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循环系统(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皮细胞+基膜 周细胞 1.内皮细胞
毛细血管
周细胞
2.基膜
(二)毛细血管的分类
连续型
毛细血管 有孔型
血 窦
1、连续毛细血管模式图
组织胚胎学
循环系统
组织学各论
四大基本组织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
定的形态结构,执行某一特定的生理功
能即构成器官。
许多器官共同执行某项功能即构成系统
器官分类
中空性器官:器官内有腔,管壁分层,
常从内到外逐层研究。 心血管、消化管、呼吸 道、泌尿生殖管道。
实质性器官:器官内无腔。
肾脏、消化腺、淋巴器官、内分泌腺等
(二)中动脉(肌性动脉)
中动脉
内 皮 内膜 内皮下层 内弹性膜 中膜
外膜
各段动脉结构特征
2、中动脉(肌性动脉)
内膜:内弹性膜明显,和中膜分界清楚 中膜:10~40层平滑肌纤维,弹性纤维
和胶原纤维少;
外膜:和中膜等厚/稍薄,有明显的外弹
性膜。
(三)小动脉 (0.3~1mm)
(四)微动脉
各段动脉结构特征
内弹性膜 中 膜
40~70 层有 10~40 层环 平滑肌层数渐减 孔弹性膜 行平滑肌 不能区分 可明显 无
外弹性膜
动脉管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大动脉:将心脏间断射血变为持续血 流-辅助泵 中动脉: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器 官的血流量。 小/微A:能显著地调节局部组织的血 流量,维持血压。
动、静脉模式图比较
心骨骼:在心房肌和心室肌间,有由致
密结缔组织组成的坚实的支架结构。为心 肌和心瓣膜的附着处。
心房特殊颗粒:心房肌纤维含电子密度
高的膜包颗粒,称心房特殊颗粒;内含肽 类物质,称心房钠尿肽,简称心钠素,有 利尿、排钠、扩管、降血压作用。
(二)心脏的传导系统
窦房结
房室结
房室束
房室束分支
(二)心脏的传导系统
各段静脉结构特征
小静脉(直径<1mm)
中膜有1-4层平滑肌, 外膜逐渐增厚。 微静脉(直径<0.2mm) 内皮外有一层完整或不完整的平滑 肌,外膜薄。
四:毛细血管(capillary)
管径最细、分布最广、分支吻合成网、代谢 旺盛处最多、是血液与周围物质交换的场所
光 镜
HE
扫描电镜
(一)毛细血管基本结构
外膜 中膜
内膜 离心
向心
静 脉 瓣
中动脉 ——结构比较图—— 中静脉
外膜
中膜 内膜
内膜 中膜 外膜
三、静脉结构特点
•壁薄、腔大不规则. •内膜薄;中膜薄,平滑肌少;外膜厚. •内、外弹性膜不明显,三层分界不清.
•有静脉瓣.
大静脉
各段静脉结构特征
大静脉 ◆内膜薄; ◆中膜薄,不发达; ◆外膜厚,有较多的纵行平滑肌
血管一般结构
内膜
内皮:单扁,薄、光滑。
内皮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少量f、平滑肌)
内弹性膜:弹性蛋白构成的有孔薄膜
中膜:结构和厚薄差异较大(弹性膜/平滑肌)
外弹性膜
外膜:疏松结缔组织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血管内皮模式图
形态:为单层扁平上皮,内皮细胞扁长 形,其长轴与血流方向一致,胞核居中, 突向腔面,细胞基部有基板附着,表面 光滑。
二、动脉 Artery
大动脉(弹性动脉)
中动脉(肌性动脉)管径>1mm
小动脉(肌性动脉)管径0.3-1mm
微动脉 管径< 0.3mm
(一)大动脉(弹性动脉)
弹性蛋白 弹性纤维 环形平滑肌
少量胶原纤维
各段动脉结构特征
1、大动脉(弹性动脉)
结构特征:◆内皮下层厚; ◆中膜厚(40-70层)以弹性膜为主 ◆外膜薄 ◆三层分界不清(内、外弹性膜 与中膜延续) 功能特征:弹性大
被膜:结缔组织。 间质:结缔组织、血 管神经、淋巴管等。 实质: 皮质、髓质。
循环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系 统组成。本次课讨论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包括: 1、心脏——动力器官 2、动脉——输送血液远离心脏的血管 3、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的场所。 4、静脉——输送血液回心的血管。
循环系统组成
心血管系统
心肌兴奋的起博点。
移行细胞:位于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周边及房室 束;传导冲动。 Purkinje纤维(束细胞): 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位于心室心内膜下层; 细胞粗短;胞质多,肌原纤维少。
快速传递冲动到心室。
蒲肯野纤维
普通心肌纤维
Purkinje纤维
(束细胞)
血管一般结构模式图
血管壁从内向外分为内、中、外膜。
3、小动脉与微动脉
(1)小A结构:※管径0.3-1.0mm ※结构与中动脉相似,内弹 性膜较明显,无外弹性膜 ※中膜为3-9层平滑肌 (2)微A结构:管径<0.3mm 无内外弹性膜 中膜 1-2层平滑肌
各级动脉比较表
大动脉 别 管 名 径 弹性动脉 >10mm 不易区分 中动脉 肌性动脉 1~10mm 发达 小动脉 肌性动脉 <1mm,<0.3mm 称微动脉。 逐渐不明显
血管腔
血管内皮细胞
Weibel-Palade 小体电镜模式图 (储存vWF)
W-P小体
2、内皮下层 3、内弹性膜:由弹性蛋白组成,并有许多 小孔,是内、中膜的分界。 (二)中膜:结构和厚薄差异较大。 1、动脉的平滑肌类似于成纤维细胞,可以产生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 2、当平滑肌向内膜迁移增生时,引起动脉硬化 (三)外膜:疏松结缔组织
中A、V比较
中动脉
中静脉
中静脉
中动脉
中静脉
各段静脉结构特征
中静脉(直径<9mm) ◆内膜薄,内弹性膜不明显; ◆中膜薄,平滑肌少; ◆外膜厚,无外弹性膜,可有 纵行平滑肌
小动脉、小静脉特点
动脉:腔小、壁 厚,腔一般较圆而 规则,通常内含血 液较少。 静脉:腔大、壁 薄,腔一般扁而不 规则,通常内含较 多血液。
心 脏 动脉(大、中、小)
毛细血管
静脉(大、中、小)
组织
淋巴管系统
淋巴导管 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
一、心脏
Heart
心脏壁很厚, 主要由心肌纤 维组成
核 闰盘
心肌纤维
(一)心壁的构造
内皮 心内膜 内层下层
心肌膜
心外膜
心外膜
心壁的构造
内皮 心内膜 内皮下层(分2层)
心肌膜: 厚,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 心外膜:心包脏层 疏松结缔组织 间皮
1:组成实质:特殊的心肌纤维构成的传导系 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分支 (右心房心外膜深处)(心内膜下层)
2:功能:发出冲动并传导到心脏各部,使心
房肌和心室肌按一定节律舒缩。 3:细胞类型:起搏细胞 移行细胞 蒲肯野纤维
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
起搏细胞:细;
毛细血管
周细胞
2.基膜
(二)毛细血管的分类
连续型
毛细血管 有孔型
血 窦
1、连续毛细血管模式图
组织胚胎学
循环系统
组织学各论
四大基本组织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一
定的形态结构,执行某一特定的生理功
能即构成器官。
许多器官共同执行某项功能即构成系统
器官分类
中空性器官:器官内有腔,管壁分层,
常从内到外逐层研究。 心血管、消化管、呼吸 道、泌尿生殖管道。
实质性器官:器官内无腔。
肾脏、消化腺、淋巴器官、内分泌腺等
(二)中动脉(肌性动脉)
中动脉
内 皮 内膜 内皮下层 内弹性膜 中膜
外膜
各段动脉结构特征
2、中动脉(肌性动脉)
内膜:内弹性膜明显,和中膜分界清楚 中膜:10~40层平滑肌纤维,弹性纤维
和胶原纤维少;
外膜:和中膜等厚/稍薄,有明显的外弹
性膜。
(三)小动脉 (0.3~1mm)
(四)微动脉
各段动脉结构特征
内弹性膜 中 膜
40~70 层有 10~40 层环 平滑肌层数渐减 孔弹性膜 行平滑肌 不能区分 可明显 无
外弹性膜
动脉管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大动脉:将心脏间断射血变为持续血 流-辅助泵 中动脉: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器 官的血流量。 小/微A:能显著地调节局部组织的血 流量,维持血压。
动、静脉模式图比较
心骨骼:在心房肌和心室肌间,有由致
密结缔组织组成的坚实的支架结构。为心 肌和心瓣膜的附着处。
心房特殊颗粒:心房肌纤维含电子密度
高的膜包颗粒,称心房特殊颗粒;内含肽 类物质,称心房钠尿肽,简称心钠素,有 利尿、排钠、扩管、降血压作用。
(二)心脏的传导系统
窦房结
房室结
房室束
房室束分支
(二)心脏的传导系统
各段静脉结构特征
小静脉(直径<1mm)
中膜有1-4层平滑肌, 外膜逐渐增厚。 微静脉(直径<0.2mm) 内皮外有一层完整或不完整的平滑 肌,外膜薄。
四:毛细血管(capillary)
管径最细、分布最广、分支吻合成网、代谢 旺盛处最多、是血液与周围物质交换的场所
光 镜
HE
扫描电镜
(一)毛细血管基本结构
外膜 中膜
内膜 离心
向心
静 脉 瓣
中动脉 ——结构比较图—— 中静脉
外膜
中膜 内膜
内膜 中膜 外膜
三、静脉结构特点
•壁薄、腔大不规则. •内膜薄;中膜薄,平滑肌少;外膜厚. •内、外弹性膜不明显,三层分界不清.
•有静脉瓣.
大静脉
各段静脉结构特征
大静脉 ◆内膜薄; ◆中膜薄,不发达; ◆外膜厚,有较多的纵行平滑肌
血管一般结构
内膜
内皮:单扁,薄、光滑。
内皮下层:疏松结缔组织(少量f、平滑肌)
内弹性膜:弹性蛋白构成的有孔薄膜
中膜:结构和厚薄差异较大(弹性膜/平滑肌)
外弹性膜
外膜:疏松结缔组织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
血管内皮模式图
形态:为单层扁平上皮,内皮细胞扁长 形,其长轴与血流方向一致,胞核居中, 突向腔面,细胞基部有基板附着,表面 光滑。
二、动脉 Artery
大动脉(弹性动脉)
中动脉(肌性动脉)管径>1mm
小动脉(肌性动脉)管径0.3-1mm
微动脉 管径< 0.3mm
(一)大动脉(弹性动脉)
弹性蛋白 弹性纤维 环形平滑肌
少量胶原纤维
各段动脉结构特征
1、大动脉(弹性动脉)
结构特征:◆内皮下层厚; ◆中膜厚(40-70层)以弹性膜为主 ◆外膜薄 ◆三层分界不清(内、外弹性膜 与中膜延续) 功能特征:弹性大
被膜:结缔组织。 间质:结缔组织、血 管神经、淋巴管等。 实质: 皮质、髓质。
循环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系 统组成。本次课讨论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包括: 1、心脏——动力器官 2、动脉——输送血液远离心脏的血管 3、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的场所。 4、静脉——输送血液回心的血管。
循环系统组成
心血管系统
心肌兴奋的起博点。
移行细胞:位于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周边及房室 束;传导冲动。 Purkinje纤维(束细胞): 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位于心室心内膜下层; 细胞粗短;胞质多,肌原纤维少。
快速传递冲动到心室。
蒲肯野纤维
普通心肌纤维
Purkinje纤维
(束细胞)
血管一般结构模式图
血管壁从内向外分为内、中、外膜。
3、小动脉与微动脉
(1)小A结构:※管径0.3-1.0mm ※结构与中动脉相似,内弹 性膜较明显,无外弹性膜 ※中膜为3-9层平滑肌 (2)微A结构:管径<0.3mm 无内外弹性膜 中膜 1-2层平滑肌
各级动脉比较表
大动脉 别 管 名 径 弹性动脉 >10mm 不易区分 中动脉 肌性动脉 1~10mm 发达 小动脉 肌性动脉 <1mm,<0.3mm 称微动脉。 逐渐不明显
血管腔
血管内皮细胞
Weibel-Palade 小体电镜模式图 (储存vWF)
W-P小体
2、内皮下层 3、内弹性膜:由弹性蛋白组成,并有许多 小孔,是内、中膜的分界。 (二)中膜:结构和厚薄差异较大。 1、动脉的平滑肌类似于成纤维细胞,可以产生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 2、当平滑肌向内膜迁移增生时,引起动脉硬化 (三)外膜:疏松结缔组织
中A、V比较
中动脉
中静脉
中静脉
中动脉
中静脉
各段静脉结构特征
中静脉(直径<9mm) ◆内膜薄,内弹性膜不明显; ◆中膜薄,平滑肌少; ◆外膜厚,无外弹性膜,可有 纵行平滑肌
小动脉、小静脉特点
动脉:腔小、壁 厚,腔一般较圆而 规则,通常内含血 液较少。 静脉:腔大、壁 薄,腔一般扁而不 规则,通常内含较 多血液。
心 脏 动脉(大、中、小)
毛细血管
静脉(大、中、小)
组织
淋巴管系统
淋巴导管 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
一、心脏
Heart
心脏壁很厚, 主要由心肌纤 维组成
核 闰盘
心肌纤维
(一)心壁的构造
内皮 心内膜 内层下层
心肌膜
心外膜
心外膜
心壁的构造
内皮 心内膜 内皮下层(分2层)
心肌膜: 厚,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 心外膜:心包脏层 疏松结缔组织 间皮
1:组成实质:特殊的心肌纤维构成的传导系 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分支 (右心房心外膜深处)(心内膜下层)
2:功能:发出冲动并传导到心脏各部,使心
房肌和心室肌按一定节律舒缩。 3:细胞类型:起搏细胞 移行细胞 蒲肯野纤维
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
起搏细胞: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