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河湟区水土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河湟区水土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朱丽东
(浙江师范大学旅游与资源管理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摘 要:青海东部河湟区是青海省内水土流失的典型区。
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持水土,防治水土流失,不仅是当前水土资源利用、规划和管理中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西部开发战略实施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本文就河湟区水土资源的特点和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水土资源;水土流失;河湟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42(2004)01-0073-05
1 青海河湟区水土资源的特点
青海东部黄河、湟水谷地,是青海省内乃至整个青藏高原水土资源最为良好的地带。
青东黄湟流域涉及青海省东部的23个县市,流域面积18144km 3,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24.1%[1],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1.6%,从北至南由“四岭三河”及青南高原东部组成,即冷龙岭—大通河—达坂山—湟水—拉脊山—黄河干流—隆务河谷地—黄南诸山地及青南高原东部,属省内主要的高原河谷农业带和草原畜牧业区。
1.1 水土资源开发历史悠久
河湟谷地,气候温和,农牧皆宜。
5000多年的青海区域开发史表明,西汉以来河湟区就是省内以农为主,农牧兼营的重要农业区,中耕除草,施肥,除虫灭蝗,粟麦麻菽轮作倒茬等农业技术和灌溉农田水利技术至隋唐时已应用普遍,耕地和灌溉水地的面积均不断得以扩展,主要集中在今西宁、大通、湟中、互助、平安、乐都、民和、化隆、湟源、海晏、贵德、循化等县境内。
清乾隆时期,东部河湟区灌溉渠道总长
3437华里,水地面积比已达14.4%[2]。
农业经济史中,汉、唐、北宋、明、清时期大规模屯田均以河湟区
为重点,使上万亩荒旷难垦之地变为灌溉便利的肥沃良田,粮产可与同时期中原地区相比。
解放后,除农业外,地方工业体系初具规模,以西宁为中心,以兰青铁路为轴线的工业带已逐步形成,水土资源的利用呈现多元化,水土资源的压力不断增加。
1.2 土地利用与农作物种植呈立体模式
河湟谷地两侧,水土资源空间组合上体现一定的垂直变化,随海拔增加水土组合质量及利用状况变差。
海拔1650m —2300m 间的河谷川水地,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种植业最集约化的地带,川水地精耕细作不休闲,收割后及时翻地,施肥较多,主要以小麦与豆类、薯类、油菜、蔬菜等作物进行轮作;海拔2300m —2700m 间的浅山地,坡度增加,干旱缺水,施肥较少,种植青稞、油菜、马铃薯、豌豆、胡麻等喜凉作物;海拔2700m 以上的脑山地,基本上以烧野灰为肥,只种植青稞、燕麦、油菜等耐寒作物。
立体模式及相应的种植技术并未阻止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产量下降、生态循环恶化的局面;谷地两侧随海拔和地形坡度的增加,土壤侵蚀率、土壤恶性耕作程度、营养元素流失导致的土壤退化均有增无减,不少地区还存在土壤污染退化,甚至土地荒漠化趋向。
1.3 林地及水浇地比例低
黄湟流域森林覆盖率2%,尽管高于全省平均覆盖率0.35%,但从农、林、牧用地结构上看,林地比例低。
流域内耕、林、草面积比为3.04∶1∶67.33;单就该区耕地结构看,水浇地、浅山地和脑山地的结构收稿日期:2003-03-04作者简介:朱丽东(1965-),女(汉族),浙江新昌人,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
2004年第1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 2004No .1
74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
比为23.73∶41.81∶34.46,与全省平均构成比29.8∶38.5∶31.7相比,水浇地比例偏低,旱山地及脑山地比例偏高[3]。
1.4 湟水流域及黄河流域(除湟水流域以外)的水土资源开发具有不均衡性和互补性
湟水流域水资源21.5亿m3,按区内现有人口和耕地计算,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983m3和449m3,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4。
浅山区土地面积比偏高,缺水严重,以旱灾为主导,包括霜冻、冰雹、洪涝在内的各种农业气象灾害给农业及水土保持造成了严重威胁。
按区内现有粮食总产量88.36万吨、400kg/人计算,该区粮食可供养220.9万人,但区内现有人口219.4万人,土地人口承载力已近饱和,2000—2005年间,若按省人口平均增长率14‰计算,借时湟水流域将超载人口125.6万。
除湟水外,黄河干流及其支流隆务河水能资源富集,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约1700万千瓦;大通河在“引大济湟”工程中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黄河干流流域内天然草场面积占全省草场面积的30%左右,开发程度低,人口压力轻,可以有效弥补湟水流域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引起的近饱和现状。
2 青海东部河湟区水土资源的问题
2.1 水土资源的产出率低
该区光照丰富,≥0℃的积温值3400℃—300℃不等,生长季240—50天不等,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高度可分别高达3900m和4000m,但只能满足一年一熟制,土地的休闲期很长,复种指数很低;按区内现有耕地和现有人口计算,人均耕地不足2亩,且80%为山旱地,水地资源的人口压力较大;>25℃的陡坡开荒、毁林毁草开荒十分普遍,长期处于生态恶性循环之中,粮、油作物亩产值很低,平均值分别只有197kg/亩和83kg/亩;农用水土资源中的技术改造投入比重更低,该区有效灌溉面积只占耕地面积的25%,滴喷灌技术、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坡改梯”工程技术、退耕还林(还草)均因资金投入不足而不能全方位实施。
近180年灾情统计表明,该区农业气象灾害频繁,以干旱成灾范围最广,并有较强的持续性和后延性,有显著的准三年、准五年和十一年周期;脑山地区雹灾严重;拉脊山北侧和大通山南侧间地区的洪灾机率也较高。
以上充分表明该区水土资源的经济、生态产出效益均很低,贫困人口多达71万,约占分省贫困人口的85.5%。
2.2 水土流失严重,环境压力日益增强
据水土保持部门调查,80年代中期,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约为1484万ha,占全省总面积的20.41%,主要分布于东部农业区、黄河上游区、长江流域区和柴达木盆地区,仅东部农业区每年有上万亩土地由于沟蚀、面蚀而变成沟壑,现区内水土流失面积已达2.6万km2,每平方公里侵蚀量达0.6—2万吨,在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浅山区,沟壑面积一般占土地面积的15%—30%。
因该区旱灾频繁,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植被稀,坡度大,水利灌溉设施老化失修,河谷两侧及河流上源盲目采挖蕨麻、中药材和金矿,使每年随表土流失的氮、磷、钾元素达28万吨以上,山区耕地每年土壤冲刷量为1240万m3[4],据化隆县河群、互助县咎扎等10座水库调查,每年因淤积减少水库库容量200万m3,年淤积量占总库容量的1%—3%,每年输入黄河干流及湟水的泥沙约700万吨,占全省黄河流域总输沙量的67.8%,造成生态环境恶性循环。
据估算,仅淤塞河道和坡耕地损失肥力每年经济损失达2亿元以上。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河湟区低产(粮、燃、饲、肥均缺乏)、当地生活贫困,而且对黄河中下游地区造成威胁与危害。
仅黄河断流经济损失,由1987年300km段10亿元,至1992年300km段20亿元、1995年700km段60亿元逐年增大,预计今后黄河断流的年经济损失将增至100亿元左右。
2.3 湟水流域水土资源污染严重
综合性工业中心西宁市,位于湟水河畔,工业布局于东、西、南、北四条川道的两岸,市内小桥、韵家口、南滩、南川、西川及大通桥头等轻重工业区已基本形成,其工业规模已沿湟水谷地向东扩展至平安、乐都、民和等县,成为省内工业及乡镇企业的高密度带。
1997年,西宁又新增与扩建六项大中型建设项目,环境压力与日俱增,单从水资源角度看,湟水干流及主要支流等城市地面水呈有机污染型,石油类、
氨氮挥发酸、高锰酸盐、生化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及指数均超过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三类标准。
在市区内19个监测断面中,南川河的七一桥断面污染最重,其次是湟水干流报社桥断面,污染负荷比分别是18.48%和6.36%。
市区工业废水排放量顺序居全省之首,排放率为53.73%;海东地区工业废水排放率
9.49%,湟水流域工业废水总排放率高达63.22%,加剧了流域水资源紧缺的现象。
该流域农用水资源多依赖湟水灌溉,水体污染物极易转移至耕作土壤中,加之除虫草剂和农用化肥施用中的化学物残留,土壤污染指数及污染退化度也与日俱增。
2.4 水土资源的自然稳定性差
受多种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诱发,青海东部地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普遍,水土稳定
性差。
省内有关学者利用因子综合迭加评判法,即F =∑n
i =1
Pi (F —综合迭加值、Pi —各因子分值、n —评价因子数)选择汇水面积、沟谷形态、岩土体性质、地裂缝、植被覆盖度、沟麻纵坡降、降水、地震、地形高差、临空空间、岩石风化强度及人为活动等12项评价因子,将青东地质灾害分为:极不稳(36<F <48),不稳定(30<F <35),次不稳定(21<F <29)和稳定(F ≤20)四个等级,抽取的44个点段中,8处极不稳定,15处不稳定,17处次不稳定,稳定点只有4处。
村居、农田、李家峡库区、兰青—青藏铁路、109国道、临平公路、循化孟达公路、湟源源嘉公路、宁果公路等均是潜存威胁对策。
据1995年地质灾害调查,青东地区发生地质灾害53起,直接经济损失0.73亿元,死亡36人,伤15人,毁坏房屋3725间,受灾农田84335亩,其后果非常严重。
其中,50起属崩塌、滑坡、泥石流灾,且多发于8—9月,这与降水集中及洪水对岸坡的侧、底蚀作用有关。
该区滑坡多分布于湟水及其一级支流的高阶地前缘和沟壑发育的丘陵区;崩塌落石多集中分布于黄河及湟水流域的中高山区的基岩峡谷段;泥石流多形成于青东地区的低山丘陵及中低山带。
三者分布范围具很大一致性,地震—崩塌—滑坡链、洪水—泥石流链的突发、频发,不利于水土保持,尤以西宁—民和盆地、尖扎—循化、化隆盆地和黄河干流两侧最严重。
3 遏制水土流失的对策
3.1 退耕还林(草),建立青东农业区多元种植模式
①受水热条件限制,河湟地区旱情最重的浅山区,沟壑纵横,土质贫瘠,应以“草”为突破口,将该区坡度>25°的坡耕地退耕还林(牧),把海拔较高的脑山、高位浅山贫困区划为立即退耕区,在退耕还林(牧)的政策、经济扶持方面保持长期稳定效应,植林中注意种植薪炭林、水源林和经济林。
在低位浅山,按照目前粮油亩产值和实施旱作农业技术的程度,划出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退耕缓冲区,逐级退耕或逐级推广旱作农业技术,以促进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目前,该区浅山牧业产值占该区农业总产值的10%,这一比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中、高位浅山地区种草发展牧业的潜力更大。
随着西部开发战略和《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实施,全省范围内已设立的16个退耕还林(草)试点县市中,东部河湟区就有14个,在2000年完成退耕还林(草)试点任务27万亩,荒山植林种草58万亩,2010年争取达到退耕还林(草)50万亩,绿化荒山100万亩,封山育林300万亩的目标,通过以工代赈,以粮代赈等手段,推进青东“四荒地”绿化和退耕还林(草)进程。
在实施生物技术措施时,应注意不同生境条件下树草种及造林种草位置选择,科学构建区域生物链。
②在浅山和河湟灌区内耕作改制。
在高寒河湟灌区中[6],高产连作制意味着作物吸收养份多,归还土壤少,主要靠化肥增产,长期下去土壤肥力逐步下降,粮食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也会下降(见图1—a );而高产复种轮作制,在麦收后利用生长余季复种豆科绿肥,意味着增加土壤氮素和有机肥并促进农区畜牧业发展(见图1—b ),浅山地区则更应推广草田轮作制,逐渐恢复土壤肥力,建立农区饲料基地,减缓水土流失。
③优化河湟谷地两侧立体化农业空间格局,是建立青东农业区多元种植模式的基础。
该模式可因地制宜,全面合理地发展农林牧,既有利于改变单一种植结构,也有利于从长远产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就目前青东湟水农业带和黄河农业带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构成看,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2.58%,油料作物占22.58%,75第1期 朱丽东:青海河湟区水土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二者合计占95.16%,盲目种植粮、经作物,忽视饲料种植,并没有形成粮、经、饲多元种植结构和以农养牧,以林牧促农的农牧结合模式。
退耕还林(草)生物工程措施的实施,使该区粮、饲、经比例调整为5∶3∶2,为多元种植模式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奠定了基础。
图1 高寒河湟灌区耕作改制农牧结合示意图
Fig.1 Sketchmap of c ultivated system reform in Hehuang irrigati on area
3.2 “引大济湟”,改善湟水流域生态环境
湟水流域是近代青藏高原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强烈地区之一,也是青海省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
目前,因人口、工矿、城镇、耕地分布密集,干旱缺水严重,尤其是浅山区尚有120万人,250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1.5×105hm2山区耕地得不到灌溉。
跨流域引大济湟调水工程,从大通河石头峡修建饮水枢纽,通过31km的引水渠道和12.7km的达坂山遂洞,引大通河水入湟水流域,一支汇入黑泉水库,担负湟水北岸山地部份土地的灌溉任务和缓解西宁供水紧张的矛盾;加一支从黑泉水库上游引入湟水南岸山区,解决南岸山区土地灌溉任务,年总调水量1.05×109m3。
该工程控制灌溉面积1.42×105hm2,可改善浅山区农田灌溉面积2.16×104hm2,扩大浅山灌溉面积1.04×105hm2,扩大林灌面积1.71×104hm2。
增产粮油4.1×107kg和2.7×107kg。
整个工程的静态总投资为57.6亿元,浅山地区依靠该工程发展灌溉的工程造价平均每亩已达400元以上,但从长远看,流域内水量的增加,可促进地下水发育,形成区内水循环,提高湟水自净能力,改善水质,并使湟水流域多年平均侵蚀模数由1240t/hm2.a下降至700—800t/ hm2.a,多年平均输沙量由1.90×107t下降至1.2×107-1.3×107t,流域内森林覆盖率将由调水前的2%上升至3.4%[6],使流域4200km2浅山得以综合治理,60%以上的水土流失区在2020年基本得以控制。
不仅带来直接效益,而且产生了长远的流域生态效应。
3.3 普及和提高旱作农业技术
农林牧结合的生态开发模式要逐步把粗放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转变为集约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必须解决干旱问题。
该区除跨流域调水工程外,大部地区解决干旱应利用天然雨水和节水技术。
①利用天然雨水途径搞好三项“水库”建设。
一是绿色水库,即以增加森林覆盖度涵养水源,积累雨水。
互助县的西山、东山乡和湟源县小高陵大队已通过该途径不同程度扩展了水浇地面积。
二是土壤水库,即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扩展土壤储水量。
据测定,该区浅山区土壤理论蓄水量可达300多亿m5,粮、豆轮作、种植牧草是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的有效措施。
三是微型水库,即以家庭或地方性窑、库集截小泉小溪和涝期天然降雨,扩大水浇地。
②将“坡改梯”工程与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结合,对青东干旱区进行综合治理。
目前,区内多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在0.4左右,坡地梯田化并引进抗旱保苗技术、覆盖栽培技术、有限灌溉技术、膜上灌水技术、化学节水技术、喷滴灌技术等旱作节水农业新技术,提高“坡改梯”的规模和质量,是增加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的重要工程措施,在小范围水土流失防治中有重要意义。
1996年,青东干旱区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涉及七个贫困县,实施完成“坡改梯”
76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
7200ha ,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15项,解决13.9万人和49.7万头牲畜饮水困难的问题,维修老化工程和更新水利设施后,恢复改善灌溉面积8.01万ha ,有望与祁连山植被—农牧生态工程绿色屏障及“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配合,保持水土,抑制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③黄河谷地水电梯级开发收益的同时,应支付环保建设基金。
尤其是可以通过水电价值优惠政策促使周围地区提高灌溉高度,解决农田灌溉及退耕还林、种草植树水源。
3.4 通过移民扶贫工程,减轻流域环境压力
该区贫困人口多分布于远离城镇和川水地的浅脑山区,山高地瘦,高寒干旱,灾害频繁,生态脆弱,多导致生态型、灾害型贫困,部分地区可通过开发当地资源,治理生态环境而脱贫致富,民和县柴沟乡以每年种草种树5600亩的速度治理荒山荒坡,目前累计种草植树19760亩,人均拥有700株树木,大规模治理山、水、林、田、路、渠后,初步控制了水土流失、燃烧秸杆和牲畜缺饲。
但区内有近10万贫困人口因自然条件差。
灾害频繁,人多地少,饮水困难而极度贫困,在多年政府的扶持救济中仍然维持低下生活水平,就地脱贫确有困难,应走环境开发性移民模式,以耕地丰富,劳力不足的海西地区为开发性生产基地,“兴海西之利,济海东之贫”。
鉴于历史经验,青海东部移民扶贫工程必须采取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审慎态度,调庄途径可以由乡内就地消化、县内近距离调庄、下山入川等向远距离调庄、投亲靠友,以村扩村等形式过渡,减轻贫困区生态压力,增加贫困人口的副业收入。
3.5 加强水土资源规划与管理
在做好水土资源规划的同时,设立水土资源保持或管理机构,将《水土保持法》的宣传、普及、监测、执法环节与水土保持的资金、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有机结合,通过实验室、试验场和试验基地三结合,强化水土保持产业意识,推动水土保持产业化和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于敬尧.强省富民话发展[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崔永红.青海经济发展史(古代卷)[M ].北京: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3] 青海省统计局.98'青海省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4] 徐天德.青海高原生态灾害及防御对策[C ].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1996.
[5] 中国农科院区划所.中国不同地区农牧结合模式于前景[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
[6] 李万寿,贾得岩.引大济湟与湟水流域生态环境问题[J ].水土保持通报,1999,19(3):6-9.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in Hehuang region of the eastern Qinghai province
ZH U Li -dong
(Tourism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Colleg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China )
A 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n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in Hehuang Region in eastern Qinghai ,where is one of typical water and soil erosion regions ,meanwhile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 ward to .It is the essential request to make good use of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and to control the water and soil erosion ,not only for pr esent utiliz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but also for implemen -tation of the Wes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Key words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water and soil erosion ;Hehuang Region ;countermeasures 77第1期 朱丽东:青海河湟区水土资源的问题与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