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用3H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的DNA双链,将该细胞转至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该精原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则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不一定含3H
C.若子细胞中基因组成不同,则该精原细胞的DNA只复制了一次
D.若子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不同,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2.向鱼鳔内注入适量质量浓度为1.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质量浓度为1.15g/mL的蔗糖溶液中,每隔11分钟称重一次。
l小时内,鱼鳔重量逐渐增加;l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子的进入
B.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水分子的进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C.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鱼鳔内外蔗糖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D.若实验开始时,在鱼鳔外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鱼鳔重量增加的速率加快
3.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该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群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
B.女性患者体细胞内最多含有两个致病基因
C.在一个患病家族中,每一代都有人患病
D.男性患者的精子中,至少带1个致病基因
4.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减少,因此能无限增殖
B.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线粒体和细胞核体积减小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通常对生物的生存不利
D.根尖中的各种细胞都是由分生区细胞分化形成的
5.羽毛球双打比赛时,运动员奔跑、扣杀、密切配合,下列对运动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扣杀动作完成所依赖的神经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B.大量出汗导致机体失水,会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双打时球员之间的配合是条件反射,有大脑的参与
D.运动会促使肌肉细胞内的糖原大量水解以补充血糖
6.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需要O2参与的是过程③④⑤
B.导致过程④⑤差异的原因是糖源是否充足
C.过程②④所需要的最适温度相同
D.过程①②在酵母菌细胞中的场所相同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图1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丁、戊为非生物成分;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图1中碳元素在b、d和e中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流动。
(2)若图1中a~f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可用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a-f中选择字母)来表示“温室效应”的成因。
(3)图2中c表示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
若图2中第二营养级生物为圈养的家畜,要提高其生长量,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降低)c/b的比值。
8.(10分)有研究者拟从中药渣肥堆的样本中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为纤维素酶制剂的硏制提供原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
(3)从中药渣肥堆中能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该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其中___________酶能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3)从中药渣肥堆中取样后,需要进行选择培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纤维素分解菌内的酶提取出来,进行固定,一般不采用______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筛选获得高产纤维素酶菌株3株,分别命名为Z-3、Z-5和Z-3。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后,测得3种菌株的菌落直径与产生的透明圈直径结果如下表。
要使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需要向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进行鏊别。
透明圈的大小与纤维素酶的量和_________有关。
你认为表中最适合用于制备纤维素酶制剂的菌株是___________。
(填菌株编码)
9.(10分)请回答下列何题:
(1)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CO2中的氧元素来自______________(填“葡萄糖和水”或“葡萄糖”或“水和氧气”)。
(2)小麦种子吸水萌发的初期,CO2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多了3~4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农田生产中松土能促进农作物根系的生长,进而促进植株生长,从根的生理活动角度分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在农业上也提倡免耕法,即在农业生产中尽量少用松土措施,因为农田松土易造成水土流失,并可能加剧温室效应,试分析农田松土加剧温室效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0分)已知某二倍体植物花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
B基因的表达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若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则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_________________。
若纯合深紫色植株某一枝条的基因b发生了突变(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则该枝条开______花。
(2)若让淡紫色个体(AaBb)自交,则
①子一代深紫色个体中纯种个体占______。
②利用单倍体育种能快速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深紫色个体,最好从F1中选取表现型为________的植株,将其花粉培养为单倍体,再经染色体加倍后,所获得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
11.(15分)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某种植物。
测得植株的呼吸速率和总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适宜且CO2充足。
横轴表示实验所用的时间)。
回答下列问题:
(1)第5--7 h呼吸作用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第9--10h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
____________
(2)与第8h相比,第1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___成为细胞中合成ATP的唯一场所。
(3)该植物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快的时刻是第___ h时,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刻在第__ h之间。
(4)在第8h,植物体释放到密闭容器中的氧气量____(大于/等于/小于)植物体消耗的氧气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题分析】
雄性动物精巢中的某个细胞,经过连续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则该细胞可能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等大的细胞是精细胞,该过程中DNA只复制一次;也可能进行的是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的四个等大的细胞是精原细胞,该过程中DNA复制了两次。
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均有一条链被3H标记,该细胞再经过复制,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只有一条有3H标记,由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时
两条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两极,因此第二次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具有放射性的染色体的数目不确定,可能是0条,最多可能是8条。
【题目详解】
AB、用3H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的DNA双链,将该细胞转至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若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则DNA复制一次,因为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子代DNA分子都含3H,其中核DNA分子位于染色体上,会随染色体精确地平均分配到4个子细胞中;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说明该精原细胞进行了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由于DNA复制了两次,第二次DNA复制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一条含有放射性,一条不含放射性,由于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所以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含3H的核DNA分子数为0~8个,但不会出现四个细胞中的所有染色体上都有放射性,AB正确;
C、若子细胞中基因组成不同,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该精原细胞的DNA复制了一次或两次,C错误;
D、若子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不同,则该精原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所致,同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考查了DNA的半保留复制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思维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考生应从第一次分裂情况逐次考虑,并且染色单体在分离时是随机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的;在分析过程中能够紧扣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2、D
【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1.3g/mL蔗糖溶液浓度高于1.15g/mL蔗糖溶液,故1.15g/mL蔗糖溶液水分会流向1.3g/mL蔗糖溶液多,导致鱼鳔内蔗糖溶液浓度越来越低,而鱼鳔外蔗糖溶液浓度越来越高,当二者浓度达到相等时,水分出入达到平衡,二者浓度不再变化。
【题目详解】
鱼鳔内盛有1.3g/mL的蔗糖溶液,而鱼鳔外是1.15g/mL的蔗糖溶液,依据渗透作用原理,水分子总的渗透方向表现为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则从鳔外向鳔内,从而导致鳔内浓度降低,重量增加,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所以在进行实验的1小时之内,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进入鱼鳔内;在进行实验的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进出鱼鳔的水分子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若实验开始时,在鱼鳔外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则蔗糖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导致鱼鳔外浓度比原来升高,那么鱼鳔内外浓度差减小,因此鱼鳔重量增加的速率减慢。
综上所述A、B、C正确,D 错误。
故选D。
3、A
【解题分析】
伴性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
自然界中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XY型和ZW型,XY型在雌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在雄性的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设由A基因控制,则女性中基因型为X A X A、X A X a、X a X a,男性基因型为X A Y、X a Y。
【题目详解】
A、人群中女性患者(X A X a、X A X A)明显多于男性患者(X A Y),A正确;
B、女性患者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致病基因,如X A X A细胞内的基因复制后即有四个,B错误;
C、在一个患病家族中,不一定每一代都有人患病,如X a X a、X A Y,后代若生儿子即正常,C错误;
D、男性患者的精子中,至少带0个致病基因,如含Y的精子,D错误。
故选A。
4、D
【解题分析】
细胞正常的生命力程包括生长、分裂、分化、衰老、凋亡,都生物体的生存都是有利的,而细胞癌变是畸形分化的结果,是不正常的生命现象。
回忆和梳理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相关知识点,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题目详解】
A、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A错误;
B、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线粒体体积减小,而细胞核体积增大,B错误;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通常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C错误;
D、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不断的分裂的能力,根尖中的各种细胞都是由分生区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D正确。
故选D。
5、D
【解题分析】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运动员运动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低级反射活动要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题目详解】
A、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扣杀动作完成所依赖的神经结构为反射弧,A正确。
B、大量出汗导致机体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正确;
C、双打时球员之间的配合是条件反射,有大脑的参与,C正确;
D、肌肉细胞中含有的是肌糖原,血糖降低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浓度,肌糖原不可以分解为葡萄糖,不能补充血糖,D错误。
故选D。
6、C
【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其中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为酒精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④⑤均为醋酸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题目详解】
A、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需要氧气的参与;过程④⑤都是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的过程,也需要氧气的参与,A正确;
B、过程④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B正确;
C、过程②④分别是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过程,需要的温度不同,C错误;
D、过程①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
正确。
故选C。
【题目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原理以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详细过程,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光合CO2a<b+d+e+f 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提高
【解题分析】
图1分析: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化石燃料,戊是大气中的CO2库,a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bd表示呼吸作用,e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f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
图2分析:a表示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b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c表示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据此答题。
【题目详解】
(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图中的b、d、e表示的是呼吸作用,碳元素主要以CO2的形式流动。
(2)当CO2的吸收小于CO2的释放时,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形成温室效应,可用图中的a<b+d+e+f来表示。
(3)据分析可知,图2中的c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当c/b的比值增加时,用于家畜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减少,而用于家畜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增加,则能提高家畜的生长量。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提升推理和分析能力,属于考纲中的应用层次。
8、中药渣富含纤维素 葡萄糖苷 增加目的(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 包埋 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来 刚果红 酶的活性 Z-5
【解题分析】
要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应该用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纤维素分解酶的鉴定常用刚果红染色法,其原理是刚果红能和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酶包括C 3酶、C X 酶和葡萄糖苷酶。
据此分析作答。
【题目详解】
(3)由于纤维素分解菌大多分布在渣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而中药渣富含纤维素,所以可以从中药渣肥堆中能分离出纤维素分解菌。
(5)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 3酶、C X 酶和葡萄糖苷酶,其中葡萄糖苷酶酶能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3)从中药渣肥堆中取样后,需要选择培养一段时间,其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
(4)纤维素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来,所以一般不采用包埋法。
(5)刚果红能和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被分解后,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据表分析可知,Z−5 菌株的直径最小,但此时的纤维素酶作用的透明圈的直径与菌落直径比最大,故活性最高。
【题目点拨】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组成成分、种类及功能;识记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原理,能结合图中和表中信息准确答题。
9、葡萄糖和水 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强度 松土可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吸收矿质离子,促进根系的生长,进而促进植株生长 由于松土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分解和排放,从而使温室效应变得更加严重
【解题分析】
1、有氧呼吸总反应方程式:6O 2+C 6H 12O 6+6H 2O −−→酶 6CO 2+12H 2O+能量。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 6H 12O 6
−−→酶 2CO 2+2C 2H 5OH+能量;
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C 6H 12O 6(葡萄糖)−−→酶 2C 3H 4O 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
;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 3H 4O 3(丙酮酸)+6H 2O −−→酶 20[H]+6CO 2+少量能量(2ATP )
;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反应式:24[H]+6O 2−−→酶 12H 2O+大量能量(34ATP )
; 2、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繁殖,种子储藏时要降低自由水含量,进而使细胞呼吸减弱,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蔬菜、水果的储存要保持适当水分。
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为根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
【题目详解】
(1)种子萌发过程中会进行有氧呼吸,由有氧呼吸反应方程式可知,产生的CO 2中的氧元素来自葡萄糖和水。
(2)由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应方程式可知,当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相等时,CO 2释放量与O 2的吸收量之比为4:3,若CO 2释放量比O 2的吸收量多了3~4倍,说明无氧呼吸强度大于有氧呼吸强度。
(3)松土可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吸收矿质离子,促进根系的生长,进而促进植株生长。
由于松土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分解和排放,从而使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此外,农田松土易造成水土流失,还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为此,农业生产上应当提倡免耕法。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呼吸作用过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掌握相关知识,结合题意答题。
10、AABB×
AAbb 或aaBB×AAbb 淡紫色 1/3 深紫色 深紫色、白色 【解题分析】
分析题文:A 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 降低而颜色变浅,B 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结合表格,深紫色为A -bb ,淡紫色为A -Bb ,白色为A -BB 和aa --。
据此答题。
【题目详解】
(1)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 、aaBB 、aabb ,纯合深紫色植株基因型有AAbb ,若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
色植株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A_Bb )植株,则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AABB×
AAbb 或aaBB×AAbb 。
若纯合深紫色植株AAbb 的某一枝条的基因b 发生了突变(只有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则基因型变为AABb ,该枝条上的花色为淡紫色。
(2)①若让淡紫色个体(AaBb)自交,子一代深紫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Aabb ,其中纯种个体占1/3。
②利用单倍体育种能快速培育出稳定遗传的深紫色个体,最好从F 1中选取表现型为深紫色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 和Aabb ),将其花粉(Ab 和ab )培养为单倍体,再经染色体加倍后,所获得植株(基因型为AAbb 和aabb )的花色有深紫色和白色两种。
【题目点拨】
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的应用、设计实验确定基因型,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和题表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获取实验结论的能力。
11、氧气浓度升高 光照强度减弱直至无光照 叶绿体 细胞质基质 2 8~10 小于
【解题分析】
试验一、曲线表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在实验时间内的变化,6~8h间,光合速率线高于呼吸速率线,9~10时光合作用突然降为0。
【题目详解】
(1)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密闭容器中氧气浓度不断增加,所以呼吸作用加快,根据题干“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适宜且CO2充足”,所以光合作用减弱的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减弱直至无光照。
(2)第8h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第10h只有呼吸作用,所以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如果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只有细胞质基质才产生ATP。
(3)积累有机物速率是净光合作用,等于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所以最大的是2h,在第8-10h光合作用不断下降直至与呼吸作用相等,速率为0,所以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刻在第8~10h之间。
(4)植物体释放到密闭容器中的氧气量是净光合作用,植物体消耗的氧气量是呼吸作用,从图中看出第8h呼吸作用为10,净光合作用小于10。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重点是根据曲线判断总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