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16_1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k eU
h p hc ( 2 m 0 c eU ) eU
2
第7页 共36页
h p 两种特例: (1) E k E 0
hc ( 2 m 0 c 2 eU ) eU
大学物理
eU 0 .51 Me V h 12.25 o (A) U 2m 0 eU
大学物理
1921年 研究电子二次发射,发现有奇异的角度分布 1925年 偶然事件后实验曲线反常出现若干峰值,当 时未和电子衍射联系起来,改而研究镍的晶体结构。

第9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1926年 了解到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 1927年 有意识寻求电子波实验依据, 2~3个月 出成果,观察到电子衍射现象。 I
第19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起点,终点,轨道 均不确定 只能作概率性判断
亮纹: 光子到达概率大 次亮纹: 光子到达概率小 暗纹: 光子到达概率为零
光强分布 —— 光子落点概率分布, “光子波”—— 概率波 类比: 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物质波——概率波 . . .. . .. . . 强度大: 电子到达概率大 强度小: 电子到达概率小 零强度: 电子到达概率为零
第二节
不确定关系
大学物理
实物粒子~物质波 波粒二象性:遵从由物质波强度描述的概率性统计规律 不确定关系:定量地描述微观粒子运动中的不确定性 一、关于位置与动量的不确定关系 以电子束单缝衍射为例: .. .. . . .. . a x

p
I
y
只计中央明纹区,角宽 度2
a sin
第23页 共36页
带 O
px
x
x
第27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物理意义: 2) 微观粒子永远不可能静止 —— 存在零点能, 否则,x 和 p x 均有完全确定的值,违反不确定关系。 (热运动不可能完全停止,0 K 不能实现) 二.关于 时间和能量的不确定关系
E 来自百度文库 t
粒子能量不确定量与其寿命的不确定量互相制约。
第5页 共36页
2. 对物质波的描述 德布罗意公式
大学物理
E mc 2 h h p mv
注意:电子物质波波速 u 电子运动速率v
物质波数量级概念 1 24 v 公转 29 . 8 km s 地球: m 5 . 98 10 kg 6.63 10 34 h 63 3 . 72 10 (m) 24 4 mv 5.98 10 2.98 10 子弹: m 0 . 01 kg
第21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海森伯 W.K.Heisenberg 1901--1976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他在1925年为量子力学的创 立作出了最早的贡献,于26岁时提出的不确定关 系,与玻恩的波函数统计解释共同奠定了量子力 学诠释的物理基础。为此,他于1932年获诺贝尔 物理学奖。
第22页 共36页
同学们好!
大学物理
第十六章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
旧量子论: 在经典理论框架中引入量子假设,通过革新基本 观念,解决了各局部领域的问题。 量子力学: 从基本属性上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结构框图 物质波假设 及其实验验证 本章要点 学时: 4 不确定 关系 波函数
(概率幅)
薛定谔 方程
德布罗意公式
不确定关系 薛定谔方程
第28页 共36页
E t
解释原子谱线宽度:
E E
大学物理
基态 E 0 稳定
t , E 0, E0确定
激发态E不稳定
E0
t 0, E , E不确定 t 能级宽度 E
E E 0 跃迁,辐射谱线宽度

E E (E ) E0 ( E ) E0 2 2 h h
经典粒子:具有质量、电荷等属性,“颗粒性”(不可入性) 经典波:干涉、衍射等现象,叠加原理(可入性)
第16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3. 微观粒子不同于经典粒子,也不同于经典波
第17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波或粒子 ? “波和粒子”? 在经典框架内无法统一 山重水复疑无路 框架的更新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种崭新的观念和优美的数学方法 悄然而生 “爱因斯坦的观念又一次引导了我” 4. 玻恩“概率波”说(1954年诺贝尔奖) 光的衍射

50
0
5
10
54
15
20
25
U
第10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用德布罗意理论 用X光衍射理论
12 . 25 12 . 25 1.67 A U 54
(P186
布拉格公式)

2d sin k 2d sin65 k
k 1
1.65 A
第11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电子如何进入中央明纹区的? x a

位置不确定量: x a
p
I
y
动量 p x 不确定量 p px py
正中 px 0
边沿 px p sin
h h p x p sin a a

x px h
第24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动量完全确定 位置完全不确定
第26页 共36页
x
粒子在何处?
大学物理
与经典描述比较(以一维运动为例)
状态参量
轨迹
状态

相 空 变化
线 O
间 图形 px
(x,px)
经 典 描 述 量 子 描 述
x px
完全 确定
确定
x px
失去 相格 x px 意义 (x px )
. . .. . .. . .
第15页 共36页
2. 粒子由波组成,是不同频率的波叠加而成的“波包”
大学物理
单个电子不能形成衍射花样 实验 介质中频率不同的波 u 不同,波包应发散, 但未见电子“发胖” 否定 不同介质界面波应反射,折射,但未见 电子“碎片” 波或粒子 ?“波和粒子”?在经典框架内无法统一
发现电子的 J.J.汤姆孙 之子
第13页 共36页
3. 其他实验 1929年 斯特恩氢分子衍射
强度
大学物理
-20 -10
0
10
20 方位角
1936年 中子束衍射 *中性微观粒子, 具有波粒二象性
第14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1961年 电子单缝、双缝、多缝衍射 1986年 证实固体中电子的波动性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是得到实验证实的科学结论 三、对实物粒子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历史上曾有的代表性观点: 1. 波由粒子组成,波动性是粒子相互作用的次级效应 实验否定: 电子一个个通过单缝,长时间积累也出现 衍射效应。
物质波的强度分布反映实物粒子出现在空间各处的概率
第20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人们还在继续探索物质波的本质,但无论其物理实质 是什么,物质波的强度代表着微观粒子在空间的概率 分布已经是没有疑问的了。 微观粒子的运动具有不确定性,只能用物质波 的强度作概率性描述,不遵从经典力学方程。借用 经典物理量来描述微观客体时,必须对经典物理量 的相互关系和结合方式加以限制。其定量表达 — —海森伯不确定关系。

与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相符
大学物理
2. 汤姆孙实验 用高能电子束(10-40keV)直接穿过厚10-8m的单 /多晶膜,得到电子衍射照片
大量随机取向的微小晶体
单晶的劳厄相
多晶的德拜相
第12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用电子波衍射测出的晶格常数与用X光衍射测定的相同 戴维孙和汤姆孙共同获得1937年诺贝尔物理奖

x和p x E和t
可同时取零
x和 p x E和 t
可同时确定
该问题可用经典力学处理,否则要用量子力学处理。
第31页 共36页
3. 反映了“哥本哈根精神”——互补原理 为什么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有如此巨大的差别?
大学物理
宏观世界: 可不计及“测量”对被测对象状态的影响。 1)认为自然过程是连续的,原则上可把测量干扰连续减小, 限制在所需的测量精度内。 2)认为客体与仪器的相互作用服从因果决定论,可以估算 和控制干扰,修正测量值。 “观测行为在被测事件下所引起的那部分原则上不可控制 的干扰是讨论原子现象时起决定作用的一个特征” ——海森伯 测量——反映着客体、仪器和观察者的相互作用
1.225 A
o
例: U 100 V (2) E k E 0
~ X光
hc 1.24104 A eU U 6 例: U 10 V, 0.0124 A ~ 硬 X、 射线
可以用晶体对电子的衍射来显示其波动性 检验德布罗意公式的正确性
第8页 共36页
二.物质波假设的实验验证 1.戴维孙-革末实验 1923年 用电子散射实验研究镍原子壳层结构
考虑次级明纹 更一般的推导
x p x h
a
x

p
I
h x p x /2 4
h 34 ( 1.05 10 J s) 2
y
推广得 位置与动量间的不确定关系:
x px
q p
y p y
z pz
第29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三、不确定关系的物理实质 1.说明用经典方式来描述微观客体是不可能完全准确 的,经典模型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借用经典手段来描述微观客体时,必须对经典概念的 相互关系和结合方式加以限制。 不确定关系就是这种限制的定量关系。
x p x ,
E t
第3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德布罗意 (L.V.de Broglie) 1892 ——1987
1911年秋 布鲁塞尔 “辐射与量子”
1927年10月 “电子和光子”
能斯特、布里渊、索尔维、洛仑兹、沃伯格、玛丽·居里、庞加莱、 普朗克、鲁本斯、索末菲、莫里斯·德布罗伊、卢瑟福、卡末林-昂内斯、 爱因斯坦、朗之万。
第25页 共36页
物理意义:
大学物理
x p x
1) 微观粒子运动过程中,其坐标的不确定量与该方 向上动量分量的不确定量相互制约。
x , px ; x 0 位置完全确定 px 动量分量完全不确定
粒子如何运动?
p x , x ; p x 0
“轨道”概 念失去意 义
第4页 共36页
整个世纪以来,在辐射理论上,比起波动的研究方 法来,是过于忽视了粒子的研究方法;在实物理论 上,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呢?是不是我们关于粒 子图象想得太多,而过分地忽略了波的图象呢? 1924年博士论文: 《量子理论研究》
大学物理
提出实物粒子“波粒二象性”概念及实验验证思路. 疑问重重:实物粒子的波动性怎么体现? 实物粒子的波长、频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德布罗意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但是他的立意新颖,论 述严谨,巴黎大学的教授们以惊异的心情听取了他的报 告,并给予高度评价。 德布罗意获得1929年诺贝尔物理奖。
第2页 共36页
物质波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大学物理
第一节 物质波假设及其实验验证
一、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 1. 自然界是对称统一的,光与实物粒子应该有共同 的本性。 对称性:实物粒子与光类比 光子说 几何光学 —— 粒子说 光 “波粒二象性” (m0 0) 物理光学 —— 波动说 经典力学 —— 粒子性 实物 粒子 波动力学 —— 波动性 ( m0 0) 量子力学 物质波
v 300 m s 1
h 2 . 21 10 34 (m) mv

宏观物质λ均太小,难以觉察其波动特性
第6页 共36页
电子:
1 p c
1 c
E
2
E 02 c 2 p 2
2
大学物理
E
E
2 0
1 c
( E 0 E k ) 2 E 02
2 E 0 E k E k2
注意:不确定(测不准)关系不是实验误差, 不是由于理论不完善或仪器不准确引起的。 它来自微观粒子的本性。
第30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2. 给出了宏观与微观物理世界的界限,经典粒子模 型可应用的限度
x p x , E t
若在所研究的问题中 , 是可忽略的小量, 即可认为 0, 则

光 — 光子流
E h , I Nh N
第18页 共36页
大学物理
光的衍射:

光 — 光子流
E h , I Nh N
条纹明暗分布 —— 屏上光子数分布 强度分布曲线 —— 光子堆积曲线 设想:
光强 I , 光子一个个通过,光子是如何运动的?
通过某缝到达屏上某点 通过哪个缝 不确定! ? 落到哪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