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牛顿第三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导学案
3.3 牛顿第三定律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牛顿第三定律,会区别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重点+难点)
2.会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简单问题.(难点)
二、阅读反馈: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力是物体对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着受力物体和.
2.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作用力和.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赖、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力叫作 .
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上.
(2)表达式:F=(负号表示方向).
三、探究思考:
探究一
1、如图所示,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它们的读数相等吗?彼此间的拉力方向有什么关系?
2、马拉车前进,此时马拉车的力是否大于车拉马的力?二者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3、当马挣脱缰绳以后,马对车的拉力变为多少?车对马的拉力变为多少?
4、根据以上问题你能否总结一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呢?
探究二:
1、如图所示,放于水平面上的木块受到外力F的作用下匀速向左运动。.
试分析一下木块所受的力:
(1)支持力F支和压力F压的大小、方向存在什么关系?它们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性质相同吗?属于一对什么力?
(2)外力F和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存在什么关系?它们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性质相同吗?属于一对什么力?
(3)当外力F逐渐减小时,物体的摩擦力是否发生变化?
(4)根据以上问题你能否总结一下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特点呢?
四、知识精讲:
1.牛顿第三定律表达式:F=-F′,式中的“-”号表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
(1)三个性质
(2)四个特征
等值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相等的
反向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总是相反的
共线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3、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
内容比较一对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
不同点
作用对象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依赖关系
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同时
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
依然可存在
叠加性
两力作用效果不可叠加,不可求
合力
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
加,可求合力,且合力为零力的性质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可以是同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
不同种性质的力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五、检测练习:
1、判断正误
(1)先有作用力,然后有反作用力.()
(2)物体间可能只有作用力,而没有反作用力.()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
(4)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5)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6)物块静止放在桌面上,物块所受重力和物块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关于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两物体质量相等时它们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才相等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不同时产生
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一定相反
3、如图所示,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作用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4、如图所示,人静止站在测力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5、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的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的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课后拓展:试着分析一下人和木块所受的力以及力的大小。
如图所示,人重600 N,木板重400 N,人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绳与滑轮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均不计,现在人用水平拉力拉绳,使他与木板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 A.人拉绳的力是200 N
B.人拉绳的力是100 N
C.人的脚给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人的脚给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