作条件,人的行为就会随之改变。
4) 强化论
5) 强化:任何刺激只要它的呈现和消失能增加反应强 度或反应的可能性,它就是一个强化物。
6) 正强化: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使这个 行为巩固,保持,加强,叫正强化。
• 负诱因:使人产生消极的行为,即离开或回避 某一目标。
(二)动机的功能
1. 激活功能:推动有机体产生某钟活动 2. 定向功能: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机体的行为指向一
定目标或对象。
3. 维持和调节功能:动机对活动起着维持和加强的作 用,强化活动达到目的。
(三)动机冲突
1. 双趋冲突(接近——接近) 2. 双避冲突(回避——回避) 3. 趋避冲突(接近——回避) 4. 多重趋避
(四)动机的强度
激发的力量=效价*期望值
效价:表示这种目标价值对某个人来说有多大强 度或者说这一目标在他看来需要到什么程度。
期望值:指达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
情境A
情境B
三.激励理论 (一)什么是激励理论?
激发,鼓励之意。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 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 心理活动过程。
即激励,保健因素
有一类因素,当他们存在时,人们感到满意, 就成为一种激励因素;若没有他们的话,人们 不感到不满,而是感到不满意,这类因素,叫 激励因素。
另一类因素,当他们没有时,人们感到不满; 若他们有时,人们没有感到满意,这类因素, 叫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 工作本身 公认 责任 提升 成就 个人成长和发展
着重研究动机的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即激励过程 的理论。包括: ❖ 《期望效价理论》 ❖ 《公平论》 ❖ 《综合激励模式》
3.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着重研究激励的目的的理论,激励的目的是为
了改造和修正行为。包括:
❖《挫折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论》 ❖《归因论》
(三)激励理论的介绍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第十讲罪犯改造动机的激发
2) 需要的动态结构
即分析各需要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及制约。
A. 低层次需要相对满足后产生高层次需要 B. 高层次需要调节低层次需要 C. 需要之间的补偿,升华,退缩
• 补偿:指同层次需要所发生的关系,通过同层次的需要 来满足
• 升华:低层次需要不能满足,通过高层次需要来转移, 缓解低层次需要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