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K12(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二十三 题型突破与解题规范必考与加试结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考与加试结合点针对训练

1.(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有蛮夷曰道。——摘自《汉书》

材料二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设置的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

(2)根据材料二,列举唐管辖民族地区的举措。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简要指出在处理边疆诸问题上唐与秦的不同之处。

答案(1)列举:在中央设置“典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道”;解决百越问题后,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

(2)举措:设置羁縻都督府、州,当地民族首领世袭官职;

不同:秦任命官吏实行行政管理,唐则加以羁縻。

解析(1)据材料一“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可知在中央设置“典客”;据材料一“有蛮夷曰道”,秦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道”;据所学知识可知,统一百越后,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

(2)第一小问举措,据所学可知唐朝在西域设置羁縻都督府、州,据材料二“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可知当地民族首领世袭官职;第二小问不同,秦任命官吏实行行政管理,唐则加以羁縻,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征性的进贡,但是负有一些责任。

2.(2017·慈溪选考强化练)(加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布哈林谈新经济政策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世界历史》杂志

(1)依据材料一,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俄为什么要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2)依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优缺点。答案(1)特点: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出,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观点:建立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优缺点:有利于较快地将苏联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但也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利益。后期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可以得出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第二小问,直接回答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可直接概括答案;第二小问,应从经济角度进行辩证回答。

3.(2017·丽水选考强化练)(加试题)十月革命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由于脱离了时代,他的理论在西方没有市场……但在东方,却被列宁原封不动地全面继承下来了。马克思的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等都一一在十月革命后实现了,说明列宁是马克思的真正的继承者。

——[德]诺伊贝尔《德学者谈苏东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材料二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时政府经过的通告(1917年11月7日)(节选):在彼得格勒,政权是在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手里。一致举行起义的士兵和工人没有流血就取得了胜利。克伦斯基政府倒台了。委员会号召前线和后方的人们不要受人挑拨离间,而要支持彼得格勒苏维埃和革命的新政权。新政权立即就要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召集立宪会议。各地的政权都已转到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手里。

——《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组织者 (文献与史料)》材料三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学者认为“列宁是马克思的真正的继承者”的理由。

(2)材料二主要包含了哪些信息?由此判断革命的性质。

(3)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实行了怎样的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答案(1)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践了马克思关于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等理论。

(2)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无产阶级推翻;号召人们支持新政权;新政权将立即着手解决和平、土地与民主问题。性质:这场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革命。

(3)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人民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立法与行政权统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旨在考查材料解读和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紧扣“继承”这个关键词,答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实践即可。第(2)问提取材料信息归纳出新政权的具体措施,进而分析其性质。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政治措施归纳出新型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4.(2017·义镇海考强化练)(加试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材料二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制度文化变迁,创造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模式,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所坚持和提倡的社会主义新型制度文明与民主模式。……当代中国面临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决定了我国民主制度选择的可能性空间。中国式民主的成长空间……必须能够真实有效地实现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保障大多数人的共同权利。

——据张西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化分析》等整理(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指出“边界的红旗子”所代表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毛泽东所批评的“本本主义”针对的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内的什么倾向?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建立了怎样的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模式?当代中国为“实现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保障大多数人的共同权利”采取了怎样的治国方略?

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照搬苏联革命经验,主张“城市中心论”。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加试题)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曾是虐待和杀戮犹太人的人间地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到1941年冬,虽然约150万犹太人已被枪决,纳粹分子仍感到这一缓慢笨重方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