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丽耶德特利《19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一,背景:19世纪前欧洲人对中国认识的演变:
二,总述阶段划分:
(一)第一阶段:18世纪末--———-第一次鸦片战争(过渡期)
(二)第二阶段:1840年------20世纪前十年(史料丰富,统一性:论述重点)
三,第一阶段:(背景: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
新的记录较少,只在一些诗歌或其他作品的零散段落中,而之前的作品相互矛盾,产生迷惑情绪;依据异国肖像,产生“套话”了的中国形象
(一)第一阶段中国形象分类
I 注视者不同(受身份、先见、时间等影响)
1,宗教人士
耶稣会士:颂谕
新教徒:不怀好意 (官僚-——文盲;商人---无赖)
2,交往受挫者
使团(游记):鞭挞
商人(笔录、口述):恼恨
II作品表现的态度不同
1,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是浪漫主义代名词;从中国诗歌中汲取灵感
形象:“奇幻中国”、“诗人与歌妓的浪漫生活”
儒官:大腹便便、富有
小女人:吊眼、小脚
2,一些作家:试图揭示“中国幻想”、
形象:“发育不全的民族在暮年享受颓废的快乐”
诗人、儒官:毫无节制的鸦片和爱情耗空了身体,无行动力
女子:无灵魂,肉欲快乐的尤物,“廉价”“卑贱"
3,一些作品:蔑视、俯就态度
形象:反面的,受嘲弄的中国人
具体表现: ①②③④
(二)第一阶段中国形象总结:
“表面化"、“漫画式”:集中于衣着饰品、外形特征、琐碎小事
精神状态描写: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